第688章 德國人要走了

“秉文?噓。..////”

從驅逐艦內鑽出來的的確是昔日德國海軍少將,但他見到秉文後明顯有些吃驚,看看四周連忙手指豎在嘴脣上做了個禁聲的動作。

秉文也嚇了一跳,泰山級驅逐艦是從法國引進的,雖然後面四艘是自建的,但技術上和法國空想級幾乎一脈相承,尤其是動力、聲納等這些精密技術設備,所以湛江中華船廠有不少法國海軍工程師。要是被他們知道有德國人員在場,肯定要提出抗議,嚴重的話還可能影響到中法關係。所以秉文連忙向幾位夥伴使了個眼色,讓他們在外面看着,自己拖着哈坎鑽進船艙:“將軍,您怎麼會在這裡?”

哈坎在這個國家已經工作13年,歲月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地印痕,但卻抹不去他恢復德國海軍榮耀的執着信念。所以這些年他積極參與中國海軍計劃,帶領陸續趕來的德國海軍技術團隊幫助中國海軍的同時,也利用機會研發新技術學習經驗。在他的積極努力下,德國海軍技術團不僅參與了多款戰艦的設計,甚至還參加了北京級戰列艦的設計和建造工作。但他也有遺憾,那就是航母等項目上楊秋拒絕任何外籍人員的參與,而且從始至終都沒開放過海軍戰術訓練參觀,使其很難了解中國海軍的戰術和作戰能力,只能通過一些細節來評判這支部隊。

所以兩年前當沙特危機爆發後,他是最希望中英海軍全面開戰的,一方面想了解中國這些新式裝備的作戰能力到底有多強,一方面也希望通過對比了解老對手英國的發展。但青島條約的簽署讓他失望,得知中法海軍合作建造一款作戰能力很強的新式驅逐艦後,就想盡辦法通過自己的關係,終於在前不久拿到授權僞裝成重慶廠美國艦炮顧問,來湛江藉機瞭解法國海軍技術。

聽他說完後秉文嚇了一跳,這個授權是好玩的嗎?就算哈坎和德國技術團隊幫助過海軍,但也不能在有法國人在場的情況下來啊!哪個部門敢開這個口子?

“請放心我的朋友,這是總統先生的授權。”

“總統?!”秉文更驚訝了,怎麼也沒想到是楊秋點頭的。哈坎勾起嘴角,臉頰上帶着些許疲憊和不捨,說道:“下個月我們就要回國了。”

秉文微微一愣旋即明白了。哈坎和德國團隊回國不算什麼秘密,畢竟萊茵蘭計劃至今已經過去15年,原本按雙方約定五年前他們就可以離開,但混亂的政治和其後爆發的經濟危機讓這批技術人員多留了五年。這麼看來楊秋答應讓他來看法國技術,也有感謝的意思包含在裡面。

“我們出去走走吧,一會那些法國佬就該回來了。”

秉文點點頭,他對自己這位當年的老艦長非常尊重,立刻將檢查工作交給夥伴們和他向海邊走去。一路上秉文都發現有幾個藍衫工人悄悄跟隨,看來應該是掩護哈坎此行的特殊人員。

哈坎對後面幾位視若無睹,更關心和自己一起參加過日德蘭海戰,一起搏擊北冰洋風浪的秉文。拍拍肩膀:“本來我準備看完後去找你,沒想到會在這裡先遇上。我聽總統先生說了你的事情,上次的危機中你乾得很棒。”

“可惜航道還是被英國控制。”

聽出秉文話語中的不甘,哈坎卻哈哈一笑:“你不應該失望,沒有那支海軍能一夜間成爲世界第一。激烈地戰鬥僅僅是海軍的最後昇華,枯燥的航行、訓練和對抗纔是最基本的鍛鍊,我相信你應該已經從危機中學到不少,這都是最寶貴的財富。”他的話倒不假,沙特危機中21特混艦隊雖然沒開一槍一炮,但卻利用速度快的優勢和三十多艘英國戰艦糾纏了很久,其中涉及的航海、水紋和機動、偵查、航母運用等等都讓秉文和21艦隊將士獲益匪淺。

“不要總是想着立刻和世界上最好的海軍較量,你目前的對手還是日本!”陽光下,哈坎鬢角的白髮格外醒目。或許是要離開了,所以想提醒秉文,加重了些聲音:“他們已經在特魯克、新幾內亞和拉包爾打好基礎,這個牢牢地鐵三角可以幫助切斷他們切斷中美和中澳航線!現在又得到東帝汶,肯定會將那裡作爲進入荷屬東印度的踏板。愚蠢的英國人總喜歡保持平衡和現狀來維持他們自己的利益,對這種滲透肯定會睜一眼閉一眼,所以我認爲不需要多久你的防區就會面臨壓力!你應該儘早做好準備,臺灣島將成爲這場爭奪的關鍵!”

隨着老一代的海軍人逐漸退隱,秉文執掌第二艦隊只是時間問題,所以哈坎纔會有“你的防區”這種話。這些話也讓秉文一震,哈坎不愧是老資格海軍軍官,將西南太平洋局勢看得如此透徹。但他目光在準,恐怕也想不到放日本南下是楊秋最想看到的。

但他心裡還是很感激提醒,不管怎麼說哈坎對自己乃至中國都是有恩的。如果不是他,或許橫穿北冰洋時會出現更大損失,也就沒有今日萊茵蘭計劃後國家制造業的提升,所以還想挽留哈坎的,試探着說道:“將軍真不考慮留下來嗎?回國後您恐怕.。”

其實哈坎也知道,已經快60歲的自己回國後也不可能再率領心愛的戰艦,最多就是擔任海軍和造船廠的技術顧問。但他還是想回去,所以謝絕了挽留,笑道:“德國正在一點點變好,我也應該回去儘儘力,聽說那位希特勒先生非常可能獲得競選勝利,他向我們保證將盡快恢復海軍的發展。”

希特勒這兩年的影響力日漸壯大,連中國報紙都時不時轉載他的消息。可秉文心裡卻清楚,就算德國造了3艘袖珍戰列艦,但想要在海軍上重新獲得突破也不容易。因爲哈坎和萊茵蘭計劃僅僅讓德國借中國海軍擴大的機會保留下部分技術力量,更多地的技術人才卻都已經被歐美瓜分,造成了嚴重的海軍斷代,所以想要恢復20年前的鼎盛,一點都不比中國海軍崛起簡單。

兩人一邊走一邊聊着海軍和未來時,兩輛吉普車向他們開來。見到車子哈坎就知道自己該走了,笑道:“我該走了,祝你好運我的朋友。”秉文本來想送送他,但同車而來的少尉卻帶來海軍司令部讓他立刻去信陽接收新飛機的命令,只得目送着哈坎離開。

飛機抵達信陽時,秉文才發現楊秋也在周厚坤等人的陪同下視察空中客車公司信陽總裝廠。

經過十幾年發展建設和資料機的拔高,空中客車公司已經成爲世界航空業不可忽視的大型企業,擁有信陽、長沙、合肥、安慶和九江五家工廠。形成擁有獨立設計、發動機製造和裝配的集團企業,而這次吸引楊秋來視察的,正是最新研製成功的kc2客機,也就是kc1的升級版。

kc1在歐美熱賣時,國內尤其是軍方卻看不上眼,覺得載重和航程不足,恰好當時1200馬力雙野馬發動機已經開始試車,所以巴玉藻和周厚坤立刻在其基礎上設計了kc2,並與去年10月試飛成功。第一眼看到kc2,楊秋就差點喊出c47的名字,事實上kc2還真和大名鼎鼎道格拉斯dc3客機一模一樣,航程數據什麼也都類似,如果要真說有什麼大突破,那就是製造中採用了全新標準的基孔制。

基孔制是楊秋提出的全國標準化建設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這項技術可以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和加工時間!平行世界中日本曾用這個技術將疾風戰鬥機的總工時從25000千壓縮到4000!僅此一項,就能讓kc2成本下降10,足見有多重要。由於這項技術非常關鍵,甚至可以用戰略性質來形容,所以目前推廣基孔制的還都是國有或者核心民營企業。

雖然kc2的試生產已經開始,但能不能變成中國的c47還不確定,因爲空軍依然覺得3噸載重量太小,他們更想要5-6噸載重的中程運輸機,這就需要發動機至少達到1500馬力。對此楊秋也沒幹涉,因爲沙特危機中的砸雞蛋一幕已經引發世界各國對遠程飛機的研製熱潮,連國內三家航空集團都紛紛拿出自己的四發遠程客機方案,重慶流星公司甚至已經制造出第一架全尺寸樣機。

秉文把哈坎關照小心日本的事情說了遍後,提到了至今都沒有大型海軍基地的臺灣,說道:“他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第一艦隊要保護渤海、海參崴、黃海和琉球,這麼大壓力想走出去很難。我們又被困在南海,所以最好辦法就是臺灣.。”

“臺灣先不動。”楊秋打斷了秉文的話。他知道海軍這些年一直希望作廢不進駐臺灣的承諾,希望能在臺灣島東面建設遠洋海軍基地,但這件事一直被他壓着。不僅僅是因爲當年收復臺灣時向英美許諾不會駐紮艦隊,更因爲如果主力艦隊駐紮臺灣島東面,勢必會讓日本分心,反而會增大在南下前發動突然襲擊的概率。

所以楊秋轉移了話題,問道:“隨哈坎走的有多少人?”

“萊茵蘭計劃開始後,總計有2萬餘德國技術人員來我國,這些年已經回去不少,哈坎將軍他們是最後一批,約有4千餘會在一年內逐步離開。”秉文見到楊秋不願說臺灣的事情,只得暫時憋回去繼續說道:“對了,您上次招募的德國猶太裔高級技術工也有很多人提出要回國,數量可能還不小。”

“是因爲沙特的事情吧?”

“是的。猶太人對我們支持沙特建國很不滿,他們擔心沙特獨立會導致阿拉伯世界徹底倒向我們,從此失去巴勒斯坦居住區。”

“有些東西總歸是留不住的,我們在選擇,別人也在選擇。”楊秋遲疑了一下,不想再說這些事情,向他揮揮手:“走,重慶。帶我看看你們的新飛機。”

。。。。

。(未完待續。

第358章 組建西路軍第821章 合圍(5)第190章 財政和潛艇第180 海棠花開第154章 分崩離析(上)第242章 落幕(六)第616章 大戰略第996章 颱風(五)第105章 強行收網第916章 突襲(一)第90章 總司令第957章 北美驚雷第305章 蓋州,我的命!(一)第397章 自由世界的新成員第288章 神話破滅(七)第807章 大戰起(二)第797章 戰波斯(七)第229章 大膽的吳佩孚第37章 不再遮掩第317章 豪氣第587章 南洋!南洋!(三)第746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五)第341章 刺客橫行(下)第5章 被英雄了!第793章 戰波斯(三)第331章 男兒向天笑(九)第114章 成都光復(下)第774章 帝國之瘍(二)第1035 挺進烏拉爾(中)第760章 南海狂瀾(二)第229章 大膽的吳佩孚第311章 蓋州,我的命!(七)第6章 變味的保路第592章 奇想第534章 亂象的初兆第795章 戰波斯(五)第464章 大國之路(八)第898章 開羅(四)第969章 威克島(四)第860章 法國完蛋等五一三章登陸臺灣第627章 空軍要送大禮第654章 陽謀天下(三)第38章 怎麼可能?第992章 颱風(一)第720章 萌動(五)第630章 十年計劃(下)第640章 陣痛第732章 戰略誤判!(一)第453章 給日本一張第696章 揭開大幕第900章 開羅(六)第9章 國家罪人?第861章 楊六條出爐第810章 中亞大會戰(二)第88章 殺人不用刀(中)第675章 沙特建國(七)第55章 崛起的一天(十)第466章 新的征程第861章 楊六條出爐第90章 總司令第318章 猛烈第422章 戰西線(三)第858 連捅三刀(二)第406章 摟草打兔子第189章 我們擔心日本海軍第997章 颱風(六)第95章 夜襲第362章 國社(一)第1052章 內閣和戰爭第24章 標統的第一課第710章 凝固的底片第393章 在法國第763章 南海狂瀾(五)第145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520章 年輕人的時代第544章 迎頭一棍第567章 火熱的西北第465章 大國之路(完)第357章 東方的納粹第45章 查槍除隱患第408章 怎麼打第712章 叛逃(二)第108 國防軍進攻!(上)第92章 南北兩面第433章 烏拉爾的財富第100章 歷史賜予的機會第521章 上海公報第801章 中日友好?第11章 忠勇巴圖魯第145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141章 雙雄爭西南(二)第745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四)第573章 追逐和趁火打劫第647章 我是總統(下)第279章 動手了?第643章 一起搶機器第554章 國策第789章 山東號下水第110章 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