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日本的解決之道

暫停禁止一切進口商品?!

東京寶町,陸軍軍官俱樂部二樓,永田鐵山看完頭條新聞,神色凝重的將慢慢報紙放在桌上。低矮的桌子四周,還圍坐着其它幾個軍官,他們分別是岡村寧次、小畑敏四郎、板垣徵四郎、土原肥賢二和磯谷廉介。

“諸君,我們遇到大麻煩了。”

永田鐵山目光掃過衆人,慢慢說道:“米國(日語中的美國)股災後已經開始從世界各地抽回投資。昨天我見井上大藏相時他告訴我,5月初起米國從我國抽回投資10億米元,還將答應的2億米元貸款扣押,我國正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三個月來已經有三百多家和米國有關的工廠倒閉。現在支那人又停止進口商品,恐怕我國的情況會更糟。”

在座幾人都是眼睜睜看着日本輸掉大陸,退守南朝鮮和本島的軍官和外交人員。和老一輩相比他們實力更強,思想更活躍,振興帝國重返大陸的思想讓他們團結在裕仁天皇四周,形成了這樣一個小團體,永田鐵山現在就是這個小團體的首腦。

日本退出大陸前,永田鐵山本來想的是讓軍部凌駕於天皇之上,由軍部承擔起強國強軍的責任。但在接連失敗後,日本國內心態發生重大轉變,急切希望出現一位明治天皇那樣的明君,加上對岸楊秋以國社黨年輕派系橫掃亞洲的刺激,最後讓他也改變了想法。以擁立裕仁天皇爲核心展開各種強國行動。最明顯就是由他一手促成的對蘇結盟的新戰略思想。但他又和荒木貞夫、真崎甚三郎那些開口閉口天皇萬歲,把陸軍稱爲皇軍的老皇道派不同。他之所以走加入這條路,不過是想借用民間渴求出現第二位明治天皇的心思,狐假虎威實現大日本帝國重振夢想。

和他以前的統制思想雖有不同,但骨子裡其實都是一樣的,一個是擁護天皇讓天皇指揮,一個是借用天皇名義指揮。都是想提振日本恢復昔日光輝,重返大陸。這種思想改變雖然是在外部壓力下的自我調整,但的的確確讓日本上下更加團結。

可光是團結還不行。因爲日本正遭受嚴重的經濟衰退,其實這種衰退從關東大地震後就開始了。

“永田君,這次危機真有那麼嚴重嗎?”岡村寧次不太相信。從他們這個小團體組建後。也想走年輕道路的裕仁天皇就把他們視爲影子內閣。所以大家才能堅定不移在天皇支持下執行對蘇結盟發展貿易,前幾年又因爲納土納危機獲得英國大量資助經濟稍有好轉。加上鄂霍次克海、新幾內亞、密克羅尼西亞等一系列地區和島嶼被納入,尤其是新幾內亞已經發現大量急需礦藏,甚至還發現一個秘密金礦的情況下,日本開始加速向那裡移民,已經有50萬日本移民踏上新幾內亞爲天皇開荒拓土,怎麼還會出現如此嚴重的經濟危機呢?

他想不通,板垣徵四郎和磯谷廉介也想不通。只有土肥原賢二比較清醒,說道“永田君說的很對。以前,我們認爲有和帝國(含南朝鮮)一樣大的新幾內亞。有樺太島的石油,有鄂霍次克海的礦石,有不斷擴大的對蘇貿易,還有納土納島後英美爲遏制支那加大對我們的支持。再加支那總理來訪後重開兩國貿易,就能很快恢復過來。可我們卻忘記米國的經濟控制!”

土肥原賢二皺着眉,目光在報紙頭條上來回瀏覽,聲音低沉如同老翁:“米國經濟良好時沒有問題,但現在他們自身難保,就拼命抽走投資在我國的資金,造成帝國大面積工廠破產和停工。米國特使還要求我們加大進口他們的糧食。要壓低價格!”

“那麼,支那停止進口商品有多大影響?”磯谷廉介問道。

“很大很大......。”土肥原賢二繼續說道:“我得到的消息是,去年支那進出口貿易總額是77億米元,其中對米國42億,英法德國三國有30億米元,剩餘5億米元中帝國佔了1億米元。雖然不多,但從貿易發展速度慢,帝國是繼美國之後上升速度最快的!帝國現在還有8億米元外債,相當於12億國幣之巨!本來可以通過貿易逐步償還,但米國危機後已經多次催促大藏相提早換錢,還抽走很多投資,現在支那又停止進口......我國的收入只剩蘇聯了!”

永田鐵山心底嘆口氣。日本國土狹窄缺乏資源是典型地外貿國家,美蘇兩國一直是日本最重要的出口國。美國現在陷入危機自顧不暇,還需要從國外抽調資金救災,蘇聯雖然收入不錯但畢竟距離遙遠,利潤又都被海軍掌握,隨着歐美經濟危機,他們也肯定會來瓜分蘇聯市場,日本在高端出口上完全沒有競爭力。原本形勢大好被認爲多元化重要一環的中國市場又突然封閉,無疑一下子把日本所有財路都斷了!

小畑敏四郎是外交官出生,比板垣徵四郎和磯谷廉介多懂些經濟,問道:“我非常奇怪,米國正從全世界抽回資金,他們之前提供內支那的各項貸款比帝國多五倍,爲何米國不抽走他們的呢?”

土肥原賢二扁扁嘴,端起茶杯看了眼永田鐵山,苦笑着從兜裡掏出帶來的老報紙:“小畑君,你忘記了嗎?楊秋從6年前就開始執行嚴格的外匯管制政策,5月底又以破壞金融秩序爲名凍結所有米國和其它國家的投資資金後,這些錢已經沒法離開了!”

“我知道這件事,但上次你們不是說那是爲了收回米國人控制的股權嗎?和凍結資金有什麼關係?”板垣徵四郎問道。

土肥原賢二回答道:“以前我也以爲他的目的是想收回股權,一舉吞掉42億米元的外國投資。但現在來看他恐怕不僅僅想收回股權,還想把這筆錢留在支那一段時間。”

磯谷廉介很驚訝土肥原賢二有這個猜測,更加不解:“他爲什麼要那樣做?難道就不怕引發戰爭嗎?”

“戰爭?磯谷君,現在還有國家願意打仗嗎?”永田鐵山臉色生硬,就像這個國家在關東大地震後那樣失去了色彩和活力,僅剩無休無止的麻木和機械:“楊秋比我們想象的厲害,他是我見過最可怕最高明的戰略家!6年前他就借用白銀投機制定出被世界各國認爲會破壞經濟自由的外匯管制細則。當時世界各國都嘲笑這會破壞支那經濟發展。但現在看呢?正是這個規則,讓外國投資家沒法迅速撤出資金,被他全部包圍在支那本土!42億米元投資。30億米元貸款!全部被凍結了!只需要一些時間,他就能以極小的代價吞掉這些錢!”

42億米元投資!30億米元貸款!足足144億民元啊......這麼大筆錢要是留在日本,別說海軍的88艦隊夢想了。連陸軍都能組建幾十個戰車部隊!就因爲沒有外匯管制,所以現在日本只能眼睜睜看着外國資本迅速撤離,留下一堆堆失業工人和破產工廠。“他留下錢,現在又停止進口商品......這一下,恐怕不僅僅是米國,連英法都要陷入危機了!”

永田鐵山一說完,大家就明白了。中國已經不是以前的中國,去年和美英法的貿易量就達到72億米元,佔世界貿易總額的11%還多!過去十年三國中產出的機械設備有一半都被中國買走。現在經濟危機發生了,美國肯定希望擴大對華出口。英法雖然不嚴重但也希望增加對華貿易,但就在這時中國突然中止進口商品,就等於將去年的國際貿易總額直接砍掉35億米元(進口總額)。35億穩定了幾年的訂單突然消失,這要倒閉多少工廠啊!

“貿易是雙向的,支那停止進口人家也會報復。楊秋難道不想發展國家了嗎?”

土肥原賢二搖搖頭:“你們沒去過支那很久了,我上月才從那裡回來。支那已經不是以前了,他們的工業規模比帝國規模大很多倍,技術基礎也很完善。他們的飛機已經賣到世界各地,連米國、法國都採購不少,暫停進口會幫助就業加快恢復。”

“難道一點辦法都沒有嗎?我們就這樣坐在這裡。看着帝國再次失敗嗎?”磯谷廉介很不甘心,之前還向好的經濟一下子壞掉,陸軍一直夢想的重返大陸真要夭折了嗎?他激動地神色讓在座幾人心裡都很不舒服。

辦法其實有,永田鐵山已經想到了,但這個辦法可以說是九死一生啊!!土肥原賢二看看他,也想到了解決辦法,那就是......戰爭刺激!

日本沒有充沛的原材料,沒有人口廣袤的殖民地,內部市場更是狹小。想要恢復經濟只有去掠奪!去擴張!問題是......掠奪誰呢?鄂霍次克海向內發展會導致日蘇盟友關係破裂,還會引發中國反彈。對中國開戰......開玩笑,現在還不到賭國運的時候,可以發展的方向只有......南方!

但日本如果向南,中國會不會趁機插手?英米法這些國家會不會插手呢?大家各有心思時,門外響起了腳步聲,扭頭看去東條英機已經推門走了進來。

東條英機也是這個小團體中的一員,不過現在他還屬於邊緣人物,說白了就是跑腿的。所以見到這麼多“大佬”不敢放肆,向每個人都鞠躬後才坐下說道:“諸君,剛纔我見到了海軍的山本君了。聽他說,海軍已經得到確切情報,支那下水的兩艘一等戰列艦安裝的不是36公釐大炮,而是38公釐!海軍部現在已經亂套了。因爲支那訂購了4艘,等明年底支那海軍一等戰列艦就會超過我們了!所以海軍正討論要退出新的海軍條約,建造更多戰列艦。”

“更多?哼!帝國還有錢嗎?上次英國貸款就都被他們拿走改造6艘一等戰列艦了,如果給我們,足夠買幾千輛戰車裝備部隊了。”雖然他們迫於外部環境同意海軍海軍優先的戰略,但說到底他們卻都是陸軍出生,所以板垣徵四郎對海軍鯨吞軍費一直很不滿,尤其是大海對面中國開始大量裝備坦克,他認爲如果日本不能儘快追上,將來士兵就不得不以血肉之軀對付鋼鐵裝甲,戰爭會更加艱苦。

眼看中國海軍馬上要增加4艘堪比長門的戰列艦,連岡村寧次都坐不住了:“永田君,你有什麼想法就說吧,這個時候還有什麼好遮遮掩掩的呢。”

永田鐵山想想也對,都破爛到這個程度了,也沒必要遮掩想法,咬牙道:“辦法不是沒有。現在支那和英國關係緊張,這次他們停止進口商品等於是把危機轉嫁給其它國家,英法這些國家如果沒有支那訂單就會有很多工廠倒閉,所以支那和他們的關係會更加惡劣!如果支那和歐米衝突加深,那麼帝國就有機會向南發展,但前提是......我們必須清楚楊秋的想法,要是帝國進軍南方楊秋也南下,就會釀成第三次戰爭!會成爲賭國運的戰爭!帝國也會被歐米和支那夾擊,所以在沒有確定他們之間關係和態度的情況下,這樣做會非常危險。”

對在座的這些人來說,他們對經濟的理解無疑是簡單的。認爲戰爭是刺激經濟的最後手段,只要戰爭爆發軍隊就會迅速膨脹,需要更多的武器裝備,那樣工廠就會滿負荷開工,而軍隊又可以掠奪大量金錢和物資促進工業循環。

向南.......板垣徵四郎微閉雙目,暗想向先下手那個目標,片刻後睜開雙目:“諸君,葡萄牙還控制着東帝汶,我認爲這裡可以試探一下。如果他們強硬我們還能退回來,如果他們忍讓,這裡可以成爲帝國南下的橋頭堡。”

“我認爲可以。”

“葡萄牙人在東帝汶有金礦和蔗糖工廠,哪裡還有很多橡膠園,非常適合稻米和糧食種植!”

“很好,但是......。”永田鐵山一擺手,停止大家的討論:“楊秋還有幾個月就要上臺,這個時候他肯定面臨英米等國開放進口的巨大壓力,如果我們動手恐怕他也會用戰爭來轉移視線。”

“那就等一等,等他上臺後接觸一下,我認爲在南方我們和他之間有共同的利益。”土肥原賢二聲音幽幽。未完待續)

第481章 貪婪的日本第770章 準備坑法國第810章 中亞大會戰(二)第653章 陽謀天下(二)第1024章 大戰役(八)第831章 大投降第918章 突襲(三)第613章 盜寶引發的後果第175章 一戰定西南(五)第550章 奠基的年份第831章 大投降第495章 國家的角逐(五)第475章 怒海(二)第340章 刺客橫行(上)第88章 殺人不用刀(中)第248章 場外的失敗(中)第721章 萌動(六)第503章 國家的角逐(十三)第398章 斷交第837章 117萬!第685章 沙特建國(完)第638章 亂作一團第646章 我是總統(上)第363章 國社(二)第709章 驚喜第600章 南洋大暴動(七)第53章 崛起的一天(八)第778章 帝國之瘍(六)第582章 大人物的生意第248章 場外的失敗(中)第768章 預置船和慕尼黑協議第217章 飲鴆止渴第1020章 大戰役(四)第374章 爆炸(三)第208章 加速佈局第1006章 山本完蛋(上)第1047章 希特勒的反擊第241章 落幕(五)第394章 卡薩布拉卡的流言第930章 調整再戰第31章 都不想去第547章 第三次了第894章 胡志明的心思第97章 走向軍閥第657章 連捅三刀(一)第1028章 大戰役(十二)第233章 四輪驅動第1070章 蘇德結盟!第217章 飲鴆止渴第88章 殺人不用刀(中)第389章 夜色第649章 第二波,掃人!第1055章 隕落,德國海軍!(上)第1004章 颱風(十三)第868章 鋼鐵龍騎兵第232 一億公債計劃第690章 軍國不歸路第177章 一戰定西南(七)第276章 十字路口第304章 一記悶棍(下)第308章 蓋州,我的命!(四)第325章 男兒向天笑(三)第727章 軍備競賽(四)第40章 風雨將至第709章 驚喜第483章 中亞的風(二)第30章 第三條路?第491章 國家的角逐(一)第114章 成都光復(下)第833章 空中炮艇第329章 男兒向天笑(七)第882章 搶(三)第1045章 慘敗後的要價第69章 養壽園內的驚呼第951章 首戰次大陸(四)第623章 石油和未來第362章 國社(一)第750章 蘇德靠近第714章 叛逃(完)第400章 骨牌開始變化四四九三章 國家的角逐三第790章 四方雲動第540章 有錢和沒錢(上)第242章 落幕(六)第627章 空軍要送大禮第75章 強行繳械第556章 加拉罕上門第677章 沙特建國(九)第599章 南洋大暴動(六)第137章 南北反應第1052章 內閣和戰爭第69章 養壽園內的驚呼第278章 當你的面打!第142章 雙雄爭西南(三)第242章 落幕(六)第709章 驚喜第418章 不太好的開始第771章 前夜第733章 戰略誤判(二)第726章 軍備競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