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火熱的西北

身處一個大時代,身體卻越來越差,蔡鍔是難過的。所以他堅持跟楊秋繼續西北之旅,希望能多看看國家發展。而南京城內的加拉罕卻等得焦急無比,能否將糧食運回去已經成了頭等大事,所以每天都要跑幾次總統府或外交部詢問情況。

方瑞掀開簾子,看着加拉罕焦急地步入外交部,扭頭笑道:“俄國人恐怕是真急了。”

“我說,這是我的辦公室,可不是你拿來監視外事工作的暗哨。”身後的陳浩輝正在辦公桌前查閱文件,頭也沒擡便牢騷幾句。繼續說道:“能不急嘛。莫斯科那邊已經發來消息,俄國此次饑荒非常嚴重,內戰時實行的共產政策導致富農被搶,強行徵糧拿不到錢現在他們寧願荒地都不願意種糧食。喀琅施塔得要塞水兵上月發動暴亂後,不少退伍回家的士兵也重新拿起槍加入抗擊徵糧的行動。情報說,莫斯科的統計數字是近兩千萬人受災,混亂至少要維持三到四年。照這個比例......。”他擡起頭頓了頓,用手推了下剛配的眼鏡:“估計最終死亡人數很可能有幾百萬!”

“對了!美國政府已經委任一個叫胡佛的人負責處理俄國大饑荒,他已經前往倫敦準備說服開放禁運,向俄國提供人道主義援助。”陳浩輝按了下桌上的電鈴,將處理好的文件交給戴春風后放下筆,推着輪椅走到窗前:“副總統讓我們注意一下這個叫胡佛的人,我在想是不是動一下莫斯科的內線,搞清楚美國到底打什麼主意。”

“胡佛?我記了下。可南洋的事情怎麼辦?還有蘇聯糧食......真要放開通道?要是美國出面賑災,我們也去,以賑災的名義扶持哈薩克。”

陳浩輝搖搖頭:“副總統早上已經來電可以放開糧食通道,但哈薩克那邊現在動不得,動了一旦他們緩過氣來就勢必要和我們長期對峙,不利於西北建設。所以副總統的意思是可以在邊境和卡拉幹達鐵礦設立救濟點。但不準進入哈薩克其它地方。至於南洋那邊......副總統讓我們放假。”

“開玩笑!”方瑞將帽子捏在手裡,不解的問道:“那個馬林和維經斯基我派人調查了,是很有能力的人,現在日本一隻腳就在南洋邊上,要是被兩家聯起手來在荷屬東印度立足,將來麻煩勢必不小!”

陳浩輝白他一眼:“你也知道,日本皇太子裕仁已經親政,照現在的情況看日本至少要四到五年鞏固內政。笑話德屬幾內亞這些地方。蘇聯那邊列寧接班人至今沒定,國內又出現這麼大饑荒,也要四五年才能逐步恢復秩序。這幾年根本沒必要去刺激他們。何況南洋的麻煩還少嗎?昨夜電報說,鄺景揚已經派人分批悄悄買下石油區的土地,最遲10月就要動工探油,快的話到明年2月就能知道有沒有。如果真有大油田出來。還不夠你忙的?”

方瑞畢竟執掌安全局多年,哪能不知道油田能有多少事情,到最後無非是各國坐下來談談,所以明白陳浩輝這是提醒自己暫時不要動南洋窮黨。其實他也沒打算乾淨殺絕,還很不能支持窮黨在南洋發展呢,最好是打起來,這樣才能渾水摸魚。他怕的是日本插手進來,不過陳浩輝說的也對,日本沒四五年是無法插手南洋的。所以也就沒必要立刻就動手,畢竟南面這潭水太混了。現在英美都盯着這塊地方,荷蘭這個小霸王仗着有英國撐腰爲所欲爲,還真應該讓窮黨給他們製造點麻煩。

所以想想後問道:“那民黨的事情副總統有指示嗎?胡漢民他們那些遺老遺少都在那邊發展呢,聽說孫逸仙還多次從日本去那邊發表演講,我是怕......。”

陳浩輝嚴肅道:“政黨的事情不歸我們管,只要不出格你多派人盯着就行了。”

“我是怕維經斯基和馬林和民黨混到一起,這樣將來控制南洋就會複雜很多。”方瑞的這個推測讓陳浩輝也暗暗撓頭,當年從大陸敗北後。民黨胡漢民、陳炯明他們全都遠遁南洋。就把章太炎和汪精衛留在國內。這些年在南洋倒也有聲有色,借“爭做華人第一大在野黨。監督共和”的聲勢還隱隱壓過國社一頭。

但他深知楊秋的脾氣,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動民黨和共和黨的,所以想想說道:“監視着,要真是像你說的,那也別怪我們不客氣。”

方瑞點點頭,正要離開突然想起一件事,說道:“對了,金丫頭讓我告訴你件事,她說她不敢和你說。”

金丫頭就是金壁輝,八年時間來和陳浩輝相依爲命至今,所以聽到她陳浩輝也露出了溫柔的微笑,笑道:“這丫頭又出什麼餿主意?還搞得要你這位安全局局長出馬?”

方瑞撓撓眉心才說道:“金丫頭報考了成都軍校。”

“去軍校還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她又不是第一個進軍校的女人。成都那邊有專門的醫療和通訊科,能進去也不錯。”陳浩輝沒注意,只認爲金壁輝要去軍校讀醫療或者通訊專科。方瑞見他還不明白,乾脆直說道:“她選的是情報科。”

陳浩輝手一抖,剛掏出的煙緩緩滑落在了地上。

方瑞也是哭笑不得,怎麼也沒想到當年內向的小丫頭居然選擇去報考軍校,還要就讀情報科......這算不算兄妹情深?

兩位情報大員被一個小丫頭搞得失神發愣,對面外交部內的加拉罕終於拿到了好消息,陸徵祥正式代表中國政府答應准許蘇聯購買的糧食過境,但所有押運工作都必須由國民警衛隊負責,且必須有中國國內公司出面負責轉運,所涉費用由蘇聯負責。

得到好消息的加拉罕一刻不停將消息發揮莫斯科,要求立刻組織馱馬運糧隊在卡拉幹達等待,自己則僱傭四海船運公司的七艘萬噸輪,前往越南將通過法國窮黨購買到10萬噸糧食轉運至上海,從這裡上火車回國。

楊秋沒管向莫科斯開放通道的事情,也不想去學胡佛用賑災敲開蘇聯大門。現在他滿腦子就是想早點建設好國家。時間實在是太緊張,想要拉近於歐美的距離,就必須有一段安穩時間來發展。

抵達安集延已經過了播種季節,但碧油油的田野還是讓他大鬆口氣。這個中亞地區最重要的糧倉和石油基地對西北安定有着舉足輕重的戰略作用,爲加速融合在國內產能不足的情況下,他還特批從美國購買了上千臺拖拉機,走當時的窄軌運送到這裡,還挪用玉門煉油廠的部分設備先加強安集延(米奇翁)油田和煉油廠。

負責安集延和塔吉克安全的是陸18步兵師。由於天山山脈修建困難,爲節省開鑿隧道的時間,所以環西北鐵路到這裡後就直接轉頭向東前往喀什,然後再從喀什進入塔吉克。

孫傳芳來西北後瘦了不少,由於西北還處於軍管,他這個師長既要負責當地治安。又要監督修建要塞,還要解決當地經濟發展的難題。好在隨着環西北鐵路鋪設到碎葉,移民數量開始暴增,僅上月就增加了三萬餘人,其中不少都是讀過書的人,能承擔部分政府工作。同時慕容翰也調來數百官員和國社骨幹充實地方政府隊伍,才總算讓他有時間專心軍務。

“漢民總數已經有55萬餘,安置房和田地都分到他們手裡,所有房契田契都直接給了。學校也都是現成的。不管是漢民還是其它民族都和國內一樣強制讀書,全都用我們的漢語教學!石司令還我們部隊也開設了幾千個漢語培訓班,刊印漢語手冊,教當地人說我們的話。”

“您看那裡就是煉油廠,旁邊是擴建的新廠。師傅都是從漢江油田派來的,現在主要產點燈用的煤油和汽油。”農忙期已過,孫傳芳乾脆調來幾百臺拖拉機用於要塞和煉油廠修建,指着在平原上亂竄的車隊,也禁不住得意道:“去年底探油隊還在西北和西南又發現兩個油田。照他們的說法兩年後這裡年產20萬噸不成問題。剛好夠煉油廠用。”

安集延煉油廠內,楊秋一邊聽介紹一邊暗暗吃驚。雖然他當年決意拿下安集延就是爲這裡的糧食和石油。也知道這個地方的石油儲量有“小而肥”的說法,但聽說20萬噸這個數字後還是有些驚訝。而且煉油廠規模也讓他有些吃驚,他本以爲這裡年處理能力最多隻有兩三萬噸,但事實上即使不算擴建部分,煉油廠每年的原油處理能力也有10萬噸。

這可是非常重要的!意味着在北海(伊爾庫茨克)和克拉瑪依沒建設好前,西北6省的發展用油完全可以不需要靠內地。

在他看來,西北發展的最重要是六項。人口、交通、石油、能源、糧食和原材料。人口正在解決,到1930年,包括新疆、烏里雅蘇臺和喀什在內的8個西北省份的移民數量將至少達到三千萬。原材料是西北這裡最不缺的,烏魯木齊鋼鐵廠已經在建,拿到卡拉幹達五億噸錳鐵礦後,發改委已經決定在阿拉木圖再建一個鋼鐵廠,安集延和塔吉克也都有自己的小鋼鐵廠計劃。水泥、銅等都不缺,只要把機器運過來開工就行。

交通上環西北鐵路到25年就能全部完工,再加上差不多同時通車的隴海線也會延伸到齋桑泊和喀什,所以交通問題已經不大。糧食在勞動力抵達後也不擔心,安集延、阿拉木圖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都是西伯利亞和中亞有名的產糧區。能源上現在也解決了,安集延年產20萬噸石油,葉尼塞河邊上的特大露天煤礦大煤田也能利用,至於水力發電不足是因爲技術,事實上西北水力資源比中原還豐富。最後就是通訊......羣山環抱的安集延和塔吉克等地無線電通訊條件極差,經常出現幾天幾夜聯繫不暢的情況,所以鋪設電話電纜就成爲當務之急。

慕容翰聽到詢問,連忙讓人叫來郵電部西北公司幾位留洋歸來的技術人員。這些爲西北發展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年輕人見到楊秋格外興奮,弄來一輛卡車很快就抵達電纜鋪設現場,滔滔不絕介紹起來。

“副總統您看,現在開挖的就是西北通訊電纜佈設渠。爲方便維修和防止破壞,溝渠都沿着鐵路線佈設,平均深度2米,然後鋪上30釐米粗的防水水泥管,通信電纜就從水泥管中間穿過。現在開工的是兩條主線,分別是南京-新疆-喀什到塔吉克的西線、北京-長春-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的東線。平均每根電纜的長度都在4500公里左右,僅比紐約至倫敦的海底電纜少一點點。此次鋪設的電纜都採用了美國最新技術,通訊容量是以前的2倍,可以再1分鐘內傳遞1200字,雙向每分鐘600字,這就可以安裝更大的電話交換機。

就是造價貴了點。單線造價在900萬民元左右,每根都需要使用115000公里長的鋼絲和鐵線纏繞,相當於繞地球三圈。還要用1700噸銅,800噸杜仲膠,3600噸合成橡膠。

這還是主線,將來西北總計8個省份還要鋪設2萬公里以上的支線,預計最遲1930年可實現西北邊疆地區各縣和關內的直接電話聯繫!另外我們還準備在新疆和喀什等地修建廣播轉發塔,國內已經可以生產無線電廣播機,等這裡修好後就可以聽到中央電臺的聲音了。”

蔡鍔也激動臉頰通紅,猛咳幾聲追問道:“電纜我們自己能造了嗎?”

“從美國引進的技術,青島、廣州、九江和合肥四家電纜廠都已經能實現自產。武昌理工大學還和南京中央大學攜手研製用鋁做材料的單芯紙質絕緣電纜。這種電纜能輸送超高壓電力傳輸,美國貝爾公司已經實現短距離應用,但長距離似乎遇到困難。我們研製比他們晚了一年,理論上說最多比美國差了三年。如果能研製成功,就可以將這裡的奉陪水力和煤炭資源利用起來,向新疆、喀什甚至甘肅等省供電!上海和德國西門子公司合作的電話交換機也已經能自產,我們郵電部準備用20年時間實現全國各主要縣市通電話,實現全國各發電廠併網傳輸電力。”

大風將這些爲國家奉獻青春的小夥子們吹得臉膛黑紅,但他們熱情真摯的目光卻在告訴世界,中國正在迎頭趕上,超級工程在這個國家已經露出萌芽。未來隨着越來越多年輕人接受高等教育,這樣的工程也會越來越多。

西北之行讓楊秋瞭解了國家邊陲之地的發展進度,內陸他不擔心,東北在蔡濟民連續八年的軍管下也早已打好底子,就剩西北最讓他擔憂。不過從一路過來的情況看,慕容翰、石小樓和吳佩孚這些人幹得還不錯,最起碼都知道保持穩定埋頭全力發展的重要性。

原定七月底結束的視察直到八月才結束回南京,蘇門答臘油田的好消息還沒到,蔡鍔卻因爲旅途勞累病倒了,但沒人想到,這位青島戰役成名,享譽世界的國防軍支柱病倒後就再也沒站起來過。

第380章 在歐洲(下)第196章 海軍和平衡第32章 敲開德國大門的磚頭第155章 分崩離析(下)第297章 步兵之王第1066章 出賣第619章 精銳對老兵(三)第981章 火海(四)第380章 在歐洲(下)第389章 夜色第191章 禍心(上)第850章 轉折(五)第510章 倒黴的田中第872章 屠熊的短刃(上)第552章 東歸計劃第788章 咆哮的斯大林第773章 帝國之瘍(一)第625章 簽了!第769章 戰爭爆發第882章 搶(三)第310章 蓋州,我的命!(六)第354章 北國龍牙(下)第767章 日本動員了!第1067章 獅子的建議第488章 中亞的風(七)第623章 石油和未來第203章 決裂(下)第417章 再增兵?第587章 南洋!南洋!(三)第742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一)第28章 初窺槍炮廠第750章 蘇德靠近第523章 進軍平壤!第863章 撒馬爾罕的火焰(下)第324章 男兒向天笑(二)第230章 各打各的第794章 戰波斯(四)第558章 只有五天!第1035 挺進烏拉爾(中)第880章 搶(一)第105章 強行收網第485章 中亞的風(四)第205章 今天不是三月二十第780章 帝國之瘍(八)第865章 20號彈第386章 出訪前的家事第328章 男兒向天笑(六)第91章 改制第771章 前夜第1008章 下關第四二八章第458章 大國之路(一)第12章 給大帥磕頭?第887章 海騎兵第939章 關島,戰旗飄揚(六)第782章 帝國之瘍(十)第406章 摟草打兔子第412章 百日鏖兵(中)第465章 大國之路(完)第350章 可怕的餘波第676章 沙特建國(八)第166章 要不.......你娶了我吧第873章 屠熊的短刃(下)第951章 首戰次大陸(四)第1071章 不可一世!第153章 鋼鐵夢想第674章 沙特建國(六)第351章 東北,軍管!第992章 颱風(一)第592章 奇想第236章 歷史會不會提前?第621章 瘋狂的想法第168章 暗戰滇桂黔(二)第836章 加速整合第463章 大國之路(七)第811章 中亞大會戰(3)第445章 日本坐不住了第398章 斷交第516章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第661章 着急的海軍第929章 日本的反擊(完)第840章 忙碌的冬季第956章 首戰次大陸(完)第49章 崛起的一天(四)第153章 鋼鐵夢想第849章 轉折(四)等五一三章登陸臺灣第396章 巧合的見面第390章 新掌門人第973章 十度對火炬第762章 南海狂瀾(四)第334章 男兒向天笑(十二)第1012章 碟中諜第11章 百日鏖兵(上)第603章 南洋大暴動(十)第434章 目標還是北方!第119章 一個混成協換一個人第938章 關島,戰旗飄揚(五)第1030章 赫爾的憂慮第907章 獨立辛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