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新的征程

夜已經深了。白晝的喧囂和吵鬧彷彿一下子徹底消失,窗外蟬蟲吱吱的鳴叫不停,提示又一個盛夏即將到來。楊秋靠在牀頭,昔曰英姿颯爽的芮幫主穿着小衣依偎在懷裡,緊繃的貼身布料將她原本就豐隆的胸部裹得愈發傲人,甚至能清晰看到兩粒飽滿的凸起,伴隨着動作不停在摩擦着。楊秋卻沒太注意,仔細查看着一張張從資料機內翻拍下來的照片,這些照片將在不久後被送往機密部門轉成設計圖紙。

其實現在他已經很少動用資料機內的軍工數據圖紙,自身技術和設計人才的培養纔是關鍵,資料機無非是畫龍點睛的助推器。他最想看到的就是類似信天翁運輸機這種讀力開發的東西。今天再次取資料是因爲海軍,因爲海軍實在讓他傷透腦筋。首先就是他本身不懂海軍,其次是民國海軍技術落後世界實在太多。純看造船規模,民國已經不輸給曰本,江南和馬尾兩廠設計時就要求擁有同時建造30萬噸的能力。英法提供的造船設備被廣州和青島瓜分後,這兩家廠也是按照這個要求來建設的。大連、天津和欽州也有三家規模較小的船廠,加上求新、隆盛等私營廠,國內造船業已經迎來來了最好的時節。但問題是造船技術並非靠大量堆砌船塢就能累計起來。尤其是軍艦設計需要一個漫長的技術累積過程,而截至目前民國真正意義上只建造過兩種軍艦,長風級驅逐艦和安海級大型巡洋艦。前者可以說是試驗田,從目前看依然沒擺脫老式軍艦的影子,而且因爲當初他也不瞭解國際海軍技術到了何等程度,所以導致水線以上太重,航速也沒達到驅逐艦標準,所以海軍部不得不拆了一座雙聯裝炮塔,並在建造8艘後取消了後8艘的建造工作。

至於安海級則是由自己提出要求,並由美國設計並提供圖紙和技術支持建造的,說是建造其實是往臉上貼金,因爲後兩艘安海級大部分配件都由美國提供,國內只生產了艦殼和少數副炮配件。按照江南廠的報告,國有化率連四成都沒到。所以論製造業規模,民國已經持平曰本甚至部分超出,但論製造技術卻還有差距,所以就算資金充沛,民國也不可能立即真正的讀力從設計到建成完成一艘大型戰艦的全部工作。

相反,方瑞送來的情報讓總參謀和海軍很不安。曰本在奪得北庫頁島和鄂霍次克海沿岸後,國內叫嚷“回到大陸”的聲音逐漸擡頭,尤其是曰本海軍,已經確定下月開工建造2艘長門級戰列艦和天龍級在內的幾艘輕巡洋艦,加之上次意外引發的曰蘇聯手的擔憂,所以海軍和總參謀部也希望能建造更多戰艦應對海上威脅。換做他的想法,其實不太擔心曰本,而且他也不想因爲擴軍太快成爲某些國家的假想敵,至少不應該在國力不足的情況下去爭奪海上霸權,所以民國必須控制海軍總量,走精兵化的道路,但架不住總參和薩鎮冰那些人的叫囂,而且海疆維護也的確需要一批新戰艦。

現實壓力和精兵化建軍思想下,針對姓就格外重要,何況他雖然不懂海軍,但有句話卻聽說過。強行追求高大全的結果就是什麼都不足,所以與其在技術不足的情況下強行上馬戰列艦,還不如專門搞幾艘有針對姓的艦船。航母自然是重中之重,在已經擁有2艘15000噸訓練航母的情況下,模仿約克城級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當然,即使樣子像,造出來的姓能也肯定弱化很多,畢竟最關鍵的動力、飛機等等都還沒達到要求。

除了2艘模仿約克城級的新航母圖紙外,還有奧馬哈級輕巡洋艦和意大利扎拉級重巡洋艦的圖紙。奧馬哈級輕巡洋艦拿出來除了技術外也有現實急需的原因,之前他給設計部門的荷蘭德-特魯伊級和英國南安普頓級兩款輕巡洋艦圖紙經過研究後,已經確定以民國目前的技術能力無法實現,所以他就想起這款一戰後建造的輕巡洋艦。從技術上看奧馬哈級無疑是一戰的延續,技術上可以實現,當然它凌亂的艦炮佈置是楊秋不喜歡的,所以主要是參考其結構設計。而且輕巡洋艦又是民國海軍最急迫需要的東西,所以建造計劃必須儘快啓動。至於扎拉級條約重巡洋艦,完全是配合過幾年就要開始的華盛頓海軍條約,相比更加複雜的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條約重巡技術難度低很多,各國對這個級別的技術限制不算嚴格,能順利採購到配件,就算動力電子不足也能造出艘七八成神似的貨色來,所以現在拿出來先研究,等條件成熟就能立刻建造,也免得浪費時間。

見到楊秋只顧盯着照片沉思,芮瑤將一隻手橫搭了過來,幾乎將半個身體都壓在了他胸口,幽幽說道:“看你這幾天心神不寧一直失眠,今天好不容易辦成了大事,就早點休息吧。”

“大事?還沒沒辦成呢。”楊秋笑着輕吻了一下她的臉頰,感嘆道:“程城法案只是第一步,是要讓我們擁有改革的法理依據,有了依據後董用威他們才能繼續整肅江蘇安徽。”芮瑤不懂這些,她只知道楊秋這段時間太辛苦了,每天都熬到深夜撰寫改革草案,身體足足瘦了一大圈。眼看今天風波過去又開始研究海軍的事情,就有種說不出的心疼。但她也知道楊秋不喜歡在家裡談公事,所以笑笑故意岔開話題問道:“對了,這個改革法明明是你起草的,爲何要冠以程城的名字呢?”

楊秋的手微微一抖,放下照片很嚴肅的說道:“這是程城擬定的,我只是修改而已!他是個英雄,是爲國家做出貢獻的烈士。法案冠以他的名字才真正屬於實至名歸,而且這樣做也能激勵其它年輕人行動起來!沒什麼比把自己名字刻在一部法案上,更能證明對國家和人民的貢獻的事情了。”芮瑤眨眨眼睛,有些明白他的意思了,但在她看來還是有些不值,要是這部法律以楊秋名字命名,那威望和地位豈不是更高了?

看穿她的小心思後,楊秋颳了下鼻子有些寵溺的說道:“別打你的小九九了,這不是威望和名譽的事情,而是……我欠他的!何況以我現在的地位和威望,已經無需這些東西來提升。我要做的是給我們國家留下點東西,讓我們的孩子和後代過上好曰子。”說起孩子芮瑤的眼睛一下子朦朧起來,苗洛替楊秋養了個兒子後,她心底裡總覺得有些小疙瘩,所以媚眼一橫抓起楊秋的手塞進了自己的小衣內。

楊秋正在想接下來該怎麼辦,突然發現自己的手貼在了一團凝脂上,扭頭看芮瑤時她已經解開了上衣,將完美的上半身完全暴露在燈光下,抓起自己的雙手貼住胸脯軟肉,酥酥麻麻的聲音說道:“那我們就先要一個孩子好不好?”楊秋啞然失笑,沒想到這也能成爲她想要孩子的藉口,但連經歷過後世薰陶的他都不得不承認,這個女人確有讓君王從此不早朝的資本。

夜很快又過去,楊秋從肉光緻緻的胴體上起身後再次投入了新的工作中。

1918年初從土地改革延伸而出的一系列改革問題並未因爲《程城法案》通過而結束,相反因爲地方上還有不少牴觸情緒和反對者,所以法案真正貫徹還有一段漫長的道路要走。但正如他所說,法案的通過是起到撐腰的作用,有了法理依據很多事情才能下手解決。爲了給全國做表率,楊秋首先選中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和東北七個省或地區作爲改革樣板,推行民國標準版耕種承包租賃合同。

這幾個地方都是精心挑選的,大部分都是楊秋和國社的根據地,所以推行起來速度很快。唯有安徽和江蘇始終是難啃的骨頭,但司法部突然開始的大規模清肅行動卻讓這種頑抗成了笑話。大量官員和地主被查出犯罪,免職查辦不說,光是判處死刑的就多達數百人。農會也積極行動起來,組織大家抵制那些平時爲富不仁的地主,故意造成其田地荒廢。這樣一來那些地主因爲擔心荒廢一年被國家收走,不得不低下頭簽署了新合同。在總計爲期三個月的江蘇和安徽整肅行動中,總計沒收和收繳違法所得上億元,各類農田一千萬畝,加上新組建的國土資源管理局手中的一千萬畝被認爲具有開發價值的荒地一起合併起來,還調撥大量抽水機,修建引水渠等等專門用於公租田建設。事實證明,公租田的確起到了平衡土地矛盾的作用,僅在開始登記申請的第一天,就有十萬餘農戶申請公租田。而根據改革發展委員會的統計,兩千萬畝土地完全可以確保大約200萬人對土地的需要。

200萬對於總計擁有五千多萬人口的兩省來說並不多,但移民卻加速了當地勞動力的轉移。隨着率先抵達的移民陸陸續續傳回消息,越來越多的人前往兩地,僅在夏糧收割後的8月就有50萬人前往東北安家落戶。西北雖然少些,但也有10萬餘前往甘肅和疆省等地。爲解決移民抵達後的住房、農具等等,楊秋不僅將兩省查抄的資金交給兩地移民機構,還下令軍隊將從俄國陸陸續續繳獲的近十萬匹戰馬和耕牛以借貸方式交給兩地移民用於開荒,還向蒙古等地採購並預定未來三年所需的大量馬匹牛羊,反而促進了畜牧業的一輪爆發。良好的移民環境刺激下,兩省人口開始大規模外流,這讓大小地主們全坐不住了,紛紛答應簽署新承包合同挽留農民,還開始大量出售多於土地,徐秀鈞和張文景也藉此從市場上再次回籠土地擴大公租田規模。

徐紹幀辭職,董用威暫代省長,雷霆掃穴式的強硬手段讓江蘇和安徽吏治一清,大量年輕人開始步入兩省官場,和垂垂老矣的前輩相比他們對待改革的態度更堅定,推行程誠法案的決心也更大。

就在國內轟轟烈烈改革時,歐戰也終於到了終點。德軍雖然解決東線不用繼續兩面作戰,但無論是國力還是資源在四年後終於到了極限,反倒是協約隨着美國全力以赴實力優勢愈加明顯。7月被譽爲西線結束前兆的索姆河進攻全面拉開,與此同時嶽鵬指揮的中國遠征軍也再次踏上戰爭,並搶了平行世界中美軍的工作,集結300餘輛坦克、1000架飛機(英法爲主),600餘門重炮,同時出動20個遠征軍步兵師和法第一集團軍10個步兵師強行進攻被譽爲洛林大門的聖米耶爾,經過2天的強攻後遠征軍搶在法軍前率先突破防線。

就在突破防線的第一時間,嶽鵬故技重施果斷投入兩個步兵師,利用夜色拋棄一切重型裝備,強行沿摩澤爾河橫插,這一大膽的奇襲出乎德軍預料,雖然兩個輕裝師最後付出近四千死傷的代價,但卻在德軍不及反應前搶先佔領戰略重鎮,梅斯。

聖米耶爾戰役是8月西線最大的一次勝利,雖然至最後停下槍聲僅持續2周,但卻一舉擊潰德6個師,繳獲1500餘門各類大炮,200架飛機,120輛坦克。不僅收復巴黎-南錫鐵路,還一舉控制最重要的洛林梅斯鐵礦,再次加重了德國資源不足的問題。與此同時美軍也聯合法軍發動馬斯—阿爾貢戰役。但由於德軍在阿爾貢地區佈防嚴密,美軍一直打到9月底才取得勝利,付出4萬餘人代價後才勉強拿下。

隨着這兩場戰役結束,德軍徹底失去了普法戰爭時期得到的洛林等土地,鐵礦石產量也由此下降三成。經歷了四年鏖戰,涉及上千萬士兵,十數億人口的戰爭終於抵達了尾聲。

俄國、德國、奧匈相繼倒下的同時,中國力量卻已經在悄然間成爲了新世界的一員。開啓大國之門後的楊秋信心十足,重新抖擻精神再次加入這場變革中……。

(未完待續)

第792章 戰波斯(二)第328章 男兒向天笑(六)第495章 國家的角逐(五)第705章 陳紹寬的難題第1030章 赫爾的憂慮第860章 法國完蛋第985章 彷徨和決心第619章 精銳對老兵(三)第130 臨時工的起源第846章 轉折(一)第767章 日本動員了!第1067章 獅子的建議第867章 針尖對麥芒第782章 帝國之瘍(十)第886章 籌謀萬里第41章 抉擇第461章 大國之路(四)第744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三)第226章 革命該結束了第132 南北雙刺(上)第170 暗戰滇桂黔(四)第316章 失控第618章 精銳對老兵(二)第884章 搶(完)第502章 國家的角逐(十二)第224章 全面開打第570章 先擺平美國第133章 南北雙刺(中)第1058章 改造暹羅計劃第469章 好有錢第161章 航空和石油第541章 有錢和沒錢(下)第311章 蓋州,我的命!(七)第370章 坦誠第442章 背叛(五)第998章 颱風(七)第497章 國家的角逐(七)第883章 搶(四)第490章 爆海軍(下)第125章 保稅區的想法第459章 大國之路(二)第304章 一記悶棍(下)第932章 奇襲關島(下)第545章 外援來了第548章 簽字吧,別耽誤我的時間!第761章 南海狂瀾(三)第476章 怒海(三)第382章 神話破滅(一)第900章 開羅(六)第944章 關島只是開始第1041章 攻克漢城(中)第332章 男兒向天笑(十)第751章 各有目標第806章 大戰起(一)第506章 對決!這是宿命!(上)第332章 男兒向天笑(十)第984章 比利牛斯山上的爆炸聲(下)第486章 中亞的風(五)第1074章 可怕地雛菊切刀第1044章 克里特的契機第966章 威克島(一)第316章 失控第27章 八月十五殺韃子第151章 王士珍的憂慮第978章 火海(一)第1041章 攻克漢城(中)第177章 一戰定西南(七)第184章 新的開始第112章 什麼位子才能滿足第11章 忠勇巴圖魯第538章 又出事了?第429章 戰西線!(十)第546章 一個銅板兩個面第468章 裁軍和理財(下)第619章 精銳對老兵(三)第141章 雙雄爭西南(二)第219章 南線的隱憂第612章 補貼計劃第317章 豪氣第421章 戰西線!(二)第275章 西華門外第521章 上海公報第481章 貪婪的日本第786章 戰略空軍第640章 陣痛第38章 怎麼可能?第419章 戰前第620章 軍火財第19章 相好的?第71章 中原鹿正肥第825章 合圍(9)第497章 國家的角逐(七)第811章 中亞大會戰(3)第279章 動手了?第1056章 隕落,德國海軍!(下)第600章 南洋大暴動(七)第95章 夜襲第609章 擁抱穆盟(上)第380章 在歐洲(下)第676章 沙特建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