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未來的種子

突然傳出的國社黨和民黨結盟消息,如同一枚炸彈震動了整個中國政治圈,而楊秋卻似乎沒感覺到任何不同,依然按部就班默默勾畫心中的藍圖。""..

上海的早晨是喧囂而忙碌的,一羣羣工人從城市的四面八方向黃浦江邊雲集,江南工業公司門口平時和大家嘻嘻哈哈的保安隊和警衛們今天全部精神抖擻荷槍實彈,作爲國防軍目前唯一一支不在控制區內部署的部隊,他們在這裡的任務就是保護這個全國最大的造船企業的安全。

格外嚴厲的檢查讓工人們感覺到今天可能有重要事情發生。果然,等進入廠區後只見到數以百計臉生的士兵已經將裡面全部封鎖,一隊隊年輕人拎着箱子一邊張望一邊向廠區碼頭走去,其中甚至還有十幾個女孩,就像是要出遠門的學子。

碼頭旁的船塢區內,王光雄正紅光滿面爲楊秋介紹已經快完成船臺建造的永績和永健號兩艘驅逐艦。自從楊秋一年前從陳其美手中用軍火換回江南後,這兩本來的內河炮艦就被他徹底推倒,請德國工程師按照驅逐艦標準進行了重新設計,不僅排水量增大到1050噸,還將安裝3門120毫米速射艦炮,4挺37毫米速射機關炮,和三個18英寸魚雷發射管,並首次使用了蒸汽輪機,設計航速可以達到28節。

得知消息並率領艦隊駐紮於此後,王光雄幾乎天天往這裡跑看進度,得知最遲還有半年就可以交付測試後楊秋也很高興,可他對這些艦隊中的福建幫依然不甚滿意,但目前他手上沒人,必須等自己付錢的三艘訓練巡洋艦回來,然後將這兩艘驅逐艦和他們一起編爲新的訓練艦隊,一點點將這些不聽話的舊海軍勢力剝離掉。

走出船塢後改造一新的廠區完全呈現在了眼前,槍炮設備被搬往重慶,又經過一年擴建和改造,江南廠已經從只有三座船塢的小船廠,變成了擁有六個船塢,其中萬噸級和五千噸級各兩個,剩下兩個老船塢建造完驅逐艦後也將進行改造的大企業。而且平時看資料機楊秋已經知道,萬噸船塢實際上是可以建造兩萬噸級別的無畏艦的,因爲船臺建造噸位和實際噸位不是一回事,所以光論規模已經是亞洲屈指可數的大型造船廠,但花去超過200萬美元打造出的光鮮亮麗外衣下卻是工人和技術上的嚴重不足,更別提設計能力了。

所以除了老船塢在建驅逐艦外,目前三個新船塢內全都在建自己下訂單,並且由美國無償提供老圖紙和技術支持的3000噸級民用江輪。除了軟件外,硬件上這裡也根本沒法滿足需要,尤其是重型水壓和液壓鍛造設備,現在能公開買到的全都是3000噸級別,連漢陽和重慶也都是,也就說只能建造最大155毫米口徑的艦炮,或者鍛造3000噸級別的巡洋艦的鋼板,至於更大的巡洋艦或者戰列艦根本不可能實現。

如果說楊秋的高興是裝出來的話,那麼陪同的美國商務參贊漢格爾則是真開懷,這位滿臉絡腮鬍子的大漢步履迅捷,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他因爲幫國內企業拿到了價值數千萬的合同倍受好評,還因爲漢口和重慶兩大特區建設促使美國在原本被英國獨霸的楊子江上游貿易量猛增,僅上個月就有十七家美國在華企業落戶兩地,努力下貿易量開始飛速增長。…,

隨着西南三省的消息傳來,相當於美國全國人口的超級市場已經呈現在了眼前!消息傳回華爾街後,最近發往遠東請他代爲聯絡西南的電報多了十倍。

“親愛的楊。”漢格爾用了更加親切的稱謂:“您取得了一次重大勝利。”

楊秋明白他說什麼,故意一指船廠:“您說的是這裡嗎?”

“不,我說的是選舉。”漢格爾搖搖手指,就像電影裡牛仔的手勢,大笑道:“或許我應該提前恭喜您,通過這次巧妙的聯合,我想您能在這個國家獲得更大的話語權了。”

“也能籤更多的商業合同,對嗎?”楊秋眨眨眼睛,試探道:“或許,閣下可以藉此說服向我出售6000級的水壓設備。”

漢格爾哈哈一笑巧妙避開了這個話題,超過五千噸液壓設備都是戰略級別的,美國可不想在這個時候向遠東出售這麼高級的設備而得罪已經非常不滿意的英國,笑道:“是的,我正在說服國會。”

他故意拖重了國會兩個字,楊秋就知道又是和稀泥這套東西,反正他已經知道在一戰前通過正常手段是無法獲取的,所以也不計較:“那太好了,我想我應該承擔其責任,等國會正式運作後說服他們,向貴國開放更多的市場。”

兩人心照不宣的笑了笑,一起向廠區碼頭走去,片刻後兩輛懸掛着德國國旗的轎車駛了進來,見到德國旗幟漢格爾有些嫉妒:“特勞恩閣下來了,聽說他因爲工作出色,已經被任命爲德國駐華西南地區總負責人,還聽說德國公使很可能會被調往歐洲處理和英國的關係,所以大家都認爲他會成爲新一任駐華公使最熱門的候選人。”

“哦?”這個消息讓楊秋眉梢一挑,特勞恩水漲船高對自己來說當然是好事,而且說到處理英國幾個字的語氣,讓人明顯感覺到美國對歐洲緊張局勢的擔憂,故意問道:“我聽說歐洲非常有可能爆發戰爭,難道是真的嗎?我國留學生會不會有危險?”

漢格爾不無擔憂的點點頭,但又很快搖了搖頭:“您可以放心他們的安全,美國奉行的是光榮孤立政策,我們不會捲入戰爭,至於去歐洲的學生......我想即使爆發,也將是很短的時間。”

楊秋故作放心的鬆口氣,實際上這是目前整個西方世界的普遍想法,一戰開始之初從將軍到士兵都認爲會在聖誕節前回家,但結果整整在戰壕裡過了幾個聖誕節。不過現在他還沒有力量去影響歐洲,甚至1915年底前都別去想和誰結盟的事情,因爲不到泥濘焦灼時刻,出了德國外英法都不可能來找一個半殖民地談結盟。

特勞恩比漢格爾熱情多了,見到兩人立刻迎了上來:“非常抱歉,有些事情耽誤了。”

“那就太遺憾了,剛纔楊還想找您做一筆大生意。”漢格爾故意擠擠眼睛,楊秋也呵呵一笑:“是的,一筆大生意。”

兩人一唱一居然讓死板的特勞恩信以爲真了,拉着楊秋追問是甚麼生意,信誓旦旦說一定會爲他辦到,可當聽說是要買幾臺6000噸水壓機後頭搖的比漢格爾還快,德國正在和英國比拼造軍艦的速度,怎麼可能出售這麼重要的設備。

三人的出現引起了碼頭一陣躁動,尤其是當楊秋出現在大家視野中時,圍觀的工人們用力揉揉眼睛看清楚後猛然爆發出了一陣歡呼!…,

“楊司令!是楊司令。”

“我看到楊司令了。”

工人們發自肺腑的歡呼擁擠,就想到前面多看一眼,因爲這個年輕人他們不僅沒丟飯碗,反而工錢增加了一倍還多,學徒工更是比正常高出了三倍有餘。而且船廠還擴大了至少一倍,正在從美國源源不斷運來的造船設備更是讓這裡前所未有的興盛。

嘹亮的歡呼聲讓苗洛嚇了一跳,但很快臉頰上就堆滿了笑容,望着他向大家招手示意,心底說不出來的自豪和甜蜜。她和楊秋今天來這裡除了視察船廠外,最主要就是替準備遠赴德美的公派留學生送行,由於選拔和種種因素延誤,直到今天第一批留學的軍官和學生才全部到齊。

“立正!整隊......。”

帶隊的秉文聲音嘹亮,635位學生和軍官列成了一個小小的方陣,他們每個人胸口都彆着一枚國社黨青年幹事團的徽章,這種新徽章楊秋設計的,圖案是兩條如刀劍般抽象的龍形,互相交輝意喻華夏民族是龍的傳人。

此次出去的全都是國防軍和數省通過層層選拔年輕精英,除了秉文和董用威外,包括明昭、龍雲這些在部隊中開始冒尖的後起之秀,還有陸裕光和馬濟這些插班生,他們將分成兩批分別前往美國和德國。

在楊秋的誘導下,去美國的251位學生絕大多數都選擇了國家更需要的工程設計、船舶、機械等專科,根據和美國達成的協議,其中57人將在渡過一年的適應期後進入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剩餘也大都選擇理工、化學、醫藥等專業,而且學業結束後他們每個人都還將獲得在美國相關企業實習一年的機會。

去德國的則多爲軍人,包括秉文在內的141人進入海軍學校,53人學習飛行和航空設計,110人去陸軍學院,其中明昭和龍雲等9人還將直接被送往培育出興登堡、魯登道夫和馬肯森這些後世名將的普魯士皇家陸軍學院。

與漢格爾、特勞恩一起慰問了大家後,楊秋停在了方陣前,望着這一張張因爲激動而紅潤的年輕臉龐,他既高興也擔憂,這些都是國家未來的好苗子,送他們出去可以吸收歐美的現金技術和理念,但同時遠赴他鄉也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困擾和麻煩,尤其是留德的軍官們,由於歐洲局勢緊張,他們留學前都簽署了一份自願聲明,即一旦有戰爭爆發德國軍方可以無條件的徵召他們入伍服役爲德國戰鬥!一想到戰後上千萬的陣亡名單,就知道他們將面臨多麼巨大的威脅。

在衆人的詫異目光中,雷猛讓士兵推來了一輛小車,掀開油布是一隻只嬰兒拳頭大小的盒子,楊秋拿起其中一個聲音嘹亮:“這是一份小小的禮物,裡面是我讓將士們從你們每個人家鄉取來的泥土,武昌、襄陽、重慶、成都、長沙等等!混和在一起......它就是國土!希望它能保佑你們無論身在何處都平平安安!也希望你們牢記國土!希望你們能爲了民族自強,爲了國家強盛去努力汲取知識和經驗!我......和你們的親人一樣,期盼你們學成歸來。”

小小的盒子,盛載的卻是重逾千斤的國土!就連漢格爾和特勞恩也被這種別開生面的送行禮物弄得有些燥熱,等苗洛親手將盒子分發到每個人手心後歷史上第一次公費留學的十幾位女孩子已經哭成了淚人,每個人都把盒子攥得緊緊地。…,

“登船吧。”楊秋和秉文狠狠擁抱了一下:“記住我的話,無論何時何地,安全回來纔是最重要的!”

“全體立正......敬禮!”

莊重而肅穆的軍禮中,一位位學子踏上了甲板,他們靠在欄杆上,在嗚嗚的汽笛聲中神情凝望,帶着報國的夢想踏上了求學之路。

隨着三艘海輪消失在黃浦江水道盡頭,五年三千留學計劃正式啓動,未來五年內共有3000爲被挑選出來的學子踏上了美國和歐洲的土地,他們中有394人因爲疾病,戰爭和後來的世紀流感、永遠也沒能回到祖國。

送完學生後楊秋趕回了國社黨在上海的總部,也就是他第一次來時租借的房子,當他拉着苗洛的手走進大廳時,隔壁電報房裡猛然傳出了一聲呼喊,只見王正廷和陳果夫兩人激動地揮舞電報跑了過來。

“主席......北京發來了統計數字!”王正廷激動說道:“民黨拿到了283個席位,我們拿到了221個席位!超過了法定的半數!”

超過了半數就能真的在3月國會開啓時組閣嗎?楊秋比他們冷靜多了,鼓勵了兩人幾句後向樓上走去,纔剛到樓梯口蔣方震堵住了他,帶來了一個說不上好壞的消息。

袁世凱病了。

第62章 雷猛求援第886章 籌謀萬里第739章 三大目標第678章 沙特建國(十)第829章 援菲通道第546章 一個銅板兩個面第38章 怎麼可能?第617章 精銳對老兵(一)第147章 管不起第947章 首戰次大陸(一)第955章 首戰次大陸(八)第896章 開羅(二)四四九三章 國家的角逐三第84章 都不想幹了第697章 兩個人的戰爭之--意想不到的交易第11章 忠勇巴圖魯第159章 美國介入第121章 漫天風潮第387章 風起烏拉爾第961章 摧毀塔蘭託!第520章 年輕人的時代第435章 要軍火嗎?第560章 和平的背後第414章 驚變和滾地龍第505章 國家的角逐(十五)第346章 俄國的信(上)第72章 同盟會的大腿第17章 宴會譚延闓第368章 從琉球開始第494章 國家的角逐(四)第1077章 結束(上)第164章 西南風再起第104章 馮國璋下注第956章 首戰次大陸(完)第611章 未雨綢繆第376章 爆炸(五)第935章 關島,戰旗飄揚(二)第742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一)第745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四)第354章 建設和送錢第386章 出訪前的家事第225章 迂迴的裝甲車第644章 效忠我的祖國,效忠我的總統!第570章 先擺平美國第305章 蓋州,我的命!(一)第124章 雙方的價碼第573章 追逐和趁火打劫第225章 風雨會洪城第302章 從天而降的雞尾酒第920章 突襲(五)第644章 效忠我的祖國,效忠我的總統!第219章 南線的隱憂第816章 中亞大會戰(8)第363章 國社(二)第396章 巧合的見面第659章 連捅三刀(三)第327章 落幕(一)第196章 海軍和平衡第365章 漸濃的硝煙味第645章 再次盜版第945章 激盪的九月第399章 訪美第354章 北國龍牙(下)第403章 塞瓦斯托波爾的故事(上)第104章 馮國璋下注第1026章 大戰役(十)第787章 初戰BF109第648章 掃貨開始第760章 南海狂瀾(二)第312章 國家的抉擇第616章 大戰略第611章 未雨綢繆第223章 蔡鍔的手段第327章 男兒向天笑(五)第1014章 卓凡的刀第682章 沙特建國(十四)第408章 怎麼打第475章 怒海(二)第429章 戰西線!(十)第55章 崛起的一天(十)第434章 目標還是北方!第四二八章第648章 掃貨開始第357章 打服吳佩孚第330章 支援金胖子第926章 日本的反擊(四)第824章 合圍(8)第100章 歷史賜予的機會第833章 空中炮艇第570章 先擺平美國第276章 十字路口第522章 死亡的開始第326章 男兒向天笑(四)第330章 支援金胖子第664章 旅途上的驚喜第421章 戰西線!(二)第420章 戰西線!(一)第182章 聯合組閣的暢想第525章 浩浩蕩蕩去東京第286章 神話破滅(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