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絕不會退縮!

@@@@楊秋不知道蔣方震已經沿江而上,他正火冒三丈。

武昌都督府小會議室內,茶几四方都已經坐滿,瀰漫的茶香卻擋不住格外陰冷的天氣。黎元洪愁着臉不斷向楊秋使眼色,湯化龍根本就不敢去看對面那位衣冠楚楚的英國駐漢口總領事的臉。戴天仇坐在後排,用筆刷刷的記錄不停,還不時望望對面據說來自英國著名《泰晤士報》的同行,對於第一次參加這種外事談判的他來說,這是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葛福就這樣冷冷的看着楊秋,他是典型的盎格魯人後裔,永遠都板着臉,即使坐着也微微揚起下巴。和溫文爾雅的朱爾典不同,他來漢口還不到三年,但作爲目前這個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外交官,他自認根本不需要做什麼中國通,他相信自己這樣靜靜看着,也足以讓這個年輕人感覺到壓力。

從10月11日的那次誓師開始,他就注意到了這個年輕人。看着他從最卑微的輜重兵開始橫掃漢口,聆聽他的每次講話,追逐着他的身影直至登上了三省武裝總司令高位,然後甚至親自指揮了一場堪稱史詩般的勝利,打敗了北洋一個精銳師!那個時候,英國在遠東的外交家們開始擔心,他們不是擔心這個神秘崛起的年輕人有能力威脅英國,而是擔心躲藏在他背後的東西。就連白廳都開始擔憂至關重要的揚子江中上游會從手裡滑落,所以格雷首相發來了英國將給予袁世凱“外交上的全部支持”的電報,明確無誤告訴在遠東的英國外交官們,大英帝國不希望看到一個可能會損壞遠東利益的新政府的出現。

然而問題還是出現了!

強硬要在武昌舉行南北議和會議的通電,漢川鐵路的重啓,源源不斷德式裝備的出現讓英國擔憂,如果不能儘快迫使雙方坐下來,如果這個國家繼續動盪,遠東利益肯定會受到嚴重挑戰,甚至到了刻不容緩必須解決的地步!所以在進行了幾次試探性接觸後,他第一次主動來到了武昌。坐下來,然後等待一個答覆。

翻譯官還在用標準的京腔重複着他的話:“爲了保護僑民和各國在華利益,必須立刻解除對包括漢冶萍在內的軍管令!必須將三省包括厘金、稅銀、海關平庫、四川鹽稅存入匯豐銀行接受監督,我國有權按比例扣去貴國需要繳納的賠款。所有貸款也必須接受匯豐銀行的監管!必須繼續給予大英帝國商品自由通行的權利,必須無條件確保我們的利益不受損壞,還必須立刻將漢川鐵路交予我方監督建造,在英國政府沒有做出決定前,禁止將這條鐵路出售給英國之外的國家!”

必須,必須還是必須!原來這個時代的英國比二戰後期的美帝還傲慢,真不知道他們哪來的底氣?就靠區區一支無法上岸的遠東艦隊?難道英國願意進行一場比布爾戰爭規模更加龐大的戰爭嗎?難道他們不知道,如果中英爆發戰爭,得利的肯定是日本和德國嗎?楊秋灑然微笑,看似強硬地表態中拖上漢冶萍就說明葛福的底氣也不足!所以立刻扭頭看向了王正廷。

雖然外交部長鬍瑛也在旁坐着,可他卻更喜歡年輕的王正廷,即使他自己英語聽寫能力都不錯,但還是請他代爲翻譯道:“儒唐,轉告葛福公使閣下。漢冶萍是我國不可奪走的國家財產,我們已經保持了十二萬分的剋制沒有強制沒收。現在的軍管只是在盛宣懷前來辦理產權交接手續前的保護行爲。我們會盡最大可能確保英國政府繼續享有自由通行權,確保各國在華利益不受侵害,但我們不會支付清政府留下的任何賠款!此外,重啓漢川鐵路建造,完全是我國愛國商人的自發行爲,不存在將鐵路交給第二國的可能。”

王正廷翻譯完後,葛福那副木板臉終於微微變了,說道:“漢冶萍對於我國的盟友日本有極大的利益糾葛,必須立刻停止軍管,這也是體現保護各國利益的表現之一。請恕我直言,在當前的情況下,維持清政府,實施真正的君主立憲制度是最適合貴國的辦法,持續支付賠款也是體現我們雙方和平共處的基礎!英國也支持貴國商人自建鐵路,但營運權必須出售給英國政府,當然我們可以提供鐵路技術和貸款幫助。”

“賠款?我們不會支付!這是我們的底線,如果繼續支付賠款,我們無法向支持我們的國民交代!我們已經決定建立自己的銀行,三省的所有收入也將由軍政府統一管轄。”楊秋冷着臉,不等葛福生氣繼續說道:“當然,爲了保護我們雙方的利益,我建議取消腐朽的賠款支付方式,以貿易補償來解決我們之間的糾紛。”

貿易補償?葛福很有種上去抽這傢伙幾耳光的衝動!他怎麼想的出來?如此巨大的賠償數字,用茶葉、桐油這些東西補償需要那天才能結束?何況日不落帝國需要的掠奪,而不是什麼貿易!立刻說道:“司令官閣下,我需要提醒您!大英帝國絕不會坐視任何損壞帝國利益的行爲,如果您繼續這樣堅持,那麼我將非常遺憾的告訴您,這將很可能導致一場災難!”

楊秋怒火猛衝腦際!他算是徹底明白了爲何歷史學家們會發明半殖民地這個詞,要是真自己妥協答應,除了能管些人外什麼狗屁權利都沒有了!難怪當年慈禧老佛爺都會發火同時向數國宣戰了,這些東西換誰都要火帽三丈!但他到底不是身邊黎元洪這些不明世界局勢已經嚇得面色如土之輩,對於國際形勢的把握他比葛福、甚至比英國白廳還要準確,所以不僅沒發火,反而強壓怒火讓頭腦冷靜下來,考慮重重後果。

現在能確定的是,英國根本不可能接受一場泥潭式的戰爭,所以他們最多就是用大炮轟擊三鎮,但這樣做也不是沒有後遺症,保路運動的餘火還未消散,國民內心深處仇洋的怒火還未消除,一旦英國做出過激舉動,那麼必將導致巨大地外交和政治壓力。從布爾戰爭結束,英國國內就已經開始重提脫離政策,試圖讓英國遠離大陸。

當然,也不能就此掉以輕心!畢竟英國還沒有失去王冠,雖然德國已經被自己勾引,可說到底德國依然不是一個可信的國家,關鍵時刻狠狠撲上來咬兩口的事情也並非不可能。最重要是英國在遠東還有日本這條惡狗,如果再拉上法國,依然會造成不小的傷害!現在的問題是,葛福這番說辭到底是代表英國政府,還是幫襯袁世凱壓迫自己?

如果這次退縮了,那麼德國肯定也會視自己爲不可靠的支持者,所以決不能妥協,無論是爲了這個國家還是自己!

黎元洪和湯化龍從未經歷過這種場面,所以也不知道該如何說話,胡瑛這位外交部長根本就是個可有可無的米蟲!王正廷倒是想說話,可鼓了鼓腮幫子見到楊秋還在思考強忍了下來,只用眼睛瞪着葛福表達不滿。至於戴天仇早已咬緊牙關,對於一個第一次參加外事會議就遭遇列強類似通牒式的談判方式,他體會到了什麼叫屈辱。

只有葛福繼續穩坐釣魚臺,不時和《泰晤士報》記者輕聲交談幾句,大概想拉拉關係讓記者多寫一些他在談判中是如何爲日不落帝國盡心盡職的高大形象。

忽然!

楊秋在衆目睽睽下站了起來,走了兩步後問道:“公使閣下,如果我答應這些條件,那麼貴國能否說服袁世凱將南北和談地點放在漢口?”誰也沒想到他竟然一開口就有妥協的跡象,這讓戴天仇和王正廷目光都變了。旁邊的黎元洪三人倒不知爲何鬆了口氣。

葛福還以爲楊秋被大英帝國嚇到了,眼角露出了一絲輕蔑,用帶着蘇格蘭口音的英語搖着頭說道:“司令官閣下,事實上英國認爲在上海,在各國公使監督下的南北談判才更加有效,所以我可以準確的告訴您,袁世凱先生的談判代表已經於昨天抵達了上海,他們不會再來漢口了。”

“那我就知道了。”試探出了底牌後就好辦了,楊秋走到了窗口目光深邃:“公使閣下,您剛纔提出的那些要求除了確保各國在三省的利益不受侵害外,其餘我都不會答應您!”

所有人再次驚呆了,就連那位《泰晤士報》記者都停下了筆,呆呆看着這位體型修長,年輕得一塌糊塗的中國將軍,豎起耳朵聽他繼續說道:“我不會同意這些喪權辱國的條件!而且我相信,只要有一丁點良心的中國人都不會答應這些條件!至於您的要求也不應該來這裡說,應該等到中央政府確定下來後聯繫我國政府。”

葛福的木板臉終於變色了,陰沉着用警告的口吻說道:“楊司令,這就是你的最終答覆嗎?難道你不考慮一下後果嗎?”他說完後,又掃了一眼黎元洪:“尊敬的都督閣下,司令官剛纔的話是不是代表了三省政府呢?”

黎元洪臉色大變,還沒等他說話卻被楊秋打斷,直呼其名說道:“葛福先生,您不用挑撥我與黎督之間的親密關係。我剛纔說了,作爲地方政府,我們會服從未來中央政府的決定。至於現在,我絕不會答應這些要求!而且。”他猛然提高了聲音:“我相信,我國未來的中央政府也絕不會在這種條約上簽字。因爲那是恥辱!”

葛福已經完全黑了臉,鼻腔裡滿是輕蔑和不屑的冷哼,也站起來接過助手遞來的大衣穿好道:“司令官閣下,我對今天的會談非常失望!相信英國政府也會非常遺憾。請您記住今天說過的話,一切後果,將由司令官您自己承擔。”

“我會記住的。”楊秋很禮貌地點點頭,用英語直接說道:“但我也希望閣下記住一句中國人愛說的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泰晤士報記者應該是剛來遠東,還能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起身問道:“尊敬的司令官閣下,我可以將您的這句話視爲對大英帝國的挑釁嗎?”

楊秋哈哈一笑:“記者閣下,您應該知道法拉第先生吧?”

“當然,他是我國最出色的科學家。”泰晤士報記者猛然揚起了頭,驕傲和自豪寫滿了臉頰。

“我記得他說過這樣一句話。年青的一代,必須像蠟燭爲人照明那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忠誠而踏實地貢獻自己的力量。”楊秋昂起頭,目光從身後的戴天仇和王正廷這些激動地年輕人臉上掃過,停留在了外面更加年輕的士兵臉上:“請公使閣下代我轉告格雷首相,如果註定要用我們這代人的犧牲才能換來這個偉大國家的涅槃重生,才能讓自由和榮耀光照中華,那麼我,我們!絕不會退縮!”

“絕不!”……

第742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一)第630章 十年計劃(下)第246章 山縣有朋的野心第124章 雙方的價碼第332章 男兒向天笑(十)第625章 簽了!第723章 數字與遠道來客第557章 給你個機會第526章 皇道派誕生第197章 泄密第1061章 激戰新加坡第691章 丟了一架飛機第483章 中亞的風(二)第51章 崛起的一天(六)第1013章 夜老虎第516章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第629章 十年計劃(上)第161章 航空和石油第249章 場外的失敗(下)第717章 萌動(二)第1010章 戰鼓第19章 相好的?第655章 陽謀天下(四)第789章 山東號下水第90章 總司令第636章 狂歡,做空美國!(五)第126章 撿到寶了!第861章 楊六條出爐第1017章 大戰役(一)第141章 雙雄爭西南(二)第91章 改制第194章 藥廠第167章 暗戰滇桂黔(一)第705章 陳紹寬的難題第377章 目光第201章 最後時刻第772章 遭遇戰爭第308章 蓋州,我的命!(四)第932章 奇襲關島(下)第861章 楊六條出爐第853章 轉折(完)第489章 爆海軍(上)第26章 慌亂的益智社第547章 第三次了第979章 火海(二)第986章 丘吉爾的勝利第465章 大國之路(完)第904章 避不開了第786章 戰略空軍第931章 奇襲關島(上)第35章 私造第578章 豐厚的遺產第482章 中亞的風第145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506章 對決!這是宿命!(上)第623章 石油和未來第476章 怒海(三)第955章 首戰次大陸(八)第921章 突襲(六)第470章 萊茵蘭第243章 落幕(七)第138章 輕輕放下第957章 北美驚雷第343章 苛刻第714章 叛逃(完)第757章 清晰的世界第1058章 改造暹羅計劃第1028章 大戰役(十二)第791章 戰波斯(一)第1016章 最艱難的時刻來臨了第724章 軍備競賽(一)第910章 自信的戈林第977章 既是幫,也是害第1005章 颱風(完)第462章 大國之路(五)第32章 敲開德國大門的磚頭第910章 自信的戈林第651章 高興和失落第173章 一戰定西南(三)第1075章 行動第130 臨時工的起源第567章 火熱的西北第356章 用人第659章 連捅三刀(三)第734章 戰略誤判(三)第787章 初戰BF109第152章 美洲致公堂的能量第327章 落幕(一)第301章 向外輸出國社?第542章 貝祖貽的瘋狂計劃第819章 合圍(3)第650章 啓航第615章 禍水向何方第21章 撕錯了第861章 楊六條出爐第630章 十年計劃(下)第754章 爭奪伊朗第702章 瘋狂(四)第503章 國家的角逐(十三)第412章 百日鏖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