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蘇德結盟!

清晨的科威特港內,擠滿了來自中國的勝利輪,這是一種戰時標準輪,受限於國內船塢尺寸所以空載排水量比美國自由輪小1千噸左右,只有四個貨倉。可單獨裝載5000噸散貨、或者1300輛漢江大吉普/或340輛31型坦克/或2億發子彈,如果混裝正好可以塞入一箇中國陸軍的標準裝甲團。

勝利輪項目是由海軍牽頭,由國內五家民用船廠製造。因爲太多船塢被海軍擠佔,陸空兩軍也吃掉許多製造能力,工業總規模也達不到美國的水平,所以開戰兩年多時間來一共才建造了413艘。幸好楊秋戰前就積極發展遠洋海運,總噸位在1937年就擠入世界前三,日軍南下後又購買了滯留在遠東的上百萬噸英法船隻,加上戰時損失遠遠小於預期,所以海運能力並不比目前受德國潛艇威脅的英美差多少。而且勝利輪標準要比自由輪高些,全部採用統一的燃油鍋爐、蒸汽輪機和雙槳設計,航速13節。技術高船臺時間就更長,這也是限制產量的原因之一。之所以要建造標準輪,更主要的還是想檢驗一下二十年標準化道路後的工業能力。除了勝利輪外,國內還同時在建造了礦石標準輪和運油標準輪,但這兩種噸位都超過三萬噸,所以製造量極少,主要用於實驗超大型船隻是否也能用標準化批量建造。

雖然遠洋輪都有完善的吊車等裝卸設備,但要想卸載幾十萬噸的物資。也是個艱鉅任務。而且馬六甲通航後,總參後勤部早就擬定一份大規模海運補給的計劃表。按照計劃表,第二批船隊此刻已經通過安達曼海,連第三批都開始在新加坡集結,最遲四周後抵達波斯灣。

空前的海運增援需要大批卡車轉運,好在美國援助的道奇六輪重卡已經到貨,所以白崇禧把手裡的卡車幾乎全部排來轉運物資。

“師長!哈哈......可把你盼回來了。”

李晉剛下船,一隻巴掌就從後面伸了過來。扭頭看去,正是當初和他一起保護伊朗國王從德黑蘭殺出來的趙三彪和冉南軒。“好小子。都少校了。”大半年沒見,乍看到熟人他也很開心。再看趙三彪的肩上已經是少校軍銜,冉南軒也換成了中校。

“那也比不上師長您,給我說說,烏拉爾這一仗是不是很痛快?”性格爽直的趙三彪拉着李晉,詢問去年中亞反擊戰的情況。原來,爲鍛鍊軍官。去年李晉和一些波斯灣戰區的軍官被抽調回中亞戰區參加殺入烏拉爾的科斯塔奈戰役。這次調動是他軍旅生涯中的轉折點,見識了真正地裝甲作戰。新加坡戰役後,他原來所在的獨立裝甲團被正式改編爲陸軍第109裝甲師,他本人也晉升上校重新返回波斯灣出任師長。

“你就是改不掉猴脾氣,急什麼。”冉南軒笑呵呵的拉開趙三彪,把李晉拉進吉普車:“路上再聊吧。司令部已經來過電話,十點鐘要在阿瓦士開會。”

大吉普開上巴士拉公路後,李晉看到,這條路上幾乎全是盟軍車輛,其中大半都是來往於科威特和阿瓦士的中國波斯灣集團軍的卡車運輸隊。也有不少英美甚至法國軍車,其中又以油罐車居多。因爲楊秋和沙特政府都已經答應。會確保中東和北非的石油供應。這些細微變化,正是“開普敦會議”的作用,盟軍終於開始始真正意義上的合作。雖然各方還有矛盾甚至敵視,但就像這條英美控制的咽喉公路一樣,中國軍車一路都是暢通無阻。這種合作給盟軍帶來很大變化,也讓中美英及其控制的佔世界百分之七十的資源、兵力和工業能力得以充分發揮,所以很多樂觀的軍事評論家認爲,最多半年盟軍就能奪回主動權。

通過巴士拉大橋時,橋頭十幾輛高大的M4坦克引起李晉注意。“別看了,都是花架子。”趙三彪對M4坦克頗爲不屑,絮絮叨叨:“汽油發動機容易起火,正面太薄,傾斜不足,鋼板裡面也沒貼內襯,碎甲彈都防不住。沒有潛望鏡,75炮威力不足,美國人自己都說,準備換最新的76炮......反正我一個營起碼打他一個團!倒是車裡空間倒是挺寬敞舒服的。瑪德!這些個美國少爺,還以爲打仗是開車兜風呢,整得那麼舒服。”

“就你能。”冉南軒踹他一腳,問道:“師長,不是說運來一批新坦克嗎,怎麼碼頭沒見到?我們師換不換?”

李晉說道:“坦克裝甲車都安排去沙赫普爾港卸貨,這批運來兩千多,都是新的改進型。我看過清單了,我們師這次也要換裝。”

“太棒了,總算能好好打一場。”一聽要換裝,趙三彪興奮得直握拳。雖然31型坦克在波斯灣地區還能打打,但蘇軍這段時間也增加不少新式的T34/85、SU100和ZIS-3/76這類反坦克武器,加上伊朗又都是山地,所以31型坦克的優勢正在慢慢消失,部隊急需“東北虎”主戰坦克。當然,困擾波斯灣戰區的最大問題還是後勤,之前的幾條補給通道只能確保日常和食物,根本打不起戰役級別的消耗戰,如今航道暢通,解放德黑蘭和整個伊朗已經指日可待。

駛入阿瓦士基地後這裡已經人頭攢動,駐紮在波斯灣的陸海空三軍和伊朗等國軍官們濟濟一堂。波斯灣登陸戰役中那句“我營前方已無坦克”讓李晉名噪天下,被人稱爲“波斯之虎”,加上他戰前就在德黑蘭出任裝甲兵教官,連很多伊朗軍官都是他當年的學生,所以大家紛紛上前與他打招呼。

總算擺脫應酬。三人準備進指揮部報道時,參謀長李明瑞突然從裡面走出來。見到他不等敬禮就攔住三人:“別敬禮了,正好有任務給你們。”

“任務?”李晉一愣,看看同樣滿臉疑惑的冉南軒,問道:“參謀長,我剛下船。何況我們時還沒換裝,現在就讓我進攻德黑蘭是不是早了些?”

“誰和你說進攻德黑蘭了?”李瑞明表情嚴肅起來,目光一掃三人,停頓片刻後呼了口氣:“剛收到消息。德國和蘇聯已經向土耳其宣戰了!”

“宣戰了?!德軍越過邊界了?投入多少部隊,有多少坦克?”一直在關心中東戰局的李晉連忙追問細節,但李明瑞卻擺擺手:“進攻的不是德軍,是蘇軍!”

“蘇軍?!”

別說剛回來的李晉,四周圍過來的軍官也全都驚訝的叫出聲來,李明瑞點點頭重重說道:“就在半小時前,蘇聯黑海艦隊突然襲擊了土耳其黑海的埃雷利港。擊沉嚴厲號戰列巡洋艦和三艘驅逐艦,並出動大批運輸機投送傘兵。土耳其方面說,說至少有八千蘇聯傘兵在海港四周空降,另外在埃爾祖魯姆也發現數量不明的蘇聯傘兵,巴統方向也有2個蘇軍坦克師和5個步兵師越過了邊境!”

“蘇聯人先進攻......。”驚人的消息在軍官們耳旁炸開,指揮部門口霎時鴉雀無聲。誰也沒想到。當大家都把目光放在150萬德意聯軍身上,猜測德軍會在什麼時候進攻土耳其時,蘇聯人竟然會暴起突然搶在德軍前面發起進攻。不正常啊!斯大林總不會傻到主動捲入土耳其,然後和中美英打三線作戰吧?!李明瑞很快爲大家解惑,沉聲道:“現在基本可以肯定!蘇德已經結盟。並且在結盟談判上就達成進攻土耳其的整個計劃,所以......我們都上當了!德國進攻埃及是引開注意力!雲集希臘也是引開注意力!真正踹門的是蘇軍!”

李晉默然的點點頭。如果德意這麼幹一點都不稀奇,但蘇德.....!要知道,全世界都知道希特勒和斯大林不怎麼對付,蘇德結盟完全是形勢所迫。正因爲這種微妙的關係,所以盟軍情報部門都認爲以德軍的驕傲是絕不會讓蘇軍先於自己進入土耳其的,最多就是同時從希臘和高加索夾擊。但現在呢?!李晉毫不懷疑,蘇軍根本沒有駕馭這麼大規模空降戰的能力,必定是得到了德國空軍的支持。而且以目前蘇聯的情況,根本不可能主動陷入土耳其這個漩渦,所以蘇軍此次突襲完全是德國刻意安排的,利用自身吸引盟軍,讓蘇軍幫助自己推開小亞細亞半島的大門!還能借此考驗斯大林是不是真心結盟,真是一箭雙鵰!

能做出這麼大的政治讓步,也可以看出斯大林真是被楊秋逼到死角了。可以預見,最多兩三天內,駐紮在羅馬尼亞的德國B集團軍就會搭乘飛機和船隻,源源不斷從蘇軍踢開的埃雷利港等地衝入土耳其。只要切斷伊斯坦布爾的後路,希臘的東南集團軍根本不用打就能快速通過歐亞大陸橋。

“參謀長,要我做什麼?”想清楚後,李晉深吸口氣挺起胸膛。

“司令已經下令,由你帶109裝甲師、118輕裝甲師、69步兵師在三天內趕到巴格達東北面的迪亞拉省,是配合美軍進攻基爾庫克,不讓蘇軍從大不里士增援基爾庫克,進而威脅土耳其。所以你的主要任務就是切斷蘇軍聯繫,然後向北穿插迂迴到大不里士側翼。”李明瑞說道:“你放心,我們已經和美軍溝通好。你只要做好自己的任務,剩下的美國人自己會解決。至於換裝你也放心,我也會盡快派人把裝備送過去。”

“是!”李晉敬禮後,立刻丟下包袱爲啓程做準備。

此時蘇聯先於德國進攻土耳其,幫希特勒踹門的消息也已經傳遍世界,斯大林的“忍辱負重”連丘吉爾都倒吸一口冷氣。雖然蘇德結盟談判的情報屢見不鮮,英美也都做好預案,但他們也和李晉一樣沒想到先進攻的居然是蘇軍!蘇軍展現出的空降作戰能力更讓兩國大爲震驚,因爲之前的所有情報都說,蘇軍只有不足300架授權生產的JU52運輸機,也沒有組織這麼大空降作戰的能力。

最先反應過來的就是丘吉爾,羅斯福還在草擬對蘇宣戰書時,他就親自打電話給奧金萊克,下令剛奪下敘利亞的英國約旦軍團立即進入土耳其。美國中東戰區司令麥克納尼中將也立刻停止之前從敘利亞繞道的命令,讓塞浦路斯的50萬美軍直接越過海峽,從土耳其南面的阿達納登陸,並出動陸軍航空兵全面轟炸黑海艦隊和蘇軍。爲了確保幾十萬美軍渡海的安全,他還發電報給英國地中海艦隊和美國第六特混艦隊,要求海軍封鎖塞浦路斯西面的海域。

但坎寧安此時正面臨着兩個麻煩,一個是圖卜魯格需要艦隊支持,另一方面是被他視爲眼中釘的“維內託”號戰列艦竟然奔着克里特島來了。摧毀意大利海軍,也意味着地中海再無一戰的對手,所以坎寧安和美國第六艦隊司令米切爾商量後,決定讓皇家海軍留在北非繼續配合陸軍死守圖卜魯格,同時勾引意大利艦隊來進攻。米切爾除了留下兩艘博格級護航航母配合皇家海軍外,其餘六艘航母全部趕回塞浦路斯保護陸軍,不過中途會有兩艘秘密返回,退避到塞浦路斯南面,等坎寧安纏住意大利艦隊後,給他們致命一擊!

坎寧安計劃好後,兩支艦隊立刻分兵。但他卻沒想到,老奸巨猾的坎普奧尼根本沒打算拼命,他只是在爲由沃夫岡魯斯率領的15艘秘密進入地中海的德國VII潛艇作掩護。

就在米切爾率第六特混艦隊啓程返航時,德軍的72架FW190戰鬥機、88架JU88和第40轟炸航空團的28架Do-217轟炸機也帶着3枚剛剛研製成功的弗裡茨X無線電制導炸彈,和46枚HS-293A0炸彈進駐克里特島,至此德軍在土耳其周邊的各類飛機已經增至1600架。與此同時“忍辱負重”爲德軍推開半島大門的蘇軍航空兵也磨刀霍霍,駐紮在巴統和亞美尼亞的蘇軍新建高加索第17和25航空師的460架拉格-3戰鬥機和560架IL-2攻擊機也全體待命。

小亞細亞半島海空大戰爆發。

第354章 北國龍牙(下)第48章 崛起的一天(三)第750章 蘇德靠近第402章 國會山(下)第463章 大國之路(七)第294章 神話破滅(十三)第889章 嫁禍第815章 中亞大會戰(7)第320章 後勤與午餐肉第10章 上門要人第124章 雙方的價碼第1069章 出擊,維內託!第571章 再打小螃蟹第851章 轉折(六)第383章 出兵時間第773章 帝國之瘍(一)第61章 誓師第855章 局勢分析會第746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五)第370章 坦誠第938章 關島,戰旗飄揚(五)第78章 血火武勝關(上)第42章 換防令帶來的慌亂第794章 戰波斯(四)第919章 突襲(四)第462章 大國之路(五)第308章 蓋州,我的命!(四)第904章 避不開了第127章 南京城的聲音第290章 神話破滅(九)第17章 宴會譚延闓第138章 輕輕放下第319章 歐戰爆發第339章 工業的另類玩法第1021章 大戰役(五)第161章 航空和石油第242章 落幕(六)第147章 管不起第112章 什麼位子才能滿足第274章 謀動第613章 盜寶引發的後果第848章 轉折(三)第522章 死亡的開始第97章 走向軍閥第756章 兩份條約第163章 唐紹儀的態度第377章 目光第578章 豐厚的遺產第363章 國社(二)第952章 首戰次大陸(五)第642章 開始燒錢第958章 不對蘇聯宣戰?第492章 國家的角逐(二)第988章 決戰吧!海軍(二)第367章 躁動的前奏第589章 準備登陸!第56章 熱血平息之後第34章 軍火交易第857章 孫傳芳的左勾拳第1050章 血灑雨林第673章 沙特建國(五)第5章 被英雄了!第737章 再戰阿富汗第971章 強音(上)第196章 海軍和平衡第986章 丘吉爾的勝利第578章 豐厚的遺產第770章 準備坑法國第18章 特來取楊秋狗命第486章 中亞的風(五)第384章 神話破滅(三)第577章 搭上胡佛的線第844章 世界大佬們的口水戰第652章 陽謀天下(一)第1019章 大戰役(三)第129章 上下游聯盟?第986章 丘吉爾的勝利第999章 颱風(八)第481章 貪婪的日本第937章 關島,戰旗飄揚(四)第648章 掃貨開始第418章 不太好的開始第529章 截斷朝鮮第850章 轉折(五)第667章 航空報告第913章 不列顛空戰爆發(下)第805章 越來越大的漩渦第250章 呂宋資源調查啓動第529章 截斷朝鮮第100章 歷史賜予的機會第356章 算賬的來了第900章 開羅(六)第113 成都光復(上)第111章 朱爾典的心思第105章 強行收網第709章 驚喜第360章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329章 男兒向天笑(七)第803章 超級“炸彈”第1010章 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