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出賣

鄂畢河上游,蘇爾古特西北三十公里處一支由上百輛白色“北極”2型裝甲雪橇戰鬥車和雪橇運輸車組成的車隊,在林間雪地快速行駛,如果不是嘈雜的發動機聲,很難用肉眼將它們與四周景色區分開。

“北極”系列裝甲雪橇戰鬥車是吸收前年冬季作戰經驗後批量製造的裝備,粗看起來就是一隻“鐵盒”加四個雪橇板,尾部裝一臺航空活塞發動機。“盒子”裡層是膠合板,外層是11毫米鋼板,中間夾層填充石棉,正面鋼板厚度可以按需求額外加強。外形與蘇聯nkl-26型雪橇車差不多,夏季拆掉雪橇板裝上輪子就是一輛武裝越野車。作爲輔助戰鬥車輛,“北極”系列雪橇車按照節約簡單的宗旨設計,最大速度每小時50公里,最大里程170公里,可乘坐三人。頂部的密封機槍塔可以裝一挺12.7毫米重機槍或一挺7.62毫米通用機槍,發動機大部分都是空軍舊貨,車廂裡還有2個煤油取暖器,運輸型外面用的是普通汽車鋼板,可運送1噸散貨。因爲“北極”雪橇車是唯一能在極寒天氣裡滿足巡邏、運輸和戰鬥的車輛。所以自去年夏天國防部大批訂購起,已經交付五千餘輛。

車隊中間的車廂裡,坐着一名五十歲左右,身材瘦小的軍官。他就是自告奮勇秘密承認與貝利亞聯絡的海軍司令秉文。爲保密,參加行動的車隊士兵都來自陸戰隊“海蛇”偵查大隊。與在中亞作戰的陸空兩軍完全不搭界。“這天也太冷了。”雖然車廂裡的兩個煤油取暖器都打開着,但已經幾十年與海軍和熱帶打交道的秉文還是覺得很冷。連身上的n3重型防寒服似乎都不起作用。

“呵呵,這幾天已經回升不少,要是您半個月前來,那才叫冷呢。”坐在他身邊的男子,是總參政治部下屬的中亞盟軍民族事務處專員,國社新星伍中豪。這名具有豐富政治和處理民族問題的政治部專員,是方瑞的得力助手,兩人一起管理着戰時中亞的民事問題。手把手教當地人如何管理國家。

中亞雖然大部分已經解放,但因爲戰爭還沒結束,所以國防軍依舊控制者軍權和民事管轄權,所以他還有政治洗腦和安插“特殊人員”的任務,所以閻寶航的國家戰略情報局機密花名冊上,都有他的名字。

“來之前聽參謀長說過幾次,犧牲不少人吧?”秉文問道。

伍中豪深吸口氣。說起前段時間的異常氣溫,他還心有餘悸。從去年12月下旬起,西伯利亞、哈薩克北方、烏拉爾和莫斯科地區就連降暴雪,進入一月後這些地區的溫度驟降至零下40度左右!某些地方甚至降到零下47度!(歷史有記載,非杜撰)。這次三十年來最嚴重的低溫天氣,給剛有起色的哈薩克帶來很大麻煩。約三十萬頭牲畜被凍死,七十萬人口受災,所以工礦也全部停工。連軍方也受到很大影響,運輸線幾乎癱瘓,卡車停運航空時斷時續。連最穩定的鐵路運輸量都降到平時的兩成。如果不是戰區司令部按照楊秋的命令,進入烏拉爾後果斷停住。先維修鐵路擴大先向前線運輸冬季物資的話,恐怕進入烏拉爾的百萬大軍都會被活生生凍死!但即便提前準備,依然有一萬多名將士因低溫死亡,還有超過十萬人非戰鬥減員。

“那蘇聯呢?”

“等會貝利亞的人會交換一些這方面的資料,不過從我們掌握的情報看,莫斯科這個年過得極其不好。國內糧荒非常嚴重,尤其缺少棉花和肉類,頓河流域和烏法一代出現數次大規模凍死的情況。據說斯大林已經讓赫魯曉夫全權負責糧食棉花的生產,還有消息說,蘇德談判中蘇聯還特意多加一條,就是希望德軍奪取埃及後,把這個‘棉花倉庫’分一部分給蘇聯。”

埃及是世界最主要的長絨棉生產國,因航道封鎖等關係,戰爭爆發後一度出口困難導致經濟崩潰,楊秋利用這個機會,讓貝祖貽出訪開羅提出棉花換援助和工業品的辦法,已經將埃及長絨棉出口量的百分之六十控制在手心裡,使埃及逐步擺脫對歐洲資金和出口市場的依賴。

秉文看着窗外微微皺眉,要知道總參在十二月前就已經向烏拉爾前線送去5萬隻帶取暖器的居住方艙(集裝箱),還有330萬噸越冬糧食與防寒物資,沒想到還有這麼大非戰鬥減員。由此可見,歷史上那麼多征服者都倒在莫斯科並非偶然,所以楊秋也格外重視越冬準備,還嚴令控制冬季非必要作戰。不過也由此能看出,蘇德結盟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或許情況還會像上次歐戰那樣,軸心國最終會被糧荒徹底壓垮。

正準備繼續詢問情況時,遠方樹林裡出現一些移動黑點。前面的戰鬥雪橇立刻減速,機槍塔迅速轉向哪個方向。“是北極馴鹿,應該是他們。”伍中豪看清黑點是什麼後,拿出一副寬大的墨鏡遞過去:“將軍,帶上吧。可以防雪盲病,還能遮住臉。”秉文沒拒絕,他的身份是不能暴露的,如果不是這件事讓楊秋很棘手,也不會親自來。戴上墨鏡後,他還向後靠了靠,拿起望遠鏡開始觀察。

或許是引擎的嗡嗡聲讓馴鹿羣不安,對面出現一陣騷動,片刻後纔有一輛馴鹿車跑上來。伍中豪包緊防寒服後打開門,前面的一輛運輸雪橇車也打開門,一名防寒服上有陸軍標誌的海軍情報部上校和兩名同樣僞裝成陸軍的“海蛇”突擊隊士兵,押送着來中國聯絡的瓦尼科夫迎了過去。

由於積雪漫過膝蓋,四人用了十幾分鍾才走到前面。雖然聽不到雙方說些什麼。但通過望遠鏡還是能看到,伍中豪站在瓦尼科夫身邊。與馴鹿車上的人說些什麼。幾分鐘後,遠處黑壓壓的馴鹿車中分出一批跑了過來,伍中豪也發出信號讓大家卸貨。

這是第一批貨物,全都是繳獲的蘇制武器,總計8600支莫辛納甘步槍、dp輕機槍、ppsh衝鋒槍、子彈和手榴彈炸藥等裝備。按照商定好的,中國會在未來兩週內用這種方式交付三個輕裝步兵師的全部裝備,而貝利亞則把他掌握的蘇g和蘇聯情報交給國防軍。所以這邊卸貨的事情,對面的馴鹿車上也搬下一隻只木箱。數量有四五十隻。

秉文看得很仔細,從衣着看這些反蘇游擊隊基本都是牧民裝扮,武器裝備也都五花八門,幾名看上去像軍官的人,看到成箱成箱的武器彈藥明顯很興奮。倒是遠處壓陣一直沒上來的一些人明顯不同,居然都是清一色的ppsh衝鋒槍,馴鹿車後面竟然還有兩門蘇軍主力部隊也纔剛剛裝備的zis-3型76毫米加農炮。這種炮性能很好。陸軍部之前還下文給部隊要求各裝甲部隊小心這種火炮,沒想到居然在一支游擊隊裡看到了。這說明,貝利亞很可能與國內某些部隊有秘密聯繫!

交貨很順利,一小時後凍得滿臉青紫的伍中豪帶着三隻箱子回到車裡。“將軍,貨都驗過了。”坐下後,又立刻從懷裡拿出一份俄語文件:“這是他們額外交給我的。我看過了。都是蘇德談判的一些消息。最後這條說,朱可夫已經與上週被調往敖德薩,同時調去的還有3個坦克旅、1個防空師和3個步兵師。黑海艦隊也有不少艦船從塞瓦斯托波爾離港後去向不明。這裡寫,羅馬尼亞的gc國際還在靠近蘇聯和羅馬尼亞邊界的黑海港口發現2個德軍裝甲師,所以貝利亞他們推測。蘇德恐怕已經接近達成談判正式結盟!黑海艦隊離港和朱可夫調動,很可能是攜手登陸土耳其!”

“這個情報很重要。要立刻發回國。”秉文立刻貼身收好情報,追問道:“你剛纔說貝利亞,難道他也來了?”

“沒有,是下面人,說是貝利亞特意讓他轉達提醒的。”

“那就走吧,儘快回去。”秉文揮揮手下令掉頭離開。車隊啓動後,對面也明顯鬆口氣,大批游擊隊士兵從樹林裡出來將武器彈藥搬上馴鹿車。“這麼多,不會是糊弄我們吧?”雪橇車掉頭後,秉文又隨手翻開足有半米長的木箱,拿起最上面的地圖冊。

“應該不至於,否則想拿到剩下的貨。”伍中豪湊了過來,當看到這份地圖上密密麻麻的標註符號,不禁吸了口氣。“怎麼?你認得?”秉文知他精通俄語,也知道他另一個身份是國家戰略情報局,所以把地圖攤開了些。

“我在西山(戰略情報局所在地)看過龍牙和其它情報員送回來的蘇聯軍事地圖,還看過古比雪夫交代的東西。這東西是真的!您看......。”伍中豪點點地圖,臉上血色逐漸恢復:“這是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的酪朊膠和烴基聯苯工廠,這兩樣東西都是生產航空膠合板的關鍵!......這裡是塞瓦斯托波爾,這些紅圈應該就是要塞的位置,這三個以前我們都沒看過。這個是斯大林格勒、這是烏法......您再看這個!這裡是莫斯科北面的伊萬諾沃,我們之前就得到消息,伊凡米爾和貝利亞相繼叛變後,斯大林就廢棄了原來的政治局避難所,在伊萬諾沃山區重新建了一個新的。”

“將軍!這要是真的,價值可就太大了!”說到最後,連向來穩重的伍中豪都開始鼻息粗重。秉文也連連點頭,雖然上面的大部分座標早就被情報部門掌握,但像伊萬諾沃這種地下避難指揮中心卻是第一次暴露,價值之大簡直無法估量。

“看來斯大林不死,貝利亞是怎麼都不會放心的。”看着地圖,秉文能明白貝利亞標出這個避難所的心思,連忙收好地圖拍拍駕駛室的警衛:“讓基地準備飛機,我要立刻和伍專員回北京。”

第663章 老少齊出第839章 朱可夫的建議第966章 威克島(一)第208章 加速佈局第771章 前夜第656章 潛流涌動第126章 撿到寶了!第914章 一觸即發第434章 目標還是北方!第779章 帝國之瘍(七)第339章 工業的另類玩法第774章 帝國之瘍(二)第364章 國社(三)第487章 中亞的風(六)第197章 泄密第80章 血火武勝關(下)第641章 日本的解決之道第273章 風起紫禁城第879章 從西貢開始第21章 撕錯了第934章 關島,戰旗飄揚!(一)第1053章 他們出來了!第327章 男兒向天笑(五)第568章 笨鳥開始先飛了第451章 移交察裡津第245章 落幕(九)第1001章 颱風(十)第692章 出手試探第567章 火熱的西北第304章 一記悶棍(下)第188章 張孝準的擔憂第877章 鐵流滾滾(上)第975章 空擊,誰與爭鋒(下)第575章 向自動化邁進!第16章 秉文的暗示第563章 海軍條約第827章 合圍(完)第516章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第192章 禍心(下)第90章 總司令第966章 威克島(一)第186章 未來的種子第653章 陽謀天下(二)第95章 夜襲第959章 雷德爾的野望第728章 軍備競賽(五)第108 國防軍進攻!(上)第104章 馮國璋下注第734章 戰略誤判(三)第449章 楊度的大建議第386章 出訪前的家事第60章 大清朝的最後一次決斷第250章 呂宋資源調查啓動第942章 英國的大麻煩第220章 底氣第764章 南海狂瀾(六)第342 加藤高明來了第212章 序幕伏擊戰第14章 總督邀請第672章 沙特建國(四)第49章 崛起的一天(四)第435章 要軍火嗎?第1036章 挺近烏拉爾(下)第480章 嘴巴惹的禍第1059章 歹毒第381章 給我轟回去第158章 漢冶萍爭奪戰第761章 南海狂瀾(三)第696章 揭開大幕第945章 激盪的九月第106章 意料外的海軍人第742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一)第78章 血火武勝關(上)第97章 走向軍閥第805章 越來越大的漩渦第6章 變味的保路第231章 化工和挖錢第739章 三大目標第1075章 行動第423章 戰西線!(四)第710章 凝固的底片第724章 軍備競賽(一)第711章 叛逃(一)第407章 執着的土肥原第481章 貪婪的日本第279章 動手了?第114章 成都光復(下)第327章 落幕(一)第232 一億公債計劃第750章 蘇德靠近第430章 戰西線!(十一)第529章 截斷朝鮮第1004章 颱風(十三)第432章 戰西線!(完)第482章 中亞的風第288章 神話破滅(七)第783章 帝國之瘍(十一)第1031章 交易第73章 北洋的試探第622章 培養財團,從洗錢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