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章 獅子的建議

北京在嚴冬中迎來農曆新年,新加坡和蘇門答臘戰役的相繼勝利,爲這個新年增添了幾分喜氣。國家戰時管理委員會時隔兩年後首次取消過年加班,以便對滿負荷運轉兩年的機器設備進行養護,也讓工人師傅們能好好地休息一下。被美國稱爲“中國五大湖”心臟的武漢也進入節日氣氛,商家們費盡心思大搞促銷,街道上摩肩接踵人頭攢動,橫跨兩江的大橋上懸掛起紅燈籠,政府學校除值班人員外也全部放假。連楊秋也結束一年忙碌的工作回到武漢小院,開始一年一度的總統假期,與家人共度佳節。

這座小院是當年申樹楷送給他的,說是小院其實規模不小,幾經改造後已經成爲一棟中式庭院型別墅,而且江對面就是著名的漢陽工業集團。如今的漢陽其實已經不是早期龐大卻雜亂的漢陽,呂碧城按照楊秋的意思,只保留軍工、新材料、戰略性裝備製造和發動機等一批覈心製造業,其餘包括鍊鋼、煉油等下游產業都已經全部剝離出售。不單單是漢陽,凡是楊家獨資或者控股的江南、流星、華辰和海灣石油等企業都進行了大量剝離,這不僅讓詬病頗多的楊氏工商帝國看起來不再那麼誇張,使其融入消化在國家隔幾年便翻一番的經濟市場大潮中,還能集中財力物力放在覈心製造業和新技術產業上。

回武漢老家過年,參加家族的一些迎新活動。是楊秋堅持的習慣。其實楊家很大,楊秋父親一脈只是其中之一。在他的帶動下。每年這個時候楊家子弟都會從全國乃至世界各地趕回來迎春過年。楊秋本人也不反對宗族傳統,只要不違反法律不設私堂基本任由保存,畢竟宗族也意味着文化的代代傳承。

雖然特意關照要清靜,但新年伊始還是人來客往,黎元洪和蔡鍔的兒子,石小樓馬奎他們幾個融入楊家工商圈的老人都帶着孩子來拜年,苗洛的哥哥和陸榮廷之子,陸家第二代陸裕光也帶着家人從廣西趕來。同樣回來過年的嶽鵬和宋子清與脫離軍政的蔡濟民、何熙、安國樑、姜泰和王光雄、閻錫山和吳佩孚等人把酒言歡。閉門謝客多年的情報之父陳浩輝和淡出政壇的張文景也來找楊秋敘舊,連去南美髮展的“滾刀肉”雷猛和楊秋二叔一家也都萬里迢迢趕回來,還帶回整整一船的南美特產,把孩子們樂得滿處撒野。

楊秋的幾個孩子也都難得聚齊,二十七歲的長子楊天磊一貫穩重,雖然軍銜是上校但已經確定年後進入戰區司令部工作,新婚妻子是獨立大法官黃遠生的侄女。一名中學國學老師。老二楊天成的未婚妻也來了,是海軍參謀長白玉堂的小女兒。受了上次歷練後他身上的吊兒郎當勁少了不少,過完年就正式晉升中校,並前往一艘航母出任副艦長。他身上有股子天生的氣質,使得年輕人都喜歡圍在他身邊聽他天南海北的吹牛胡侃,所以楊秋一直覺得他纔是自己真正地繼承人。大女兒楊思思舉手投足間越來越像芮瑤。和她二哥一樣二十六歲,卻已經管理起全球通和聯想這兩家在世界上都有影響的電子科技公司。她還利用軍方訂單刺激兩家公司搞競賽,使得去年兩家在雷達通訊、計算機和微電子技術上都有長足進步,還招攬大量龍盟(國內非官方科學機構)和3010計劃的專家,分別組建兩大實驗室。聽她母親芮瑤說。她在一次聯誼會後愛上了卓凡,但卓凡因爲不想讓人覺得自己攀附楊秋。所以兩人都瞞着楊秋。

十八歲的老四楊天輝剛上大學,他也是讓楊秋最頭疼的。因爲這小子完全結合了楊秋和苗洛的優點,身材高大面容俊朗,是學校的運動健將,口才也非常好,所以才上大學女朋友就換了一堆。楊秋已經決定,等他大學畢業後立刻託人發配到部隊守邊疆鍛鍊幾年,看他還怎麼惹是生非。至於最小的閨女楊思雨也已經十七歲,出落得亭亭玉立,還是學校的大才女。這方面連楊秋都覺得應該是繼承了她母親呂碧城的基因。1937年國家頒佈新婚姻法後,逐漸隱居幕後的呂碧城和芮瑤見到兒女們都回來,也格外開心。

幾聲喇叭過後,三輛公務麪包車停在小院門口。大過年突然有公務車來,衆人都有些驚愕,楊天磊立刻走出去迎接。車門打開後,副外長曾琦帶着兩名年輕男子走了出來,身後還跟着一名中年男子。“曾外長,新年好。”

“這不是天磊嘛,回來過年了?”

“前線沒什麼事,告了個假回來陪陪母親。”

“呵呵,還是你好,不像我家那個小子,大過年也不知野到哪裡去了。”曾琦親熱地牽着楊天磊,聊了幾句家常後爲他介紹身後三人:“來,我給你介紹。這位是暹羅國王拉瑪八世,這是他弟弟,這是內閣攝政大臣陳家樂先生。”

前幾天楊天磊就聽父親說,過年時會有幾位貴賓來家裡,所以看到三人立刻邀請他們進屋。拉瑪八世進屋後看到那麼多人,不禁有些緊張,倒是普密蓬阿杜德張着大眼睛,一臉好奇。

穿過大客廳後,楊天磊領着四人來到二樓小書房。和外面相比,這裡非常安靜,見到幾人,總統衛隊的吳晗立刻叩門請大家進去。“國王殿下,這段時間玩的還開心嗎?”見到拉瑪八世,楊秋連忙起相迎,片刻後嶽鵬和宋子清也被楊天磊請到書房。

“謝謝總統的款待,這段時間我和弟弟拜訪許多地方,增長了許多知識,過得很開心。”楊秋的親切,讓拉瑪八世逐漸平靜。這段時間他的確訪問了中國許多地方。既有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大城市,也去過貴州、蘭州和庫倫這些偏遠地區。甚至到過貝爾加湖參觀。既見到了被楊秋特意保留下來,雖經過改造但不失是原味的老城區,又見到高樓林立有東方紐約之稱的上海,還有繁華的廣州昆明、也有經濟落後的西北省份。說句心裡話,與歷經百年工業革命的歐洲相比,中國還有許許多多落後的地方,髒亂差屢見不鮮,貧窮者也有許多許多。但瑕不掩瑜。他已經在這個國家看到一種歐洲難以見到的朝氣,機場道路電站等基礎建設即使戰爭時期都沒停止,養老和醫療衛生也正從一二線城市向縣級小城發展,農林漁牧工程在完善。1935年楊秋提出的“家家有電村村通路”的宏偉建設藍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展開,如果不是戰爭耽誤,他相信再有十到十五年。中國必將煥然一新。

而讓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工商業的崛起、和教育和醫療的普及,。乎每個縣級城市都能看到大量新開的商鋪和小加工廠,商品比暹羅豐富了不知多少倍,很多人家都有手扶拖拉機。至於教育是讓他最羨慕的,1914年正式實施的強制性《國家免費基礎教育法案》讓數千萬學生受益。他還見到一些想讓孩子輟學卻因爲鉅額罰款和監禁不敢亂來的家長。當然,這些只是少數人,畢竟在中國的傳統思想中,讀書才能出人頭地,所以有國家免費教育和提供免費午餐的優厚條件後。絕大多數人即使生活困難也會咬着牙把孩子送入學校,哪怕偏遠地區上一次學要走幾十公里的路。家長們也都會起早摸黑送孩子上學。

反觀暹羅,雖然早在上次大戰時期就由拉瑪六世提出全國免費教育法案,但因爲國家財政的不足,官員盤剝,歐美經濟殖民的壓榨,所以推行得很差很差,只有曼谷等少數城市能實施。其實中國也有這些問題,但楊秋卻巧妙地將政、軍和教育分開,然後讓那些總愛議論政府的文人清流去天天盯着議會教育建設和撥款。這些天不怕地不怕卻又自命清高愛惜羽毛的傢伙,確實起到了監督教育的普及和實施工作的作用。他多次看到一些文人墨客和名人組織起來,在報紙上指責某個地方政府對待教育和醫療陽奉陰違的事情。而那些自知暫時沒有能力上臺的在野民黨,也開始務實道路,把幾百萬雙眼睛盯着施政、教育和醫療等等瑣事上,不斷找地方政府的茬。

有時候這些事情會讓事情顯得很混亂,但不可否認,這種監督或許不會給國家帶來多大好處,或許還會給施政帶來掣肘,但在教育醫療上卻起到不可磨滅的促進作用,也讓勢力龐大的國社不得不小心應付在野黨的反擊。

將歐洲與中國相比後,他發現歐洲模式其實並不一定適合東方,而面前這個用三十多年,靠變相獨裁和強硬武力將古老混亂強行壓入軌道,並使其產生慣性和惰性的男人比自己和所有亞洲國家的政治家都明白這個道路,所以他已經率領中國走出一條不同的道路。他不敢小看就在自己面前,面帶微笑言語親切的楊秋,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楊秋走過的路上,血腥殘酷一點都不比中國歷史上那些酷吏差多少。光是爲推行《程誠法案》,就有十幾萬阻擋在改革路上的貪官士紳被以各種犯罪理由槍斃流放。可偏偏就是這樣一名“酷吏”總統卻得到了史無前例的擁護愛戴,就因爲他確確實實改變了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讓六億中國人步入現代社會,“開普敦會議”更奠定了世界三大強國的地位!所以還有報紙提出要修改憲法,以便讓“他們的總統”長期執政。

拉瑪八世輕聲細語的和楊秋交談着,敘述者所見所聞,與他的謹慎相比,陳家樂明顯更積極:“總統先生,國王已經想好願意接受貴國的幫助,但他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哦?呵呵,現在可是假期。”楊秋和曾琦對視一眼,開了個玩笑後走到窗口,詢問道:“不知道國王有什麼麻煩,需要我們來解決的?”

“我想請您幫助我,在暹羅推行貴國的制度和教育法案。”拉瑪八世急切地脫口而出。

楊秋保持着平靜,想想說道:“您的眼光非常犀利,強國理想也讓我佩服,但是您應該知道最近的戰爭消息,我國軍隊一直待在曼谷外海。不是我沒有能力進入,而是我一直在等您。我願意幫助您,也願意幫助任何鄰國,因爲我們中國不希望與鄰交惡,所以對待鄰國問題上,我一直小心謹慎地處理每個細節,並且就像現在從不草率派軍隊進入!但恕我直言,暹羅存在着一些我不看好情況。而且曾外長應該已經告訴您,我國現行的制度和政府運作是怎麼樣走到今天的。再回頭看暹羅,目前的情況與我國三十年幾乎一摸一樣,就像一臺壞鍾,要想重新恢復必須徹底更換一些零件!樹立起國王和政府的權威!除此之外別無二路。”

拉瑪八世生性怯懦,但卻很聰明,很快明白這段隱晦話語的意思。他看看陳家樂,然後擡起頭首次對視楊秋的眼睛:“那麼總統先生認爲,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楊秋想了想,攤開五根手指:“我有五個建議。第一,徹底結束殖民,無論是現實還是隱性,或者是經濟的,您和暹羅都需要真正地獨立。第二,根除頑疾,解決目前軍政府這個隱患,建立一個普遍具有代表性的新政府。第三,您的國家需要一個全新的金融體系,這方面歐洲白人不會給你們暹羅,也不會給我們亞洲的任何國家,目前只有我們能幫助暹羅。第四,道路和流通是富裕的基礎,亞洲各國需要加強自身聯繫,促進各國商品流通,所以我們需要更完善的亞洲鐵路網。第五。”他停頓一下,等拉瑪八世更專注看着自己,才繼續說道:“亞洲不能再有這樣的戰爭,我們需要一個新的亞洲安全機制,共同促進地區穩定和經濟發展。”……

第353章 火山第550章 奠基的年份第289章 神話破滅(八)第1010章 戰鼓第147章 管不起第337章 轉折第868章 鋼鐵龍騎兵第914章 一觸即發第882章 搶(三)第872章 屠熊的短刃(中)第733章 戰略誤判(二)第1060章 全面反攻第1005章 颱風(完)第316章 失控第608章 真納的羨慕第930章 調整再戰第529章 截斷朝鮮第1071章 不可一世!第371章 勞工換鋼廠第1009章 聯動的亞洲第580章 戴雨農出馬第409章 你們要上前線了?第413章 百日鏖兵(下)第610章 擁抱穆盟(下)第562章 走向大海第767章 日本動員了!第921章 突襲(六)第729章 軍備競賽(六)第321章 日德開戰第190章 財政和潛艇第401章 國會山第1009章 聯動的亞洲第22章 洋錢賺不賺?第980章 火海(三)第355章 張宗昌的光明大道第711章 叛逃(一)第862章 撒馬爾罕的火焰(上)第883章 搶(四)第970章 威克島(完)第320章 後勤與午餐肉第376章 爆炸(五)第451章 移交察裡津第392章 三言兩語定基調第824章 合圍(8)第842章 禍水南引(上)第343章 苛刻第854章 世界之潮第923章 日本的反擊(一)第466章 新的征程第980章 火海(三)第956章 首戰次大陸(完)第966章 威克島(一)第331章 男兒向天笑(九)第868章 鋼鐵龍騎兵第630章 十年計劃(下)第167章 暗戰滇桂黔(一)第737章 再戰阿富汗七十七章 向北第641章 日本的解決之道第864章 朱可夫的反擊計劃第147章 管不起第145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640章 陣痛第678章 沙特建國(十)第133章 南北雙刺(中)第391章 見證第651章 高興和失落第746章 帕米爾高原上空的雷鳴!(五)第763章 南海狂瀾(五)第151章 王士珍的憂慮第65章 北進第550章 奠基的年份第942章 英國的大麻煩第182章 聯合組閣的暢想第20章 申樹楷第1036章 挺近烏拉爾(下)第956章 首戰次大陸(完)第380章 在歐洲(下)第357章 打服吳佩孚第312章 國家的抉擇第197章 泄密第425章 戰西線!(六)第311章 蓋州,我的命!(七)第880章 搶(一)第168章 暗戰滇桂黔(二)第931章 奇襲關島(上)第773章 帝國之瘍(一)第156章 三月份的跨年度演習第186章 未來的種子第243章 落幕(七)第130 臨時工的起源第958章 不對蘇聯宣戰?第781章 帝國之瘍(九)第72章 同盟會的大腿第245章 落幕(九)第1023章 大戰役(七)第523章 進軍平壤!第57章 繞個圈子第406章 摟草打兔子第362章 國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