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追根溯源

說着,他沉默了一會兒,才繼續道:“就是,以我來看,這麼調查的話排查面太廣,只能採用人海戰術這個蠢辦法了。袁隊有什麼好主意麼?”

“我能有什麼好主意。”袁友衝搖頭:“線索又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只能靠下邊同事一點點查出來。有了線索,咱們纔好分析,給出調查方向,做出下一步的調查計劃。”

“好吧。”谷研東輕嘆口氣,袁友衝的說法到也在他意料之內,只是仍舊有些失望罷了。過了一會兒,他收拾好情緒,繼續說:

“今天一天,我們主要排查了可以算是管理層的十二人,他們地位或高或低,但都是坐辦公室的,一般不需要下車間。不過,他們要麼不具備作案的條件,要麼不具有作案的動機,都可以排除嫌疑。”

“其中,包括廠長在內的七人不在公司宿舍居住,初步排除嫌疑,且他們年齡最小的也三十多了,最遲的五年前也有了孩子,近期無生二孩意向,與產科醫生無交集,暫且排除。”

“其餘五人當中,年齡最小的二十四歲,剛從學校畢業兩年,是工廠的會計,未婚、單身,畢業後從未談過女朋友,住在工廠宿舍,具備作案條件,但暫未發現作案動機,先放一放。”

“除他之外,其他四人早早都已經結婚生子了,其中兩人近期有生二孩的意向,但這兩人之一,一個正在備孕,雖聯繫過幾個產科醫生諮詢,但與五名嬰兒的家屬並無交集,無作案動機。”

“最後一個,他妻子已經懷胎六個月左右,但早就回了老家,第一胎也是在老家檢查、生產的,與本地醫生同樣沒有交集,沒有作案動機。”

隨後,他一一報了這些人的名字,於辰便在名冊上這些人名字邊紛紛做了個標記,說:“那麼,不在工廠宿舍內居住的十六人先排除,其中還包括七個管理層人員,再扣去五個不具備作案動機的,剩下六十六人等着調查。”

“這六十六人,要一個個的問詢一遍的話,恐怕得耗費不少時間啊。”說着,他忍不住苦笑:“還不能光問,得對比分析他們的筆錄,還得分辨出他們是否在說謊……”

“這麼一交叉對比,再加上外圍關係人摸排……我真懷疑給咱一個月能不能把嫌疑人給篩出來。而一個月後,他們有可能再次作案,哦,從時間來看,咱們只剩二十多天了,咱們哪那麼多時間來熬啊。”

“所以,得做一遍初篩。”袁友衝伸出雙手,兩肘杵在辦公桌上,手腕折起十指交叉,將自己的下巴靠在交叉處,說:“先從這六十六人中,篩出那麼幾個來重點調查。”

“怎麼篩?”於辰問道。

“你們現在的目光,都只落在嬰兒遇害這件事上,卻將先前嬰兒被劫持時分析出的頭緒給忽略掉了。”袁友衝說:“別忘了,這一連環的劫持事件中,僅第一起事件的嬰兒是在滿月酒上被‘盜竊’的,其餘四樁,都是當街搶。”

“這四樁中,三樁爲孕婦出院時被劫持,最後一樁爲打疫苗期間被搶。而其中,最後一樁最爲耐人尋味。”

“耐人尋味?”會議室內的其餘民警都愣了愣,不明白他是什麼意思。

唯有於辰,和袁友衝混久了,多少能猜到點他的想法,但又猜不真切,似懂非懂的。

見此,他也不再勾人胃口,直接說:“第一樁劫持案,發生在嬰兒滿月當天。我認爲,這應該是作案人第一案,膽子相對而言沒那麼大,因此準備時間較長,並採用了相對保守的‘偷竊’的方式,這完全可以理解。”

“但從第二案到第四案,都是在孕婦出院當天,當街劫持。看得出來,作案人的膽子大了許多,且多少有些急不可耐,甚至都不願意多等片刻,另尋良機,直接選了這種風險不小的方法。”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於辰恍然大悟:“尚聆書是在打疫苗的時候才被劫持的,那時候,她已經三個月大了。而從兇手作案表現出的急切性來看,不應該等到她這個時候才動手纔對。”

“是的,所以我說耐人尋味,而且還引申出了兩個問題。”袁友衝說道:“第一,作案人爲什麼這麼着急?這裡頭是否有什麼隱情?”

“第二,爲什麼最後一樁案子這麼特殊?難不成,作案人並不想對她下手?他心裡頭也在掙扎?”

“如果是,又引申出兩個新問題:一,他爲什麼掙扎?二,他爲什麼最後又動手了?”

“咱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說道這裡,他喝了口茶水潤喉,又忍不住點了顆煙,這才繼續:“首先是‘着急’這個問題。”

“急,有兩種解釋。”

“第一,作案人與受害人,至少與朱亦彬苦大仇深,因此纔會如此急不可耐的復仇,而且,矛盾一定是在近期。否則,有時間的撫平之下,再怎麼大的仇恨也該逐漸冷靜下來纔是。”

“而且,要滿足這一解釋,作案人的想法一定相當偏激,纔會怨恨上所有的產科醫生,在向朱亦彬復仇後,又將魔爪伸向了其他產科醫生的孩子。”

“還有,他與朱亦彬之間的仇怨,也一定與孩子有關,所以,他最終找上的也是嬰兒,而非朱亦彬本人。”

“第二種解釋,也是我個人比較傾向的可能,它還能在某種程度上解釋其他問題:作案人可能缺時間,所以焦急,而在焦急之下,想法與行爲往往會愈發極端,促使他接二連三的犯罪。”

“但爲什麼缺時間,可能性也有很多種,比如作案人患有不治之症,比如我們警方給他的壓力,或者其他因素,現在線索不足,具體的沒法推測。”

“其次,關於最後一案特殊的原因,也有兩種解釋。一爲客觀原因,二爲主觀原因。”

“客觀原因比較好理解:作案人沒能第一時間鎖定尚聆書。這倒也正常,市內醫院這麼多,產科醫生更多,而近期生產或配偶生產的也不少,兇手一開始物色目標,沒選中尚聆書,而到上月底,又找不到新目標了,這才選她。”

“主觀原因,就複雜的多了,就像我剛剛說的那樣,作案人可能也在糾結,不想對她下手。”

第47章 解脫第15章 氣場第16章 屍源第25章 探聽第71章 爭辯第57章 收穫和問題第4章 問詢 上第33章 發小第1章 搗毀第29章 死路第57章 家屬第22章 機關算盡一場空第9章 人彘第43章 審訊 中第23章 態度第21章 頂撞第17章 毒物來源第3章 死亡性質第80章 殤第14章 身份第17章 兇徒第70章 意外第6章 起火原因第56章 爛尾樓第3章 兇殺第4章 反常第19章 布控第5章 疑點第20章 追兇第16章 棋第39章 尋址第11章 回到原點第59章 問詢第26章 浪子回頭第50章 現場第9章 調查方向第34章 推測第38章 消息第76章 招供第1章 滅門慘案第76章 襲擊第50章 難以理解第2章 爆胎第37章 方向第73章 收尾第64章 真相第3章 中毒死第23章 難辦第9章 重審第20章 泥沼第73章 馬甲第38章 逐一取證 下第25章 救災第57章 問詢第13章 落網第18章 肖像刻畫第54章 開口第60章 千頭萬緒第15章 嫌疑人第55章 交集第39章 意外第41章 收隊第17章 養小鬼第9章 仇深似海第70章 照片第59章 推測第73章 慘烈第41章 異樣第9章 調查方向第30章 結樑子第33章 收穫第57章 家屬第3章 情況不明第64章 略有進展第31章 甩鍋大法好第27章 隱瞞第64章 真相第1章 柯南附體第39章 意外第22章 狗血第17章 左右爲難第67章 突破 下第61章 意外之喜第4章 整理線索第2章 碎屍案第73章 有問題第49章 挑明第18章 招供第39章 現場第44章 線索第17章 困惑第80章 招供第38章 緝捕第86章 報告第22章 併線第36章 數據第1章 入室殺人第4章 研討會第30章 急救第36章 人設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