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流浪詩人

這個故事的起源是這樣的:很久很久以前,鵝妖族的祖先只不過是生活於人類世界當中的一隻普通白鵝而已。有一天,這隻白鵝在村子裡面覓食的時候,突然從一羣孩子口中聽到了這樣一首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隻白鵝突然就喜歡上了聽詩歌,於是,這隻白鵝開始每天追隨着詩歌的聲音在村子裡四處遊蕩。今天這隻白鵝聽道了一首詩歌:“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從而讓其知道了原來春天在詩歌裡面竟然可以變得如此美麗。明天這隻白鵝還聽道了一首詩歌:“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從而使其明白了原來夏天在詩歌裡面也可以變得如此多姿。後天這隻白鵝又聽道了一首詩歌:“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從而導致其感覺到了原來秋天在詩歌裡面也可以變得如此悽美。大後天這隻白鵝再聽道了一首詩歌:“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惱人風味阿誰知?請君問取南樓月。記得去年,探梅時節。老來舊事無人說。爲誰醉倒爲誰醒?到今猶恨輕離別。”從而造成其理解了原來冬天在詩歌裡面也可以變得如此妖嬈。

人常言:“酒不醉人,人自醉”,但是對於這隻白鵝來說,卻是:“詩不迷鵝,鵝自迷”,從此,這隻白鵝越發喜歡上了聽各種詩詞歌賦。同時這隻白鵝爲了讓自己能夠聽清楚孩子口中所說的詩詞內容到底是什麼,於是,這隻微白鵝就經常跑到這些小孩子的近前去聽,並且對於這些小孩子其一點都不存在戒備之心,而這些小孩子因爲經常看到這隻白鵝一點也不害怕他們的跑過來,並且還呆頭呆腦的跟着他們四處遊蕩,所以這些小孩子就爲這隻白鵝起了一個外號“呆頭鵝”,並且常常一看到這隻白鵝就會有小孩子大笑着對其它同伴說:“大家快看,那隻呆頭鵝又來聽我們背的詩歌了。”雖然這隻白鵝知道孩子們爲其起的外號“呆頭鵝”,肯定內含並不好聽,但是它自己卻並不反感這個外號,畢竟相對於其它鵝來說,至少它有名稱了,並且後來隨着它聽到的詩歌越來越多,有時,它自己竟然真的會隨着這些詩詞歌賦的內容搖頭晃腦起來,於是,慢慢這隻白鵝竟然喜歡上了這個外號起來,直到最後它居然將這個“呆頭鵝”當成了自己真正的名字。

世間之事就是如此神奇,誰也不會想到,一隻普通白鵝竟然會突然喜歡上了聽詩歌,並且其還能從詩歌裡面聽出不一樣的味道,而最重要的是,這隻普通白鵝隨着聽到的詩歌起來越多,居然開始走上了一條與衆不同的進化之路,那就是隨着其聽到的詩詞歌賦越來越多,這隻普通白鵝慢慢開啓了靈智,從“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勇探虎穴入蛟宮,仰天呼氣成白虹。”到“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再到“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又到“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爲探看。”從剛開始的朦朦朧朧,到後來的逐漸思索,再到加深理解,直到最後完全明白,這隻普通白鵝完成了徹底的蛻變。

隨着這隻普通白鵝完成了徹底的蛻變,其開始明白原來每首詩詞歌賦裡面,竟然都包含着不同的感悟之情,而隨着這隻“呆頭鵝”的完全理解,它竟然開始自言自語起來,但聽它有時說道:“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有時它又說道:“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有時它還說道:”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有時它再說道:“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而隨着這隻“呆頭鵝”的自言自語,它竟然忘記了其它一切,爲了聽到更多更好的詩歌,在人世間各個城市村莊之間流浪起來,並且,隨着其感悟的不斷加深,這隻“呆頭鵝”所說出來的詩歌竟然開始具有了感染力,就連其它的一些普通動物也因爲這種感染力,再加上這些普通動物並不知道,從這隻“呆頭鵝”口中說出的詩歌,乃是來自於人類世界,所以它們都將其看作了是一位“流浪詩人”。當然,如果僅僅只是這樣,那麼也可能就不會有現在鵝妖族的祖先出現了。事實上,發現了從自己口中說出的詩詞歌賦竟然可以感染其它動物之後,這隻因爲當初受到詩歌的感染從而走上流浪之路的“呆頭鵝”,便開始嘗試看能不能利用這些詩歌內在的感染之力來影響其它動物,從而接近或者達成自己想要的目標。

正所謂:“動物不可怕,就怕動物有文化”,而有了智慧的這隻“呆頭鵝”,隨着它開始學習運用詩詞歌賦來影響其它動物之後,從“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到“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又到“江漢曾爲客,相逢每醉還。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再到“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慢慢的其竟然真的找到了詩詞歌賦當中可以影響其它動物的真正規律,那就是共鳴!而通過共鳴的作用,這隻“呆頭鵝”居然做到了無論它流浪到什麼地方,也無論其碰到的是什麼動物,都對其不敢怠慢禮遇有加。直到有一天,這隻“呆頭鵝”碰到了一隻八級兇獸“攔路虎”,雖然原本這隻已經餓了幾天的“攔路虎”,在看到這隻“呆頭鵝”的第一眼,就打算撲過去將其拿下直接吃掉的,但是面對這一突發情況,這隻“呆頭鵝”竟然不慌不忙的自其口中說出了一首詩歌:“骨肉緣枝葉,結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誰爲行路人。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昔爲鴛與鴦,今爲參與辰。昔者常相近,邈若胡與秦。惟念當離別,恩情日以新。鹿鳴思野草,可以喻嘉賓。我有一罇酒,欲以贈遠人。願子留斟酌,敘此平生親。”

結果是這隻八級兇獸“攔路虎”聽完這首詩歌之後,感動涕零的與其成爲了兄弟,從而使得其它動物知道了,世間有了一隻不輸入八級兇獸能力的“呆頭鵝”。經過這件事情之後,這隻“呆頭鵝”非但沒有放棄對於詩歌共鳴之力的追求,反而更加癡迷其中無法自拔,直到有一天,這隻“呆頭鵝”突然自創了一首詩歌:“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因爲這首詩歌乃是這隻“呆頭鵝”當時在七步之內有感而作,所以被其命名爲了“七步詩”,並且,這隻“呆頭鵝”也憑藉此詩的強大共鳴之力,一舉突破了兇獸的限制,從而變成了一隻妖鵝,也是自此,現在這個鵝妖族的祖先“呆頭鵝”正式產生了,同時,這首“七步詩”也成爲了這隻“呆頭鵝”妖的特有能力。後來,這隻已經成爲了妖的“呆頭鵝”,對於詩歌的迷戀更加不可收拾,又創造了許多詩歌,其中比較有名的還包括:“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磧裡徵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因爲這些詩歌都是與戰爭有關,所以又被稱之爲“戰歌”。

第八章 星宿之力第十章 星紋功法第十五章 首行之所第十九章 父子夜話(五)第十六章 貓和老鼠(一)第三十五章 勇往直前第九章 天助我也第三章 知識牢籠第十七章 父子夜話(三)第二章 變幻神通(爲上架加更)第九章 英雄氣概第二十六章 有失有得第四章 大肚羅漢第一章 十面埋伏第十九章 金色光點第二十二章 有主之僕第二十二章 後果自負第十六章 寶物檔案第十四章 回家真好第五十章 妖聖來臨(本卷終)第十五章 順其自然第十六章 父子夜話(二)第二章 密秘第十一章 妖聖法身第九章 星師兵器第十章 背鍋人選第二十九章 家庭介紹第八章 煉製方法第三十四章 一級護盾第二十七章 永在高原第四十四章 絕技再現第九章 英雄氣概第十八章 秀色可餐第十四章 神秘來歷第十六章 寶物檔案第八章 自我介紹第十一章 天文數字第一章 採花大計第十七章 無盡幻境第十四章 創造奇蹟第六章 造化弄人第十二章 特殊星技第二十三章 畫餅充飢第十七章 貓和老鼠(二)第十九章 父子夜話(五)第三十四章 一級護盾第十章 列表第四章 衆志成城第三十 章 突然醒悟第二十七章 迫不及待第十七章 雙子神通第十章 星紋功法第十八章 父子夜話(四)第五章 學習法陣第三章 血脈激活第六章 比賽開始第二十八章 相互訓練第十四章 神秘來歷第六章 如何進行第十章 星紋功法第十九章 貓和老鼠(四)第十三章 意外變化第二十四章 後悔第四十八章 星師之王第四十六章 國家寶庫第七章 激活“子脈”第二十三章 歷史第十五章 隨機應變第十章 必敗無疑天妖洞府 第五章 何爲妖寵(開始更新)第十一章 學院第二十章 質的飛躍第七章 交易市場第一章 採花大計第二十四章 奇妙變化第七章 星紋圖像第七章 赤手空拳第三章 震驚發現第十八章 貓和老鼠(三)第十九章 迷茫不已第十三章 星師境界第二十三章 備用之法第九章 星師兵器第三章 震驚發現第六章 比賽開始第九章 星師兵器第十章 列表第七章 一念天堂第二十章 真正含義第五章 無法言表第三十四章 一級護盾第七章 勝算渺茫第三十三章 路人皆知第四十二章 舉國震驚第十章 星師技能第七章 赤手空拳第六章 比賽開始第九章 血脈能力第二章 變幻神通(爲上架加更)第八章 星宿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