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河洛之變

贏果走了!

她究竟是帶着怎樣一種心情離開了漢中?劉闞不是很清楚。

王朝更迭,難免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劉闞關心的,是贏果去了何處?不管他嘴上說的如何輕鬆,可心裡面始終有一根刺橫着。直到數十日後,西南典屬傳來消息,贏果自偂氐(今四川鬆藩)出走,過大金川。向西去了。

劉闞查了一下地圖,發現贏果竟是往後世的西藏而去。

此時的西藏,尚屬蠻荒,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況,劉闞也說不準。

於是在三思過後,他下令蜀郡郡守,西南典屬行客巴棘,在偷氐設立關隘,並委派關尉,以監視西南動向……不管贏果是不是去了西藏,劉闞都必須要做出決斷,嚴密監視西南方。

蕭何派人查看日期,選定黃道吉日。

劉闞登基,不過是早晚的問題。與此同時,十數支信使自咸陽飛騎而出,向北疆、巴蜀、河北等地而去。一個個命令傳遞出去之後,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等待時機,而後雷霆一擊。

唐大治元烏,也就是公元206年正月初七,劉闞在咸陽登基,立國號爲唐。

以呂嬃和巴曼二人爲兩宮皇后,並沿用秦制,封薄女爲夫人,下設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和少使等品秩。不過由於劉闞的崛起極富戲劇性,從復立唐國到登基九五,不過短短兩年,身邊的女人也只有三人而已,所以各品秩的嬪妃,除皇后和夫人之外,全都閒置。

而且,劉闞也沒有時間去考慮這些事情。

登基之後,劉闞依照蕭何的建議。依舊沿用秦制;設立三公九卿。

蕭何正式被封爲丞相,陳平爲太尉,雲中郡守李成,則被調回了咸陽。出任御史大夫的職務。

而云中郡守一職,則有蒙疾接手。

九卿之職,以此封賞。同時劉巨被封爲唐王,算是接替劉闞之前的爵。

劉信爲武義侯,在呂嬃的建議下。與烏孫國公主蓮花成親。對此。烏孫國女王倒是非常開心,而劉信雖然不太樂意,可贏果已經西行遠去,他也只有聽從父母的安排,成爲烏孫國駙馬。

正月初十,劉闞赴雞頭山封禪。

昔年始皇帝曾在此封禪,劉闞的這一舉動,也是向關中人表明,對昔日老秦的一番尊重。

封禪之後,劉闞下詔,立劉秦爲太子,也算是了卻呂嬃的一樁心事。

十五日,項羽在臨淄突然分兵。

命黥布繼續向膠東出擊,自己則親率騎軍萬人,回師救援彭城。項羽的行動非常突然,在此之前甚至沒有任何跡象。而魏豹在佔領了彭城之後,還沒有來得及進行佈置,被項羽千里奔襲,倉皇應戰。

項羽的風格變了!

按照他以前的習慣,定然是正面硬撼魏軍。

可這一次,他卻放棄了和魏軍的正面交鋒,而是自琅琊郡迂迴,繞過胡陵,從昭陽大澤穿越,直樸彭城。當魏豹依舊沉迷於歌舞酒色中的時候,楚軍兵臨城下,並一舉擊潰了魏軍。

魏豹是在楚王宮中被找到,但已經自盡身亡。

項羽沒有就此罷手,而是把魏豹的屍體拉出來,鞭屍百下,棄之鬧事。

魏豹的春秋夢只做了二十天,就滅亡了……

但項羽鞭屍的行爲,卻激怒了魏人。不管怎麼樣,魏豹也是魏王后裔。兩國交鋒,即便是魏豹攻破彭城,也是將楚王厚葬,並沒有半點不妥。可項羽鞭屍的行爲,令魏人非常不滿。

魏國丞相周市,攻克了大梁。

令全軍戴孝,而後立魏咎遺腹子爲王,誓要爲魏豹報仇。

項羽沒有理睬周市的行爲,只是下令碭郡郡守曹咎自睢陽出擊,以解決魏目的事端。至於項羽自己呢。則另有文論心壇閣一番盤算。楚王羋心已死。那楚國豈非羣龍無首?如今和當初項梁過江的時節已大有不同。項羽經過一連串的勝利,在楚國的聲望。甚至早已蓋過了楚王羋心。

劉闞在關中登基,極大的刺激了項羽。

他開始盤算着,在楚地稱王,而後再與劉闞決戰。

這心思一起,可就再也壓官方招牌猛男四菜一躺上傳

制不住。於是項羽緊急召回了范增,商量稱王之事,反倒把其他事情,擱置在了一旁。

劉闞稱帝,楚王已死,魏王喪命………

許多人都認爲,在這個萬物生長的時節,應該會有一段平靜的時光。

但在洛陽,卻已是風起雲涌。

章邯董翳都有些惶恐。

此時的章邯,也早已不再是當初那個臨危受命,指揮百萬大軍東出函谷關,消滅張楚的名將。

這人啊,有的時候是經不起挫折。

特別是章邯投降楚國,累得十萬秦軍被坑殺,心裡不免懷有愧疚之心。

聽人說,關中父老對他二人是恨之入骨。甚至連家鄉的祖墳,都被痛失親人的百姓掘開。

當初,是看老秦已沒有希望,不得已投降了楚國。

但誰能想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風水轉的太快。才一眨眼的工夫,老秦朝代更迭,劉唐崛起關中,這變化之快,讓人有些目不暇給。章邯有點看不明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昔日惶惶如喪家之犬,困守樓倉一隅之地的劉闞,怎麼一下子就入主關中了呢?

如果說,劉闞崛起北疆,章邯還可以用劉闞運氣好來開脫,可劉闞入主了關中,先是在澠池大戰楚軍。而後唐軍在山東北部如風捲參與一樣的縱橫馳騁,用運氣兩字,顯然解釋不來。

而今,河洛夾在唐、魏之間,芶延殘喘。

章邯和董翳有心想要投降,可一想到那十萬冤魂,又改變了主意。

初春時節,雒陽城外的桃花,業已綻放。

陳嬰披着一件單衣,坐在曲折的迴廊之上,靜靜的觀賞園中百花綻放。

自從項羽率兵離開之後,他奉命留守雒陽,名爲監視章邯董翳,實則是被棄用。沒錯,監視章邯董翳,聽上去好像不錯,但他手中只不過數百私兵,沒有半點實權。軍政大權,被章、董兩人把持,陳嬰要做任何事,都必須要先和章邯董翳商議。如果二人不同意,休想成功。

陳嬰何等人物?

想當年項梁剛渡過長江,范增還未歸降時,他可是首席謀士。

而今,連做點小事情,都要看人眼色,甚至還要做那告密之輩,陳嬰的心裡面,如何釋懷?

索性不再理睬外面的事情,整日在家中寫寫文章,飲酒作樂。心中的苦悶,卻一日甚於一日……

“主人,何故獨自飲酒?”

陳嬰扭頭看去,卻是自己的心腹家人陳二,肅手立於身後。

“小二,坐下來陪我一起飲酒。”

陳嬰笑呵呵的一擺手,示意陳二坐下來,“這可是正宗的萬歲酒,當年秦皇賜予李由,不想卻被你我享用。相傳,這萬歲酒能振奮精神,壯人膽氣。你也喝兩口,否真的如此。”

陳二怔怔的看着陳嬰,許久後輕聲道:“主人,何故如此?”

“小二啊,這偌大的洛陽城。如今也只有你還尊我一聲主人,稱我一聲先生……

我頗有些後悔,當初韓信向我借你的時候,我應該答應。可現在。你跟着我,怕也吃了不少白眼吧。”

陳二,默然無語。

“我聽說,楚王被殺了。

想來用不了多久,那項籍就要自立爲王。

他聲譽雖高,但若稱王,只怕名不正,言不順……如果沒有那劉闞。或許還有一些機會,但如今劉闞坐鎮關中,項羽稱王,也難以被人信服。小二啊,這稱王之事,絕非那麼簡單。

劉闞不會讓他坐穩王位的……不出旬日,那關中必然會有動作。

可笑,我當年還恥笑那劉闞。說他是螳臂當車。如今看來,卻是我坐井觀天,小覷了關中英豪。”

“主人既然過的不快活,何不早尋他路?”

“事到如今,我又有何出路?”

陳二猶豫了一下,低聲道:“我曾聽人說,唐王對主人頗爲讚賞,當初在樓倉時,就多次想要請主人相助。

今楚王被殺,楚國已亡。

項籍無識人之明,只知一味好勇鬥狠,賞罰不明,恐怕也難成大氣候。

有道是良禽擇木而棲,既然楚國已經無望,主人應該早作打算,纔是正理。有道是,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望主人三思。”

陳嬰,眯起了眼睛。

“小二,其實我心中一直存有疑惑,不知你能否爲我解說?”

“小二當知無不言。”

陳嬰笑了笑,把酒杯放在一旁,輕聲問道:“當年我派遣多人,往樓倉爲內應。

然則其他人都被發現了,爲何惟獨你一人倖免?別說你從前的那些話。劉闞身邊謀士無數,蒯徹陸賈皆思慮細密之輩,你能瞞過他們的眼睛?還能偷得戰馬,救我出險境?我不信。”

陳二的臉色,刷的一下變成慘白。

他擡起頭,緊張的看着陳嬰。心緒此起彼伏。

“主人……”

“莫要叫我主人啦,我如今什麼也不是。”

陳嬰倚着廊柱,苦澀一笑,“其實我早就有些懷疑,但你這些年來。一直忠心耿耿,我不知如何開口。若非你剛纔那一番話,只怕我還下不了決心……當年韓信要你的時候,就算我答應,你也未必會跟着去吧……我剛纔說,唐王要有所行動,莫非這行動,是從你開始嗎?”

陳二不知不覺的,握緊了拳頭。

“去休去休,我也只,你可以不回答。

莫要再阻我酒興,你想要做什麼,就只管去坐吧!”

陳嬰說着話,連飲三杯酒,靠着廊柱,竟醉死過去。陳二猶豫了一下,一咬牙,擡手鼓掌。

從迴廊盡頭處,走出了兩個壯漢。

“把主人送回房中,莫要任何人打攪。”

他上前一步,蹲下身子從陳嬰腰間解下一塊腰牌,而後朝着兩個壯漢點點頭,轉身大步離去。

是夜,月朗星稀。

洛陽城四門緊閉,城中宵禁,街道上冷冷清清,除了巡邏隊伍之外。再也看不見一個人影。

城西門洞下,一隊軍卒正在說話。

從遠處行來一羣人,爲首一人,還騎着戰馬。

“今夜何人當值?”

馬上之人沉聲喝問,帶着一口極爲濃郁的楚國口音。

“末將陳澆,是哪位將軍巡城?”

一個門伯從門洞裡走出來,大聲應答。

騎馬的人從懷中取出一塊腰牌。“我乃下大夫家將,奉命出城,請驗明腰牌,火速開城放行。”

“啊,原來是陳大夫麾下。”

門伯聞聽,立刻放鬆了警惕,擺手示意身後軍卒收起刀劍,手舉火把,邁步走上前去。

馬上的人並沒有下馬,而是在馬上微微彎腰,將腰牌遞給了門伯。

“怎麼這麼晚了,下大夫還派你們出去?”

門伯輕聲嘀咕,檢驗了腰牌之後,又看了看馬上的男人,輕輕點了一下頭,轉身喝道:“開城!”

門洞裡的軍卒,立刻搶上前去。打開城門。

“兄弟,如今城外不算太安寧,你們出去之後,可要多多小心”。

“多謝了!”

馬土的男人笑了笑,眼見城門打開,卻突然間抽出兵器,手起劍落將門伯砍到在血泊之中。

“搶佔城門,點火!”

隨着他一聲令下,身後的人猛地齊聲發喊,一擁而上。

刀槍並舉着撲上前來,沒等門洞中的軍卒反應過來,就被那百十個壯漢砍翻在地。馬上的男子衝過去。點燃了城門口的烽火。剎那間,雒陽城外燈火通明,無數唐軍從暗處殺出來,爲首一員大將,馭車而行。手中一支狼牙大棒,宛若巨靈神下凡,馭車向洛陽城門衝來。

城門樓上的楚軍,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弄呆了。

好半天,纔有人反應過來,一邊敲響銅鑼,一邊高聲叫喊:“敵襲,敵襲……唐軍襲城了!”

有城頭上守夜的軍卒,衝下城來。

還有楚軍慌忙拿起弓箭,朝着城外散射。

城門口,已亂成了一團。佔住城門的那些人,死死的阻擋住城上的楚軍,大聲的呼喊不停。

車輪聲滾滾,馬蹄聲陣陣。

六轡輕車衝到了城下,車上的巨漢一聲怒吼:“唐國劉信在此,兒郎們還不給本侯冉到一旁。”

聲如巨雷炸響,戰馬長嘶。

人羣呼的一下子分開,戰車長驅直入。只見劉信一手攏住繮繩,單手舞動狼牙大棒,如同風車輪轉,所到之處血肉橫飛。戰車夾帶着雷霆之勢,那車上的劉信,更如同天神下凡一般。

楚軍頓時被衝散開來,緊跟着一匹匹戰馬隨着殺入城中,剎那光景。整座洛陽城陷入一片喊殺聲,響徹蒼穹……

第273章 我本楚狂人第223章 千字文第265章 有熊出沒之李左車第368章 勢無可擋325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六第54章 擔水功第368章 勢無可擋第331章 二十萬秦軍齊暴動第29章 唯有義長存(二)第192章 盧子高再出毒謀第351章 高祖末日(三)第170章 決戰即將開始第41章 初聞劉家子第32章 笑看風雲起(四)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227章 周南-關雎第69章 慷慨悲歌第148章 演武(二)第29章 唯有義長存(一)第107章 血色(一)第321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二)第159章 第一場大戰第234章 伴駕(四)第195章 盤野老第55章 老秦烙印第107章 血色(一)第366章 登基(四)第226章 事發突然第201章 疑似故人第279章 寧陵君第176章 呼衍第92章 博弈(完)第351章 高祖末日(三)第24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四)第358章 江山一盤棋(七)第263章 巨熊出擊第265章 有熊出沒之李左車第58章 回眸第144章 永正原第67章 杜陵酒神第249章 天哭(三)第139章 元亨利貞第31章 笑看風雲起(一)第178章 氣死頭曼第239章 琅琊密議第135章 有子名秦第364章 登基(二)第138章 大廈將傾,君欲何爲?第228章 始皇帝東巡第55章 老秦烙印第184章 泗水都尉第131章 曼小姐,珍重第174章 決戰河南地(四)第225章 道子出謀第237章 伴駕(七)第139章 元亨利貞第179章 血染臨河渡口第61章 太極崩劍第137章 合作(二)第35章 怎一個痛字了得第31章 笑看風雲起(二)第142章 樊噲請命第362章 江山一盤棋(十一)第153章 老羆營(二)第94章 泗水亭長第257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四)第216章 青魚蓋聶第76章 鎖奴第122章 走馬郯縣第20章 昭陽大澤第278章 厚黑第237章 伴駕(七)第143章 男兒從軍歌第194章 秦清的條件第207章 巴蜀風雲(二)第326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七)第263章 巨熊出擊第322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三)第303章 長征(三)第106章 僮縣長第224章 蕭何來訪第275章 陸賈第236章 伴駕(六)第180章 十萬匈奴血(一)第371章 垓下第2章 白龍伏屍(二)第19章 餌(二)第239章 琅琊密議第11章 腳步聲第318章 新篇章第1章 白龍伏屍(一)第13章 笑柄第244章 九原第345章 會師關中(十三)第264章 有熊出沒之故人第344章 會師關中(十二)第353章 江山一盤棋(二)第64章 范陽術士第220章 仁,即爲人第250章 驪山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