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江山一盤棋(九)

可洛初冬的第一場雪,在正午時飄落,劉蟾在庭院裡打了一趟太極拳,披上一件明黃色的大袍,坐在了庭上。

一尊紅泥小火爐裡,炭火正熾烈,藍色的火苗子撲簌簌往上竄,將爐上的瓷壺底部包圍起來,壺嘴兒噗噗的冒着蒸汽,讓庭上多了一分暖意,劉瞞熟練的擺弄着面前茶盤上的茶具,臉上帶着一絲淡淡的笑容,這茶具,是巴曼在咸陽命工匠打造而成,茶是蒙頂玉露,清香宜人。巴曼也知道,劉閒好茶,於是命人送來了這些東西,以緩解劉明的壓力,隨着初冬來臨,關中的局面已經漸趨平穩,贏果似乎還在猶豫之中,只派人到咸陽說,身體不適,故而無法動身。

她這一猶豫,也就給了巴曼足夠的時間,來平息關中各方勢力,特別是在唐國大軍源源不斷進駐了咸陽之後,也使得許多忠於老泰的關中人,斷了念想,老老實實的向劉唐表示臣服,這,也正是劉閣所希望看到的局面!

“王上,咸陽有使者前來”,婪給盯着風雪,邁步走進庭上,插手行禮道,“快快有請!”

劉胸連忙吩咐,同時心裡奇怪,咸陽這個時候派人過來,難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嗎?

他猶豫一下,又吩咐道:“另外,去城外大營中,請子房先生過府一敘”,“喝!”

龔漆大聲領命,轉身離去,說來也奇怪,這人要是有了盼頭,精氣神就顯得大不相同,如今樊給和當日剛來澠池捌情形截然不同,精神了很多,楚人多‘喏喏”來到這關中以後,競不知不覺的學會了泰人應聲的習慣,泰人應命,多以喊喝,以示豪壯,若非劉閣知道龔啥的根底,說不的還會把他當成正經的關中人!

心中正感嘆,門外走進來了兩人,爲首一人白衣大氅,衣帶飄揚,競然是奉命鎮守陝縣的陸賈,在陸賈身後,還跟着一個人,劉閒一看這人,忍不住嘴角一翹,臉上浮現出了笑容。

是盧綰!

劉邦死後,盧綰在肅何勸說下,投降了劉唐,他現如今在肅何門下充當一名小吏,形容雖然有些憔悴,但看精神,卻似乎不錯,看見劉閣,盧格好像有些畏懼,喏喏的在陸賈身後,向劉明行禮,“罪臣盧綰,口p見大王已”

小說屋“哈,原來是盧綰老哥,快請坐”,劉閣如今身處上位,昔日的那點恩怨,早已不放在心上,自從唐厲死後,劉朋就經常懷念沛縣故人,當年一起征戰昭陽大澤,倖存下來的人,如今也不過是寥寥而已,也就更親切,“陸郎中,你怎麼來了?”

劉閣看着陸賈,詫異詢問:“陝縣那邊,莫不走出了什麼問題?”

“陝縣一切都好,藍田大營已休整完畢,承相府命苦行者率部接防,請承相命盧綰送信,要我火速前來澠池”,說着話,陸賈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遞給了劉閣,“左護軍鷹郎將李左車,連同鍾離將軍和灌嬰將軍聯名奏報。”

劉閣接過書信,示意陸賈和盧綰都坐下來,他抖開書信,仔細閱讀,臉色先是有些陰沉,慢慢的“…卻綻放出燦爛笑容,看罷之後,他突然發生大笑,也就在這時候,門簾一挑,張良邁步走進庭上,見盧綰時先一怔,然後微微頜首;向盧綰招呼,再一拱手,“在門外就聽見王上的笑聲,不知有何喜事?”

“子房,快快請坐”,劉胸說着,把書信遞給張良,“這是代郡李左車派人送來的消息……哈,刻徹真不負我厚望”,張良一目十行,將信中內容看完,起身一揖道:“如此,臣恭喜大王,賀喜大王”,把書信放在劉閣身旁的長案上,張良表情有些複雜的說:“最初在大王麾下效力的時候,我就聽人說,大王身邊人才濟濟,這削徹才蘇秦張儀之姿,李左車也不愧武安君之後,果然名不虛傳“不過,我還聽人說,大王身邊尚有一人,亦有經天緯地之才,但不知如今何在?”

“子房說的,可是道子?”

張良笑而不答,劉閣說:“道子如今另有要務,不在關中,不過子房若想要見他,想來再有三五個月,就可以了”,是什麼要務?

張良不會去追問。

他說:“趙歇既然已被刻徹先生說降,看樣子不數日光景,李少君也該行動起來了,請何先生這時候命陸郎中從陝縣前來,莫非…“”

張良說着,向陸賈看去,陸賈點頭道:“承相說,如今大王牽制楚軍,目的已經達到,如今山東齊魏,蠢蠢欲動,而彭城楚軍兵力空虛,只是發動之時,只要李少君和鍾離、灌嬰兩位將軍礙手,整個河北之地,將盡歸於大王手中,不過河南之地,還需再點上一把火”,“看樣子,陸先生就是要做這點火之人嘍”,劉胸笑呵呵的說道:“既然承相已才妥善安排,那陸先生只管放手去做,只是此去魏國,路途恐多才波折“這樣吧,就讓屠子率部隨你前去,一路上也好有個照應,孤在此恭候佳音”,“如此,臣即刻動身”,陸賈立刻站起身來,向劉閣拱手告退,盧綰也完成了使命,神情複雜的向劉鬧告辭,走到門口的時候,盧綰突然停,J卻步,扭頭輕聲道:“大王,臣有一句話,不知當問不菩,“”

“盧先生請講”,“其實,這個問題不是我要問,而是…當年在沛縣時,劉季對大王極爲青睞,若沒有大嫂的事情,可願與劉季聯手?”

盧綰的疑問,實際上已經做了改變。

他本意是想說:當年你落魄時,劉季多次想要招攬你,可”爲何你始終對劉季,懷有敵意?

劉閣愣住了!

他和劉邦之間的事情,有時候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不可否認,劉邦的確是一個很有人格魅力的人,可是他不喜歡!

由後世穿越而來,從各種渠道得知了許多關於劉邦的事情,劉邦也許真是個沒能做大事的人,可那刻薄寡恩,薄情寡義,實在不爲劉胸所喜,甚至說,從某種程度上,劉閒有點厭惡劉邦,這是從一開始就有的看法,和唐厲、審食其曹無傷對劉邦的厭惡不一樣,劉閣的厭惡,帶有主觀的情緒,可當時呢,劉邦雖然好吃懶做之外;倒也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缺陷……“大丈夫有所爲,才所不爲……我與劉季,道不同不相爲謀,和阿雅沒有任何干系”,盧綰沒有再詢問,深施一禮後,退了下去,張良輕聲道:“大王,還請勿怪盧綰,他雖冒昧,但也是有情義的人。劉季死後,敢拜祭他的人,除了承相等幾人之外,只有他了”,劉胸一怔,笑道:“子房先生不必多心,我並沒有責怪盧綰,只是想起了一些往事”,張良點點頭,話鋒卻突然一轉,“李少君的書信在路上走了多日,如今想來,也快要行動了吧。”

“啊!”

劉鬧回過神,仔細算了一下時間,輕聲道:“恐怕就在這幾日!”

風雪熾烈!

從漆池河北岸吹來的風,在穿過井險峽谷的時候,發出刺耳的銳嘯,恍若鬼哭狼嚎一般,龍且率領騎軍,頂着狂風從峽谷中穿越過後,馬不停蹄,直撲北;趙國軍營,風捲着雪,把天地籠罩在一派莽莽的白色之中,遠遠的,龍且能看見那兵營依稀的輪廓。呼嘯的風聲,掩蓋住了馬蹄聲…龍且心中狂喜,攥住手中大戟,催馬疾馳,眼見着軍營越來越近,忽然鼓聲大柞,號角聲長鳴,白茫茫的雪地上,驀地當起一片雪塵,緊跟着;一派白色的盾牆,橫在了軍營前方,盾牆縫隙間,才明晃晃的長毛探出,正對準了疾馳而去的楚軍,太突然了,情元太突然了戰丐受到驚嚇,希牽幸狂嘶不止,整齊騎隊,一下子出現了混亂,許多軍卒被戰馬掀翻下去,摔在雪地上。

“放箭!”

一座望樓上傳來一聲冷喝,樓上赤紅色的軍旗,在風雪中上下搖晃,緊跟着一陣弓弦聲響,嗡……滿天箭雨傾瀉而來,那箭矢清一色的三棱箭鏃,破空發出歷嘯,猶如萬狼嚎叫,龍且不由得臉色大變,驚恐的吼叫道:“蒼狼箭陣,這是秦軍的友狼箭陣!”

話音未落,就聽身後傳來轟隆隆的聲響,龍且忍不住扭頭向聲息,來的方向看去,卻什麼也沒有看到,沒辦法,風雪實在是太大了,孑過依稀間,他好像看到那井陛峽谷方向,有沖天火光騰起,心裡咯噔一下,立刻醒悟過來,上當了!

遮天蔽日的箭雨傾瀉下來,令楚軍頓時亂作一團,死傷慘重,李左車站在望樓上,看着遠處的戰場,嘴角微微一撇,發出一聲三笑,韓信在橫掃河北之地,連敗齊軍、趙軍和司馬印,令趙歇陳徐惶恐不安,削徹適時前往廣陽,說降了陳徐之後,李左車立刻率部進駐廣陽郡,同時鍾離昧和灌嬰也兵出勾注山,秘密拿下曲陽縣,至此,劉氏唐國駐紮於北疆的兵馬,幾乎是傾巢而出,兩軍匯合一處之後,李左車就敏銳的發現了弗信的意圖,搶先渡墟池河,紮下了營塞,不過旗號,依舊是趙軍的旗號,用來迷惑韓信,對於李左車的主意,鍾離昧不是太贊同,因爲背河而紮營,不符戲兵家之法,但李左車卻認爲:“韓信是個懂的用兵的人,不可用常法視之,他要奪取恆山郡的話,一定會穿越井陛峽谷,如果我們於中途白擊,他很可能會才所覺察,故而,背河紮營,以令其生驕橫之心,今風雪漫天,實天賜於我等機會,待其前軍出擊之時,韓信主力定然會迅速通過峽谷,我在河畔立營,實一餌矣,以誘韓信入鍛,乃誘敵之計,待韓信主力行動,亦即他覆滅之時”,對此,鍾離味和灌嬰只好同意,小說屋一切正如李左車所預料的那樣,韓信上鉤了!

眼見楚軍以出現混亂,李左車果斷下令,“擂鼓,命鍾離將軍出擊”,營中戰鼓聲,登時隆隆作響。從井胚小道中,呼啦啦殺出了一支人馬,爲首一員大將,手持丈八長稍。催馬疾馳,正是鍾離昧。楚被一輪輪的箭矢,射殺的狼狽不堪,正驚恐之時,從後面纔出現這樣一支人馬,那裡還才半點鬥志?不管龍且如何叫喊,可騎軍已經指揮;動,龍且憤怒不已,揮舞大戟,在亂軍中衝殺劈砍,兇猛異常,“那是什麼人?”心田味挑殺數人之後,長稍遙指龍且,向身邊軍車問道,舊才軍卒回答說:“此人當是楚軍五大將之一的龍且”,鍾離昧聽罷,點了點頭,催馬迎着龍且就衝過去,同時厲聲喊喝:

“龍且小兒,休要猖狂,鍾離昧在此!”

歷史上,鍾離味和龍且,都名列項羽麾下‘五大將,之中。

卻未曾想到,兩人竟戰在了一處,龍且也不畏懼,單手輪大戟,迎着鍾離昧就是一招力劈華山。

而鍾離昧也不躲閃,橫稍向外一崩,只聽鎖的一聲巨響,二馬希倖幸長嘶不止,論本領,鍾離味和龍且不相上下,可鍾離昧卻佔了兩大優勢,一是他胯下戰馬是百裡挑一的烏孫良駒,遠非龍且的坐騎可以比擬。

二來呢,鍾離味的馬上配才高鞍雙鐙,能使出全力,相比之下,龍且的馬雖然也不俗,可比起烏別天馬來,明顯差了,籌,最關鍵的是,他在動手交鋒的時候,需要分出力量,以便在馬王坐穩,此消彼長之下,只一回合。龍且就落了下風,不過龍且也不是個輕易會低頭的主兒,雖處於下風,猶自兇猛異常。

二人交鋒數回合,鍾離昧突然一提戰馬,跳出了圈外,大聲道:

“龍且,而今韓信主力,以葬身井隱峽谷之中,你何苦做那困獸猶鬥舉?我見你武藝不俗,現在下馬投降,猶未晚矣”,龍且一怔,脫口而出道:“北蠻休要亂我軍心”,鍾離味聞聽大笑,“我如何亂你軍心,如若不信,不樓回頭看看那井胚峽谷如今是何景象?”

龍且下意識扭頭看去,這一看卻不要緊,頓時臉色大變,小說屋只見井險峽谷,火光沖天,濃煙滾滾,雖然距離甚遠,不知道里面的情況,可龍且也不是傻子,如何能二清楚,那韓信此時面臨的危險?

中計了,中計了!

龍且大喊一聲,撥馬就要走,鍾離味又怎可能輕易放過他,催馬上前,將龍且纏住,“龍且,我家大王乃天命所歸,爾爲何不識天數,欲螳臂當車不成?”

“休要胡言,我和你拼了!”

龍且這次可算是發了狠,咬牙切齒的和鍾離昧鬥在一處,耳邊不時傳來戰馬的慘嘶聲,還是士車的哀嚎聲,而鍾離味又不時的冷言論語,令龍且心緒不寧,他還惦記着那峽谷中的韓信,正可是心分三用,本就處在下風,這心神一分,那裡還是鍾離昧的對手?

鍾離味看了一個破綻,二馬錯蹬之時,胯下烏孫天馬猛然橫裡一竄。

只見他,探手從身後抽出一支鋼鞭,反手啪的拍出,正中龍且的背,那鋼鞭乃是盤野老在抵達北疆之後,研究出百鍊之法煉製而成,堅硬無比,一鞭打得龍且甲葉子亂飛,龍且在馬上哇的噴出一口鮮血,翻身摔在了地上,未等龍且起身,鍾離味大稍輕輕探出,蓬的正抵在了龍且胸前,口中大喝一聲,“來人,把這廝綁住,回頭送往咸陽,向大王請功!”

十幾個軍卒蜂擁而上,把猶自掙扎的龍且按在地上,繩捆索綁,這時候,楚軍已停止了抵抗,李左車輕車而行,在親軍的護衛下,來戰場之上,看着被鮮血染紅的白茫茫雪地,李左車與鍾離味相視一笑,兩人同時扭頭,朝着井隆峽谷方向看去,只見那濃煙滾滾小煞是驚人,不由得同時輕聲嘆息,“這一把火,韓信危矣”,而鍾離昧卻嘆了口氣,“那韓信原本是大王極爲看重之人,只是心不過也好,喜子爲了這一天,已等了足足;四隻之久。今日這把火,好歹能了卻了他一樁心事”,喜子,自然指的是司馬喜,當年始皇帝駕崩,陳勝吳廣大澤鄉起事之後,韓信砍了司馬喜一手臂,反出樓倉,一晃四隻,司馬喜無時無刻不在想着找韓信報仇的事情,爲了報仇,更使得他和戚姬的婚事一拖再拖,李左車不太清楚這裡面的恩怨,可鍾離昧卻非常瞭解,要知道,當年在樓倉時,不管是韓信也好,司馬喜也罷,時常到,營中幫忙,那時候,兩個人好的如同親兄弟,而劉閣對韓信的期望,遠高於司馬喜,可不曾想,鍾離味心中,不禁感慨萬千,“少君,此戰過後,河北必亂”,鍾離昧回過神來,輕聲問道:“接下來,我們該怎麼做?”

李左車一笑,“怎麼做?呵呵,就只看接下來,側郎中的手段了

第99章 樓亭明月第45章 傻子王信第149章 演武(三)第288章 老羆鬥霸王第6章 呂后第121章 有舍有得第50章 灌家父子第349章 高祖末日(二)第87章 第二步第368章 勢無可擋第134章 從此不信關東人第326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七)第77章 中車府衛第129章 馬耳山(三)第73章 回家第296章 樓倉之戰(四)第136章 合作(一)第41章 初聞劉家子第181章 十萬匈奴血(二)第133章 高漸離刺秦第221章 奏報第97章 最後一擊第334章 會師關中(二)第12章 赤旗書第159章 第一場大戰第174章 決戰河南地(四)第305章 長征(五)第12章 赤旗書第70章 徐公壽宴第198章 執子之手,與子白頭第356章 江山一盤棋(五)第277章 先手第356章 江山一盤棋(五)第10章 青皮第133章 高漸離刺秦第312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一)第354章 江山一盤棋(三)第216章 青魚蓋聶第16章 赤帝之子將登場(二)第310章 長征(十)第68章 狗屠車寧第317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完)第333章 會師關中(一)第148章 演武(二)第237章 伴駕(七)第33章 歡宴(一)第137章 合作(二)第60章 漁村老媼第9章 他是誰?第75章 大鐵椎第159章 第一場大戰第37章 四靈紋瓿第209章 巴蜀風雲(四)第10章 青皮第66章 道與技第247章 天哭(一)第88章 博弈(一)第119章 寡婦清第176章 呼衍第114章 農家學子第359章 江山一盤棋(八)第147章 演武(一)第6章 呂后第168章 城破第173章 決戰河南地(三)第304章 長征(四)第18章 餌(一)第181章 十萬匈奴血(二)第119章 寡婦清第176章 呼衍第44章 隸奴(二)第169章 秦風-無衣第63章 綠蟻醅酒言天數第134章 從此不信關東人第242章 平原津(二)第107章 血色(一)第118章 巴蜀來人第295章 樓倉之戰(三)第165章 冒頓和阿利鞮(一)第80章 有兄名巨第192章 盧子高再出毒謀第189章 回樓倉第30章 寶劍鋒從磨礪出(一)第245章 九原(二)第97章 最後一擊第322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三)第311章 道子今何在?第2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一)第146章 東陵侯召平第227章 周南-關雎第16章 赤帝之子將登場(二)第194章 秦清的條件第119章 寡婦清第335章 會師關中(三)第330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完)第237章 伴駕(七)第320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一)第354章 江山一盤棋(三)第314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三)第124章 紅豆生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