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會師關中(三)

秦二世二年時,大澤鄉起義已落下帷幕,各路諸侯紛紛崛起。

楚攻樓倉,劉闞與項梁達成協定,讓出樓倉,撤出泗水郡,開始了爲時近半載的長征之路。

而幾乎是在同時,已拿下了漢中的巴曼,在唐厲的建議下,焚燬了從內史郡通往漢中的棧道。一方面是爲了斷絕秦軍攻打漢中的路途,另一方面也是向咸陽表示,巴蜀無意向咸陽發難。當時的關中,正處於兵力空虛之時,對於巴蜀的這種表示,咸陽自然也樂得不聞不問。

隨着山東戰事漸趨激烈,巴蜀一時間,已被人拋在了腦後。

秦二世四年七月,一支人馬穿行於南山莽莽羣山之中。南山,也就是後世的秦嶺山脈,也是關中南面屏障。這支人馬的人數並不算多,大約在三四千人左右。旌旗收攏,馬裹蹄,口銜枚,靜靜的在一條長六百六十里的峽谷之中穿行。隊伍行進,有條不紊,同時有鴉雀無聲。

這座峽谷,在此之前,人跡皆無。

兩山加峙,峭壁嶙峋……地面上,坑坑窪窪,高低不平,有很多地方的灌木蒿草,幾近人高。

一個身高近丈的青年,徒步而行。

手持一把明晃晃的開山刀,刀光閃過,一片片蒿草灌木紛紛倒下。

在他身後,尚有百名魁梧壯碩的彪形大漢,一個個和青年一樣,手持開山刀,從灌木亂石中,劈出了一條通路。

“信公子,軍師說休息半個時辰,暫停前進!”

一個身高八尺的壯漢,急匆匆的從後面跑過來,壓着嗓門,傳達了命令。

青年舉起他那把比其他人要大一號的開山刀,百名大漢,齊刷刷停了下來。他取下兜鏊,撤掉了臉上的黑色遮風面巾,吐了一口唾沫之後,甕聲甕氣道:“大家休息,半個時辰後繼續。”

一百名彪形大漢,立刻躬身應命,席地而坐。

從隨身的行囊中取出來乾糧和清水,默默的咀嚼起來。

而那青年,則將他那柄近六尺長短的開山刀收入黑色的蛇皮刀鞘之中,和前來送信的大漢,往回走。

中軍之中,一個身材單薄瘦弱的男子,靜靜的站在一塊巨石前。

一襲青灰色的長跑,頭帶黑冠。清秀的相貌,麪皮白皙。頜下黑鬚隨風而動,有儒雅之氣。

一名親兵舉着火把在他身邊,青年在巨石上鋪開一副地圖,正凝神查看。

“唐叔叔,這路也忒難走了!”

身高過丈的青年,走過來,甕聲甕氣的抱怨道:“這麼走,得要走到什麼時候,才能走出去?”

“信,怎麼沒力氣了?”

“不是沒力氣,只是這路,真的太難走了。”

前去通報的壯漢也說:“軍師,這路的確是不好走啊……根本就沒路可走。我這一路已經小心的狠了,才三天的工夫,就損失了二百匹戰馬。這要是再走不出去,只怕士氣都要被影響。”

軍師聞聽,笑了。

“這是大王的主意。”

他輕聲道:“如果不是大王提起,我在漢中兩年,甚至不知道有這麼一個峽谷,可直通咸陽。”

壯漢也露出敬佩之色,“軍師,別說您了,我自幼在漢中長大,也不知道有這麼一條路。”

“可走着,很不得勁啊!”

青年抱怨着,但聲音卻低弱了很多。

軍師道:“你要是有意見,自去向你二叔抱怨。”

青年一聽這話,登時苦了臉,撓着頭走到一邊,吃東西去了。

這青年,正是劉信。

而那位軍師,也就是劉闞當年留在巴蜀之地的唐厲。唐厲笑呵呵的看了一眼劉信,輕輕搖頭。

“紀信,莫要着急!”

他輕聲道:“根據早先所探知的消息,這子午谷,有六百六十里。咱們這三天,已經走了差不多五百多裡地了,再有一天,最遲明日日落時分,就可以走出去了……出子午谷,就是霸上。”

紀信,是閬中人。

原本爲秦枳兄弟效力,然則秦二世二年,巴曼聯合嚴道原住巴人,一舉拿下了漢中。秦家兄弟面對巴曼兇狠的攻擊,全無半點辦法。最後只得獻關投降,不再做那無謂的抵抗了。

這紀信,就是當時的降將。

不過此人性情剛烈,極爲忠義。

在剛投降的時候,數次要以死盡忠,卻都未能得逞。最後,還是巴曼親自出面,將其安撫招攬。

唐厲見其忠直,且粗通兵法,武勇過人,於是就要過來,在身邊擔任將領。

巴人之中,少有精於騎戰者……

即便是精通,也沒有使用的機會。紀信算得上是除蒙克之外,唯一知曉騎戰之法的武將。

這對於唐厲而言,顯然非常重要。

擡頭看看天色,見皎月黯淡,星辰無蹤。

不禁微微一蹙眉頭,招手讓劉信過來,“信,南山氣象,變幻莫測。如今正是夏秋之交,就更加難預測。看這天氣,明天很有可能會有小雨。你通知下去,帶上雨具,並且加快行進速度。”

劉信,早已不是四年前,那個入蜀的懵懂少年。

已二十五的劉信,身高甚至超過了劉闞,不過相比劉闞和劉巨而言,卻略顯有一些瘦削。

少年時的圓臉,如今也變得橢長。

雙眸狹長,高額闊口。亞賽似鋼針一般的短髯,蟠曲虯結,透出成熟穩重之氣。

他皺了皺眉,對唐厲說:“唐叔,不是我不願意加快速度,實在是路太難走了……若是明日小雨,只怕要放緩速度。這三天來,孩兒們都很盡心,也都用了全力,怕是很難加快速度。”

唐厲笑了笑,“這我不管,總之明日日落之前,我要抵達谷口。

這樣吧,若你做到了,我當向你二叔,爲你請首功一件。等到了谷口,你可以好生的休整。”

Wωω ⊙тTk án ⊙℃o

說完,他手指地圖上的一條線,“若我估計不差,你曼嬸嬸和蒙克少君已經通過陳倉小道了。

一旦你二叔發動攻擊之後,咱們這支人馬,必須要承擔起牽制和突襲的作用,以方便你曼嬸嬸奪取武功縣……信,知道咱們這一次的對手是什麼人嗎?是劉季,你不是最看他不起?”

劉信小時候,在沛縣沒少被劉邦那些手下的地痞們欺負。

聞聽這話,他狹長雙眸閃過一抹兇光,甕聲甕氣道:“唐叔放心,我保證咱們在日落前,抵達谷口。”

半個時辰很快就過去了……

劉信率部繼續前進,三千兵馬趁着黯淡的月色,消失在狹長的山谷之中!

嬴胡亥已經十七歲了。

十七歲的他,自登基之後很少處理政事。除了登基時的一次朝會之外,胡亥也僅僅是在處置他那些兄弟姐妹時露了一面。而後,李斯下天牢之後,胡亥派人過問了一次,就再也沒有任何舉措。大多數時候,他都沉浸在歌舞聲色中。有的時候,甚至連續幾日,酩酊大醉。

雖然才十七歲,卻因爲酒色,身體早已被淘空。

臉色蒼白,有一點病態。胖乎乎的小臉,如今更胖的連眼睛都睜不開了……

不過,隨着年紀的增大,胡亥也不似十二三歲時的那種懵懂。特別是在山東局勢日益糜爛,武關告破之後,胡亥開始對他一直信任的趙高,產生出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警惕,和懷疑。

只是因爲他並沒有什麼可用之人,而且咸陽宮中的警衛,大都是出自趙高的中車府。這使得嬴胡亥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惶恐,於是在三思過後,他臨時做出了決定,由百里術出任衛尉,接掌禁衛之職。生於深宮之中的嬴胡亥,很難相信什麼人,所以也只好信任身邊的宦官。

出乎嬴胡亥的預料之外,當他任命百里術爲衛尉的時候,趙高並沒有太過牴觸。

要麼是趙高和百里術狼狽爲奸,誰接掌衛尉,都無所謂;要麼就是趙高現在,無暇過問。

嬴胡亥選擇了第二個可能。

因爲他知道,趙高和百里術之間,似乎頗有間隙。

這天晚上,胡亥極爲罕見的,沒有觀賞歌舞,而是移駕興樂宮中,翻閱過往的典籍和奏章。

“百里,你覺得北廣武君這個人,如何?”

他突然詢問道。

百里術說:“北廣武君嘛……這個人是個忠臣,只是性情耿直了些,不懂得什麼變通之道。”

嬴胡亥問道:“那你覺得,他有沒有可能忠於朕呢?”

“陛下是老秦之主,是嬴氏子孫。北廣武君嘛……至少有一點老奴能肯定,他會忠於老秦。”

言下之意是說:只要陛下你是老秦之主,那劉闞就會忠於你。

肥胖的臉上,綻放出一抹笑容。

眼睛幾乎都看不見了,嬴胡亥輕輕點頭說:“要說起來,北廣武君於朕,還有救命之恩呢。”

他沉吟片刻,又突然問道:“百里,你呢?”

百里術不由得一怔,“恕老奴愚魯,不知陛下所聞,何意?”

“朕的意思是說,你,是不是也忠於朕?”

百里術聞聽,撲通一聲跪下來,匍匐在地說:“陛下,老奴對陛下之心,昭昭可鑑日月,老奴當然忠於陛下,這天底下,舍陛下何人值得老奴效忠?”

嬴胡亥,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輕聲問道:“那你可知道,廣武君……哦,就是那西唐之王,如今陳兵於何處?”

百里術連忙回答:“此前武關告破時,趙中丞曾派人前往北廣武城,要求廣武君,西唐王出兵。

廣武君當時也答應了,會盡快出兵。

只不過他現在到了何處,老奴也不太清楚。陛下,您也知道,這種事情,趙中丞不會告訴老奴。”

嬴胡亥也知道,百里術這不是推脫之言。

於是他想了一下,命百里術取來一副白帛詔書,提筆疾書。

寫完之後,胡亥又用玉璽蓋上了印章,遞給百里術。

“百里,朕要你選一心腹之人,立刻動身,出蕭關前去尋找西唐之王,將此詔書交付唐王。

這裡有虎符一枚,唐王憑此可順利通過蕭關,進入關中。

就說,朕需他出手援助,剷除朝中宵小奸臣,還我老秦之風。此關係我老秦之未來,朕就拜託你了!”

百里術雙手微微發顫,接過了這詔書和虎符。

他輕聲道:“陛下只管放心,老奴定不辱使命,將詔書和虎符,送到西唐之王的手中。”

胡亥疲乏的點了點頭,擺手示意百里術下去。

從未似今日這般的勞累,對於胡亥而言,無意會感到疲乏。

百里術躬身退出宮殿,將詔書貼身藏好之後,悄然離開了興樂宮。不過他並沒有回家,而是直奔趙高的府邸。

而此時的趙高,正處於猶豫之中。

閻樂的提議,無疑讓趙高生出了興趣。可這畢竟不是一件小事,這可是弒君之罪,且不說那武安侯會如何處置他,若是傳揚出去,關中四百萬百姓,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他淹死。

所以,他舉棋不定,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這個時候,百里術深夜來訪。

一進書房,百里術神情慌張的說:“中丞,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趙高不由得一咯噔,連忙起身讓座,“百里,何事如此驚慌失措?出了什麼事情,何故如此?”

“中丞,陛下他……”

百里術氣喘吁吁的說:“陛下他……要招西唐王那劉闞入關……不過,似是要對中丞不利啊。”

趙高這臉色,驀地一下子蒼白。

“百里,究竟是怎麼回事?”

百里術將虎符奉上,輕聲道:“剛纔陛下召見我,讓我設法與唐王聯絡,請他秘密入關。”

“哦?”

“我就覺得,這事情不對頭。”百里術說道:“招唐軍入關,一直是中丞負責的事情,陛下爲何突然插手其中?而且,既然要招唐軍入關,爲何又要偷偷摸摸,讓唐王秘密的入關呢?”

趙高白眉一顫,“你是說……”

“我思來想去,覺得這事情,還是要先告訴中丞爲好。”

趙高沉吟許久之後,枯瘦的臉上,擠出一抹笑容,拍了拍百里術的肩膀,“百里,你這份情義,我記下了……對了,陛下這兩天,是不是要一直留宿在興樂宮中?”

百里術點頭道:“看陛下這意思,恐怕是要呆上一些時日。”

“那興樂宮的防衛……”

趙高猶豫了一下之後,壓低聲音道:“你能調動嗎?”

百里術的臉色,頓時變了。

他睜大眼睛,流露出驚恐之色,怔怔的看着趙高。許久之後,他做出一副口乾舌燥的模樣,嚥了一口唾沫,“中丞,你莫非……”

“百里,事到如今,有些事情我雖不願,卻也身不由己啊。”

趙高輕嘆一聲,“你也知道,那楚國武安侯的兵馬,已經抵達霸水以東,隨時都可能過河攻擊。

趙艾,恐怕不是那武安侯的對手。

霸上一破,則咸陽不保。我原本想要爲陛下效死力,以報君恩。可現在看來,陛下很可能……我一死不要緊,可這咸陽的百姓怕就要遭罪了。於私,我有一大家子,兄嫂女婿人頭難保;於公,若陛下不肯投降,這咸陽城破之時,幾十萬生靈,只怕就要遭受楚人的塗炭。

百里,你也有家小兒女,難道就不爲他們考慮一下嗎?”

百里術的家人,也就是從閻樂府中放出去的長女。

百里術聞聽,露出了爲難之色,許久之後,發出一聲嘆息……

“中丞,你要我怎麼做?”

趙高壓低聲音道:“明日戌時,請你調開興樂宮的守軍……其他的事情,你可以不必理睬。”

百里術猶豫了一下,一咬牙,站起身來道:“好,就依中丞吩咐!”

從丞相府出來,已經是後半夜了。

百里術回到家中之後,把長女喚醒,叫到了書房中。

他從懷裡取出了那份詔書,在手裡掂量了一下,看着長女道:“長兒,你明日一早,和老百里一起,離開咸陽吧。”

“啊?”

“咸陽恐怕要有一陣子的混亂了……”

百里術說着,把詔書放在了長女的手中,“這一次過後,嬴秦只怕是徹底完了。這份詔書,你要好生的保存下來。將來,如果是唐王入主關中,你憑此詔書,至少能混一個榮華富貴,衣食無憂。

你和老百里明天出城,找個偏僻的地方躲起來,然後靜等局勢平穩之後,再回來咸陽吧!”

長女不由得呆住了!

“父親……”

“你莫要再問了,趕快去準備,天一亮,就立刻出城。”

百里術的言語中,透着決絕之意。

長女心知,這恐怕是要發生大事情了。有心勸說百里術一起走,可是看百里術的表情,她到了嘴邊的話,又生生的嚥了回去。拿好了詔書,向百里術深深一福,悄然無聲的退出書房。

百里術又找來了老百里,好生叮囑了一番。

然後,他趁着夜色,送老百里和長女兩人從側門出去,然後回到自己的房間裡,一屁股坐下。

呆坐着,百里術整個人就好像失去了靈魂一樣。

當窗外雞鳴時,他突然間笑了。

站起身來,走出書房,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精神陡然振奮起來。

唐王,老朋友……我已經爲你掃平了所有的障礙,接下來就看你的了……但願,你別讓我失望!

第189章 回樓倉第277章 先手第29章 唯有義長存(二)第203章 唐厲無間道第15章 更卒第316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五)第141章 徵召第244章 九原第86章 暗藏殺機第233章 伴駕(三)第68章 狗屠車寧第277章 先手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293章 樓倉之戰(一)第279章 寧陵君第320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一)第153章 老羆營(二)第43章 隸奴(一)第321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二)第298章 樓倉之戰(六)第281章 殺人者。黥布第250章 驪山之囚第48章 暴徒灌嬰(一)第341章 會師關中(九)第24章 三尺青鋒搏功名(四)第328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九)第364章 登基(二)第140章 亡秦者胡第247章 天哭(一)第293章 樓倉之戰(一)第221章 奏報第370章 戶牗之會(二)第5章 沛(三)第292章 秦同第216章 青魚蓋聶第357章 江山一盤棋(六)第308章 長征(八)第76章 鎖奴第57章 出行第278章 厚黑第17章 任務第297章 樓倉之戰(五)第55章 老秦烙印第288章 老羆鬥霸王第344章 會師關中(十二)第324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五)第129章 馬耳山(三)第338章 會師關中(六)第104章 恩威並施第296章 樓倉之戰(四)第223章 千字文第163章 懸馬擊鼓第257章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四)第152章 老羆營(一)第71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一)第320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一)第29章 唯有義長存(二)第291章 狂暴巨熊(三)第166章 冒頓和阿利鞮(二)第64章 范陽術士第351章 高祖末日(三)第262章 請君入甕第346章 會師關中(十四)第203章 唐厲無間道第165章 冒頓和阿利鞮(一)第106章 僮縣長第210章 巴蜀風雲(五)第346章 會師關中(十四)第169章 秦風-無衣第74章 博浪一椎第98章 豐邑小故事第362章 江山一盤棋(十一)第277章 先手第320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一)第310章 長征(十)第二 0劉璋巴蜀風雲一第219章 值與不值第276章 風雲突變第321章 龍池斧鉞,劉氏當國(二)第247章 天哭(一)第54章 擔水功第284章 樓倉大戰將起第220章 仁,即爲人第172章 決戰河南地(二)第315章 九原之爭第一彈(四)第299章 樓倉之戰(七)第64章 范陽術士第228章 始皇帝東巡第241章 平原津(一)第311章 道子今何在?第58章 回眸第198章 執子之手,與子白頭第132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第148章 演武(二)第361章 江山一盤棋(十)第20章 昭陽大澤第6章 呂后第29章 唯有義長存(二)第89章 博弈(二)第2章 白龍伏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