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一去無跡(一)

西南風吹來,雖然天è臨近黃昏時分,但一團團的燥熱隨着晚風,繼續不停地從地面,從天空鼓騰起來。西邊天際盡頭是大片緋紅奼紫的晚霞,象是火燒一樣,火光壓在高大的皇宮各個宮殿上面,於是連綿的宮殿羣。披上了瑰麗的紅煙紫雲。

天還是很熱,很悶。

窗外,各個宮nv耐不住熱,一個個身穿着單薄的綢裙,裡面只繫着一道抹iong,在柳樹下或者槐樹下嬉戲,散步,因爲衫裙的布料薄出一大片粉白再加上裁去了上了歲數的宮nv,看上去很是養眼。

盯着外面,但李威絕不是看這些美麗的宮nv,他在想着心事。

唐朝有許多優點,不會象後世那樣,矯枉過正。一個七品的縣令,都能對岳飛這樣的節度使傲慢指責,有效的保證了軍隊的戰鬥力。唐朝思想觀念也比較開放包容,當然,這種開放包容,骨子裡卻是矜持,對待各個胡人夷人態度更是傲慢之極,那怕是強大的大食與拜占庭使者來訪,都將他們當作了夷人胡人。自信心過了頭。

可是這種自信心,卻能保證了將士,甚至整個民族的血

這纔是李威最喜歡的地方。

還有對新事物的接受,也比其他朝代容易。比如胡人的衣着、音樂、風俗,唐朝都包容地吸納進來。再比如野辭明月,沒有正式冊封,再加上默契,放在東宮,也沒有大臣強諫。

但有一點,利益。

那一朝一代,作爲一個統治者,都要考慮到各方面的利益。就是因爲利益沒有處理好,王安石變法纔會失敗。在唐朝,利益更是重中之重,各大頂尖世家,都可以傲視皇室。還有龐大的功勳後代,就是皇帝了,也不能不考慮到這些jing英人士的利益。

任何一個變動,都會牽涉到各種利益。比如兩渠,最簡單的,要做一些水壩與陡還有爲了延緩河渠的陡度,必須開挖之字渠,這些之字渠不可能開山鑿嶺,必須順着山谷繞道行走。一些農田必然淹沒,這就是利益的受損者。

更遠的,修建碼頭,建造客棧貨倉,都會牽及到龐大的利益。

兩渠所帶來的利益糾紛,還是少的。以後若有種種的變革,利益糾紛更大。自己的手段還嫌軟了,這就需要母親的幫助。

劉仁軌又問了句:“陛下,這是你的主意。”

“是。”

劉仁軌還不怎麼明白,爲什麼陛下產生這個想法,自己作爲陛下的心腹不知,讓程務ing得知。但李威不用再解釋,裴行儉也聽聞了此事,來到東宮。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然後不服氣地說道:“陛下,太后不能這樣做啊。”

“太后怎能這樣做呢?”李義琰也ji憤地說。

“李卿、裴卿,莫急。”李威說道:“此事沒有那麼簡單……無論是母后提出,或者我提出,只要執行,都是爲了國家強大……若不是爲了權利與爭鬥,母后執行種種變革,我內心很歡迎。想要國家強大,對今天朝廷的政策要做一些修訂,只要有修訂,必然有許多人不滿……朝堂上有人掣肘,就是我看到它的好處,也不敢實施,母后去做,反而更好。”

“陛下,不是你想的……”李義琰有些急,太后與皇帝相比,長處是權謀之術,手段果敢毒辣,短處則是大義與作爲,特別是作爲。所以無論皇后什麼手段,在民間輿論中,幾乎所有老百姓都支持皇帝的。然而太后若是將皇帝的種種想法實施下去,那麼皇帝只是想法,皇后則是作爲,想法重要,還是作爲重要?

天平會進一步地倒太后傾斜。

“莫急,我們等一等程務ing……既然母親想改革,那麼就讓母親先行改革。”

“陛下……”李義琰依然擔心。

但裴行儉終於明白李威意思,說道:“李相公,陛下說得對,還是讓太后先帶這個頭吧。”

上官婉兒站在旁邊,吃笑起來。

李威心裡嘆了一口氣,作爲資質,李義琰是差了,甚至連上官婉兒都不如。

程務ing就帶了進來。

李威讓他坐下,責問道:“爲何我對你與裴郎說的話,你傳達給了母后?”

“陛下,太后召臣謹見,然後順便問了幾句,臣不敢隱瞞。沒想到……臣有罪啊。”程務ing一下子伏於地上,說道。

“你起來吧。”

“臣惶恐不安,不敢起來。”

“你起來,我不怪你。其實無論是我,或者是母后實施此項法令,對國家都有好處。但是我心中還有一些想法,請你過來,大家一起商議一下。”

對程務ing李威與裴行儉戒心皆不高。他是武則天提撥的,武則天詢問一下,肯定知無不言。再說,他只是一個武將,不能動搖李威根本。倒是裴炎,會成爲李威最大的絆腳石。

程務ing重新坐下,李威說道:“母后很聰慧,舉一反三,想到了武舉,比我的想法更加完善。但實施起來並不易,武舉有何目的,與我當初提議一樣,是爲了提撥更多的人才。所以母后說,考弓馬策略。但是不是如此呢?比如弓,有良弓與劣弓之分,世家子弟與貧民手中用的弓會不同,就算朝廷統一用弓。那麼馬呢?馬廝裡的馬匹同樣有良劣之分,如何保證公平地使舉子統一用馬?這都是次要的。主要是策略,世家弟子,換作當初裴郎參加武舉,能寫一筆好字,貧困弟子,能有多少機會讀書學習?就算肚子裡有些韜略,未必能有才學將它寫出來,寫出來也未必會有一手好字。甚至有的人連字都不會寫。”

“陛下,言之有理,如果讓臣去參加這個武舉,臣寫的字同樣也拿不出來。”程務ing道。

“不但武舉的寫策,科舉同樣有許多弊端,每年都有許多貢生前來兩京遊學。家庭情況好的,不會在意,就當自己的兒子出外散散心,見見世面。家境不好的,又有幾戶人家能承受到這個經濟壓力?科舉的錄用率又很低,越是家境不好的,遊學的效果越差。本來我朝設立科舉,是爲了最大限度籠絡人才爲國所用,也爲一些人才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可此項制度的種種弊端,很有可能讓一些家庭承受負重,壞的妻離子散。”

李世民曾經進入科舉的考場,看到考場裡,從青年才俊到白髮蒼蒼的老者,曾得意地說了一句:“天下英雄盡入我的囊中。”

這些有本事的人,將心思用在科舉上,也沒有功夫琢磨如何謀反了。所以李世民有此一說。可是李家開國,多以英雄豪傑相入,或者名世家相助,比如河東裴家、薛家、太原王家等等。因此,從本質上,延續了西漢的士族制度,也就在於此。

種種的政策,也在照顧世家的利益。包括這種遊學制度,太原王家的弟子來了,那麼一定是青年俊傑,崔家的弟子來了,更不用說了。其實還好,這時候名世家還是很清高的,到了晚唐時,朝堂上經常出現鄭半堂、崔半堂、盧半堂、李半堂。

於其說是將天下英雄盡入囊中,不如說是將名世家大多數俊傑入囊中,平民得到的實惠卻是很少的。

“這是事實……”劉仁軌沉思道。

若是沒有一個強大的第,縱然才華似王勃與駱賓王,也未必能如願以償地高中榜上。比如西翀,若不是遇到陛下,縱然他才學再好,想考中進士,也是如同登天一般。

或者象他自己,立下多大的功勞,多久才進入政治核心?

“辦法還有一個的,”李威站了起來,踱了幾步說道:“無論趣舉或者母后所說的武舉,是爲了國家吸納人才的,而不是爲權貴提供更多弟子蔭進的機會。一是叮囑考官勿得泄lù試題。”

這一條做得很好的,唐朝舉行了幾十次的科考,雖然以第在錄取進士,但試題從來沒有任何官員敢向外泄又道:“二是糊名制。”

“糊名制?”

“嗯,就是將舉生的姓用糊上,以試卷內容錄取,等到結果出來,再將糊去姓名的地方打開,公開榜單。但與趣舉不同,武舉不能着重字跡秀麗與趣章流暢,而是着重方略,可以用武將爲考官,才能避免更多的弊端。”

“這個主意好啊,”程務ing大聲道。

不但他認爲是好,李義琰與劉仁軌也認爲是一個好辦法,默然看着李威。

“是我的一個臨時想法,現在不急,還有許多比這更重要的事要立即去做,比如裴郎出征西域。”

“是。”

“程將軍,你也退吧,既然母后想設立軍務監與武舉,爲了國家,你也可以想一想辦法。”

“喏。”

看着程務ing退下,李義琰急切地說道:“陛下,爲什麼要告訴他?”

太后只是說了軍務監與武舉,但沒有說出大約的具體方略,李威這一說,也沒有說具體的做法,可是大方向已經制訂好了。根據這個大方向,太后就能立下一件大功。

“李卿,一切爲了國家……”

“可是……”李義琰話沒有說出來,劉仁軌拽了他一下胳膊,道:“李卿,方法是好,可會有許多的麻煩。”

李義琰猛然會意。

……

程務ing離開了東宮。他身上驚出一身冷汗,雖然有一些軍事天賦,但他不是裴炎,身爲頂尖的世家子弟,一向清名吏治之名在外,皇帝雖然生氣,氣到一度用刀架在他脖子上,也拿裴炎無可奈何。

皇帝要對付自己,太簡單了。

好在自己裝傻賣瘋過去。

不過皇帝這個主意好啊,一個糊名制,不僅是武舉,都能解決科舉的許多弊病。不行啊,太后將提議擺了出來,讓所有大臣去想,裴炎多半是想不到此節的,若是劉仁軌搶在前面說出來,再說這個主意本來就是皇帝想的,可讓太后爭了功,太后不但不能立功業,反而被皇帝與劉仁軌、李義琰他們掌臉了。

立即找到裴炎,對武則天他也談不上什麼忠心,倒是與裴炎關係莫逆。他開始在上位,武則天破格提撥是一方面,主要還是裴炎的引薦。

因此,找到裴炎,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糊名制?”裴炎聽了後,愣了大半天。

“是啊,裴相公,這個主意很好。”

“程將軍,某知道好,可爲什麼皇帝知道你會通知太后,還要說出來?”

“皇帝也想羣策羣力吧。”

“你低估了皇帝。”

“我沒有低估皇帝,他很有能力。”

“程將軍,主意是好主意,可絕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裴炎皺眉道。

“我還是不大懂。”

“是利……益。你先回去吧,待我稟明太后。”裴炎將程務ing送走,來到上陽宮。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裴卿,你認爲呢?”

“方法雖妥,可實施很難。朝廷謀將,多以功勳弟子爲將。除了幾位開國功勳後代,大多數人雖立有功勳,還不至於破格提賞的地步,子弟於是多進三衛。在三衛裡取得履歷,再一步步提升。比如陛下此次青海之戰,就有許多這樣家庭的弟子在軍中謀職。雖有犧牲,可只要倖存下來,多讓他們如意。若設軍務監,再用武舉,選將面會很大。再用糊名制錄人,雖是公平,也會贏來許多將士之心,然而……”

“然而什麼?”

“然而功勳官宦之家,將失去了一條重要的特權。不僅是武舉,一旦糊名制實施,趣舉必然也會採用糊名制,武舉只是選將,趣舉則是真正爲國家培養棟樑之材。其實遊學有遊學的好處,讓各位大臣看,看這些遊學學子的才學品德與節

“那麼裴卿意下是反對了。”

“臣也不知,若是實施糊名制,有許多弊病,然而也有許多好處。比如更公平的擇人,至少誰先倡儀,這些所選的寒人士將會感謝誰的恩澤。又是千古未有之事,憑藉這一點就可以銘載於史冊。再如陛下,他也會相助太后。此條實施下去,先進革新之始,以後他再推行一些政策,爭議會少。”斷斷續續地說了三條,居然將李威心思猜了十之不離。

是皇帝出了一步棋,不接下不好,接下也不好。

這個心思靈瓏的人,也感到爲難了。

說簡單一點,就是武則天與裴炎,在能爭取權利同時,使國家強大,心中不排的。但無論任何舉措,都要使一些人的利益受損。武舉與軍務監一樣,李威又說出了糊名制,使武舉與軍務監製度更完善。

這是好的一面,壞的一面,就是誰先做這個惡人。

武則天與裴炎要貪圖這個功勞,惡人他們就必須先做了。可不貪圖,那好,前功盡棄,武則天之議,成了空談。

這纔是裴炎頭痛的地方f

!!

第13章 宮中立威 將軍指點第266章 爭第468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三)第139章 定(一)第59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下)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37章 東園岑寂(二)第36章 東園岑寂第145章 定(七)第103章 會戰(四)第471章 暗滴蛟珠墜(三)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318章 堪笑一葉飄零(二)第285章 當決斷第342章 數十年載(二)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315章 方來還有英傑(三)第277章 十萬貫第209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下)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203章 首功蕭何 再喻王弟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下)第425章 未怕金吾呵醉(三)第72章 天高海闊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245章 獻藥第144章 定(六)第64章 榮譽即吾命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162章 啓航(八)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第142章 定(四)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242章 高度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452章 肯把菱花撲碎(三)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133章 春雷(五)第307章 橫槊題詩(二)第251章 砥柱第220章 姚州之戰(五)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132章 春雷(四)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373章 香車血斾(三)第413章 樓臺歌舞(二)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117章 問琴(上)第73章 刺激第481章 天上人間夢裡(五)第53章 黑山之戰(下)第330章 孤城絕域畫角(一)第106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一)第347章 非川悽草(五)第37章 東園岑寂(二)第52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下)第53章 黑山之戰(下)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90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中)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385章 曰今朝流年(二)第160章 啓航(六)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347章 非川悽草(五)第177章 合(五)第220章 姚州之戰(五)第352章 枯骨接翠(二)第474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一)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61章 和親(上)第115章 暴力繼續時第52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下)第460章 三千樂指(二)第215章 烏龜第371章 香車血斾(一)第232章 太子成人 皇帝上天第158章 啓航(四)第44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七)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3章 大非川第15章 爲問花何在(三)第110章 會殺人第141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上)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439章 清淚如水(一)第427章 甚輦路(二)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222章 無厭王妃 悔放玄德第29章 輕翻柳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