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三)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至少檯面上要按規矩來辦。

想到此節,武則天又明白了兒子的一個用意,其實還可以在青海將此事就發作起來,與次子的一案一道發作,用這個理由都可以,打興兵勤王的旗號。沒有做,說明兒子還顧着制度。

既然按章出牌,應當有方法的。

兒子按章出牌,自己也要這樣做。不是吐蕃那兩個蕃子,明崇儼是大壓,內宮不可拘禁刑訊。從兒子沒有回來之前,朱敬則已派了人出外取證,現在取到兩京,手中大約得到了大量證據,自己敢做,相信李義坎、劉仁軌拿着這些證據,也能從自己手中將人搶走。

到時候自己還會十分尷尬。

裴炎又思竹了一下說道:“要麼天后,不拘他全家,用替陛下醫治爲藉口,將明崇儼留在上陽宮。”

“還是不妥,醫治歸醫治,若是這個賊子做的事很大,還會討要過去審刑。而且前面一留在上陽宮,不讓他出去,後來劉仁軌他們必然反應過來,會立即將明崇儼抓捕,一點時間都不留下。”

這一說,裴炎也沒有辦法了,就是留下時間,能留兩天,或者三天?

武則天看着薛元超,問道:“薛卿可有什麼好主意?”

實際上這個場合,本只喊裴炎一人。之所以將薛元超喊來,不是指望他出主意,而是將他栓在自己船上。到了明崇儼案情翻開,正式攤牌,要保持他們兩人站在自己一邊。

薛元超支吾道:“要麼天后勸陛下,讓帝位禪讓給太子,但軍國大權,仍然控制在兩位聖上手中。”

若那樣,倒是自己最想要的。可是兒子會不會樂意?雖然他的悖逆度不及次子,但也絕不會是一頭溫順的小綿羊,眼下機會大好,他會樂意做一個傀儡皇帝?武則天搖了搖頭說道:“不妥。”

可是薛元超這句話給了裴炎靈感,說道:“天后,可以勸陛下下達一份詔書,讓太子出征西域。”

“這更不妥”,薛元超立即否決。

太子偶爾出征一次可以,仿照李建成例。但終是太子,不能什麼戰爭,都要太子來解決。再說,就走出徵,沒有數月準備,太子不得行,不用數月時間,數天時間都不行。

其實是急切之下,裴炎思考也不周全起來。

但這反而讓武則天更放心,這個裴炎,她利用了他的野心在重用,可是行事滴水不漏,心思又十分縝密,若是智慧都超過了自己,那麼用過,會很麻煩。

可是裴炎的意思,武則天還是明白的,說道:“裴卿是好主意,不過出徵西域萬萬不可。但可以讓太子巡察河南道。”

“天后妙策。”

河南道今牟受了旱災,巡察河南道,是察看災情的後續影響,安先百姓的。這是養名建功之行,又不需要準備,立即就可以着行。

大的方針制訂下來,儘管薛元超還在莫明其妙,武則天很豪氣地一拱手:“本宮替陛下謝謝兩位相公。”

“天后,臣不敢當。”

告退離開。

武則天立即來到丈夫寢宮,將李治喚醒,說道:“陛下,有些不好的事,將要發生。”

“皇后,什麼事兒?”

武則天將事情經過簡單撫要地說了一遍。

“這個孽子!”

這時候李治並沒有動廢太子的念頭,當然也不好廢的,可也從沒有想過會立即禪讓。喘了一口氣說道:“聯這副身體,還有幾年好活,爲什麼等不及!”

“陛下,不能急,聽臣妾將話說完。陛下的身體一直不大好,這些年臣妾處理政務,也感到累了。畢竟上了年齡,精力一年不如一年。”

“皇后,這些年苦了你,”李治動情地將武則天接在懷中,撫摸着她的長髮,憐惜地說道。

“也不苦,能得到殿下的垂青,是臣妾一生最大的幸福。”

“也是聯一生最大的幸福。”

夫妻倆人說罷,皆露出甜蜜的微笑,可正事還是要緊,兒子的這一關不大好過,丈夫的這一關同樣不大好過。丈夫犯起倔來,咱偏不讓,朝野上下全部忤擊,兒子廢是不能廢,就是不登基,倒向兒子的大臣會更多。丈夫呢,這一氣一病,所剩的時光會更短,到時候自己與兒子也必然勢不兩立。這個結果,她同樣不想。

恩愛了一番,又說道:“陛下,聽臣妾將話說完。臣妾累,朝野反對的聲音也很大。再說弘兒,已經長大成人,文武皆有功,唯獨差的就是閱歷與磨練。這時登基爲帝,也不是不可。正好陛下可以做太上皇,監督其執政,讓國家平穩過渡。因此,臣妾心中有一個想法,讓弘兒爲帝,陛下繼續自稱爲聯,命爲誥,文武君臣九日於皇城請命。皇帝自稱爲予,命爲制或者敕,每三日受命於東宮。三品以上者除授,以及大刑獄者,比決於太上皇,餘者皆決於皇帝。”

首先在宮殿上,將大義頑強的佔有,是東宮受命,不是在皇宮受命。然後在自稱上再次將大義佔有,雖是皇帝,但不可自稱爲聯。再從官員任命上將大權佔有。

唐朝正一品官員有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將,從一品官員有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散官有開府儀同三司、驃騎大將軍。正二品散官有特進與輔國大將,職官有尚書令,也就是尚書省的首官,可因李世民曾任此職,後一直空缺,用左右僕射代替。這此官有授,但別當真!皆是虛職。從二品的有尚書左右僕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護,還是虛職,左右僕射職權很小了,三少是榮職,後者則只有皇帝的幾個兒子才能擔任。

真正有權的,從三品開始,正三品的有侍中、中書令、十六衛大將軍、六部尚書、太子賓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護,從三品的有御史大夫、秘書監、光祿,衛尉,宗正,太彳。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卿、左右散騎常侍、國子祭酒、殿中監、少府監、將作大匠、諸衛羽林千牛將軍、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長史、大都護府副都護。職與權也未必百分之百對等,比如九寺正卿,十六衛大將軍手中的權利,明顯不如吏部侍郎權利重。

但是這個三品,幾乎將重要的官僚全部攏在其中,包括同中書門下三品的使相。

這樣一來,太上皇手中還友繼續掌握着重要的大權,可是皇帝手中也有權,只是沒有太上皇權重。

這也是武則天的底限。

所有軍國大事控於是自己與丈夫之手,兒子肯定不樂意。可全部放給兒子,武則天也不甘心。就是她甘心,丈夫都不會甘心。

李治還是不作多。

只是一個太子,都逼得自己要低頭做人,當了皇帝,手中又正式攏有了許多權利,自己更要低頭做人。忽然心中一陣悲哀,做兒子的時候,被一個強勢的老子打壓,做老子的時候,被一個強勢的兒子打壓。

想到這裡,都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武則天看到丈夫似乎有些心動,繼續乘熱打鐵,說道:“陛下,你不願意,恐怕弘兒看到軍國大權大多還在陛下手中,他也不會太願意。”

“還要怎的?”

“唉,誰叫他類似太宗皇帝。”

李威才能肯定不及李世民,否則都不用如此忌憚武則天,但看上去,很類似,有文治之功,也有武功。還象李世民一樣,尉遲敬德在前面不要命地用大槊開道,李世民在後面放心大膽地射冷箭。李威用作開道的大將更多,李謹行、驂務整、張虔勳、辛承嗣,甚至細封雷都做過他開道的先鋒

不是指作風,是指對父親的安排,玄武門之變沒有多久,直接將父親李淵送到深宮養老了。什麼權利也沒有給。

這是點醒丈夫,遷讓一下吧,不然落得你爺爺的下場,到時候什麼爭不到。況且你父親已經開了這個頭,兒子再開一次,問題也不大緊。

李治窩火的不言語。

“陛下,時間緊迫,只有兩天時間……現在解決,還可以使事情不會宣揚出去……”

李治大半天才吭聲,道:“聯也擔心,就是你所說的條件,這個孽子還會不滿。”

“這個無妨,陛下,你可以這樣去辦…然後臣妾再去調停一一……”一一。

又是沉默良久,頭腦漸漸冷靜下來,不僅是一件醜聞,自己又在生病,雪上加霜,最後道:“皇后,就按你所說去做吧。”

武則天在保住自己的底限,但也不算太過惡劣,沒有她居中調停,依然很有可能繼續僵持。

第二天李治抱着病,爬了起來,接見幾位宰相,說道:“河南道現在旱情如何?”

劉仁軌沒有反應過來,裴炎卻搶在前面回答:“啓稟陛下,旱情稍緩,可是各地依然有一些災民沒有安置下去。”

“爲何?”

“西域即將有戰事,還要安排百姓遷移前去青海,國庫吃緊。”

“國庫再吃緊,也不能讓百姓受苦。”

劉仁軌還是沒有想起來,李治一直對百姓不惡,只是晚年戀權,平空地搞出許多事,反感的也是後面的這一條。若是皇后是一個溫順之輩,又都不怕。關健皇后手腕毒辣,智慧過人,這纔是一干直臣最擔心的。

“陛下所言極是,”劉仁軌還附和了一句。

“來人哪,傳聯詔書,立即讓太子爲河南道涉黜大使,巡視河南道各州縣,安置救濟災民。”

劉仁軌大驚說道:“陛下,不可。”

“爲何不可?不僅是巡撫,是賑災,救濟,太子仁愛,是不二的人選。”

裴炎與薛元超心領袖會,立即說道:“陛下此詔最爲英明不過。”

他二人是有意附和,其他數相也認爲此詔很恰當,當然,大理寺弄出這麼大動靜,皆知道。但審案是大理寺的職責,與太子也沒有關係。將案情真相大白,元兇捉拿歸案就可以了,與太子巡撫是兩回事。再說太子爲了保護自己,將五百士兵駐紮在東宮,很不符合體統,正好這一巡撫,免去了這份尷尬。巡撫回來,元兇捉拿歸案,兩美其美。甚至還認爲只是巡撫,兩三個月時間,對朝堂政局影響也不會很大。

劉仁軌卻急了,說道:“陛下不可,太子城門所說一案,漸漸真相大白,還需要太子手中的一份證供。”

“是什麼證供,讓太子交給你,各位散吧。”

“陛下,真要讓殿下巡撫,請給殿下五六天時間,再巡撫不遲。”

“爲什麼要等五六天時間,難道你有什麼不軌的想法!”李治忽然暴怒起來。

劉仁軌開不了……

“散!”

只好散去。

劉仁軌立即喊來裴行儉與秋仁杰朱敬則,將這個突發情況說了一遍。

“難道皇后察覺了?”秋仁杰狐疑地說。

裴行儉在苦思冥想,最後說道:“那又如何,就是下詔,殿下拖上五六天,又能怎麼的?真不行,出洛陽,然後找一個藉口,留在洛陽郊外不行,這拖一拖,幾天就下去了。或者再不行,巡撫河南道,先從洛陽開始巡撫。幾天同樣也能拖下來。”

“是,某疏急了,在上陽宮做得急。”

裴行儉與秋仁杰都不怪,到了關健時分,幾人心裡都揹着沉重的包袱。成他們就是功臣,不成,他們所有仕途到此終結。聽到這個變故,每一個人都會有些失措。

裴行儉又說道:“這一詔是很無理,又是突然,我只是怕皇后已經察覺,沒祿氏之事皇后不知,可是那個X藥,皇后已經知曉。”

這一提醒,三人都認爲很有道悲

“但就是察覺,到這時候也晚了。我們手中已經掌控了大量的證據。”秋仁杰說道。

“皇后察覺,那麼必然知道晚了,這是以進爲退。再等一等,今天晚上就會有結果。”

“若是皇后退一步,最好,”朱敬則撫胸說道。

這個話裴行儉、秋仁杰皆不是很贊成,好不容易迎來這份楔機,皇后即便是退,也退得有限度,這個結果,卻不是他們所想得到的。可是朱敬則這個動作,卻能代表着大多數清臣的想法。最好還是和平演變,又符合人倫孝道。並且皇后一退,太子是人子,是臣,還不得不做出相應的退讓。

到這時候,裴行儉心中更是後悔,當初在青海,不如勸殿下強行兵變的。

在屋中走來走去,這還在辦公,即使聚集在一起,時間也不能長,想了一會兒,心中覺得很可惜。這可是太子用命換來的,忽然就想到了一條計策,說道:“若是皇后退,殿下也可以退,先將大義佔下來再說。”

太子在大臣面前是半君,可在皇帝面前則是臣子,但做了皇帝,不管是什麼皇帝,都是皇帝。這一點很重要的。

不過現在不大好進東宮,只好等下值。

另一邊李威也接到詔書,但他也不會傻呼呼地離開,很老實地將聖旨接下。留在東宮磨蹭,與裴行儉一樣的想法,就是讓我走,我耽擱一個五六天六七天,還是不難。

武則天就到了東宮

參見後,武則天坐下來,說道:“弘兒,這些天,本宮一直在與你父皇商議着一件事。”

改成了這些天,人情該賣的時候還是要賣的。

李威害怕他的母親,武則天多少也忌憚這個兒子。

沒有回答,看看母親。

武則天又說道:“剛剛(又改了)本宮聽到你父皇下詔,又勸說了良久,這些年你父皇身體一天比一天差,本宮年齡也漸高,沒有當初的精力。”

然後看着兒子的表情。

若是往日,兒子必然會說,母親還沒有老呢,貌美如花,怎麼說年齡已高呢?說不定拉着自己的手,親熱一下。但今天沒有,心中冷了冷。不是心腸歹毒,到了關健時候,這時心軟,索性駕一葉扁舟真的去南洋各個島上做島主吧。

可是兒子手中有底牌,只好忍氣吞聲,繼續說道:“早幾年你還小,年青,行事很毛躁,現在稍稍好一些。因此,本宮勸你父皇將帝位禪讓於你,但爲了國家平穩過渡,先讓你學習一段時間,軍國大事先讓你父皇掌管,你看如何?”

這叫漫天開價,坐地還錢,底限不一下子亮出來。

李威對這個價錢極度不滿意,軍國大事,還在讓你們掌管,這個皇帝不亞於一個傀儡,做它幹嘛,想也沒有想,答道:“母后,兒臣不想。兒臣只想做一個太子,孝順父皇母后。”

“當真?”武則天臉色往下一掉,極度不喜地說道:“若你不願意,還有一個辦法,因爲你年青,行事不是很穩妥,就包括你在城門責難裴相公。所以可暫且在東宮主持小朝,你父皇在皇后九天一次大朝口三品以上除投與大獄外,餘者皆由你處理。讓國家平穩過渡,也給你一個學習的過程時間。”不悅,失去了耐心,於是直接將來意說出來,省得磨工夫。

李威還是不滿,這樣一來,幾位宰相、六部尚書與九寺正卿,仍然在父母親手中控制,自己是得到一些權利,比如可以正式批閱奏摺,處理國家事務,甚至除授四品以下的官員。但得到的權利,比父母實際控制的權利依然小得多。

可這是父母主動做出的讓步,省得自己將明崇儼案件翻出來相逼,畢竟這樣做,多少也算不孝順的。也爲子孫後代做了一個榜樣。

正在考慮其中的得失,主要母親這一手很突然,出忽他的意料之外,想都沒有想過,不得不考慮一番。武則天更惱怒了,喝道:“弘兒,這是你父皇的忍受範圍,也是本宮所忍受的範圍。若不答應,休想用明崇儼打出突破。!”

將話挑明瞭說。醜聞就醜聞,惹惱了我,咱就這樣僵持着,你還也來個兵變不成!

很符合武則天的行事風格,似乎李威也學了不少過去。說完了,盯着自己這個兒子,看他這一回如何回答的。(

第123章 東都黃昏(二)第313章 方來還有英傑(一)第341章 數十年載(一)第433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一)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268章 人選第223章 將軍歸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97章 等(上)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94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上)第270章 大手筆第245章 獻藥第394章 一聲羌笛(一)第211章 渡(上)第228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上)第185章 裴炎擔過 太子離家第48章 害怕第40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三)第47章 我的國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88章 獻畫閻相 千里追郎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第372章 香車血斾(二)第304章 那更寒蟲四壁(一)第412章 樓臺歌舞(一)第211章 渡(上)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350章 非川悽草(七)第104章 會戰(五)第40章 靜繞珍叢底(一)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45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八)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第468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三)第140章 定(二)第343章 數十年載(三)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361章 射日墜(三)第404章 竿旗過市(三)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106章 奇兵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第312章 江流如此(三)第469章 暗滴鮫珠墜(一)第318章 堪笑一葉飄零(二)第469章 暗滴鮫珠墜(一)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343章 數十年載(三)第331章 孤城絕域畫角(二)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276章 煮青蛙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190章 象墓(上)第90章 先聲奪人(上)第174章 合(二)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239章 交換第333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二)第176章 合(四)第165章 甜(上)第293章 只愁風雨無憑準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19章 葬楚宮傾國(二)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190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下)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96章 彥伯偷嘴 半年之約第144章 定(六)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481章 天上人間夢裡(五)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242章 高度第360章 射日墜(二)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145章 許府添丁 真相大白第178章 韋月省親 許氏求歸第90章 先聲奪人(上)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307章 橫槊題詩(二)第141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上)第84章 前夕第434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二)第46章 輕重第135章 春雷(七)第166章 甜(下)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179章 南征問策 聖意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