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樓臺歌舞(一)

東宮幾個妃子離開,李治也離開長安了。

到少林寺進香去的,這對夫妻去了少林寺好幾次。其實去少林寺是假,想去洛陽了,但不大好意思開口,用了這個託辭。

這也很正常的,唐朝皇帝喜歡在長安洛陽兩頭跑,李治洛陽去得更勤快。但有一個不正常的地方,依然沒有剝奪李賢監國之權。

於是李賢傻眼了,這時候監國還有什麼含味?除了幾個與自己一抹黑,上了船下不了的大臣外,還有幾個大臣再倒向自己?看看,自從大哥平安回來的喜訊傳到長安,自己王府大門前冷落得都快落烏鴉。

也不好意思監國啊,大哥什麼話也沒說,李敬玄好,劉審禮好,或者自己好,什麼人都沒有推卸,只說他沒有做好,讓論欽陵有機可乘。然後又呆在青海,大有不滅吐蕃,何以家爲的味道。

對自己不但不責備,還送一匹青海璁。

京城立即傳揚此事,一下子就站上了道義的高度。可當真不生氣?相信就是聖人,也會生氣。大哥是不錯,不承認不行的,可是能不錯到超凡入聖,不對,是超聖入仙的境界?

到這時候,忽然能體會當初父母親的心情。

大哥是好象一直沒有對帝位做過什麼表態,也幾乎沒有看到他爭過,逼過,可父母親爲什麼那樣苦苦打壓?這纔是真正的爭啊,爭到骨子裡。

心情鬱悶萬分,每天還要往政事堂跑,聽完幾位宰相議事後,才能回府。那一路,大臣的白眼可想而知。

這一天,回到府中,一個客人到來,房氏的父親房先忠。

房家是一個很顯赫的官宦世家,房氏的祖父房仁裕是房玄齡的遠房族親,李治與武則天的佐命功臣,在武則天、李治與長孫無忌爭執中,果斷站在武則天一方,因此官拜戶部尚書,死後陪葬昭陵,特別是後一條,是對功臣的一種特殊肯定與嘉獎。不然也不會讓房氏許爲李賢的妃子。父親也不錯,身爲大州的宋州刺史。

但李賢很納悶,問道:“伯父,你怎麼來到京城?”

外放各州刺史,可以在轄區裡亂跑,甚至有事可以到鄰近的州府看一看,可不能隨便讓你往京城跑的,有事上奏摺,無事治理地方。要麼特殊情況,回京述職。

“因爲漕運,我與汴州刺史一道被召到京城與諸相議事的。”

監了很久的國,李賢一聽會意了,宋州漕運沒有汴州重要,可也是大運河上的一個重要樞紐。河北河南之地旱情重,還沒有真正緩解,青海還有幾月收成才能上來,去年河西走廊又遭到蝗災。所以朝廷必須大量南糧北調。

召這二州刺史進京議事,很正常的。

房先忠又說道:“但我只呆一天,明天與諸相商議完後,就離開京城,所以過來說幾句話。”

“請說。”實際上不是因爲奪嫡,李賢也是一個彬彬有禮,禮賢下士,謙虛謹慎的人。雖然有些小缺點,總體資質還是不錯,否則張大安他們都不會前來輔佐。奪嫡嘛,總要有拿得出手的東西去爭。

“你與太子相爭,最後能有幾分把握獲勝?”

李賢臉色立即沮喪下來,不能答,一分把握現在恐怕都沒有了。

“可是……”不能說啊。

看着他的臉色,房先忠忽然明白過來,大約外面那些個傳言是真的了,爲了奪嫡,這個女婿不惜十幾萬青海將士生命不顧,收買了張桂東那外狗太監。

“一失足成千古恨哪。”

李賢不能言。

“但殿下,爲時不晚。臣有一句話,不知殿下聽不聽得進去。”

“伯父請說。”

“皇上既然將此事遮掩過去,太子也沒有指責追究。這件事也等於消失了。臣不在朝堂之上,與太子素未謀面,可聽到他的一些事蹟。想來心性不算壞。既然此時不追究,幾年後,也不好意思再將它翻出來。依臣之見,殿下寫一封信到青海,含蓄地認一個錯。還有那個監國,更是一個笑柄。皇上沒有收回權柄,可不是非要你一定去監國,況且各位宰相會不會讓你再去處理政務。不如不去政事堂。做一個太平王爺,豈不強過黎民百姓數倍?”

“我就擔心大哥。”

“是,有可能會很生氣,可幾年下來,怒氣自會消解。他還是你的大哥。”這個幾年是指太子能登基的時間。就算他現在水到渠成,李治還活在世上,坐在龍椅上就是不讓位,難道讓李威去將他強行掀下來?

“殿下啊,就聽父親大人的話吧,”房氏說到。

太子沒有回來,可以爭一爭,可爭到什麼地步了,讓皇后數次相逼,四面楚歌。況且太子已經平安回來,這個爭下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說句不好聽的話,是飛蛾撲火,看似光明,實際那個光明不是飛蛾所能擁有的,撲一次受了傷回來,立即閃吧,再撲準得死。自找死路啊!

李賢想了半天,說道:“就依伯父之言。”

“那就好,請相信臣,其他各人,也許有許多想法。可我家女兒爲殿下王妃,臣絕無半點對殿下不利的想法。”

“是。”

將房先忠送了出去。然後趴在桌子上寫信,可不好意思,怎麼也寫不好。

這一拖,拖到第二天,信還是沒有寫好,可也沒有去政事堂。實際上他去不去,是沒有人將他當作一回事了,去了,確實是笑柄。有的大臣刻薄的,直接在背地裡議論他不要臉面。

到了晚上,信還沒有寫好。張大安來了。有些急,你關健時候倒戈了,還是兄弟,說不定還有機會讓太子原諒你,可我算什麼,上了你的賊船,要死大家一起死,要富貴大家一起富貴。

心裡面的想法,嘴上不會說的,問道:“殿下,爲什麼今天不去政事堂?”

李賢將房先忠的話說了一遍,說完了道:“張相公,房使君言之有理啊,我讓你們失望了,既然大哥回來,我還是退出吧。”

“婦人之見!婦人之見!”

“張相公,何來此言?”

“臣問殿下,你前段時間批閱的奏摺,依臣來看,十分中肯,不算差的,可爲什麼天后能挑出那麼多毛病?”

“是有不完美的地方。”

“那麼誰敢說做到完美這二字?那麼爲什麼民間對天后有那麼多反對的聲音?想挑毛病簡單的。是不錯,陛下遮掩,太子也沒有追究,看似此事揭過。而且臣還敢保證,只要殿下這一退,此事太子以後絕對不會翻出來。可是想從其他地方挑毛病,豈不是很容易?”

“這……”

“或者殿下低調,閉門不出,將自己主動幽禁起來,閉門避禍,做一個不引人注意的親王。可是臣再問你一句,古今史書你也看過不少,有多少親王突然‘病死’?”

“這……”

“臣還問你,爲什麼陛下繼續讓你監國?”

“張相公,父皇已經對我不滿意,繼續監國,只是一個幌子,無非讓我做他的一枚棋子,對大哥進行一下掣肘。”

這句說得倒是很正確的。

“是,眼下是。大約覺得愧疚,眼下陛下對太子肯定會十分欣賞,同情,若是這時候讓陛下做出選擇,無疑還是太子。可你莫要忘記了一句話,此一時,彼一時。眼下是眼下,陛下有明崇儼醫治,會有很長的壽命。少則十年,多則二十年三十年,未必可知。”當時恨不能李治馬上就病死了,現在反過來,卻想李治活得越長越好。繼續說道:“時間一長,陛下會不會是這樣的想法。太子名聲如此,年齡也快到了時候。皇后又與太子走到一起去,陛下如何自處?又如何來維持這個朝堂的平衡?那時,只要有臣子稍稍提撥一下,陛下會有什麼想法?又會怎麼去做?那麼這個假監國,就有可能變成真監國了。”

這一說,又是有幾分道理的。

一段時間後,李治肯定不是現在的想法。

李賢又有些心動。

實際上從這時候起張大安真正開始在高空不繫安全帶,就在走鋼絲。

這想法很危險的,幕後的他不知,李治心中已經有了一些想法,兒子說過五年六年的時間,大約是兒子的一個暗示,或者承諾?李威沒有這意思,也是李治胡思亂想的。可擺上檯面,卻有了這層意思。到了青海,雖逃了出來,但吐谷渾的事並沒有真正解決,朝廷花了那麼大的心血,人力、物力,不是爲了你表演一場精彩的逃亡大戲的。

何爲解決呢?將九曲奪下來,也算是解決,有功,或也算是沒有解決。將党項人圈起來,替國家平空增加了幾萬戰士,更算有功,可也算沒有解決。想要將整個吐谷渾奪下來,何其不易。

現在總算明白這個道理,吐蕃真正尾大不掉,想戰勝它,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還有呢,兩渠還有幾年光景,今年下半年開鬼門河,明年三門工程結束了。可是丹水渠呢?還有幾年。我禪位於你,你總得將這個政績留給我,這種交換關係不算過份的。

沒有與李威說,但是李治心中的想法。留李賢監國,是掣肘,可這一回並不是想培養接班人了。

從李治心態,張大安這一條就說不過去。但確實,時與時不同,也保不準李治以後頭腦會作熱,而且操作得當,很有可能演變成張大安所說的那種局面。

可別忘記了武則天,李威沒有回來,已經讓李賢仙仙欲死,是及時回來了,不然一收網,此時李賢不死也會脫層皮,輕則流放到那一個旮旯裡,重則被廢幽禁禁中。

況且還有李威。

這一次神話般地殺出重圍,聲勢到了什麼地步,別的不看,看一看長安城中近百萬條大紅的披風就知道了,不僅是少年在系,婦女少女也在系,反正繫上去也好看,又是時尚,還有太子的一段傳奇。

李治因病處理事務失控,只成了一座泰山,可以爬一爬,可是武則天與李威無疑一人是珠穆朗瑪峰,一個是喬戈裡峰。

面對這兩座世界之巔,讓李賢這個文弱的皇子,如何能翻過去?

“張相公,那麼我如何去做?”

“繼續監國,只要殿下在監國,就有大義在手。若不監國,這樣殿下就退縮了,陛下如何作想?你主動退局,又因爲一些事讓陛下疑心。以後陛下對太子不滿,不要不相信,時間一長是必然的,陛下肯定不會扶持你上臺。還有英王,還有相王,相王雖年少,不比殿下差啊。現在年少,幾年後就不年少了。”

“可是……”

“臣知道殿下的難處,但不難。殿下欠缺的是聲名,這是皇后派人揚傳的,可那又如何,這個黑白是人嘴裡說出來的。若以前人們將黑寫爲白,白定爲黑,現在黑就是白,白就是黑。皇后能派人揚言,殿下不能派人揚言?但這也不急,殿下暫先低調監國,不惹陛下動怒,陛下才是根本。但在外面可以做一些有用的事,比如賑濟一下孤寡,或者表現出一些容人之量啊。太子能做,你也能做。”

“能不能再說詳細一點?”

行了,本來想下船的,讓張大安這一勸,又在這條船中坐下了。

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119章 問琴(下)第119章 問琴(下)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40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三)第9章 春歸如過翼(三)第318章 堪笑一葉飄零(二)第363章 射日墜(五)第66章 去紈絝吧第103章 母親的懷抱(一)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476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三)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127章 三敗俱傷 此身非彼第157章 啓航(三)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178章 韋月省親 許氏求歸第195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上)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269章 竹籠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第62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上)第264章 天下第480章 天上人間夢裡(四)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162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上)第66章 圖窮(上)第444章 簾影動第364章 長槍縵纓萬里(一)第99章 婉兒初啼 齋月漸滿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243章 祥瑞第386章 曰今朝流年(三)第124章 臭味相投 太子謀財第464章 到春時欲睡(二)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34章 時叩窗隔(二)第91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下)第40章 靜繞靜叢底(二)第164章 探(二)第385章 曰今朝流年(二)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440章 清淚如水(二)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3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一)第127章 東都黃昏(六)第334章 遙憶當年第242章 高度第223章 將軍歸第358章 欲摘弓(二)第257章 論菊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397章 夜寒月白(二)第72章 沐猴而冠 難得糊塗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190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下)第19章 葬楚宮傾國(二)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5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上)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247章 親事(上)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234章 標點爭執 二女事泄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164章 探(二)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第142章 定(四)第248章 親事(下)第30章 針尖麥芒 跳樑小醜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92章 和尚吃肉 狄公歸來第336章 衛公拍手(二)第278章 種惡因第189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上)第415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二)第317章 堪笑一葉飄零(一)第97章 火燒大江(下)第83章 大帽壓頂 小虐彥伯第134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中)第453章 腸斷竹馬兒童(一)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240章 立志第94章 聲東擊西(下)第49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下)第164章 探(二)第144章 入甕之君 暴刑長安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24章 亂點桃蹊(一)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