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巧匠

李威只好替李治輕輕蓋上被子,然後躡手躡腳地走開。

李治這才睜開眼睛,露出一絲苦笑,不管這個兒子以後會有什麼作爲,大約還不會做出爲謀奪帝位,弒君弒父弒弟的行爲。只能這樣自我安慰了。主要是病,這一次瘧疾讓他有些心灰意冷,想法又是兩樣的。若病好了,又會有另外的想法。

李威又找到母親,將事情前後稟報,父親的意旨嘛,況且母親也要尊重的。父親大約不會殺自己,但母親千萬不能得罪了。

武則天卻沒有想其他,沉思道:“不僅如此。兩渠一修,所需不菲外,還有巧匠。昔日有立德,立德死後,又有立本。山陵宮殿,大的水利,皆是他們一手謀劃。可是閻相公同樣病重,勉強帶病議事,已是難得,如何主持兩渠之務?”

也就是相當於總工程師。

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好的總指揮,不但能讓工程順利進行,節約大量開支,勞力與財力,還不會有多少返工。相反,一個外行漢指揮,後果會恰恰相反。

李威皺了一下眉頭。

武則天又道:“其實不用想得那麼複雜,只要將正都立在東都,所有煩惱立即解除。”

“母后不可,東都沒有天險可守不提。從地勢上來說,東都是天下中心,然而定爲正都卻極爲不妥。放在西京,天下精兵立於西側,可以對西域靈武進行遙控。放在東都,遙控不力,西域遲早會有鉅變產生。比如東漢,有西羌之亂,再比如隋煬帝,也坐成突厥勢大。雖然不因此瓦解,也有部分因素。或者如東晉,定都爲江寧,只能據守江南,再無力統一中原。”

還有例子,宋朝定都汴梁,失去了西夏。明朝做得很好,定都於北平,若不是李自成謀亂,滿朝不會入關。就是李自成謀亂,如果不是他搶了人家的小老婆,吳三桂不放山海關,滿朝依然不會入關。所以滿朝入關,李自成是最大的罪魁禍首,其次是吳三桂,然後纔到崇禎斬殺袁崇煥自毀長城。當然,這個不能說出。

以武則天的智慧,不提醒便罷,一提醒,也能意會一些。想了一下,久久不語。過了好一會兒才說道:“你有沒有想過財力?看到你有作爲,本宮十分開心,卻不能好高騖遠。”

武則天說這句話時沒有任何不良之心,關於治理渭水,或者重新開挖廣通渠,前年就與丈夫還有閻立本商議過。結果閻立本在家中苦思冥想了十幾天,前來稟報,說無能爲力,財力不夠,三門石柱也沒有辦法除去。於是作罷。

李威只好怏怏不樂地回到東宮。狄仁傑與魏元忠還在,在教上官婉兒經義。當然教她是假的,是等候李威消息。不過看到上官婉兒的才華,兩人眼中都露出欣賞的神情。

小姑娘年漸長了,開始漸漸有些小大人的模樣,學問也在漸長。連同自視其高的李賢每次過來,都要與她攀談幾句。只是自李賢有了爭太子想法後,上官婉兒對李賢態度變得逐漸冷漠。

此事不需要隱瞞,當着幾個妻妾的面,李威直接說了,魏元忠嘆惜一聲:“兩位聖上果然思考周全。”

話音一轉,又說道:“但殿下也是不錯,居然這麼短時間想出來種種,更是難得。”

李威有些訕訕。魏元忠短時間,是指他接到楊徐二人之死,才臨時起意的。也算是爲了紅顏怒髮衝冠的作爲。但魏元忠誇獎的成份多些,李治之所以說出其中許多種種,是深思熟慮的。卻沒有太子來得敏捷,以及奇思妙想,這也是太子的才能。

可狄仁傑皺着眉頭,說道:“殿下,不是很好,如果陛下否決,不去執行即可。但陛下同意殿下去做,就要做好。否則殿下給人印象會是好大喜功,急於求成。當然,很困難,可殿下辦到了,等於是真正的功績,也成了……一大半。”

這個成了,是指繼承帝位的。

但話也能反過來聽的,辦好了,成了一大半,辦不好,等於自己是畫蛇添足。

李威一呆,三門石柱不知道能不能除去,首先這筆錢從哪裡變出來?

魏元忠也立即拿出地圖,看了大半天,搖着頭說:“不是很好辦。需要很多經濟,而且三門這根石柱很是……別人還好些,特別是殿下,揹負仁愛之名,如果因爲工程,死了許多民夫,縱然成功,也是失敗。還有精通土木的大臣,也不是很好找。”

“殿下,妾身可以保舉一個人,”傳來幼嫩的聲音。

三人扭頭看去,是韋月開口說話的。

魏元忠笑道:“韋良娣,你保舉何人?”

“我保舉的是我的族叔伯,司農少卿韋弘機,顯慶五年,我朝東征高麗時,因雨發生洪水,軍隊受阻,糧草運輸艱難。韋少卿利用巧思,架橋鋪路,生生從山洪中開出一條道路,將糧草及時送抵軍營。因此陛下擢升他爲司農少卿。家中幾位長老也常常誇他是幷州都督(閻立德死後贈官)。”

若是韋月所言,沒有人當真。但出自韋家的長者之口,幾人都有些忽信忽疑。論土木技術,閻立德還要閻立本之上。不用與閻立德相提並論,有他一半本領,已算是一個內行漢。

李威說道:“派人請韋少卿過來。”

想了想又讓太監回來,吩咐道:“讓他到閻相公府上等孤。”

韋弘機有沒有本領不知,但閻立本的土木本領,已經展現。想要辦妥此事,需向內行人請教,再說,韋弘機有沒有本事,自己問也是問不出所以然,同樣也要讓閻立本甄別,有了本事,可以讓他總領,再說,又是司農少卿,官職算是顯貴,主辦兩渠工程,不算地位太賤。

然後立刻起身,前往閻立本的府上。

閻立本迎了出來,七十多歲,同樣又在生病,看上去,給人一種日暮西山的感覺。讓李威進府,然後說道:“殿下,臣早在家中等候多時。”

李威苦笑,道:“閻相公,臣今天所議,有些孟浪。”

“殿下,請坐。也不是孟浪,其他三條,臣覺得也有些可行。一旦施行,可以調濟糧價,這是國家的根本,太貴傷民,太賤也是傷民。蕃胡更是以治化爲主,鎮壓爲輔,此乃是上天浩生之德。但王化不是嘴上說的,也讓蕃人胡人看到實事。海市一事,亦是如此,堵不如疏。只是兩渠有些艱難。”

“孤剛纔與父皇母后商議過,他們也認爲其他三條,只要商議妥當,可以施行。就是兩渠,種種難處,施行不易。”

“其實前年,兩位聖上就同臣商議過此事。臣思慮良久,並無良策,此事作罷。但也不是沒有辦法,治渭不如治理廣通渠,此渠建於隋朝,從河堤到河底,大多數鋪有石板,窮奢極欲。現在淤塞,只是一些淤泥,挖去並不困難。可此渠長達三百多裡,所費不菲。此一。此二,想要通航,必引他河之水衝之,又是一筆開支。”

“孤也向父皇提議過,引灃水、滻水注入渠中。”

“此法甚好,只要將大興苑一部分割讓出來,就可以通航。但殿下既然與兩位聖上商議過,可知三門峽口,那個石柱?”

“知道。”

“殿下可知以前運河如何開挖的?”

“這個臣大約是知道的,將水引於他處,或者重新開一條河道,運河修好後,將土堤挖開,讓水將淤泥沖走,運河即成。”這不算困難,在治理洛陽城外那片皇莊時,李威就用這個方法,將山溪切斷,抽乾沼澤的。

“這是正常的開挖運河方法。”

“還有一種,兩邊都是大山。想開挖運河,又想不傷民力,只好等到枯水時季,就着淺水之處,攔腰重新用泥袋堵成一段長堤,抽乾水源,挖寬挖深。挖好後,將新河堤挪移,河水引過來,另一半切斷,再挖。此法最耗人工物力。然而這還是好的,如果河牀多是石質,只好慢慢敲鑿,甚至不惜工本,用木炭燒烤,再激起冷水碎石。殿下所說的丹水,臣一直沒有去看過,估計此兩法會常用。”說到這裡,頓了頓說道:“但一通航,不僅龍駒寨上游,就是下游以臣之見,也要柘寬,否則轉爲小舟,運貨量有限,會導致船舶堵塞。特別是有的船伕,久在水上生活,大多數時間遠離世人,漠視王法,性格剽悍。遠不是詩歌裡所寫的那樣。滯留日久,恐有爭執衝突時時發生,反而不美。不過這都是財力能辦到的,就怕兩邊皆是懸崖峭壁,縱然投入更多的經濟與人力,無濟於事。臣剛剛看了一下地圖,丹水大多數地段皆是從山地穿行,兩邊是懸崖峭壁的地形估計會有。另外,洛水上游地段臣也沒有去看過,不知水流如何,如果水流尚可,引洛衝丹是一個方法,如果水流低平,又要從他處引水,這幾處河流皆在秦嶺山麓,崇山峻嶺相隔阻,多引一處水源,費用皆是不可想像。殿下不可不思。”

這是專業人士之方,讓李威更是沮氣。

“再說廣通渠,三門石柱位於河水當中。石質堅硬,河水洶涌,想要用人力除去,臣估計很難很難。石柱不去,激擋河水,河水就會湍急。暗礁就無法治理。當然,除去了石柱,河水稍稍平緩一些,也可以用泥袋法,等到枯水時季,泥袋圍礁,慢慢鑿去,只是浪費人力與物力罷了。不過無論開那一條渠,國家沒有這麼多財政。或者殿下可以緩一緩,等幾年後,國家富裕,再度施行。”

說不治不大好的,關節狄仁傑也剛剛提了。說治,根本無法治理。只好用拖字決,自找臺階下。這是有意遞話給李威的。所以在延英殿一直沒有說。他不說,別的大臣多是外行人,就不知其中關節。直到李威登門拜訪,他纔將這些仔細說出來。

主要是科技的落後,否則用挖掘機,什麼圍堤開河都不需要了,即使是懸崖峭壁,用塑三塑四炸藥一炸,什麼山也炸開了。又不是南水北調的大工程。濟一國之力,疏通兩渠,還不是手到擒來,不過現在確如閻立本所思,想要實現,十分困難。

正說着,韋弘機到來。

閻立本會意,既然李威讓韋弘機前來,心中已經有意讓韋弘機主持。李威不知,閻立本倒聽說一些,韋家就在長安城南,有許多水利,或者新造成一些建築,皆是出自此人之手,十分手巧。於是交談了一會兒後,立即問道:“韋少卿,殿下日間說過,想疏通渭水,又,開挖丹水到達商州,你意下如何?”

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469章 暗滴鮫珠墜(一)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75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第27章 東郊籍田 一路哭聲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83章 曙光(下)第9章 她是誰?第313章 方來還有英傑(一)第211章 渡(上)第188章 天天吃聖上第296章 算蛟龍(一)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142章 定(四)第43章 成嘆息(二)第144章 定(六)第87章 前夕(五)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下)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第418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五)第370章 龍出海(三)第340章 蕃胡菸灰(四)第108章 神人辦案 狄公瞎想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第352章 枯骨接翠(二)第186章 沛王同志 二女道士第140章 定(二)第121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下)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260章 大婚(中)第302章 元不是池中物(四)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307章 橫槊題詩(二)第150章 問鼎(二)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293章 只愁風雨無憑準第434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二)第61章 和親(上)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24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上)第282章 背棘去第138章 春雷(十)第190章 象墓(上)第19章 葬楚宮傾國(二)第460章 三千樂指(二)第58章 封禪的耳光(中)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480章 天上人間夢裡(四)第42章 成嘆息(一)第427章 甚輦路(二)第3章 大非川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154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中)第394章 一聲羌笛(一)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409章 望不盡(三)第425章 未怕金吾呵醉(三)第65章 血氣,是要見血的第98章 等(下)第473章 暗滴蛟珠淚(五)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383章 羣小掌臉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110章 二聖屈服 掩耳盜鈴第439章 清淚如水(一)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8章 二七二七 不小不小第294章 乾坤乃大(一)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15章 爲問花何在(三)第109章 越權第163章 探(一)第50章 三位大賢 指點迷津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370章 龍出海(三)第215章 烏龜第71章 沒得救了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第458章 空見說(三)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101章 會戰(二)第107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二)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66章 去紈絝吧第471章 暗滴蛟珠墜(三)第434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二)第59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下)第65章 進退失據 禍福難料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64章 榮譽即吾命第169章 探(七)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442章 沙河多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