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情意綿綿 好勝稀稀

欠兩更,明天補,下半夜繼續更。明天不能大爆,應該能小爆爆,大家繼續用月票與老午抱一抱哉。

“那兩個人?”李威好奇地問。

“楊家小娘子與徐家小娘子,”姚元崇答道。

“帶她們進來。”

“喏,”姚元崇悄悄帶她們進來,戴着羅簾子,看不清相貌,可身材好,風姿綽約,畢竟又大了兩歲,楊敏十七歲,徐儷十六歲,更好看一些。至少面對她們,李威沒有罪惡感。只是兩個少女身穿着道袍,道士嘛。

姚元崇知趣地離開。

兩個少女將羃羅摘了下來,施禮,徐儷憤憤不平地說道:“殿下,妾身怎麼感覺我們象小賊似的?”

李威亦是大笑,道:“徐家小娘子,你還是以前的性格。”

“妾身努力在改,”徐儷吐了吐舌頭。

“不用,孤不惡,只要心地不壞,不必作僞,你們怎麼到了益州,不是讓你們在揚州嘛?”

“妾身與敏姐姐是在揚州,可聽到傳言,說是殿下出徵。又有謠傳說,說……”

“說什麼?”

“說陛下想要加害殿下,扶立二皇子爲太子,所以讓殿下去姚州。”

“沒有這回事,”李威微笑地說。這也是當初劉仁軌的主意,還故意讓父親重用與自己交惡的裴炎,似乎主意也湊效了。沒有捉住芒碾達乍布,不知道吐蕃人的具體想法,可只派了一萬多人前來,沒有派更多的軍隊,也說明他們是輕視了的。當然,就是多派一萬人前來,那天晚上,也等於是送上門做食物。

說起來,民間有許多傳言,對父親也失去公平。至少當時自己離開時,父母親皆是不捨。所以父親的種種做法,讓他哭笑不得。

“那麼爲什麼皇上要讓殿下去?”

“是這樣的,”李威將當時劉仁軌的計劃一一說出。

“原來如此,殿下,你是不是一箭就將吐蕃一個勇將射死?”徐儷興奮地問。

“何來此言?”

“……”

李威大笑,道:“孤什麼本事,你們不知?如果有那樣的本事,終南山孤爲什麼要逃命。實情是那樣的,孤那天看到手下在鏖戰,有一些親信犧牲,一怒之下搶過一張弓,隨意射去,正好攻上來的敵人多,射斃了一名吐蕃騎兵。很普通的騎兵,不是益州傳言那樣的。真正勇猛的是薛訥與黑齒常之、薛仁貴。那一晚大戰。薛老將軍手刃了六十多名敵人,薛訥射斃了四十餘人,黑齒常之也擊斃了四十餘人。”

“原來是這樣。”

“所以說坊言能信一部分,可不能當真。說說看,你們爲什麼來了益州。”

“因爲聽到傳言,妾身與敏姐姐十分擔心,敏姐姐天天在哭,”聽到這裡,李威看了看楊敏,見到她深情款款地看着自己。心裡想到,經過這些磨難,這個俏丫頭一顆心大約是真正放在自己身上了。徐儷又說道:“於是妾身與敏姐姐商議要到姚州。”

“胡鬧!”這是軍紀,否則都不會連碧兒都留在東宮了。之所以帶着沒祿氏,是想讓她做蔣幹的,不然也不可能容留兩個女子在軍營。連沒祿氏都低估了李威對軍紀的看重。

“是,敏姐姐也是這樣說的,”徐儷慚愧地低下頭,又說道:“不過我們擔心。於是商議了一下,就來到益州,離姚州不算遠,能及時聽到前線的消息。”

沒有那麼簡單,因爲她們要出行,那時候陸馬去了嶺南,樑金柱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不知如何是好。不答應兩位小娘子生氣,答應了,怕出事,辜負了太子的重託。最後無奈,生生僱了揚州一百名勇士,與五十名水性好的,駕馭船隻技術高超的水手,駛着一艘大船,順着長江而上,然後折路前往益州。其實兩個少女也不懂,到益州了,不如到戎州,離姚州更近。當然,她們不懂,樑金柱也不會提醒。畢竟益州大些,安全更可靠,戎州又小,離南方又近,又有一些蠻僚。不大放心。

但總是一份情意。李威眼睛有些柔和,問道:“你們可有你們父親消息。”

徐儷眼睛開始溼了,道:“殿下,父親大人來信,說是平安,楊尉卿也來信了,說是平安。但我們很擔心。”

其實不平安,一個老人,一個體弱之人,到了嶺南後,不久倆人都生病了。只是怕家人掛念,所以寫信報平安的。其實這時候徐齊聃因爲水土不服,已經暴斃。楊思儉同樣奄奄一息。但兩個少女來到益州,失去音信,還沒有接到消息。李威同樣不知。

李威說道:“等孤回去後,看這一次孤總算爲朝廷立了一些薄薄功勞上,向父皇求一下情,讓他們回到京城,實在不行,放在中原任職,也好過在嶺南。”

“謝過殿下。”

“不用,說起來與孤也有關係的。”李威頓了一頓,又問道:“在揚州還習慣嗎?”

“還習慣,聽說梅雨時,很溼悶。不過妾身前去時,已經是夏天,只熱了幾天,就到了秋天。冬天倒是暖和,梅雨時,又來到了益州,不覺。只是弟弟還呆在揚州。”說到這裡,有些慚愧,一家人分成三處了,父親在嶺南,母親與弟弟在揚州,自己又在益州。楊敏亦是如此,家人在長安,父親也在嶺南。

“楊敏,爲什麼不說話。”

“妾身只是看到殿下平安回來,心中十分歡喜。”

“你這個傻丫頭,沒有十成十的把握,朝廷怎麼會讓孤親征?”

剛說着,狄仁傑到來,看着這兩個少女,說道:“楊家小娘子,徐家小娘子,你們不當前來,不過來了,見到殿下,速速回去。否則對你們進入東宮不利。”

“狄卿……”

“殿下,陛下一是不高興,二是不滿你私自做主,纔有去年種種事發生的。二位小娘子前來,情意有了,可陛下聽到還不會開心。還是回吧。”說完了狄仁傑離開。

大捷回去是好事,可也要看皇上怎麼去想。這時候不想添風波,所以聽到姚元崇說後,立即過來提個醒。

兩個少女可憐兮兮地看着他。

李威現在長進不少,明白許多道理。不僅是人際的交往,處事的方法,甚至所謂的神馬帝王心術。比如以後自己假如做了皇帝,狄仁傑是要重用的,可也會讓一個與狄仁傑關係不大友好的人掣肘。這時朝堂的平衡,父親也似隱隱在這麼玩,甚至懷疑讓劉仁軌回來,就是對權利日重的李敬玄進行一種微妙的平衡。不僅在朝堂,後宮之中,讓母親與自己進行掣肘。不是不相信狄仁傑,是做給子孫看的。狄仁傑大約可以相信,可後世子孫呢?遇到一個李林甫那樣的人怎麼辦?

狄仁傑提醒,略一轉彎就會意,於是說道:“狄卿說得對,記住孤說的那句話,兩情若在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不得孤心,即使進入東宮,孤也不會喜。”

“嗯,”兩個少女都點了一下頭,可依是不捨地沒有離開。

走到中間,將她們手拉着,一手牽着一個,說道:“回吧,再等等。且也不急。別的不說,要相信孤的某些學問。其實大婚太早未必是好事,不是我們,是將來的子女。爲什麼母后生下孤與幾位皇弟,皆平安無事,就因爲與父親婚遲。孤才二十二歲,你們也才十六七歲。不用急的。”

“嗯,”兩個少女才遲遲疑疑地站起來,楊敏說道:“妾身替殿下做了一些衣服,待會兒可以送來嗎?”

“行啊,”沒有拒絕,然後指着她們道袍開着玩笑,說道:“你們也算是出家,然而爲何凡心不捨?嗯,這很不好的。”

兩個少女這才展顏一笑。

……

倒底有歉意,有情意,李威在益州買了一些首飾給她們。其實不需要,每一個月怕兩個少女過得委屈,樑金柱都秘密派人送來大量的金銀。兩個少女只是拒絕。當然,太子親手送的,兩個小姑娘開心地收下來。但沒有走,繼續留下益州,直到親眼看着太子離開益州,這才乘舟離開。

李威也沒有走,在益州停了兩天,轉了轉,到處看了一下。

居然看到大量的竹紙,很好奇地駐足。要知道益州現在是唐朝的造紙中心,益州麻紙揚名中外的。陪行的官員解釋,原來今年春天生產竹紙的作坊更多,竹紙也才上市不久,可因爲產量大,價格比去年又掉了一半有餘。便宜了,益州反過來,從其他地方進過來一些。

說到這裡,官員有些感慨地說:“象這樣下去,再過兩三年,紙張真能賤到家家戶戶用得起的地步。”

這也是太子的功勞。

至於影響到了當地的造紙作坊利益,這個官員沒有想過,反正也沒有交稅,更沒有這個意識。竹紙賤了,益州麻紙也便宜下來,於是李威又購買了一些。去年來的時候,也買了一些,送回去給了老二。

心中還在盼望着,希望老二早日返醒,回頭是岸,畢竟是親兄弟。玄武門政變,李威亦是不想。又給了父母親,老三老四以及妹妹分別購買了一些禮物,孝敬不用多講了。老三老四與妹妹對自己這個大哥尊重,也不能讓他們失望。其實在洱海還帶來了一些民間的工藝品,回來做禮物的。

停留的時間短,但戰事結束,心情好,轉得安心。又看了看一下州學,規模不小,不過即使是紙賤了一些,又是富裕的益州,還有一些學生在用樹棍當筆,沙盤當紙在寫字。

說到底,還是毛筆字大,就是繩頭小楷,也比鋼筆字大。鋼筆很簡單,可李威根本就沒有想過將它造出來。連鉛筆都不行,如何將筆芯填進木材中?或者學習西方,用鵝毛筆?

想了想,手癢了,對陪行的官員吩咐,拿來一塊木板,上面塗滿黑墨,放在大太陽下面曬乾,然後找來凝固的石灰,用刀子削成粉筆狀。就站在屋檐下看那塊黑板。

學堂裡的大儒與學生一起好奇地觀看。

裴行儉問道:“殿下,你這是?”

“一樣新事物,能更好教導學子。”說完了,走過去,用手摸了摸,大約地幹了。當然,最少還曬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真正使用,李威也不會傻乎乎地等兩三天。然後派人找來一塊抹布,將黑板懸掛起來。做太子還有好處的,不用親自動手,只要嘴皮子動動,下面的人就立即辦好了。

然後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上一行大字:曲禮曰,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шшш¸Tтkд n¸Сo

《禮記》是唐朝的大經,這是其中第一句話,講做人的態度的。又用抹布抹去,寫下第二行字: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這是《論語》中講學習的。

二寫一擦,就是學生,都知道其中的妙用了。不過李威扭過頭,看了看裴行儉,說道:“裴侍郎,試一試。”

裴行儉自是看出其中的妙用,用粉筆,也在上面寫了一行字:凡四代之服器官,魯兼用之。是故魯,王禮也,天下傳之久矣。君臣,未嘗相弒也,禮樂刑法政俗,未嘗相變也,天下以爲有道之國,是故天下資禮樂焉。

同樣是《禮記》中的一句話,是孔夫子在往自己魯國臉上貼金。不過裴行儉摘出這句話,略有深意。

可是李威卻笑了起來,說道:“裴侍郎,孤這一回字比你寫得好看了。”

原來是這個?裴行儉也被他這個孩子似的想法逗樂了。太子雖然風度好,可還是一個青年,倒底略略有些好勝之心。事實裴行儉的粉筆字肯定不及李威的。當然,也不會真正生氣。

但這個粉筆與黑板還是不能用,李威簡單地交待幾句才離開。也要離開益州了。呆了兩天,又有一隻孔雀死去,在路上已經死了兩隻,讓李威很是擔心。

……

二十天後,過了咸陽,長安就在眼前,看着渭水,李威心中有些感慨,不知道這一回,在長安又要發生什麼樣的故事。

第81章 小彩丸 乖兒子第162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上)第45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八)第252章 決心第36章 東園岑寂第390章 以和爲貴(三)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85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上)第328章 故人應念第158章 狄公要錢 大雩草草第91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下)第113章 高人鬥法 仁杰略輸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413章 樓臺歌舞(二)第116章 有策可對 春藥補身第103章 會戰(四)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211章 渡(上)第330章 孤城絕域畫角(一)第58章 封禪的耳光(中)第390章 以和爲貴(三)第34章 千古絕對 俏女跟蹤第36章 手談說德 絕聯無解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80章 武后殺人 元忠嚮導(下)第221章 姚州之戰(六)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289章 地下水第112章 瓦解敬宗 僞交崇儼第139章 謀架公主 低談秋雨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154章 問鼎(六)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127章 東都黃昏(六)第256章 圈地第204章 忠孝難全 紅黃練軍第148章 定(十)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56章 出世與入世第44章 脫變第167章 探(五)第14章 上屋抽梯 人小力大第286章 哭好啊第10章 一去無跡(一)第423章 未怕金吾呵醉(一)第140章 羞澀學拳 皆仿淑女第462章 春不歸來第45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八)第133章 絕色童姝毒餅皇后(上)第35章 豪放徐儷 通靈燕子第142章 定(四)第247章 親事(上)第298章 算蛟龍(三)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296章 算蛟龍(一)第43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六)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464章 到春時欲睡(二)第67章 殺殺殺!流流流!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141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上)第159章 啓航(五)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153章 問鼎(五)第180章 韋族家教 春圖育女第98章 第二次聲東擊西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315章 方來還有英傑(三)第343章 數十年載(三)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465章 到春時欲睡(三)第68章 圖窮(下)第144章 入甕之君 暴刑長安第211章 渡(上)第169章 探(七)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304章 那更寒蟲四壁(一)第207章 妃兒吹笛 甸子指路第245章 獻藥第188章 天天吃聖上第76章 報應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第137章 春雷(九)第333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二)第120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中)第181章 吐蕃傲貢 楊敏觀燕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35章 時叩窗隔(三)第44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七)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第157章 啓航(三)第107章 玩笑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