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渡(中)

對面,霧氣氤氳。

有夜風吹起,從印度洋上吹來的,隔了千重山萬重山,風勢便弱了。霧氣便吹不散,一會兒飄過來一會兒蕩過去,戰場的情形也一會兒隱一會兒現。但這纔是名副其實的地獄。

兩邊高大的山峰壓來,危危欲倒,似是兩個魔王,站在河谷兩端,猙獰地注視着戰場。河谷上是一片火海血海,有的戰士犧牲,火把丟在地上,或者被踩滅,或者繼續燃燒,有的將帳蓬燒着了。更有許多士兵揮着手中的武器,大多數還是落後的原始武器,連鋤頭與砍柴刀都出現在戰場上,可不介懷它們同樣能收芥人命。

可用三個字來形容場面,大亂鬥!

亂了,一切都亂了,長相差不多,使用的武器差不多,語言也差不多,都分不清敵人與戰友。這個主意正是裴行儉出的。很早就在聯繫細奴邏,使者派了過來,說了情形,蠻子現在還沒有多少心眼的,實話實說。

細奴邏他們回去後,局面不大好。還好有一點,樑積壽貪圖寶藏,怕以後不好分配,沒有將他們子弟兵全部帶過去,但魔鬼山一進一出,同樣折了大半的人。然後遭到蒙儉聯軍再一次打壓,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可勝利者總是有好處的,樑積壽大敗大小勃弄與蒙儉聯軍,擊殺或者俘虜了大量的敵人,也得到許多武器與物資。除了少數留下來,大多數樑積壽看不上眼,比如那個竹弓竹箭要它做什麼用。這些武器給了細奴邏這些參與的部族。

對唐朝來說,不是好的,對南詔各部來說,依然很寶貴,又仗着地勢,陸陸續續地僵持。但局面一天比一天惡劣,象李史頂、楊農棟的部族基本一半族人被蒙儉率領軍隊擄走或者殺死。好在蒙儉雄心勃勃,攻打經營姚州城,分了心。其實推遲數月,有可能上一次所有支持唐朝的部族能抹去一大半。就是這樣,大山的折損,先前的一戰,以及蒙儉的反攻,各部實力虧損了一半有餘。

李威回答了一句:“今天之犧牲,他日必有回報。”

做了使者,總是部落中的機靈人,有了這一句,足夠了,心滿意足地回去。

然後唐朝軍隊向西南而下,斥候得知龍川江的埋伏,裴行儉與李威合計了一個主意,也就是今天的大亂鬥。

本來夜晚,又在龍川江邊,春霧更重。裴行儉沒有來,霧氣能猜測出來的。駐守的叛部又是來自各處,洱海附近的,漾江與濞江的,金沙江以西的,甚至還有五百吐蕃士兵暗中到來,以及洱海南邊與東南方向的一些部族。成員十分複雜,視線必將被到來的唐朝大軍吸引,道理李威與薛訥說話時解釋過了。對面沒有人與自己對話,也許對自己身後的動靜留心一下,對面有一個人在說話,加上龍川江天險,蒙舍詔打得快要殘了,離龍川江又有三四百里路。就不會太注意。

於是機會來了,軍隊,用這兩個詞裴行儉都不大好意思開出口。一羣獵戶或者農夫,拿着鐮刀鋤頭,象蒼蠅一樣亂轉,用軍隊稱呼是侮辱了這個詞。也不要多,悄悄調過來兩千人,分成三四批,四五批,這個讓細奴邏自己做主。摸到虯龍渡背後,乘着夜色,還是月初漆黑一團的夜色,與霧氣,夜襲軍營,別求有功,只要將軍營弄亂就行。接着唐朝大軍乘機渡河,在虯龍渡進行第二次作戰。

甚至爲了吸引更多敵人到來,刻意放慢了行程,然後呆在河對岸磨洋工,沒有要求細奴邏有多快。畢竟這是姚州地界,按照李威的話說,羣衆基礎不算太好,也不算太惡,比在洱海漾濞江作戰,基礎還是好些的。

細奴邏倒是急了。

兩個巨人,現在無輒,要麼傍吐蕃,要麼傍大唐,可想傍吐蕃都來不及。只好協助唐朝作戰。對唐朝形勢不大明白,知道唐朝敗了,只敗了一回,再看看吐蕃象一個小賊一樣悄悄溜進來,唐朝卻是正大光明的。因此,心中琢磨了一下,認爲唐朝更有底氣。畢竟派過使者去長安看過,知道唐朝有多大,有多富裕。在自我催眠。

又是吐蕃人,又是蒙儉的殘部,又是順部,又是不服樑積壽後來加入的南方與東南方各部,這讓蒙儉聚了聚,又有好幾萬人,再次號稱十萬人。當然,如果有需要,將農夫一起加進去,沒有十萬人也差不多,又佔據了姚州城,主要是吐蕃派了軍隊,蒙儉心中有底氣,兩線開戰,唐朝軍隊到來,依然沒有放過對他們進攻。日子過得苦。

唐朝斥候用快馬將消息送到他手中,一狠心,不顧手中力量吃緊,與鄰近的幾部擠了擠,擠出兩千戰士,分別由他兒子邏盛炎、手下大將郭郡矣、張建成,小舅子張樂矣川,以及其他部族的首領段宇棟、施棟望利用蒙儉布軍混亂之機,分成了六七股小隊,向虯龍渡靠近。不但戰場亂,從洱海到姚州都很亂,不要說兩千人分成幾小股,就是五千人,只要不是外來者,長相差距不大,地形又複雜,即使裴行儉主持,都沒有辦法判斷。

來了就好,只是裴行儉有些抱怨,來得有些快,敵人才在對岸布集了一萬人左右,當然,包括其他幾個渡口,也有五六千人。但其他幾個渡口基本上鞭長莫及。不過來比不來好。

白天藉着訓練,在虯龍渡南邊的河兩岸山頭上,將信號放了出去。然後夜晚來臨,邏盛炎在三更時分,看到蒙儉的手下一起入睡,將隊伍集合,摸了過去。也有人巡邏的,就是有霧,兩千人又不是騎兵,蒙儉手下的士兵不象士兵,邏盛炎手下的士兵也不象士兵,同樣被發現了。但疏忽大意,詢問,是增援的,開始沒有想起來,越走越懷疑,增援爲什麼這深更半夜行軍,再看這羣人鬼鬼祟祟的,發出警告。可這時邏盛炎率領軍隊已接近了軍營。甚至因爲放鬆,背後都沒有一個木柵欄做防護。

哨兵前面警告,後面邏盛炎一舉大刀,帶着手下就衝進大營。他們自己人都繫着一個小白布條子在胳膊肘上,但蒙儉的手下卻不知,又是睡得正香的時候。這一散開,立即大亂。其實邏盛炎的手下也是烏合之衆,否則這個楔機,不要唐朝軍隊渡河,憑藉這兩千人,就能將這一萬人搞掂。

邏盛炎指揮也犯了嚴重錯誤。唐朝人不是要亂嘛,我將手下象放鴨子一樣放進去,散在各處,豈不是更亂?實際就是這兩千散兵遊勇,分成了三四支人馬,組成陣型在蒙儉手下大營中游動,殺傷力更大,有可能不等唐軍渡河,讓蒙儉手下自動潰不成軍。這樣將軍隊散放進去,亂是更亂了,一開始蒙儉的手下都成了一隻只蒼蠅,有的急得開始往龍川江裡跳。

率隊的是蒙儉兒子蒙野棟,同樣指揮能力不行,但有吐蕃的一個千戶長叫甲雪巴曲的,不是名將,可軍事修養肯定比蒙野棟與邏盛炎高。開始也六神無主,一會兒看到這情形,不驚反喜。找到想要逃跑的蒙野棟,讓他下令,各部有秩序站好,也就是甲部在北方集中,乙部在東方集中,以此類推。不要管殺進來多少敵人,只要集中好了,能甄別出來,不足爲害。

蒙野棟立即派傳令兵呼喊。還是很亂的,霧氣又重,又不知涌進來多少敵人,甚至不知道誰是敵人,剛要用刀砍人,說了,我們不是敵人,敵人在哪邊,相信了,舉刀過去合力殺,可前面在殺自己戰友,後面所謂的不是敵人用刀子摸自己腦後門。聽到要集中,也想集中,可反應稍稍遲鈍的人連東南西北都不知道在哪裡,如何集合?

但還是有人反應快的,殺出一條血路,依傳令兵所說,站在某某方位,這可不好冒充的,都是一部的戰士,天天呆在一起,誰個不認識。開始漸漸聚成團,威力也顯現出來。當然還是很亂,然而邏盛炎看到這情形有些着急。到現在他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識,認爲做得很好了,劈刀將一個奔跑的士兵砍死,又砍死了三四個人,殺出一條道路,來到石牆邊。

修建的人不少,可河口很寬,不可能真一下子修成城牆的,才小半人高。作城牆不行,能做一個很好的掩體,人躲藏在裡面安全地射箭。正常過渡,唐朝軍隊將會在這個渡口犧牲很多人,才能拿下來。

邏盛炎看着對岸,聽到河對岸有動靜了,接着許多火把亮了起來。於是興奮地大喊道:“兒郎們,唐朝大軍要渡河了!”

這不是傻帽麼?本來蒙野棟讓他殺得寒了心,都忘記河對面的唐朝軍隊,這一喊豈不是在提醒。當然也有一些好處,本來奮戰到現在,邏盛炎的手下看到敵人漸漸抱成團,有人開始怯懦。蒙野棟手下反而漸漸清醒過來,理智分辨方位,找到戰友。一成團,人就多,但現在邏盛炎的手下依然在放鴨子,強弱之勢就會改變過來。再說,本來人數依然還是邏盛炎手下軍隊的數倍。

但邏盛炎一喊,他手下士氣立即高昂起來,蒙野棟手下士兵再次慌亂,有的開始藉着霧氣,向外逃跑了。總之,是一場亂得不能再亂的戰鬥。

甲雪巴曲一看局面,心中叫了一聲糟糕。知道不大好,站在高處看了看,看也看得不真切,又讓蒙野棟下令,挪出三四部,到石牆邊來,大約估算了一下,也猜到襲營的是與唐朝友好的部族,士兵不會太多。只要將唐朝軍隊阻在河對岸,雖然損失慘重,依然能將渡口守住。並且有大江天險,不用太多的人。實際上就是失守渡口,也不大緊,只要給唐朝軍隊大量的殺傷,代價也值得。畢竟唐軍徵南只動用了一萬來人,再說,是太子!

只要唐朝剩下的士兵不多,強行攻打姚州,就能將他們一下子關到到籠子裡。能將唐朝太子活捉,會是什麼樣的功勞?唐朝與吐蕃立即易勢,至少南詔各部馬上爲之沮氣。

也不會那麼容易,就讓他們佔據南詔,有唐朝支持,南詔對吐蕃同樣不安份。

想法應當是不錯的,唐軍前來,軍隊很少,損耗不起。但這時候他只是憑藉想像指揮,各部也在聚集,可不是所有戰士皆聚集了,三四個部族挪到石牆邊,甲雪巴曲看了看,只有三四百人,人不但少,因爲慌亂,手中拿的兵器更是五花八門,帶的弓箭沒有二十張,還有一半人只揹着弓,沒有帶箭壺。難道想來個驚弓之鳥?

氣得想吐血,再次讓蒙野棟下令,增加幾部,要帶弓箭。提了一下醒,也知道要帶弓箭,可好不容易殺出來,聚成了團,那個士兵敢回去尋找弓箭?甚至連自己原來睡的帳蓬在哪裡都不知道。

漸漸有更多士兵向石牆靠攏,還有不少士兵不屬於這些部族的,一看到石牆邊是戰友,還是這裡安全,也奔跑過來。那個認識,沒有到身前,舉刀相向。喊叫,喊叫也不行,有的看到不妙,往回跑,有的在辨解,但不少人殺紅了眼,你能殺我,我也能殺你。結果石牆邊沒有列陣防禦,反而再次混亂不堪。

甲雪巴曲打了十幾年的仗,沒有打成個這樣的,氣得大叫一聲,一屁股坐在石牆上,差一點氣暈倒過去。

然後對面傳來低沉的鼓聲。一會兒火把從河面接近,知道唐朝軍隊要渡河,可皆沒有想到渡得如此華麗。

一陣河風吹來,霧氣散開,露出一段清晰的河面,兩百個大漢,不是大漢,是一個個厲鬼,隔着嫋嫋的霧氣,也看不清戴了面具,本來是百裡挑一挑出來的,身材魁梧,夜色又看不清,看上去更高大。又站在牛背與馬背的怪異渡河,嘴中發出古怪的叫聲,不是魔鬼,是地獄裡逃出來的魔神。

看到這羣猙獰的魔神漸漸向他們靠近,有的士兵在發呆,有的士兵直接丟下兵器,伏在地上不敢起來。

第153章 問鼎(五)第331章 孤城絕域畫角(二)第9章 她是誰?第147章 定(九)第159章 啓航(五)第232章 太子成人 皇帝上天第121章 誰是鷹兔第232章 太子成人 皇帝上天第376章 勇臨寒磧(三)第75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第252章 決心第28章 曲轅犁出 國老心折第88章 聖戰第144章 定(六)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158章 狄公要錢 大雩草草第307章 橫槊題詩(二)第148章 定(十)第5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上)第27章 東郊籍田 一路哭聲第134章 春雷(六)第270章 大手筆第445章 散紅光成綺(一)第122章 東都黃昏(一)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133章 絕色童姝毒餅皇后(上)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第67章 殺殺殺!流流流!第145章 定(七)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385章 曰今朝流年(二)第243章 祥瑞第166章 甜(下)第12章 周公歹心 太子發飆第96章 火燒大江(上)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407章 望不盡(一)第68章 三國鼎立 何去何從第81章 小彩丸 乖兒子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178章 韋月省親 許氏求歸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255章 殖民第7章 春歸如過翼(一)第251章 砥柱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167章 朱威小辨 成人事儀第158章 啓航(四)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92章 和尚吃肉 狄公歸來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442章 沙河多麗第267章 安慰第412章 樓臺歌舞(一)第239章 交換第107章 玩笑不當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465章 到春時欲睡(三)第428章 喧闐且止(一)第154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中)第360章 射日墜(二)第462章 春不歸來第288章 名門動第319章 重來淮水第87章 前夕(四)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270章 大手筆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81章 小彩丸 乖兒子第73章 刺激第203章 首功蕭何 再喻王弟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119章 問琴(下)第154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中)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238章 滅口第79章 武后殺人 元忠導遊(上)第476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三)第41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四)第83章 曙光(下)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175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上)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115章 誓做崔武 不歡而散第106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一)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114章 白馬盛會 楊敏赴洛第442章 約綵鸞歸去(三)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第240章 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