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我見過兩位的海捕文書

時穿狠狠的瞪了施衙內一眼,怪他哪壺不開提哪壺——那放出去的傳言是時穿與施衙內兩人商議好,專門爲了對付羅望京的,最終,在錦繡會館對船隊消息發出質疑的時候,施衙內也在場,如今他卻在褚素珍面前裝傻充愣,有這樣做人的嗎?

時穿隨手拿起一支筷子,也不與施衙內搭訕,用筷子沾點酒水,在桌子上畫起了崔莊的全景俯視圖,這座莊子雖然佈局接近八卦,但它卻不是完整的圓形,跟接近杏仁形。而杏仁的尖端就是時穿玫瑰園的主城堡——爲了有別於玫瑰園的稱呼,時穿最終借用薔薇河的名義,將主城堡命名爲“白薔薇堡”。

白薔薇堡的後方是時穿的學堂,這座學堂修成的奇形怪狀的三角,彷彿是因地制宜、見縫插針才修成這般模樣,但實際上它是白薔薇堡的一個附屬建築,與白薔薇堡前的三角工坊組合在一起,恰好是一個完整的八角形棱堡。

既然有了整體性棱堡建築,那麼白薔薇堡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防禦羣,其身後的玫瑰種植基地以及附屬的二十三座園林,與其說是後花園,不如說是棱堡的戰略物資儲存基地,以及藏兵點、戰略疏散地等等。而學校前的空地,說是學校的馬車停放點,但其實是被時穿特意清理出來的射界……

不過這些,時穿沒必要跟兩位女孩兒解釋,而且,白薔薇堡的“後花園”其實沒必要守衛,那裡的空曠花田,其實是爲了防止人接近白薔薇堡。

說起來,崔莊的防禦佈局不可謂不完善,前方是火器時代的大炮剋星——棱堡。後方是彼此相互支援的宅院羣,無論從哪個方向進攻,這兩個防禦羣彼此進行火力支援,都會讓進攻的人很頭疼,但這兩座防禦羣裡都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它們平常是作爲住宅作爲掩飾的,住宅的主人都是格外講求舒適的人,所以他們的宅院很空曠,很寧靜,這就意味着,萬一有事,這兩座建築羣都沒有足夠的守衛者。

“玫瑰園的守衛問題不用擔心,我剛纔說過各家族宗祠可以作爲避難所,我的玫瑰園將來也是一個避難所,三百畝的土地,院子中那麼多閒置的觀景房,以及各種衛生設施,水井引水渠,可以保證我們即使遭遇長久的圍困,也依然衣食無憂——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施衙內想了想,回答:“你的意思是說,萬一有事兒,除了最外圍那些防禦牆、防禦屋,你還可以接納大量的軍隊進駐玫瑰園?”

時穿一拍桌子,表示贊同,然後繞過這個話題:“崔姑娘,你去召集其餘四姓的家主吧——不如你們先商議着,等我從沭陽回來,再開會表決崔莊整頓問題。”

正說着,團丁趕來報告:“教頭,莊內武器已經分發完畢,共發放四千一百餘柄砍刀,長槍頭約三千柄,弓一千張,弩箭五百付……莊主,散居於村外的百姓要求暫時藉助團練總部,如何處理,請莊主示下。”

崔小清望了一眼時穿,等待時穿的命令,時穿趕緊問:“糧食夠嗎?。”

報信的莊丁遲疑地回答:“如今正是春耕季節,誰家的糧食還能剩下?各家各戶的存糧都不多了?”

崔小清連忙回答:“我庫房裡還存放着約一百石,此外還有燻肉、臘肉、鹹肉無數……”

說到這兒,崔小清嫣然笑起來:“這些肉啊,還要多謝施衙內,只是我一個女人家的,吃都吃不過來,只好剩在倉庫裡……”

“我庫房裡常備着三百石糧食”,時穿一咬牙,下令:“命令村外的人全部遷入團練總部,實在住不下可以住進玫瑰園的空房,讓他們臨走前把財物帶上,家裡的糧食全部搬走,雞鴨鵝等牲畜全部宰殺了,告訴大家,這幾日住在我這裡,食物由我全包了,事後,每人補償買雞鴨鵝的錢,以及每月五貫錢補助。”

戰爭拼的是什麼——人力資源與經濟資源。

時穿的最終目標並不是梁山好漢,是即將洶涌而來的女真人。在正常的歷史上,海州是宋金雙方爭奪的焦點,它曾三次落到金人手中,又三次迴歸南宋,但最終還是落在金人手裡,因爲反覆的拉鋸戰,海州的文化典籍都被焚燒一空,連水滸英雄最後在海州的活動也變得模糊一片,只有《縣誌》上一百來個字給予了記述。

面對這股洶涌而來的狂瀾,爲了能夠擁有更多的人力資源,哪怕因此受一點錢財上的損失,時穿也是願意的。

時穿還記得曾看過一部講述一場中世紀西方戰爭的影片,那部影片中,國王、領主下達堅壁清野命令,老百姓開始集體撤退,以至於數百里縱深找不到一個人。當時時穿曾感慨,老外怎麼就沒一個說“故土難離”的人?

慢慢的,時穿才知道,老外之所以沒有“故土難離”的人,是因爲在“國情不特殊”的國家裡,慣例對戰爭造成的平民財產損失,由官府承擔保賠償責任。包括二戰中,蘇聯因德國入侵而進行的大撤退,戰後蘇聯也對民衆進行了賠償。而所謂“戰爭賠款”,就是用來幹這事的。

既然自己的財產損失有人賠償,傻子才“故土難離”呢

畢竟在槍口下的“故土難離”,是拿生命做試探,而生命只有一次。

宋代是個對老百姓極其寬容的朝代,這朝代遇到雨災雪災,官府都要對百姓發放補貼——唯獨對戰爭災害沒有賠償。而且九百年之後也是如此。二戰之後,天朝不要日本的戰爭賠償,全世界都對此感到驚訝——如此一來,老百姓的戰爭損失誰來賠償?如此,侵略者豈不是可以安享自己的戰爭掠奪?

……

現在,時穿要籠絡人心,官府不賠他來賠要讓崔莊人以崔莊人而自豪,而後,經歷過一次之後,下次時穿想要崔莊人做什麼,估計他們會毫不猶豫。

崔小清被時穿的大手筆嚇住了,她張嘴結舌的盤算:“一人一月五貫,咱莊子上大約四千餘名工匠,一萬餘口人,每月要花……”

“不止”,時穿回答:“如今莊子上有大大小小三百多個作坊,大作坊約十家,分別是我與你的聯合大作坊、段氏鐵匠坊、四姓聯合作坊、團練作坊、玫瑰園作坊、酒坊等等,其他多是團練開辦的作坊,有單獨建的,有幾家合辦的,我們總共僱用了約六千人,加上他們的家眷,崔莊人口總是超過兩萬。”

“每月就是十萬貫”,褚素珍插嘴,馬上,她擔心地問:“長卿,你的錢夠嗎?……我也住在崔莊,不如我給你添上一點?”

崔小清這時已說不出話來,施衙內發了半天呆,拍手說:“若只十萬貫,收買兩萬條人心,太便宜了。大郎,這事你辦的值啊,從今往後,振臂一呼,民樂爲之赴死,何愁不立足於海州?”

稍傾,衙內試探地說:“若是戰事拖延兩個月,那可就麻煩了。”

“所以我們動作要快”,時穿起身催促:“衙內,你現在就動身,我馬上發佈戒嚴令。”

施衙內望了楚素珍一眼,只見褚素珍垂下目光迴避了他的眼神,施衙內黯然起身,拱手:“那我就告辭了,我在東海縣等你。”

“把碼頭上所有的船都帶走”,時穿很奇怪的又吩咐一句:“已經裝滿貨物的船,讓他們立刻起航南下,沒裝滿貨物的船讓他們去東海縣碼頭停泊。”

施衙內愣了一下,問:“有必要嗎?。”

“絕對有必要——切切”

“也好……反正盜匪來襲,讓他們臨時出海避禍,也是個藉口”,施衙內隨口答應着,告辭而去。

當夜,崔莊亂成一團。流民尚未到達,崔莊的居民已經開始向莊內聚集,各大宗祠裡存放的木牆都拿了出來,擺放在路口當作路障。這種木牆是古代中國大戶人家的常備物品,它用半截原木剖開,而後並排釘在一起,塗上防火材料,成爲一人多高的厚重牆壁。平常這些東西拆解開,堆放在宗祠裡備用,遇到戰亂或者盜匪襲擊,則拿出來連接成木牆,而後青壯躲在牆後守禦。

崔莊原先有六大宗祠,現在有四家,幾家的木牆各自一連接,崔莊不僅對外形成了封閉,莊內幾條主要路口,也只留下了一個小縫隙可以側身同行……

天亮時分,崔莊完成防禦佈置,莊內所有男丁都拿起了武器,女眷則安排在團練總部、幾大宗祠,以及玫瑰園。這時候,進出崔莊都要接受嚴格盤查,唯有慣常往來的老客商得以出入,陌生人與新客商,則指引他們前往海州城接洽。

稍傾,警訊也抵達了與崔莊聯防的各個村莊。有些村莊村子小組織不起抵抗,乾脆全村拖家帶口趕往崔莊,臨晨時分他們剛好趕到,並聚集在莊外尋找莊內存在的親戚關係,隨後,大多數人得以進入崔莊,那些與崔莊全無親戚關係的,至少莊內有願意接納的朋友,最終也進入莊內。

崔莊的炊煙照常升起,各大作坊也在照常開工,只是緊張而有序的氣氛中,微微瀰漫着一絲緊張情緒。早餐過後,崔莊又迎來一批客人,是附近村子的大戶人家,他們聽說瞿知縣今日不去縣衙,坐鎮崔莊指揮,馬上也找藉口帶上家眷來崔莊“訪友”。

緊接着,大一點的村落也來人了,多是村中團練教頭陪着村中大戶過來,向崔莊購置相應的武器與鎧甲。這時候時穿已準備動身,爲了接待他們又不得不稍事停留,等把這批採購武器的外村團練引到段氏鐵匠鋪,再趕回自己院子時,瞿縣令終於無法迴避,趕來給時穿送行。

年老的瞿知縣總感覺有時穿在跟時穿不在,崔莊氣勢不一樣,他拉着時穿的手依依不捨:“長卿啊,剛纔傳來消息,海州城已經關閉城門了。那夥梁山馬匪都騎着馬,從沭陽縣到這裡不過兩日的路程,咱們這裡並不安全啊。

不過,我也知道沭陽縣與你關係非淺,不讓你救援說不過去……嗯,你快去快回,咱海州縣還指望你呢。”

這時,蒙縣尉已經名義上接過了崔莊團練的指揮權,附近小村落內的團練已開始向崔莊聚集,大多數外莊團練們武器簡陋,多數手裡拿的都是水火棍。不像崔莊,基本上武裝了刀槍與皮甲。而蒙縣尉能指揮動的就是外莊團練。

手上握着這樣的雜牌軍,面對的又是兇名卓著的梁山水寇,蒙縣尉心裡實在沒有底,他也跟着瞿知縣叮嚀一句:“承信郎,沭陽縣已經這樣了,我建議你送嫁之後,招呼劉太公進入縣城完婚,以加強縣城的力量……如果沭陽縣城無憂,你還是趕緊回來,畢竟你是我們海州縣的團練教頭。”

時穿隨口敷衍了一下,領着二百二十號人走出了莊子。

這支隊伍雖然有二百二十號人,卻乘坐了三十輛馬車。隊伍裡大多數士兵都很年輕,這幾年按美軍標準每天一斤肉吃的,個頭明顯高出同齡人一頭。而長時間的鍛鍊讓他們身材勻稱,體格魁梧,動作靈活而富有朝氣。他們每十人一組,身穿着皮甲、頭戴皮盔、坐在馬車上,馬車空餘的地方則裝滿了武器與火藥。

士兵乘坐的馬車是時穿改造過的兩輪輕便馬車,行走的路面是沭陽縣知縣黃翔,去年動用兩萬名廂軍修的,專門溝通海州與沭陽的“直道”。既然稱之爲“直道”,路面便經過硬化處理,大多數路面鋪着碎石,或者青石板,石縫間填充着新式泥灰(水泥)。兩匹馬拉的輕便大車走在這樣的路面上,行進的很快,傍晚時分,車輛已駛到時穿所管轄的最遠一個村落。當晚,時穿佈置警哨後歇宿於該村,半夜時分,流民大潮終於來了,這些人驚慌失措的講述着梁山水寇的殘暴,當然,他們多數是聽說的。

第二天,隊伍重新上路,團練們的神色顯得既疲憊又緊張。疲憊是因爲一夜未曾睡好,緊張是因爲聽了太多的驚悚傳聞。

時穿詢問了十一孃的狀況,引導十一娘坐上特意爲之加裝了鐵板的馬車,旁邊一位義兒團練伸手相扶,而後試探地問時穿:“義父,聽說梁山寇喜歡拿人心做醒酒湯,這人……怎麼能吃人呢?他怎麼吃得下去?”

十一孃的臉色白了,時穿輕輕將十一娘送上馬車,替對方放下轎簾,想了想,決定不迴避:“是有這事,而且他們還挺喜歡拿這事出來炫耀,稱之爲‘殘暴美學’。”

說完,時穿指一指來的方向,補充:“那裡是我們的家,由我們的親人與朋友,有我們所愛的人,所以我們要把他們擋在崔莊之外,讓我們所珍視的人不受噩夢影響,知道嗎?。”

馬車內的十一娘突然掀開轎簾,鄭重其事地說:“哥哥放心,我絕不會再讓人拐一次,哥哥給我兩隻手銃,其中一支手銃我準備留給自己,萬一事情緊急,哥哥不要管我。”

剛纔問話的那位義兒一挺胸,大聲說:“十一姐放心,我絕不會讓你遭到危難的。”

其餘的義兒也一起鄭重點頭,彷彿共同作出了承諾。

時穿輕輕拍拍手,招呼:“啓程吧。”

正午時分,馬車進入了沭陽縣境內。

沭陽縣水網密佈,經過之前知縣沈括修建水利設施,該縣土地肥沃,糧食產量非常高,加上最近幾年占城稻的引進,即使這幾年全天下都旱情嚴重,當地百姓卻不用爲吃飽肚子而犯愁。

整個沭陽縣人口密度並不高,也就是十二萬人左右,其中,縣城內居住了將近一半的人口,該縣第一大鎮厚丘鎮又居住了一部分人口,所以,散佈在鄉間的村落,規模就顯得不大了。

時穿騎在馬上,時不時眺望前方——觸目所及,全是平整的廣蕪田野,田野上積雪剛剛消融,黑色的土地中,零星的白色殘雪點綴其中,白玉黑的空隙則填充着隱隱的一抹抹綠色。

這片大地是齊魯大平原的末梢,地勢平坦的一眼可以望到天際盡處,官道也非常平坦,三十輛馬車走的很輕快,車輪發出粼粼的輕響,彷彿一首鄉村音樂。

一羣鷓鴣被馬車的輪聲驚醒,咕咕叫着從官道旁的樹梢飛起。義兒營的孩子們被鷓鴣吸引,仰臉看着鷓鴣飛行的方向,因爲是行軍狀態,大家沒有喧譁,只是指着飛來飛去的鳥,捅一捅身邊的同伴,提醒他們注意欣賞。

稍停,地平線盡處出現十幾個人影,這些人走走停停的,顯得很悠閒——這個時候,大路上已經沒有流民,或者,他們逃向了別方;或者,他們沒來得及逃跑;或者他們覺得沒必要逃跑了。

對面來的十餘個人都騎着馬,陽光之下,他們身上一閃一閃的,時穿眯起眼睛一望,立刻吩咐:“止步全軍持槍,填裝火藥、炮子,準備戰鬥。”

百名義兒紀律性比較好,時穿一聲令下,他們以十人爲一隊,士官開始分發馬車上的武器,士兵開始扎束武裝帶,並往武裝帶上掛上火藥盒、手雷、戰刀。而那六十位大齡火槍手,經過了剿匪作戰,顯得更是不慌不忙了……不一會,團練們整裝完畢,這時,長槍手的隊伍還有點亂糟糟。

時穿帶出來的長槍手都是崔莊本地人,他們的家眷大多在作坊裡做工、或者在時家田裡務農,這些人忠心上沒有問題,但可惜由於時穿不好明目張膽的,按練兵方式訓練他們陣法以及團隊作戰,所以長槍手們遇敵顯得有點慌亂——畢竟,對面是兇名卓著的梁山水寇。

對面來的人也遠遠發現了這支隊伍。隊伍前方雖然沒有披紅綢的鑼鼓隊,但隊伍中央的馬車上貼着大大的雙喜字,而隨行的馬車、箱子上也都貼着雙喜,顯示這可能是支新婚隊伍。他們毫不避讓,迎着時穿這支隊伍直着趕上來,等他們到了弓箭射程外,幾個人還越前囂張地射出示威的一箭,警告這面的隊伍停步。

果然是膽大包天的匪徒,十幾個人,敢衝擊二百多人的隊伍。

古代打仗的場景,在現代人看來似乎有點可笑——對面十多人各個騎着馬,但只有兩個人背後插着小旗。這種小旗在古代被稱爲“認軍旗”,在沒有步話機、對講機的時代,士兵全靠這面小旗認定歸屬,並隨同它前進撤退。

剛纔射箭的那人,背後小旗上繡着一個大字——“張”。此人長相英俊,年齡在三十歲上下,顯得很英氣。另外那位背插小旗的漢子則似乎顯得懦弱,馬身尾隨在張姓將領之後,不敢稍稍越過——他背後的旗子上繡着“董”。

董姓將領顯得很市儈,而張姓將領則渾身充滿軍隊的味道,舉手投足乾淨利索,身後雖然只有十多名小兵,但卻按照大宋的嚴格操典排兵佈陣,儼然千軍萬馬在手。

此時,時穿隊伍裡的馬車已經卸了馬,騾馬都被牽到車子後面,交給三十名義兒以及長槍手們看護,車身則堆成壘,七十名義兒手持火槍瞄準了對方,而六十位大齡火槍手則鑽入車底,用火槍口瞄準了對方。

對面這夥人其實已經在火槍射程裡了,但時穿不發話,受到嚴格訓練的團練們也沒有開火的意識。

稍傾,六十名長槍手跑動着豎起了長槍,填補了車身之間的空隙,時穿左右看了看,覺得自己的佈置沒有問題,他跳上一匹馬,施施然的走出街壘,揚聲問:“對面來的可是張指揮使,人稱‘沒羽箭張青’?”

那位張姓將領稍稍一愣,拉住了馬繮繩,時穿不等對方回答,又轉向了旁邊的董姓將領,開口問:“這位可是鄆城縣總捕頭、綽號‘一撞直’的董平?”

沒羽箭張青吹了個口哨——噢,宋人叫“打了個唿哨”,他仔細張望了一下時穿,開口問:“咱們以前認識?”

時穿咧嘴笑了:“我以前曾是大將,見過兩位的海捕文書。”

第214章 無效的武器禁令第455章 過河!過河!第449章 咱們彈劾皇帝吧第232章 真實的武松武二郎第374章 花榮與徐寧的巷戰第33章 你原先那部門的?第70章 人情世故第283章 最兇殘的敵人和最仁厚的百姓第328章 簡單任務第54章 叮叮作響第393章 海上精靈的舞蹈第74章 代言人第27章 流言的誕生第237章 欺負上門去第259章 該動手了第90章 高擡貴手第12章 嬌癡不怕人猜第393章 海上精靈的舞蹈第200章 三年一次的賺錢機會第241章 二手貨也值錢第244章 不服不行第356章 來的是梁山好漢第327章 刺殺第345章 掃貨、整人第259章 該動手了第459章 賞殺令第93章 沒事別來找茬第256章 意外出現的人第352章 信不信,由你第136章 換得自由第242章 舊貨,標明門第第213章 悲催與鄙視共舞第158章 當仁不讓第458章 旋風第49章 變廢爲寶第215章 不寂寞的旅途第319章 彼之甘露,我之毒藥第213章 悲催與鄙視共舞第80章 獅子大張口第142章 通判已接案第419章 太平鎮的太平相第23章 傳說中的怪人第155章 沒有包庇罪第362章 奶酪與大炮,都不能少第220章 要價多少才合適?第279章 格殺令第189章 通姦未果第248章 爲伊消得人憔悴第452章 誓師出兵第341章 極端隱私第79章 飛蛾撲火第220章 要價多少才合適?第379章 誰挖的陷阱坑?第17章 不是正常人第208章 爲了等待這一刻第222章 特殊的售後服務第163章 宋朝讓人震撼的親情第458章 旋風第120章 立志做吃貨第285章 搶先動手第326章 彼年豆蔻第182章 改變時代的力量第14章 打鐵師傅的迎擊第102章 慾望啊慾望第254章 過繼第187章 誰比誰差點?第79章 飛蛾撲火第322章 求婚第433章 去跟老孃們打?第150章 時園的產出第395章 緊急擴軍第275章 殺心第96章 不要強人所難第67章 吃喝不愁第315章 意外第22章 饞貓望着魚第387章 成長的煩惱第28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66章 恍然大悟第444章 分我一杯羹如何?第299章 偷得,還是搶的?第192章 深夜怪客第128章 鬧上衙門第443章 這裡誰說了算?第317章 你家女兒我來養?第164章 旁門左道第396章 林教頭雪夜巡營第435章 沒回扣的投降不要第328章 簡單任務第267章 “偶遇”第227章 微山湖遇匪第12章 嬌癡不怕人猜第401章 打仗不再靠拳頭了?第342章 圍殺第236章 錦繡包草第105章 離奇案件第287章 人爲財死第10章 意外功效第35章 蒼蠅也是肉第342章 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