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嫦娥三號順利登月

一週之後,NASA總部。

馬斯克跟納爾遜坐在一起,面前的屏幕上播放着實時轉播的嫦娥三號發射準備畫面。

特意請來的同聲傳譯站在屏幕前,跟隨着電視裡的內容一字一句地翻譯着現場記者的採訪。

“.燃料加註已經完成了,果然還是液氫+液態金屬氫,拉斯拉凱拉的事情對他們完全沒有影響嘛,我都要懷疑這是自導自演了。”

“畢竟,他們最近在中東的動作可不小,據說好幾個國家的軍隊都已經行動起來了,打算配合‘聯合國’在中東的反恐行動。”

“想不到啊,有一天,他們居然會牽頭去做這件事情.”

“這很正常。”

納爾遜平靜地回答道。

“他們要推進阿拉伯一體化戰略,就必須保證中東局勢的基本穩定,而要保證局勢穩定,除了用經濟和技術手段對他們進行綁定之外,文化上的‘世俗化’也非常重要。”

“他們反的是kb主義嗎?錯了,他們反的是極端信仰”

“再說了,藉助這一次行動,他們能夠真正將自己的力量介入到那片土地上,何樂而不爲?”

“總之,他們確實佔了大便宜但到底是不是自導自演,我們還不能確定。”

“根據目前的情報,自導自演的概率很低,反而更像是某種巧合。”

“好吧,反正我也不在乎。”

馬斯克攤了攤手,繼續說道:

“對我們來說,現在最重要的,還是怎麼搶在他們前面登陸月球。”

“按照原定計劃,阿爾忒彌斯應該要在一週之內進行登陸,但這個時間有些尷尬.如果不想讓他們搶在前面的話,也許,我們應該在未來一到兩天之內登陸。”

“難度大嗎?”

納爾遜問道。

“這是你們NASA需要操心,爲什麼要問我?”

馬斯克翻了個白眼反問道。

“.着陸器所使用的技術屬於SpaceX,你當然應該有個基本的判斷。”

“我的判斷就是隨時可以登陸,之所以拖了那麼久,還不是你們的問題?”

馬斯克的語氣有些不耐煩。

事實上,在“何時登月”這件事情上,他跟NASA確實存在分歧。

他主張在完成繞月之後就立刻登陸,畢竟按照着陸器的設計,雖然還不能達到直接進入霍曼轉移軌道登月的要求,但也不至於需要像印度人的方案一樣,繞上好幾周去緩慢降低軌道。

但NASA卻拒絕了他的提議——並且沒有給出任何有說服力的理由。

馬斯克很清楚,之所以要拖延,本質上還是一種政治上、宣傳上的訴求,在這個領域上,他沒有任何發言權。

所以,也只能隨它去了。

但既然自己已經放手,納爾遜還偏偏要在這個時候來問自己“難度大不大”,多少就是有些不知好歹了。

而在看到他的表情之後,納爾遜也無話可說,兩人的視線重新移回電視上,而此時的主持人,已經從具體的準備工作,轉向了介紹嫦娥三號的“項目願景”。

“.嫦娥三號任務研製併發射嫦娥三號探測器,將實現月面軟着陸和巡視探測,開展月表地形地貌與地質構造、礦物組成和化學成分、月球內部結構、地月空間與月表環境探測和月基光學天文觀測等活動”

“作爲探月工程二期主任務,將首次實現我國在地外天體軟着陸及巡視勘察,並開展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月表物質成分和可利用資源調查、地球等離子體層探測和月面光學天文觀測三類科學探測。”

“嫦娥三號探測器由着陸器和巡視器組成,將由長征三號乙改進型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囉嗦!”

馬斯克的眉頭微微皺起。

“他們爲什麼不直接說,嫦娥三號是爲了氦3去的?”

“因爲他們確實不僅僅是爲了氦3去的。”

納爾遜解釋道:

“準確地來說,嫦娥五號纔是爲了氦3去的,3號只是爲了驗證登月技術。”

“另外,有消息稱,他們會探索月表隕石坑中的特殊鈦鐵礦區,採集氦3泡沫樣本,甚至有可能攜帶樣本返回。”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嫦娥三號的設計似乎並不包含這一部分功能。”

“最有可能的還是在嫦娥五號去實現這個目標,長征-9型火箭,就是爲這個目標準備的”

“好吧,好吧——伱說的我都知道,我只是覺得,他們的表述太過虛僞了而已。”

馬斯克面帶嘲諷地說道:

“你聽聽他們說的吧,‘這次任務的主要目的是進行實驗驗證’,還有‘嫦娥四號將作爲嫦娥三號的備份’.很顯然,他們對這次的發射,其實也並沒有太大的信心。”

“不過這也很正常畢竟,他們在航天領域根本就沒有任何可靠的技術積累,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錯了。”

“但他們有LITV技術。”

納爾遜插嘴說道。

“技術是一個整體,LITV代表的是發動機技術,但其他的呢?”

“一輛車的發動機再強大,如果沒有方向盤、沒有剎車、沒有懸掛系統,也不可能在路上跑起來,就算能跑起來,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車毀人亡。”

“我不想跟你爭論太多,總之,看接下來的直播吧。”

“金屬氫燃料要是他們在進入外空間之前炸掉了,那可就真的有意思了。”

聽到馬斯克的話,納爾遜默默搖了搖頭。

電視裡,主持人還在繼續播報。

“發射塔架正在緩緩打開,我們進入三十分鐘準備階段了。”

“發射現場綜合檢查開始。”

“15分鐘準備,火箭加電檢測已經全部完成,這也意味着嫦娥三號正式進入發射前的倒計時了。”

“5分鐘準備,我們看到,指揮室內,工作人員已經全部在各自崗位上就位。”

“1分鐘準備。觀衆朋友們,激動人心的時刻就要到來了!”

“10,9,8,7,6,5,4,3,2,1——點火!”

畫面中,長征3號火箭轟然點火,這一刻,哪怕是大洋彼岸的馬斯克,也忍不住稍稍坐直了身子。

火光沖天,同聲傳譯已經漸漸跟不上專業術語的翻譯,但此時的兩人,哪怕不需要翻譯,其實也已經能夠大致猜測出新聞中播報的那些語音的內容。

“西昌遙測信號正常!西昌跟蹤正常!飛行正常!”

“程序轉彎!”

“助推器分離!”

“助推器分離了,看起來很順利。”

納爾遜開口道。

“是的,5分鐘,最危險的時刻已經過去了。”

馬斯克有些失望地說道。

事實上,作爲這個行業事實上的“引領者”之一,他對火箭發射各個階段的危險程度實在是太瞭解了。

如果說最危險的時間是上升階段,那麼在上升階段中,最危險的又分別是10秒、50秒、300秒前後的階段。

發射十秒,火箭從垂直上升轉入程序轉彎階段,去年剛剛發生的俄國Proton-M火箭發射事故,就是在程序轉彎階段陀螺儀故障導致的。 除此之外,就是50到80秒左右的最大動壓、或者叫MAXQ階段了,歷史上最著名的挑戰者號事故,就是發生在這個階段。

而300秒左右,火箭需要進行多個動作,包括拋整流罩、助推器分離、一二級分離等等,雖然每一個動作都“不極限”,但複雜程度高,疊加下來,意外發生的概率也不低。

但現在,嫦娥三號已經如履平地地跨過了這三個階段,指望他們在三級分離之後再出問題?

那基本已經不可能了。

“三級二次點火。”

“三級二次關機。”

“長江六號跟蹤正常。遙測信號正常。”

電視畫面上,從地表視角已經看不到嫦娥三號的影子,但火箭上搭載的相機,仍然在實時傳回最新的畫面。

“器箭分離。”

伴隨着指揮台的播報,馬斯克和納爾遜同時嘆了一口氣。

“結束了。”

“接下來,就是多次變軌,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開始繞月飛行了。”

馬斯克說道。

“真是遺憾,居然一點意外都沒有發生,我還以爲,就算不出大的事故,至少也會有一些小問題呢。”

“還真是一點樂趣都沒有啊.”

“就算有,他們也不會在直播中表現出來。”

納爾遜接話道。

“總之,接下來就看他們能在幾天之內登陸成功了-——按照他們之前披露的方案來看,大概是一到兩週?”

“這個時間點,對我們來說已經足夠充裕了。”

“稍晚我會安排下去,阿爾忒彌斯正式啓動登月,我們要趁着嫦娥三號的熱度,搞一個大新聞出來。”

“也不知道他們會怎麼想.鋪墊了那麼長的時間,最終還是被我們搶先。”

“也許會很崩潰吧。”

馬斯克笑着說道。

納爾遜搖了搖頭。

“官方是不會崩潰的.畢竟,他們在公開發言中從來就沒有明確說過要搶在我們前面‘登月’,這就是他們的謹慎。”

“嗯或許應該叫膽小更合適?”

“也許吧,但這不是我們應該關心的問題了。”

兩人的神色放鬆下來。

是的,對他們、對美國來說,嫦娥三號順利入軌算是一件大事,但也沒有大到他們會爲之沮喪的程度。

入軌又怎麼樣?

我們馬上就要登月了啊。

想到這裡,馬斯克拿起了手邊的遙控器,打算關掉電視離開辦公室。

但就在這一刻,他卻突然發現,電視上的畫面,有些不同尋常。

那是一條3D模擬的軌跡圖,而軌跡圖顯示的着陸器航跡似乎有點問題。

缺少繞月航程。

他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隨後轉向納爾遜問道:

“我們錯過什麼了嗎?”

納爾遜茫然地搖了搖頭,看向仍然站在屏幕前的同聲傳譯問道:

“我們錯過什麼了?”

同聲傳譯一臉懵逼,他有些不知道從哪裡答起。

畢竟,他的工作不是記錄,而是翻譯。

但好在,時間還沒有過去多久,他還能大致回憶起自己剛剛看到過的內容。

於是,他回答道:

“額我們從器箭分離開始?”

“從器箭分離開始!”

納爾遜立刻說道。

“好吧,器箭分離之後,他們繼續跟蹤了一段時間,主要是各個地區的跟蹤數據。”

“BJ飛行正常,長江五號發現目標,長江六號跟蹤正常,上行.上行載.”

“上行載波。”

馬斯克提示道。

“沒錯,發送上行載波,然後是探測器建立巡航正常”

“巡航姿態正常,然後呢?!”

馬斯克的語氣變得有些急切,因爲從電視直播的畫面,他已經能明顯看出,事情已經開始超乎他的預期了。

“着陸器緩衝機構展開,進入轉移軌道.”

“應該是先進入轉移軌道,再展開緩衝機構等等,太陽翼呢?”

這時候,納爾遜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太陽翼沒展開?!”

兩人的神情極爲嚴厲,同聲傳譯不由得心生畏懼,猶豫良久之後,他才結結巴巴地說道:

“沒我沒聽到太陽翼展開。”

而此時,電視上還在進行着漫長乏味的科普,馬斯克指着屏幕問道:

“他們現在在聊什麼?快告訴我!”

“轉移軌道!在說轉移軌道霍曼轉移軌道是一種變換太空船軌道的方法,途中只需要進行兩次引擎推進.”

霍曼轉移軌道。

馬斯克愣在了原地。

而納爾遜臉上的表情,則是如喪考妣。

一切都清楚了。

華夏人根本就沒打算按照正常方法着陸。

他們所說的“實驗”,原來根本就不是實驗一種“登月技術”,而是實驗一種“以最高效率登月的技術”!

直接通過霍曼轉移軌道登月如果類比起來,就相當於車子以二百邁的高速、不經過任何調整地直接穿過一道窄門。

爲什麼要這麼做?爲什麼不選擇更安全的方式?

毫無疑問,這就是一種技術的鋪墊

果然,嫦娥三號,根本就沒有那麼簡單。

它是先鋒,但不是探月的先鋒,而是“月球大開發”的先鋒!

它所驗證的,就是大規模開發月球所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

至於那些所謂的傳感器,那些所謂的月壤分析儀器,其實反而是次要的。

在它的面前,阿爾忒彌斯,就像是一個笑話。

馬斯克和納爾遜對視一眼,誰也說不出話來。

而此時,被他們寄予厚望的阿爾忒彌斯,還在月球軌道上,一圈一圈地轉着

第328章 開始第263章 我在看着你第35章 缺陷第276章 大驅開路,航母衝刺第404章 英雄輩出的時代第60章 繩索(晚了點因爲飯吃得晚了)第420章 我們是去挖礦的修正了部分關於高鐵的技術細節第21章 歷史的無奈第24章 二十二號第121章 我看到你們了第450章 真打第100章 你來搞殲二十第173章 希望第141章 重要人物第143章 少年的夢第152章 救星來了,源點充足!第284章 島國的外骨骼也太先進了叭!第102章 風暴前夕第414章 GAI第73章 新計劃第464章 做局第341章 9個月5艘潛艇?第205章 等你好久了第150章 只是想回家罷了第197章 想搞機械外骨骼第122章 你看到它了嗎?第333章 金屬氫燃料發動機第329章 最後的拼圖第468章 兩個極端第188章 碰瓷第487章 轉向戈壁第481章 前往西北第245章 我們的村村通,你們來付錢第109章 折戟沉沙,清點損失第414章 GAI第60章 繩索(晚了點因爲飯吃得晚了)第496章 優先級第41章 冒險第293章 試射第283章第364章 消失第370章 誰被拖入泥潭了第277章 戰雲再起第328章 開始第396章 YLS1000試製成功第446章 月球基地完全展開第290章 說點事情第262章 偵查飛艇----是氣象氣球啦第14章 再次拒絕第63章 順應市場第170章 太多,太少第202章 大國博弈,也是你能摻和的?第190章 大佬的疑問第264章 變循環發動機登場!第70章 賣!(以後每天12點更新)第89章 世界屬於我們第465章 我們也有飛機第79章 忘記審批入羣申請了第425章 信得過第335章 第一代人工智能第323章 人才外流?不存在的第8章 真能造第94章 點火的人第492章 大島第121章 我看到你們了第137章 打窩第160章 拐人回家!第476章 狙擊第434章 巧合第206章 身份曝光第403章 精準而優美的新材料第233章 移山項目成果爆發,陳唸的大局第411章 用螞蟻的速度爬向月球?第199章 DF-17,準備試射!第425章 信得過第257章 投送第363章 情報收集結果第301章 什麼世界最強?倒數第二罷了!第29章 全新的開始第121章 我看到你們了第482章 黑暗時刻第172章 罪人第126章 能力成長!第261章 陰謀揭開第376章 金屬氫發佈會?第449章 月球艦港第257章 投送第429章 鮮血,月亮第166章 順利回國第54章 成了成了(52章審覈已放出)第352章 慢了一步第410章 獵物第34章 談判第454章 撬開嘴第105章 鷂式?F-14?碾壓!第217章 去割他們的韭菜吧第490章 無處不在第202章 大國博弈,也是你能摻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