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用螞蟻的速度爬向月球?

第411章 用螞蟻的速度爬向月球?

兩天之後,陳念回到了成都。

超導工業、聚變工業的基礎已經基本建立,接下來將要去發展的,就是一系列下游產業和衍生技術了。

對於這一點,陳念倒是並不着急。

事實上,哪怕是在華夏這樣成熟的技術積累和強大的動員能力下,想要在短時間內實現這兩項新技術的全面鋪開也是不可能的。

他自己的心理預期是10年。

10年之內,實現絕大部分技術領域的全面替代,初級成果普及率、覆蓋率達到100%。

在這個基礎上,二十年內完成整個社會形態的轉向,到那個時候,整個華夏,纔算是真正進入快車道了。

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裡,陳念放鬆地舒了一口氣。

果然,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己也已經習慣了在這個城市的生活了。

雖然他的行動軌跡一年四季都是辦公室、家、實驗室三點一線,但只要一回到這裡,就有種“被保護起來”的安全感。

這種感覺與真正意義上的“保護”當然沒有任何關聯,而是某種心理舒適區。

看來,是時候把父母也接過來了?——

還是算了。

上次打電話他們還催婚來着,住在一起恐怕更麻煩。

革命尚未成功,哪有心思談什麼兒女情長?

想到這裡,他重新坐直了身子,開口對沙發上的陳果說道:

“陳教授,喬麥的事情你幫着安排好吧,她打算是要去卡塔爾的,必要的時候,給她一些便利。”

“放心,已經安排好了。”

陳果點頭回答。

其實在他心裡,喬麥算是一個去解決陳唸的“個人問題”的好方向,但通過幾次試探,他也確定了陳念暫時沒有這個想法,所以哪怕是對話裡提到,他也不會不識趣地去延伸話題。

“那就行。喬麥在液壓領域還是比較有天賦的,我估計再過十年,她可能會成爲領域內的技術領軍人物。”

“趁着年輕的時候,得讓她多鍛鍊鍛鍊,改給的資源也要給到。”

聽到陳唸的話,陳果不由得笑了起來。

“你這話說的老氣橫秋!”

“說真的,你們在AH見面的時候,伱跟她不會也是這樣說話的吧?”

“那倒不至於。”

陳念連忙擺手。

雖然說在很多人的偏見裡總喜歡把學霸啦、科研人員啦、理工科天才啦之類的描述成某種“智商高、情商低”的形象,但其實事實根本就不是如此。

什麼叫情商?

其實無非是對“人情”這一套邏輯的理解程度,它本身也是有跡可循、有理論支撐的。

智商高的人會理解不了這種東西嗎?

至少陳念自己是能理解的。

所以,哪怕沒有前一世的經驗,他也不可能幹出來在別人面前擺譜開官腔的事情。

“那就好,你們畢竟先是朋友,纔是同志,關係上沒必要太生疏。”

“我知道的-——不聊這個了,我回來的路上收到消息,說老美準備重啓探月計劃了?”

陳果立刻點頭,回答道:

“是的,剛剛放出的小道消息,官方還沒有正式公佈計劃。”

“但大概率,這次他們是玩真的,而且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衝着氦3去的。”

陳唸的眉頭微微皺起。

用氦3來取代氘元素作爲聚變反應物本身並不是一個多麼離奇的想法,事實上,在聚變理論誕生之後,學術界普遍都認爲相比氘,氦3是更適合的反應物。

原因很簡單,氦-3與氦-3之間的聚變反應是一種更高效的聚變過程,其反應釋放的能量比氘-氘聚變的能量高要得多。

同時,氦-3聚變產生的中子數目較少,相對能量損失也較低,這對於控制反應堆中的輻射損失和材料損傷有着極大的優勢。

之所以它沒有成爲主流研究方向,原因其實只有一個:

這玩意兒在地球上的存量太低,倒是在月球上儲量豐富。

現在的技術環境下,人類維持個近地空間站的運轉都費勁,更別說登月還要實現商業化運輸了。

當然,對華夏來說,這是必然要邁出的一步。

後續無論是使用太空電梯、還是以大規模空中平臺爲跳板去做多級發射,都是可行的方案。

可老美??

在沒有常溫超導材料打底的情況下,他們要搞大規模登月,似乎是有點過於癡人說夢了吧。

“你覺得他們能成嗎?”

陳念開口問道。

“不好說,畢竟登月這事情,幾十年前他們就已經做過了,現在無論是航天、電子還是機械領域,技術都有極大幅度的提升,他們想要再複製一次,恐怕也不會太難。”

“唯一的問題就是,登月是一項專有程度極高的技術-——或者我們叫特異性技術。”

“特異性技術本身是非常容易失傳的,而當年他們的載人登月全套系統也壓根沒有達到‘量產’的標準。”

“別說現在已經過去了40多年,哪怕就是在上世紀80年代,他們所有的技術人員都還活着的情況下,實際上登月技術都已經到了失傳的邊緣。”

“如果現在他們想再搞一次的話,一句話:沒有作業可抄,從頭再來。”

陳果說完了自己的判斷,對面的陳念也是點頭贊同。

“跟我的想法一樣。”

“用大炮上月球,和用火箭上月球,技術路徑畢竟還是不一樣的。”

“不過話說回來,他們那次登月,成果到底怎麼樣?”

“我們相信他們是取得了不錯的成果的。”

陳果模棱兩可地回答道。

“.好吧。”

陳念沒有繼續追問下去,不過他倒是清楚地記得,在自己的前一世,那臺按照老美標準設計的玉兔一號探月車,可是在月球表面上吃過不少虧的。

直到採用了國產技術替代,玉兔二號纔算是平穩地走了下去。

至少從這個角度來說,照搬他們的經驗並不合適。

“不管怎麼樣,他們決定要自己啓動登月計劃,就意味着我們此前預計的用一部分核聚變技術來換取對方全套航天工業成果的打算已經破產了吧?”

“他們手上就剩那麼點籌碼了,還打算要賭到底,也真的是把自己的民族性展現得淋漓盡致了.”

陳果有些好笑地搖了搖頭,回答道:

“也沒那麼誇張.按照他們現在的水平,一次登月加返回最多也就是兩年到三年的時間。”

“他們不但不是在賭,反而是相當謹慎了。”

“畢竟,在兩年到三年之內,我們的航天工業不可能達到他們的水平,到時候他們如果失敗了,也還有反悔的餘地.”

“沒有了。”

陳念打斷了陳果的話。

“兩年到三年,我們確實不可能實現航天技術的全面超越,但搞出一兩個典型項目來,還是不難的.”

“畢竟,不就是上個月亮嘛倒也沒什麼難的.”

送走陳果之後,陳念並沒有立刻離開辦公室,而是順着剛纔的話題,立刻開始着手梳理探月計劃所需要的技術。

實際上,他說“上個月亮沒什麼難的”還真不是吹牛逼,別說現在有系統這個大殺器在了,就算沒有又怎麼樣?

上一世,華夏在2007年首次發射了嫦娥一號探月衛星,隨後在短短的6年時間之內,先後發射了嫦娥二號、嫦娥三號,並且成功實現了第一次月球軟着陸。

那纔是2013年,距離第一枚探月衛星發射纔過去了6年!

而在這一世,華夏探月工程的進度相比上一世還要快一些,嫦娥二號的發射時間提前到了2009年底,而嫦娥三號項目主體建造和準備工作也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順利的話,在今年年底到2013年內上半年,就可以實現登月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到月亮上去”根本就不能算是一個問題。

問題在於,怎麼上月亮上去,並且帶回來足夠的樣本,爲後續的大規模採礦做準備。

在這個過程中,核心其實包括兩個部分:

第一個是實現問題,要用什麼樣的技術,把大重量的探測和採掘設備送上月球,並保證其能順利返回。

第二個是成本問題,以什麼樣的設備形態,儘可能壓低地月往返成本。

對於前一個問題,陳念其實沒打算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畢竟大力出奇跡,金屬氫可不僅僅是超導體,還是一種極其恐怖的含能材料。

再加上此前TBCC發動機的技術積累,新發動機+新燃料,送個小型挖掘機上去都不是太大的問題。

關鍵還是在於成本部分。

去月球的目的是爲了挖氦3,挖氦3的目的是爲了提高聚變反應堆的效率。

而如果採掘成本高於效率提高的收益,那就純粹是得不償失了。

陳念輕輕地敲着桌子,思考着可能實現的技術路線。

根據他的經驗,在短期內能夠實現的、大規模降低航天成本的技術無非就是那麼幾個,主要就是火箭回收、航天飛機、高空輔助發射、磁彈射、高空飛行器捕獲這幾個方向。

其中火箭回收在上一世發展得最成熟,跟現有的技術路線也最貼合,毫無疑問地,陳念把它放在了最高優先級上。

而航天飛機這方面,在有了火箭回收技術之後,它本身應該說是比較雞肋的,但巧就巧在華夏提前點出了TBCC技術,導致航天飛機的前景一下子就變得廣闊了起來。

至於高空輔助發射,這玩意兒原本的路線是用高空氣球去輔助發射,穩定性差的離譜,本來應該是第一個被淘汰的,但就那麼巧,華夏正在搞空中平臺項目,這讓它一躍成爲了想象空間最大的技術。

緊接着是磁彈射,超導體+電磁軌道技術給了它實現的空間。

高空飛行器捕獲-——大型運輸機、TBCC發動機打下了技術基礎。

一圈看下來,居然每一個方向,都是好方向!

陳念不由得扶額。

不整理還好,一整理下來他才發現,在這不到10年的時間裡,華夏打下的基礎,還真是比他想象的要更牢固.

選擇恐懼症犯了,誰懂啊?

老美怕是完全沒有這種煩惱吧.

猶豫了良久,陳念也沒有最終敲定下方向,更扯淡的是,這幾個方向所對應的核心設備,在系統裡解析所需要的源點數量都差不多,都是在500點上下浮動。

完全沒辦法抉擇。

他嘆了口氣,仰頭靠倒在椅背上,心裡暗暗想着:

不如就搞個航天飛機算了,還能把空間航線提前開起來,以後自己也能蹭蹭,上太空去看看

不過還是想搞高空輔助發射啊。

大就是好,懸浮島纔是男人的浪漫好嗎?

南天門項目能不能快點

正當他在心裡默默糾結的時候,辦公室的門突然被敲響,隨後,李想推門走了進來。

看到他這副愁眉苦臉的模樣,李想好奇地問道:

“遇到什麼難題了?”

陳念搖搖頭,回答道:

“沒什麼難題,選擇太多,沒法挑了。”

他把自己的考慮給李想大致一說,後者也是哭笑不得。

“你這真的是夠得了便宜還賣乖了.不過說真的,既然其他技術路線都已經有積累了,你幹嘛不直接開個新的路線?”

“新路線?”

“對啊,搞個別的東西,技術不重疊,說不定還能拉動其他方向發展呢。”

聽到李想的話,陳念倒是也回過味來。

確實,是個好思路。

但問題是,搞啥啊?!

“那你說搞啥?”

陳念目光炯炯地看向李想。

他不怕對方說出天馬行空的點子來,就怕他沒有想象力。

李想略微沉思片刻後,開口說道:

“其實我之前一直在疑惑,爲什麼火箭發射的初速度一定要那麼高。”

“按直觀感受來看,只要向下的推力大於重力,我拿個無人機吊着自己,也是能飛到太空的吧?”

“是這樣沒錯的。”

陳念點點頭,回答道:

“理論上說,只要推力夠,你就算是用螞蟻爬的速度,也能爬到月球。”

“之所以要高速,是因爲必須突破第一宇宙速度——你可以把火箭想象成炮彈,打出去就不管那種,就很好理解了。”

“不過,現在的火箭發射也不是一錘子買賣,中間是要經歷多級加速的哎?”

陳念眼睛一亮,突然明白了李想的想法。

而李想也順勢接話道:

“所以如果把這個加速過程改成勻速.也是可行的?”

“成飛不是已經準備去搞電力航發項目了嗎.這玩意兒能行嗎?”

陳念猛地點點頭,回答道:

“有搞頭!”

這時候的他腦子裡已經冒出了一個此前從未設想過的畫面:

一個攜帶着太陽能面板和金屬氫電池的飛行器從居民樓頂緩緩升空,然後以每秒一米的速度慢慢爬向太空,在進入外空間之後點燃小小的煙花火箭,把自己送入太空

這個畫面還可以再優化。

等氦3被大規模採集回來以後,聚變堆小型化再也沒有難度。

如果能搞出無工質發動機的話,那就真的是全新的時代了.

(本章完)

第333章 金屬氫燃料發動機第75章 團隊(稍晚還有一章)第45章 戰忽局第283章第9章 講課第321章 新型戰略核潛艇,正式立項第399章 爭奪第17章 自由解析第172章 罪人第425章 信得過第369章 圍困第415章 又被截胡了?第223章 最強之矛!H-20!第23章 培養計劃第298章 055,即將下水第195章 F-35的大笑話第127章 殲二十新氣動佈局!上艦準備!第71章 WS-10改進第32章第19章 試製成功第231章 報應第8章 真能造第311章 第一波反擊第441章 嫦娥五號,蓄勢待發第343章 誘供第25章 陰謀的起點第137章 打窩第426章 華夏中心體系第400章 捲起來了第464章 做局第129章 要做就做最好的第79章 忘記審批入羣申請了第146章 驚喜!第303章 危機升級第351章 這麼好的東西,你們居然要做炸藥?第482章 黑暗時刻第155章 白送!第39章 意外收穫第267章 幽靈在你頭頂第329章 最後的拼圖第65章 獲得第449章 月球艦港第227章 華爾街跳樓機營業啦第476章 狙擊第32章第97章 謀劃第399章 爭奪第348章 技術進展第248章 沒有我們,你們是個啥?第56章 轉正第247章 提前佔領?第295章 超視距打擊第424章 偷師第167章 抓捕第177章 AGT110,給你!第9章 講課第80章 拿走我的錢!第470章 聯軍第184章 玉井01第30章 格局打開第173章 希望第212章 領先十年第267章 幽靈在你頭頂第36章 路徑(加更完啦)第194章 蜂羣獵蠅第386章 湛盧第83章 新計劃第290章 說點事情第432章 詭異的事態第128章 AGT110,最強燃氣輪機第354章 巨浪來襲第87章 蒼龍第361章 情報較量第229章 逢山開路!第447章 巴別塔第57章 推測第272章 有人不妙了第175章 對壘第207章 天鯨號,正式下水!第362章 我就抓你了第379章 應對第432章 詭異的事態第387章 未來正在改變第7章 第七 八章修改合併 你不是主角啊調整一下更新時間第250章 好好黑他們一筆錢第299章 055下水第496章 優先級第151章 SHS自蔓延方法,新材料!第180章 要有水槍第167章 抓捕第385章 就像個渣男一樣第188章 碰瓷第389章 強心劑第395章 成果大甩賣第290章 說點事情第387章 未來正在改變第11章 書生氣第110章 T/R模塊搞定,又是錦鯉??第235章 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