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路徑(加更完啦)

第36章 路徑(加更完啦)

發現了AL-31FN發動機問題的人自然是陳念,而他也正是以此爲籌碼,說服了林永明暫時推遲這臺發動機的引進計劃。

當然,單單指出AL-31FN的缺陷,實際上並不能從根本上扭轉這件事情的未來發展,要想真正取得最好的結果,其關鍵還是要製造真正可用的、且性能強勁的自有發動機。

而要做到這一點,自己就要好好利用手裡有限的源點了。

光是按照系統預設的模塊去解析是不行的,還必須要精細化操作。

想到這裡,陳念攤開了一張白紙,開始在上面逐條梳理建造一臺發動機所需要的所有關鍵技術。

首當其衝的是材料,其中包括扇葉材料、燃燒室材料、隔熱塗層材料、軸承材料等等。

隨後,是鑄造工藝,其中最困難的是粉末合金擠壓成形技術,其次是電子束焊接和線性摩擦焊接技術。

再次一級,就到了真正的內部結構設計的領域了。

這一部分,最重要的就是燃燒室和壓氣機設計,其中涉及許多前所未見的新構型、新設計,哪怕一直到20年以後,這部分的設計都沒有真正公開過。

但當然,只要有了圖紙,其實複製起來也不困難,所以,這應該是所有關鍵技術中最簡單的一部分。

只需要投入一個源點解析完發動機結構就行了。

理清楚了主要技術難點,陳念又開始規劃自己的源點使用。

他現在手裡有1.15個源點,動力系統結構圖需要1個源點,這一點是沒辦法節省的。

那其他的呢?

他思索片刻,開始逐一檢查各項技術所需要的源點。

單晶鎳鐵合金,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不再考慮。

但是,現在製造單晶鎳鐵合金,材料所那邊使用的是熱等靜壓+包套鍛造的工藝,在性能上有較大的損耗。

所以,自己還需要去解析熱等靜壓+擠壓+超塑性鍛造工藝,其核心就是超塑成形機。

這玩意兒國內現在已經有了少量引進,北機電研究所裡就有一臺GLEEBLE1500。

但性能相對來說不太夠看,所以,自己要做的,就是有針對性地解析,優化超塑成形機的性能。

而影響超塑成形機性能的主要是液壓電控系統、高壓加熱系統。

那就直接在這兩樣下功夫好了。

想到這裡,陳念立刻在紙上寫下了兩個名字。

GLEEBLE3500高壓模塊、GLEEBLE3500液壓模塊。

隨後,他喚醒系統,得到了這兩個模塊需要的解析源點數。

每個居然都需要0.2源點!

擦,都差不多跟一個單晶鎳鐵合金的製造工藝一樣貴了.畢竟那玩意兒才花了0.25的源點呢。

不過也沒辦法,誰讓這個技術領域國內幾乎是一片空白呢。

陳念搖搖頭,在這兩個詞後面分別標註了0.2的數字,隨後便繼續開始下一步的推演。

Alloy C阻燃材料,0.08點源點。

陶瓷基TBC,0.05點。

外涵道塗層,0.01——這玩意兒咱們自己也能造,還是別浪費源點了。

後面三種材料主要是配方問題,不涉及配套設備,總體來看源點消耗倒是不大。

彙總到這一步,材料的問題基本全部解決,隨後就是工藝問題。

粉末合金擠壓成形這塊已經在材料那邊順路解決了,那就只剩下焊接問題。

電子束焊接和摩擦焊接這兩種工藝陳念都是聽過沒見過,甚至可以說半點了解都沒有,也不知道其中的技術難點是什麼,所以也只能先上網搜了具有代表性的設備寫在紙上,大致看了看源點需求。

然後他就傻眼了。

每種設備都需要0.5個源點。

這不純扯犢子嗎?這哪花得起?

還是得找人先了解了解,從最核心的技術開始解析吧

陳念長舒了一口氣,他看了一眼白紙上密密麻麻的名詞和數字,全部加總起來一算,造出一臺發動機,居然總共需要3.4個源點。

這個結果讓他腦門子直跳。

得學多少東西,才能換回來那麼多源點啊?

空氣動力學入門課程的潛力已經基本被榨乾了,更進一步,就只能是那些更復雜的研究課題了。

看來還是得從材料學入手。

這是一個自己相對陌生的領域,理論上說,源點積累的速度也會更快。

想到這裡,陳念又看向了他之前根據陳果的安排整理好貼在牆上的課表。

正好第二天就有一門材料學的課,到時候就看看效果吧。

二十二號項目已經正式啓動,發動機項目也是箭在弦上,留給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陳念晃了晃腦袋,驅除掉紛亂的思緒,隨後,他打開系統,選中了F-22的動力模塊,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開始解析”的選項。

一瞬間,大量信息衝向他的腦中。

劇烈的疼痛如期而至,伴隨而來的,是對這臺發動機的全新認知。

三級風扇、六級高壓壓氣機。

中介軸承、高壓轉子軸承。

雙層浮壁燃燒室、瓦塊薄板散熱、甚至包括矢量噴口.

一個又一個的細節呈現在他的腦海中,這一刻,那些困擾了航空人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難題全部得到了解答。

他還記得自己的前一世,在F119發動機的粗略結構圖獲准公開之後,因爲一個“爲什麼F119發動機存在高低壓導向器”的問題,一大批專家曾經吵得不可開交。

一部分人認爲在使用CT對轉渦輪技術的前提下,整流用途的高低壓導向器根本沒有必要,也許只是設計冗餘。

一部分則認爲,導向器既然存在,就一定有作用,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這個爭執到最後也沒有結果,有人提議說直接找美國方面的學者諮詢,畢竟這算不上什麼核心技術問題,又已經公開,如果是出於學術交流目的的話,也許有機會。

可是,基於學術的諮詢被人家一句話——不,是一個單詞就頂了回來。

“why?”

憑什麼?

對啊。

就算不是核心技術,可你不還是不知道嗎?

既然你不知道,那我爲什麼要告訴你呢?

沒有人能指責美方做的不對,大家只覺得憋屈。

後來,這個問題無疾而終,出於穩妥考慮,在WS-10、WS-10A的設計中,都使用了CT下的導向器。

可它到底有什麼用?!

當時真沒人知道。

而現在,這個問題在陳念這裡有了答案。

它的作用跟整流沒有任何關係。

它居然只是一個結構支點!

之所以保留了它,只是爲了增加風扇框架的剛度。

而WS-10、WS-15所採用的可不是F119的扇葉一體成型技術,工藝不同,保留導向器,完全就沒有任何用處。

所以,其實這根本就是美國人給我們挖的一個坑!

陳念無奈地嘆了口氣。

這樣的坑不知道還有多少。

但至少,有自己在,這樣的坑,華夏人不會再跳了。

(本章完)

第6章 留學?第468章 兩個極端第489章 冷凝技術的真實全貌食物中毒,全家急診掛號了第407章 新時代的前夜修正了部分關於高鐵的技術細節第419章 埋藏已久的棋子第122章 你看到它了嗎?第49章 外援(審了一章,等會兒)第321章 新型戰略核潛艇,正式立項第292章 災備工作鋪開,電磁炮上艦!第271章 夢非夢第111章 死命令,兩個月之內造出雷達第324章 根基動搖第412章 演習啓動第279章 鉤直餌鹹第234章 別擋了,中文都露出來了第469章 只是一小步第315章 無法拒絕的條件第481章 前往西北第387章 未來正在改變第477章 遙遠的對視第414章 GAI第195章 F-35的大笑話調整一下更新時間第123章 不是我們,是UFO第432章 詭異的事態第93章 搞定擴散爐第154章 川崎重工斷壁求生,格局大變!第274章 屈指行程二萬第198章 撞的真的是鳥嗎?第71章 WS-10改進第214章 神靈下凡也開不了的路第294章 海上拆遷隊第188章 碰瓷第315章 無法拒絕的條件第437章 我們找到了氦3!第106章 倒反天罡,全面反擊第235章 對比?第465章 我們也有飛機第420章 我們是去挖礦的第180章 要有水槍第233章 移山項目成果爆發,陳唸的大局第230章 經濟崩潰,開戰!第75章 團隊(稍晚還有一章)第101章 問題解決了第137章 打窩第397章 你們這是技術霸凌!第269章 H-20首飛第336章 醞釀中的風暴第414章 GAI第481章 前往西北第83章 新計劃第84章 試車成功第119章 最經典的笑話第248章 沒有我們,你們是個啥?第60章 繩索(晚了點因爲飯吃得晚了)第189章 DF-17計劃第331章 技術準備完畢第93章 搞定擴散爐第352章 慢了一步第406章 第一道光第452章 21世紀波士頓傾茶事件第204章 見你,如見高山第357章 突破恐怖平衡?第138章 下杆第248章 沒有我們,你們是個啥?第475章 空襲第382章 骯髒的團隊第225章 突破!第103章 鄰居囤糧我囤槍第245章 我們的村村通,你們來付錢第246章 洛杉磯大崩潰第168章 王建成的新想法,這次靠譜!第387章 未來正在改變第206章 身份曝光第151章 SHS自蔓延方法,新材料!第33章 獎金第327章 只要把它造出來就好了第262章 偵查飛艇----是氣象氣球啦第214章 神靈下凡也開不了的路第75章 團隊(稍晚還有一章)第342章 沉默之中第46章 第一個成員第476章 狙擊第328章 開始第267章 幽靈在你頭頂第17章 自由解析第30章 格局打開第123章 不是我們,是UFO第369章 圍困第292章 災備工作鋪開,電磁炮上艦!第121章 我看到你們了第494章 高精度溫控系統第34章 談判第485章 最終的分裂第212章 領先十年第59章 正確方法第263章 我在看着你第158章 人在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