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試射

第293章 試射

實際上,陳念提供電磁炮核心技術,到現在準備實裝上艦,時間也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月。

在理論早就已經準備充分的情況下,三個月的時間做出第一臺原型,速度也不算太快了。

接到電話之後,陳念立刻回到自己的住處,跟陳果打好招呼之後,便乘車前往中兵206研究所。

206所離西工大並不遠,坐車過去也就兩個小時的路程,到地方之後,陳念按照陳果給的聯繫人,找到了負責電磁炮項目的負責人王偉斌,後者極爲熱情、甚至是有些誠惶誠恐地接待了他。

“陳工,早就盼着你來了!”

“你給的技術,至少把我們的電磁炮技術向前推進了10年以上!”

“我一直想找機會好好跟你聊一聊,又怕耽誤伱時間.”

陳念握住他伸過來的手,笑着回答道:

“不至於不至於,我們在電磁炮這塊的技術還是很強的,起碼是少數幾個要強過老美的領域了吧?”

聽到他的話,王偉斌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略強一點吧陳工,咱們現在就去看看炮?”

“走吧!”

兩人走出辦公室,一路向着實驗場的方向走去。

在路上,陳念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於是便開口問道:

“你們這裡有沒有一個叫張建革的工程師?”

“張建革?我們這沒有,他是713所的,算是那裡的技術骨幹吧,之前來我們所交流過。”

“陳工,你對他有興趣?”

陳念搖了搖頭,隨即又點頭。

他確實對這個張建革有興趣,但這種興趣,卻並非是技術上的興趣。

按照他的記憶,這個張建革在現在這個時間點應該還在鄭州工作,負責電磁炮項目下一個有關炮管長度的子項目。

他的技術才能已經有了一定的展現,並且也已經獲得了713所的重用。

不過,這樣的重用在未來並沒有得到回報。

原因很簡單,就在幾年之後,這個人會成爲華夏電磁炮發展史上最大的一個蠢貨。

他對外提供了大量電磁炮有關的機密技術文檔,大大推動了美方電磁炮的研發進展,但可笑的是,這樣關鍵的技術,他從頭到尾總共的獲利纔不到二十萬美元。

如果他能更有耐心一點,等個幾年,等華夏科研人員地位逐漸提升起來的話,在未來,他能獲得的回報,很可能是十倍都不止。

但很可惜,他選擇了一條錯誤的道路。

猶豫了片刻,陳念開口說道:

“這個人吧.我有過一定的瞭解,我覺得他的技術思路還是不錯的。”

“不過現在還不好下定論,建議再觀察觀察吧。”

陳念沒有把話說透,因爲,在2007年,這人還根本就沒有做任何違法的事情呢。

自己總不能虛空出警,說這個人未來有可能當間諜,我們提前把他抓起來、或者提前把他調離關鍵崗位吧?

這種做法既不合理,也不聰明。

所以,最好的辦法應該是把他暴露在各個部門的視線之下,換句話說,就是盯得緊一點。

如果有任何異常徵兆,立刻處理也來得及。

——

不過,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以華夏目前電磁炮技術突飛猛進的速度,他想要泄密也沒那麼容易了。

畢竟,他在項目中的關鍵貢獻還沒發表,就已經被陳念截了胡,在老美那邊打不出名氣,自然也不會被當成“潛力股”盯上.

王偉斌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開口說道:

“那我有機會的話也跟713所提一提,如果這人真的可以用的話,不妨再往上調動調動。”

一聽這話,陳念便立刻明白了王偉斌的弦外之音。

很顯然,對方是能聽懂自己的暗示的。

而且,他的處理方法就跟自己預計的一樣,暫時不對張建革做任何處理,但要加強對他的審覈和考覈

跟聰明人聊天,就是那麼舒服。

陳念還沒來得及感嘆,兩人便已經走到了試驗場,映入眼簾的,就是那一臺陳念心心念唸的電磁炮。

“這就是我們的炮了!”

王偉斌一邊摸着電磁炮的外壁,一邊給陳念介紹道:

“炮塔加炮管,總長度是19米,高度四米多,寬度6米多。”

“總體來說,尺寸比現在老美的實驗型號小一半還不止,已經完全達到了上艦標準。”

“現在我們要解決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專用發電機組的問題了。”

“目前704所那邊已經有了突破,跟馬偉明馬總也在溝通,後續會納入綜電系統統一佈局。”

“只要電力的問題解決,電磁炮上艦就沒有任何障礙了。”

“甚至有可能,我們會直接用電磁炮作爲主炮,傳統艦炮做副炮。”

“這個就得再研究研究了,暫時不急.”

一邊聽着王偉斌的介紹,陳念一邊好奇地走上前去。

他摸着炮管,下意識地問道:

“已經改成導軌炮了?”

“是的,改了。”

王偉斌微微點頭,繼續解釋道:

“本來我們的方向主要還是線圈炮的,但既然你這邊直接解決了等離子燒蝕的問題,那我們也不糾結了,換成導軌炮,效果也差不了太多。”

實際上,電磁線圈炮和導軌炮是同一原理的兩種不同的設計方案,兩種方案之間各有優劣。

其中,導軌炮的優點是結構簡單,炮彈穩定性高,還可以通過電流大小調節初速,靈活性更好。

它的缺點則是集膚效應明顯,燒蝕嚴重,並且能量利用效率比線圈炮差得多。

而線圈炮呢?

能量利用效率可以達到接近100%,彈體與炮管無摩擦,磨損較少。

但問題是,線圈同步問題難以解決,導致炮彈穩定性得不到保證,並且對電樞線圈的強度要求也很高,實現難度很大。

綜合來看,以華夏目前的工業基礎和技術水平,在未來二三十年的時間裡,導軌炮是最有性價比的選擇。

至於線圈炮,則是可以等技術進一步成熟了之後,再去慢慢探索和完善。

畢竟,有了傳播綜電系統和超大功率燃氣輪機之後,區區50%的能量損耗,其實也算不了什麼大事了

“效果怎麼樣?”

陳念開口問道。

“效果嘛現在可以試試,陳工,看看?”

王偉斌立刻回答。

陳念不由得有些想笑。

不看的話,我上這來是幹嘛來了?

於是,他開口道:

“那就試試吧。”

王偉斌立刻拿起對講機,帶着陳念退到了安全範圍之外。

隨後,周圍等待已久的工程師們上前做完安檢和準備,短短几分鐘之後,電容充能完成,巨大的散熱風扇開始運轉。

一時間,嗡鳴聲響徹整個試驗場,伴隨着各種指示燈的亮起,連帶着這個不鏽鋼鐵皮試驗棚的氣質也隨之搖身一變。

從原本的農村結合部風,變成了未來科幻風。

對講機裡不斷傳來各個工作人員的報告聲。

“準備完畢,充能已結束,目標鎖定,可以開始試驗。”

“炮膛溫度正常,降溫準備好。”

“收到,風扇已開啓,開始裝填。”

“裝填完畢,預熱完成,可以發射。”

“收到,可以發射。”

最後一道報告聲落下之後,王偉斌轉頭看向陳念,陳念微微點頭,隨即,王偉斌下達了發射指令。

“開始試驗射擊!”

“開始試驗射擊。”

操作員最後重複了一遍王偉斌的指令,緊接着,發射按鈕按下。

沒有任何徵兆。

首先是空氣微微一震,緊接着,等離子燒蝕的火光才從導軌上升起,伴隨而來的是炮彈突破音障的巨大爆破聲,以及彈體推進部燒蝕產生的濃煙。

僅僅是一瞬間,發射便已經完成,而在自動填充裝置的加持下,第二發炮彈立刻填裝到了導軌上。

冷卻系統的風扇很快吸走了濃煙、吸走了燒蝕產生的粉塵殘留,並排出到電磁炮後端,導軌溫度迅速下降。

不到10秒的時間,第二發炮彈脫膛而出。

緊接着,是第三發、第四發。

一直打完了六發,整個發射試驗才終於結束。

陳念滿臉震驚地看着發射結束後的電磁炮,隨後又轉頭看向王偉斌問道:

“你們已經完成自動裝填系統了?射速能達到多少?”

王偉斌驕傲地點了點頭,回答道:

“自動裝填不算什麼,小玩意兒而已。”

“現在我們用的還是簡略版的,湊合罷了,真正上艦之後,根據這門炮的性能,最高射速能達到30發左右。”

30發每分鐘,那就是跟055的H/PJ-45A相差無幾了。

後者的最高射速,其實也就是40發左右。

“射程呢?最遠能達到多少?”

“目前炮口初速是7.5馬赫左右,射程大概能有400到500公里。”

“不過,要達到極限射程,後續還要調整彈體設計。”

“至於威力方面嘛一會兒我們去看就行了。”

“散佈呢?”

陳念再次開口。

“最大射程散佈大約在200米左右,精度已經很誇張了——如果後續使用針形彈頭,精度可以進一步提升。”

“另外,關於精度這塊,我們已經跟14所那邊合作,完成了這門炮的火控雷達設計,只不過現在沒有加裝底座,暫時用不上火控雷達。”

“確實很強。”

陳念感嘆地說道。

實際上,現代火炮的精度雖然已經大幅度提升,但要想達到100以內的精度,還是難上加難的。

哪怕不考慮外部環境因素影響,因爲空氣溫度、適度帶來的火藥爆速0.1%的誤差,都可能導致最終落點散佈放大兩百米以上。

更不用說炮膛溫度升高後氣壓變化導致的起始擾動因素變化了。

而這臺剛出生的電磁炮,居然能做到最大射程下200米的散佈——這不能簡單的說是“強大”,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那麼現在看來,只要炮彈的威力足夠大,那電磁炮取代傳統火炮,就一定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去看看靶子吧。”

陳念開口說道。

“行,咱們坐車走!”

王偉斌立刻安排工作人員給電磁炮斷電閉鎖,做好了安全檢查,隨後,兩人一起來到一公里之外的標靶處。

說是標靶,但其實,剛纔這門炮打的是一串“鋼牆”。

二十多塊厚度達到10cm以上的鋼板排成一排,而那六發炮彈則全都順滑無比地穿透了前8塊鋼板,一直到第9塊,彈孔纔開始出現了不規則形狀。

這意味着鎢合金彈頭已經開始變形,動能也開始下降。

——

但是,動能下降並不意味着動能不足。

所有彈頭仍然堅強地穿透了5塊鋼板,直到第14塊鋼板,才終於被阻擋下來。

“太驚人了.”

陳念不由自主地感嘆道。

“很驚人吧?哪怕是專用的貧鈾穿甲彈,穿深最多也只能達到800毫米左右,這門炮用的鎢合金彈頭,穿深就已經達到了900毫米。”

“如果是在陸地上,一發炮彈足夠把三輛M1A2打個對穿。”

“如果是海上,對軍艦那種皮薄餡大的目標,穿四五艘都沒問題。”

“.穿透性太好也不是好事,這一塊要做一些優化。”

陳念搖搖頭,繼續說道:

“而且我不是說威力驚人,我是說這門炮的穩定性驚人。”

“六發炮彈,發射先後不同,但破壞性能幾乎沒有差異。”

“光是這一點,就比傳統火炮要強得多了。”

“畢竟是用電的嘛,所有參數都是可控的。”

“正常來說,每一發炮彈的初速差異都在十萬分之一以內。”

王偉斌伸手試探性去摸嵌在鋼板上已經徹底變形的彈頭,但還沒等手靠近,便立刻又縮了回來。

“還很燙,可別摸。”

陳念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他本來就沒打算去摸。

兩人繞着標靶看了兩圈,陳念終於算是對這門炮的性能有了基本的瞭解。

看來,設計標準不僅是達到了,而且還是超額完成。

之前陳果在電話裡說的“可以準備上艦”,沒有開玩笑。

“你們準備什麼時候上艦?”

陳念開口問道。

“這要看055項目組那邊的計劃,不過,我聽說啊,可能這兩個月之內就要上艦了。”

“另外還有,在上055之前,我們會用一艘052作爲試驗艦,改造已經完成了,這個月內就會進行海試。”

“這個月內?這麼快?!”

王偉斌點點頭,回答道:

“是的,本身也沒有太大的難度,只是把這艘艦作爲一個平臺而已,不追求作戰性能的。”

“但確實能發射,對吧?”

“那當然。”

聽到這個回答,陳唸的心裡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在海上,能發射。

那既然打都打了,不如

打點有用的目標?

(本章完)

第311章 第一波反擊第490章 無處不在第266章 刺殺第157章 風起巴蜀第450章 真打第183章 彩虹-8!第143章 少年的夢第453章 突破第142章 搖光空天防衛系統第122章 你看到它了嗎?請假一天第250章 好好黑他們一筆錢第94章 點火的人第144章 AGT110,正式動工!第61章 空間換時間,最無奈的選擇第19章 試製成功第286章 電磁炮 鷹擊-21第306章 不擇手段地壓制!第221章 樓,建起來了!第139章 賺錢計劃第120章 1對9,遭遇電子干擾!第415章 又被截胡了?第394章 完成不了?第441章 嫦娥五號,蓄勢待發第324章 根基動搖第460章 玫瑰第139章 賺錢計劃第85章 我要看飛機第290章 說點事情第135章 準備下套第443章 嫦娥五號發射第225章 突破!第409章 是我的第60章 繩索(晚了點因爲飯吃得晚了)第285章 下一個小目標,電磁炮第66章 衝突第495章 智能終端第48章 我們有數據第460章 玫瑰第104章 戰忽局又來了第408章 聚變,鉅變第335章 第一代人工智能第263章 我在看着你第455章 現代化審訊第306章 不擇手段地壓制!第262章 偵查飛艇----是氣象氣球啦第153章 我還就真不慣着你了!第311章 第一波反擊第270章 最大的假想敵第285章 下一個小目標,電磁炮第243章 援建?慈善?第408章 聚變,鉅變第277章 戰雲再起第439章 舉世矚目的勝利第369章 圍困第376章 金屬氫發佈會?第397章 你們這是技術霸凌!第47章 底線第115章 蒼龍出海,向南!第106章 倒反天罡,全面反擊第212章 領先十年第175章 對壘第248章 沒有我們,你們是個啥?第367章 倒戈第3章 交作業第311章 第一波反擊第270章 最大的假想敵第388章 是的,我們攤牌了第310章 最強電子戰系統,CHL1106!第69章 (以後每天12點更新,順便說點事)想第149章 有本事自己來拿!第484章 存取成功第255章 養虎,打虎第30章 格局打開第61章 空間換時間,最無奈的選擇第163章 攻勢啓動第202章 大國博弈,也是你能摻和的?第338章 關鍵線索第244章 起碼賺一千億第50章 今天晚點,在開車,12點之前發第94章 點火的人第314章 撤離第6章 留學?第466章 鮑勃之死第477章 遙遠的對視第95章 黑科技商場?第294章 海上拆遷隊關於對所有問題的迴應及道歉第119章 最經典的笑話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443章 嫦娥五號發射第52章 交棒第429章 鮮血,月亮第66章 衝突第137章 打窩第470章 聯軍第491章 嶄新的出發第345章 彌補差距第259章 金屬氫電池起步,正是邁向未來第479章 謀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