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最強之矛!H-20!

第223章 最強之矛!H-20!

回到自己的住處後,陳念開始梳理自己“對外出售薩德系統”的計劃。

所謂的薩德系統,其實是THAAD縮寫的音譯,準確來說,它的名字叫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即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

www●ttκa n●c o

它是美國導彈防禦局和美國陸軍隸下的陸基戰區反導系統,由洛馬、波音、雷神幾家公司聯合設計研發。

一套系統通常由指揮車、火控雷達、6部8聯裝發射裝置和48枚攔截彈組成,但根據不同的戰場環境,這套系統的設計組成也會在配置上有所不同。

不過,綜合來說,薩德系統的整體作戰方式都是一樣的。

都是在1000公里之外發現目標,隨後發射攔截導彈,在40到180公里的範圍內,用KKV彈頭摧毀目標導彈。

這套系統的流氓之處主要在於兩點。

第一,AN/TPY-2 X波段雷達的識別範圍極廣,雖然美國號稱只有500公里,但實際上,根據普遍的技術推測,這套雷達的偵查範圍至少達到了2000公里。

也就是說,如果它被部署在東亞東南亞,只要戰略導彈一升空,它就能立刻發現。

用通俗的例子來說,這套系統就是把攝像頭塞你家落地窗外了,無時無刻不監視着你的一舉一動。

哪天要是發現你氣勢洶洶地去廚房裡取菜刀,他就立刻把信息傳達給指揮系統,派人拿着刀槍棍棒去門口堵伱。

這種行爲有多噁心,不言自明。

第二點,就是這套系統的攔截範圍極廣,可以覆蓋洲際導彈飛行末端、以及中程戰略導彈的飛行中段。

對一個小國來說,只需要幾套薩德系統,就可以防衛整個國土範圍。

更不用說它還有一套智能化的“攔截-評估-攔截”的二次防禦系統了。

可以說,當時最強導彈攔截系統的名號,不是浪得虛名。

要把這套系統提前解析出來,甚至還要提供給日韓,用來衝擊美國的軍火附庸計劃,實際上陳念也是有些猶豫的。

在最初的衝動之後,他開始靜下心來考慮,如果真的要出口,需要對其作出什麼樣的限制。

首先,雷達性能是一定要削弱的,不然,整個東海岸都將暴露在對方的偵查範圍之中,這對己方的戰略佈局極爲不利。

其次,二次防禦、二次毀傷功能也要削弱,我們的戰略導彈保有數量本來就不多,防禦次數每多一次,就相當於我們的有效導彈數量縮減一半.——

但這麼一來,薩德系統的核心能力都已經被極大削弱了,誰還來買?

陳念不由得陷入了矛盾之中。

眉頭緊皺地思考了片刻,他無奈地放下了手裡的筆。

看來,這事兒還真不是靠自己一個人就能搞定的。

與其閉門造車,不如馬上彙報,把星火小組裡的軍工、軍事專家都拉起來,聽一聽他們的建議

於是,兩天之後,星火小組內部的臨時工作會議召開了。

而會議的主題,正是討論在國內發展薩德系統、以及對外出售薩德系統的事宜。

會議上,大部分專家對這個計劃都表示贊同。

“我認爲,現在我們搞薩德,或者用我們自己的話來說,搞CNMD系統,那是確實可行的。”

“因爲,在數字陣列雷達技術逐漸走向成熟之後,我們的雷達工業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也是時候基於這個發展,進一步地去在各個領域開疆拓土了。”

“另外,隨着DF-17的到來,我們的戰略核威懾能力已經有了顯著的上升,矛有了,盾也要跟上來。”

“這個時間點搞CNMD,不早不晚,我說的話,是正正好好。”

聽到他的話,會議室裡的衆人紛紛點頭,其中,負責雷達的專家開口說道:

“陳念同志提到的AN/TPY-2雷達,實際上也不算什麼太難啃的骨頭。”

“我們這邊把數字陣列雷達的各項技術消化完之後,轉向X波段雷達所面臨的技術難點並不多。”

“甚至我在這裡可以託大地說一句,如果只是要造出一個實驗型號,那麼給我們3個月到6個月的時間,就已經足夠了。”

“至於其他的技術.看看大家的意見?”

話音落下,其他領域的負責人紛紛開了口。

“反導導彈發動機這塊沒有問題,我們直接用DF-17的發動機就好,攔截速度可以達到10馬赫以上,足夠了。”

“難度最大的是他們KKV模塊,即動能殺傷飛行器,這東西對精確度要求很高,甚至可以說,相當於一個迷你小衛星。”

“目前我們的技術還達不到這個水平-——主要是工藝達不到,這個不要考慮了,有技術也不行哈。”

這句話似乎是專門說給陳念聽的,看到他點頭之後,那人才繼續開口:

“不過,KKV不屬於薩德系統的必選項,最壞的情況,不過是妥協到‘任務攔截’罷了.”

“好,既然大家都說了,那我這邊也表個態。作戰系統也沒問題,現在陳念同志提到的BM/C3I情報指揮一體化系統,其實我們自己也已經在搞了,而且進展不錯,這次正好可以用CNMD項目做驗證試驗.”

一連串的討論下來,衆人表達了一個統一的觀點:

除了部分沒有前期經驗的特殊技術之外,薩德、或者說CNMD系統並不存在不可跨越的技術難關。

也就是說,可以做!

陳唸的第一個問題得到了解決,於是,他立刻提出了下一個問題。

“那麼,我們技術基礎的問題解決了。”

“下一個問題是,如果要打破美國的軍火附庸計劃,我們就必須把這套CNMD系統賣給亞太地區多個國家。”

“我們要怎麼做到,既能賣出去,又不能讓他們傷害到我們的利益?”

聽到他的話,在場的大部分人都露出了迷惑的表情。

良久之後,纔有人開口問道:

“這算個問題嗎?”

“這不算問題嗎?”

陳念反問。

“咳,是這樣的。”

“我們的觀點是,CNMD系統只是一套相對初級的系統,它並不是最終防禦解決方案。”

“它只是暫時先進,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它的防禦力會不斷減弱.就比如,現在我們的DF-17,就有完全的把握可以突破薩德系統。”

“那等幾年之後,我們的各項‘矛’技術大踏步前進的時候,就算對方有盾,那又怎麼樣呢?”

陳念愣了一愣。

“但問題是,我們現在就要參與到市場裡,就要把東西賣出去啊!”

“是啊,是要賣出去不假,但.”

“誰家的薩德系統,是當場交貨的啊?”

“我們有就行了,是不是立刻給他們裝上,影響很大嗎?”

醍醐灌頂。

這一刻,陳念悟了。

合着你們這幫人,就沒打算給?

對啊!

我只要有就行了。

反正目的是“打破預期”,都說了是預期了,那就等幾年再說啊。

於是,他定了定神,開口說道:

“那既然這樣,我們就繼續來討論第三個問題吧。”

“盾賣出去以後,我們就該繼續造自己的矛了”

西飛603所,唐長紅坐在辦公桌前,看着最新遞交上來的材料長吁短嘆。

他嘆氣不是因爲這些材料不好,相反,是因爲材料的完整度太高了!

從H-20項目、或者說華夏產PAK-DA項目啓動預研開始,陳念斷斷續續向603所輸送過不少技術,包括最關鍵的可控後掠翼技術,以及基於殲二十二改進後的隱身氣動佈局設計。

當然,J-20B在節油增程上的設計也沒有浪費,一股腦地拿到了603所來。

經過適配和優化,如果僅考慮紙面數據,這架還沒有誕生的戰略轟炸機,它的航程已經能夠突破1.4萬公里了。

如果再進行一次空中加油,航程則能夠達到2.3萬公里。

也就是說,這架戰鬥機不僅能到達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甚至還能在那個角落兜兜轉轉好幾圈,完成作戰、或者威懾任務之後,再慢慢飛回基地修整.

要是真能有這玩意兒就好了。

可以想象,一旦這架H-20能順利起飛,華夏在的威懾力將會達到什麼樣的水平.

“都是紙上談兵啊!”

唐長紅重重地嘆了口氣說道。

一旁的助理高永玉看得有些好笑,一邊幫他整理文檔,一邊開口勸道:

“預研,預研,可不就是紙上談兵嗎?這事情咱們一早就知道了吧,也犯不着在這埋怨啥啊。”

唐長紅搖搖頭,回答道:

“你不懂。”

“要真是預研那且罷了,可問題是,這麼多技術砸下來,我們早就已經突破了預研的技術邊界了。”

“甚至可以說,不只是預研邊界,正式研發過程中我們需要做的很多事情,現在也已經做完了。”

“如果能得到批准,把這個項目確定下來,只要資金到位,要不要多久,我們就能造出第一臺原型機。”

“我怎麼給你形容呢?”

“就好像你已經提前把高中的知識全都學完了,恨不得馬上就去高考了,結果領導跟你說,不行,你繼續做模擬卷。”

“你能理解這種感受嗎?”

高永玉搖了搖頭,回答道:

“大多數人都理解不了——您和楊偉楊總應該是都能理解的。”

“那確實。”

唐長紅滿臉理所當然地點了點頭,隨後又開口問道:

“俄國團隊那邊怎麼說?他們的進展怎麼樣?可變後掠翼的驗證做完了嗎?”

“沒做完啊。”

說到這個話題,高永玉也忍不住嘆了口氣。

“其實設計工作基本上是已經完成了的,畢竟他們之前就已經有了相關的成果。”

“但問題是,我們現在吹不了風洞-——排不上隊。”

“項目的優先級比較低,再加上又是預研,根本沒有資源傾斜。”

“所以,我們也只能是在計算機上跑一跑而已”

唐長紅靠倒在椅子上,眼睛盯着頭頂的燈光,有些不甘心地說道:

“到底什麼時候才輪到我們啊.都是星火的項目,怎麼待遇差得就那麼大呢.該死啊,早知道我也跟楊偉那小子一樣,提前去打好招呼了。”

“這個便宜,真是讓他佔大了.”

然而,他的話還沒說完,桌面上那部紅色的電話卻突然響了起來。

辦公室內的兩人對視一眼,幾乎在同一時間,就意識到了也許是有大事發生。

畢竟,這部紅色的電話,可是不會隨便響起的。

唐長紅眼疾手快地抓起聽筒,開口說道:

“您好,這裡是唐長紅。”

電話那頭,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長紅啊,我是林永明。”

唐長紅的臉上瞬間露出驚喜的神色,他轉向高永玉,做了一個“老大”的嘴型。

“林總好,好久沒接到您電話了,最近身體還好嗎?”

“.別給我來這套,我問你,H-20預研的事情進展得怎麼樣了?”

聽到林永明單刀直入的問題,唐長紅立刻回答道: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你的意思是,如果現在我給你們正式立項,你馬上就能把飛機造出來咯?”

唐長紅沒有任何猶豫,開口回答道:

“不是馬上,但是保證很快!”

“我們已經解決了幾乎所有的理論技術難點,現在就等着進入實際驗證環節了。”

“領導,讓我們上吧!”

“幾乎?話不敢說死?”

電話那頭的林永明故意挑刺道。

“不是,是還有更多的、更先進的想法,想要在實踐中去落實,所以不能把話說滿!”

“.你這張嘴在你們那一批幾個人裡面也算是厲害的了。如果楊偉有你那麼能說,說不定升的比我還快。”

“好了,不跟你廢話了,上面已經決定了,同意H-20項目立項。”

“從現在開始,H-20項目正式進入星火小組下第一項目梯隊,你們將會享有相應的資源、預算使用權。”

“我代表上級,任命你爲項目總師,能接受嗎?”

“保證完成任務!”

唐長紅大聲回答道。

他臉上激動的神情絕對沒有半分作假,而一旁的高永玉,也是笑逐顏開。

終於等到了!

雖然比等待的時間不短,但終歸還是比預期要快一些.

這,就已經夠了。

聽到唐長紅的回答,電話對面的林永明頓了一頓。

隨後,他繼續說道:

“這次的H-20項目,沒有你們預期的那麼簡單。”

“具體的項目要求,之後會下發給你。”

“但是,我可以提前通知你一點,H-20項目的重要性,與當初的DF-41項目不相上下。”

“你們要造的,不是一架簡單的轟炸機。”

“而是能擊碎所有盾牌的,這個世界上最強的矛!”

(本章完)

第55章 是你的成果第458章 熱戰第434章 巧合第135章 準備下套關於對所有問題的迴應及道歉第225章 突破!第416章 戴維斯的心態變化第15章 站在我們這邊第178章 升級!第286章 電磁炮 鷹擊-21第276章 大驅開路,航母衝刺第258章 演技第202章 大國博弈,也是你能摻和的?第264章 變循環發動機登場!第299章 055下水第23章 培養計劃第452章 21世紀波士頓傾茶事件第360章 澆油第398章 超導體,到底怎麼應用?第46章 第一個成員第131章 馬達西奇第275章 嚇退第285章 下一個小目標,電磁炮第47章 底線第222章 薩德系統?你不賣我賣!第470章 聯軍第149章 有本事自己來拿!第221章 樓,建起來了!第18章 TC4鈦鋁合金第434章 巧合第481章 前往西北第383章 從尾巴出發第95章 黑科技商場?第468章 兩個極端第405章 世界的中心第369章 圍困第101章 問題解決了第266章 刺殺第218章 三天一棟樓第476章 狙擊第418章 美利堅,將走向何方第30章 格局打開第50章 今天晚點,在開車,12點之前發第438章 ME異動第83章 新計劃第196章 我說是什麼就是什麼第428章 敲鐘和天下的時令第27章 野心第187章 輿論第168章 王建成的新想法,這次靠譜!第147章 電子吊艙試製成功,跟蹤式干擾!第78章 感謝你的建議第215章 他們在.......升級?第13章 學霸的筆記本第351章 這麼好的東西,你們居然要做炸藥?第33章 獎金第39章 意外收穫第148章 好好修一修第114章 數字陣列雷達誕生第253章 又省下上千億第432章 詭異的事態第431章 拉斯拉凱拉襲擊第265章 酒尚溫也第269章 H-20首飛第154章 川崎重工斷壁求生,格局大變!第112章 嘉手納的黑雲,又一場陰謀第141章 重要人物第3章 交作業第36章 路徑(加更完啦)第271章 夢非夢第128章 AGT110,最強燃氣輪機第372章 飛越第404章 英雄輩出的時代第247章 提前佔領?第178章 升級!第294章 海上拆遷隊第229章 逢山開路!第450章 真打第371章 核聚變項目啓動第290章 說點事情第270章 最大的假想敵第265章 酒尚溫也第439章 舉世矚目的勝利第451章 無用的方案第311章 第一波反擊第360章 澆油第483章 和平忠告第365章 相遇第64章 白嫖所有人第15章 站在我們這邊第188章 碰瓷第8章 真能造第172章 罪人第350章 主動出擊?第477章 遙遠的對視第233章 移山項目成果爆發,陳唸的大局第50章 今天晚點,在開車,12點之前發第426章 華夏中心體系第101章 問題解決了第377章 096核潛艇,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