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人在美國?!

第158章 人在美國?!

兩天之後,陳念按照計劃坐專機來到成都平原,直接落地在了軍用機場,隨後又改成專車前往611所。

楊偉早就等候多時,一見他下車,什麼也顧不上,先給他迎進了安裝了空調的辦公室裡。

這年頭,企事業單位還不是個個都有空調,尤其是軍工單位,在某種莫名其妙的思想影響下,總認爲他們比其他人更能吃苦,所以在很多相對落後的地區,空調還真不是像後來那樣的必需品。

至少在601所的時候,陳念就沒有見過幾臺空調。

但在611廠區,幾乎所有室內空間都安了空調,比起601所來,環境就要舒適得多了。

“坐坐坐,先喝杯茶?”

楊偉親自張羅着給陳念倒上水,然後又讓秘書下去安排午飯,殷勤的態度,倒是搞的陳念有些不好意思了。

“楊總,您不用那麼客氣,您這麼客氣,我都不知道怎麼辦了。”

“還怎麼辦?以後這就是你家,想來隨時來!”

楊偉呵呵一笑,把茶遞到了陳唸的面前。

“你是不知道,好早我就盼着你過來了,只是一直沒有機會。”

“明明是我先來的,排隊也好,打電話也好,還是找陳果預約也好。”

“怎麼就給我排到最後了,伱說可憐不可憐?”

陳念無奈地苦笑道:

“楊總,您也知道的,你們的殲二十項目我沒有必然的把握,所以得先把重心放在有把握的事情上.”

“明白明白,我就發發牢騷,別當真。中午吃點啥?”

楊偉趕緊岔開了話題。

他其實並不是特別擅長跟人打交道,比如剛纔,其實他想表達的是對陳唸的重視,但話一說出口就有點變味,聽着倒像是埋怨了。

“呃隨便吃點?”

“能吃辣嗎?”

“特別能。”

陳念一臉認真地回答道。

“那就好,那就按我的菜單給你準備了!我先帶你去看看宿舍,專門騰出來的,就在我隔壁。”

說着,楊偉站起身,陳念見狀連忙攔住:

“楊總,不着急,先聊聊工作吧,我心裡也好有個數。”

實際上,陳念之前雖然已經跟楊偉大致聊過了有關J-20B的技術難點,但具體到細節上,瞭解的還是不夠多的。

比如,光是一個升力風扇,就涉及尾跡延伸、出口導流、來流梳理等等多個方面的問題。

在上一世,西工大有一個葉柵實驗室,專門對這幾個問題進行了梳理,花費了大量時間,在多個國家聯合攻關之下,纔算是最終解決。

當時,參與項目的國際單位包括VITAL、俄國聯邦航天局、德國DLR、SNECMA、606、黎陽航發等等,在過程中甚至還引入了最新的遺傳算法,可見這些問題的難度之大。

另一方面,也體現出美國的技術實力之強。

所以,在楊偉提出這個問題時,陳念立刻就感覺到了一種壓力。

如果單純要靠我們自己的力量來解決還真沒那麼簡單。

聽到陳唸的話,楊偉從善如流地坐了下來,隨後開口說道:

“那就先聊工作。”

進入到他熟悉的節奏,他身上的氣質也隨之一變,對於技術的自信,讓他有了一種如同戰場上的將軍一樣的威嚴。

“你也知道,我們現在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其實還是升力風扇的問題。”

“發動機、可變噴口、矢量噴口這些問題,其實在前期已經解決了材料問題的情況下,難度不算太大。”

“但升力風扇,我們是完全陌生的。”

“這個技術臺階很陡峭,想要爬上去,我們連墊腳的地方都找不到。”

“原因很簡單,我們之前研究的都是轉子+靜子組合的常規升力風扇,這種風扇體積大,對飛機氣動外形干擾大,也制約了飛機載重性能的提升,不符合我們對四代艦載機的期望。”

“所以,要真正達到目標,我們必須往上爬一步,直接進入到兩極對轉風扇的領域。”

“這其中涉及的種種問題我就不多講了,先說目前遇到的第一個困難點。”

“也就是升力風扇的總壓比的問題。”

“我們必須要通過對出口截面、增壓比、升力的計算,在理論上驗證單個大口徑風扇的可行性,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設計和製造工作。”

“但就在這一步,我們就已經卡住了。”

“主要原因是,我們沒有地面效應對升力造成的損失的數據,也沒有總壓比的參考數據。”

“這就導致我們的計算就像是無頭蒼蠅,哪怕使用遍歷法,也很難得出結果。”

說到這裡,楊偉嘆了口氣。

又是兩個幾乎沒有解法的難點。

雖然說J-20A的研發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難,但那些困難基本上都是有解決方案的,只要根據成熟的理論,付出更多的時間,哪怕是人拉肩扛,最後也能想辦法解決。

但升力風扇這塊,還真就沒有任何辦法。

你想要人拉肩扛,那也得有扁擔、有繩索。

現在的問題就是,扁擔都沒造出來。

之所以把陳念叫過來,就是想看看,他能不能造出這個扁擔。

而在他的對面,聽完了所有的敘述之後,陳唸的眼神也逐漸變得凝重。

這問題還真沒那麼容易解決。

雖然說事件的性質跟之前AGT110模型中的容錯因子類似,都可以通過遍歷法、或者說窮舉法來得出正確的數據,但在這個問題上,窮舉的難度絕對不是AGT110模型可以比擬的。

哪怕有系統加持,所能帶來的時間節省,也極爲有限。

難道真的需要再動用系統源點?

還真有點捨不得啊

要不然,就只能通過F-35的數據來反推了。

想到這裡,陳念開口問道:

“楊總,你們這裡,有關於F-35B的資料嗎?越詳細越好!”

楊偉突然瞪大了眼睛,他難以置信地問道:

“你知道F-35B??”

壞了!

陳念突然反應過來。

這年頭,F-35可還沒首飛啊!

距離它的信息公開,起碼還有兩年的時間,而現在,對於像自己這樣的“普通人”來說,是不可能接觸到與它有關的信息的!——

等等。

我不知道,你們又是怎麼知道的?

陳念看向楊偉,兩人對視了一眼,突然默契地笑了起來。

“嘿嘿,嘿嘿”

“我們手裡確實有一些F-35B的文檔和信息,但是數量極其有限,也不完整,如果你需要的話,我安排人給到你。”

“當然,這屬於絕密信息,還要經過一些必要的手續,可能會耽誤一些時間.”

“沒關係。”

陳念趕緊點頭,繼續問道:

“可以先告訴我,具體包括什麼信息嗎?”

“大致的氣動佈局、重心數據、設計方向、小部分機體材料信息,就這些,沒有別的了。”

“夠了!”

陳念滿意地點點頭。

雖然確實跟楊偉說的一樣,這些信息可以說是單薄到了極致,但最關鍵的重心數據居然都拿到了。

那也就意味着,根據自己前世已知的起飛重量,陳念可以大致反推出升力風扇所需要提供的升力。

有了這個點,再去推算升力風扇所需要的總壓比數據,就要簡單的多了。

“我會去嘗試給出總體的驗證數據,這可能需要一點時間,你們可以先嚐試解決工程上的問題。”

“比如材料、機械結構等等。”

“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引入一部分的民營企業,降低工程壓力。”

在前一世,殲二十的研發其實就引入了大量民營企業作爲支撐,611所在處理保密性和效率的平衡上做的其實是不錯的,這一點倒是不用陳念擔心。

“明白,這個你就放心吧。”

楊偉拍着胸脯說道。

最大的問題人家都幫你解決了,這些邊邊角角的問題,難道還要叫難嗎?

雖然機械結構也不簡單,尤其是傳動系統製造上,幾乎可以說是挑戰現階段華夏加工能力的極限了,但只要有路可走,就沒關係。

大不了,上人工一點一點磨。

驗證機一出來,後續標準化就容易得多了。

兩人又討論了一些細節上的東西,直到十二點多,陳念才終於意猶未盡地跟着楊偉走向了餐廳。

而這次招待的規格,屬實也是讓陳念大吃一驚。

談不上多貴,但除了川菜經典代表之外,居然還有陳念家鄉的特產。

雖然不算正宗,但也算給了他這個久在異鄉的遊子一點安慰。

畢竟,上一次吃這些菜,還是父母被安排去西工大旅遊的時候,他爸給做的呢

一頓下來,賓主盡歡。

午後,陳念立刻投入了工作中,爲了讓他儘快熟悉環境和工作系統,楊偉親自上手帶他。

“.我們現在全部使用的是無紙化設計,也就是說,設計工作從二維跳到了三維。”

“這些軟件都是新的,大家都還不算很熟悉。”

“不過,等適應了以後,無論是效率還是保密性,都能有很大的提升,所以我覺得是值得的。”

“來,我教你這個怎麼用。”

“沒事,我會用。”

陳念笑笑回答道。

開什麼玩笑,自己這個從2022年穿越回來的人,還能不知道CAD和CATIA怎麼用嗎?

不僅是這些,包括後來的Nastran、FLUENT、LS-DYNA他也可以說是手到擒來。

畢竟,這可是吃飯的傢伙。

想當年,他也是花費了很多時間來學習的。

看着陳念熟練的動作,楊偉不由得愣住了。

他屬實是不知道怎麼去解釋自己看到的這一幕。

要知道,無紙化設計在這個時代還不算普及,其中最典型的,殲十當初的設計,就沒有徹底擺脫紙面。

而大學的課程中雖然有設計軟件的學習,但都是基礎入門,要想熟練掌握,是必須經過大量的實際操作的。

可看陳念這架勢.

手指翻飛,各種快捷鍵輕車熟路,光從軟件使用這一塊來說,比自己都要強得多了。

這玩意兒可不能用“天才”來解釋。

非要形容自己此刻的感覺的話,就好像,對方的身體裡,住着一個不屬於這個時代的靈魂.

他呆呆地看了幾秒,終於回過神來說道:

“挺好挺好,你都會用那我就不用麻煩了,我告訴你怎麼接入數據庫,怎麼調用歷史數據吧.”

這一點陳念還真不知道,畢竟每個研究所的權限管理系統都不同。

整整花了一個多小時,陳念總算把611所工具全部瞭解清楚,而這個速度也是讓楊偉歎爲觀止。

“年輕人就是年輕人,學的真快我自己搞清楚這套系統,都花了小一個月的時間。”

陳念沒有說話,只是笑了笑,開口道:

“工具學起來都簡單,難得是怎麼用.對了,楊總,我這有個要求,您幫我看看?”

“你說!有什麼要求儘管提,我想方設法也要給你解決了!”

陳念點點頭,繼續說道:

“我想要找一個人。”

“找人?跟升力風扇有關的?”

“是的,我要找葉柵實驗室的陳雲勇——按道理說,他還是您師弟。”

“陳雲勇?”

楊偉下意識地重複了一遍,思索了片刻,他纔回答道:

“這個人我認識,也打過交道。”

“不過,我離開西工大葉柵實驗室的時候,他纔剛進去,談不上交情多深。”

“但是我記得,他不是搞發動機的嗎?升力風扇這塊,能用得上他?”

“用的上。”

陳念肯定地說道。

他很清楚地記得,在後來,2015年左右的時候,就是陳雲勇主導了成飛的推力風扇項目,並且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內,就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他的能力絕對不容置疑。

要知道,沈飛也不是沒有推力風扇項目,但從1995年立項開始,直到他穿越那一年,也沒有搞出一點水花來。

這也是楊偉和陳念都沒有選擇去沈飛要人的原因。

至少在這個項目上,他們划水實在是太嚴重了。

“好吧,我幫你去找。”

“不過.說真的,這可能有點難。”

“難?爲啥?”

“他現在人不在國內,在美國。”

“美國??真的假的?你確定是陳雲勇??”

陳念大驚。

在他的記憶裡完全沒有陳雲勇遠赴美國的這一段,所以他一直以爲,對方就是跟楊偉一樣,始終在國內發展的。

“這一點很確定,他從西工大畢業之後就去了美國,本來計劃是3年之內回國,但那邊的情況你也知道。”

“他的手續始終辦不下來,到現在爲止,已經整整滯留5年了。”

“如果一定要他,我們可以嘗試去聯繫,但操作起來,很困難。”

“一方面是那邊不放人,一方面我們也有保密上的顧慮”

“明白了。還是嘗試聯繫一下吧,總之無論如何都是要把他接回來的-——可以用沈飛的名義。”

“一個划水的項目,不那麼容易引起注意。”

“我明白。”

楊偉點了點頭,又跟陳念商量了幾句,便離開了實驗室。

而留在原地的陳念則有些感慨。

他沒想到,這樣一個總師級別的人才,居然還經歷過這樣的困難。

也不知道,像他一樣被迫留在那邊的科學家,到底還有多少

(本章完)

第94章 點火的人第152章 救星來了,源點充足!第203章 死在海里第299章 055下水第55章 是你的成果第227章 華爾街跳樓機營業啦關於對所有問題的迴應及道歉第32章第331章 技術準備完畢第84章 試車成功第400章 捲起來了第74章 多賣點錢第324章 根基動搖第341章 9個月5艘潛艇?第90章 局中局第391章 總有人帶着你絕境翻盤第260章 碳納米管,打破專利封鎖第373章 國際會議第154章 川崎重工斷壁求生,格局大變!第242章 機械外骨骼?!第408章 聚變,鉅變第53章 再來點專家第59章 正確方法第267章 幽靈在你頭頂第74章 多賣點錢第343章 誘供第377章 096核潛艇,下水!第205章 等你好久了第17章 自由解析第437章 我們找到了氦3!第451章 無用的方案第157章 風起巴蜀第203章 死在海里第86章 明天中午12點上架,感言第493章 重氫工廠第261章 陰謀揭開第441章 嫦娥五號,蓄勢待發第26章 真正的超預期第246章 洛杉磯大崩潰第393章 殺死比賽的技術第201章 擊毀!第142章 搖光空天防衛系統第230章 經濟崩潰,開戰!第48章 我們有數據第213章 移山計劃!第156章 這真不是F -35B,這是J-20B!第462章 確認了第135章 準備下套第38章 升級第227章 華爾街跳樓機營業啦第464章 做局第108章 賺大發了,速速上航母!第464章 做局第221章 樓,建起來了!第93章 搞定擴散爐第294章 海上拆遷隊第300章 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請假一天第372章 飛越第203章 死在海里第292章 災備工作鋪開,電磁炮上艦!第484章 存取成功第289章 攤牌,抗災基金!第56章 轉正第437章 我們找到了氦3!第45章 戰忽局第297章 校園裡的最後一天第253章 又省下上千億第468章 兩個極端第313章 讓路第100章 你來搞殲二十第77章 小小的升級第149章 有本事自己來拿!第209章 島嶼建成,J-20B降落!第389章 強心劑第171章 J-20B,鯊魚!第133章 模型錯誤?第265章 酒尚溫也第34章 談判第286章 電磁炮 鷹擊-21第360章 澆油第54章 成了成了(52章審覈已放出)第440章 表面化的閃爍第488章 初級程序第395章 成果大甩賣第123章 不是我們,是UFO第153章 我還就真不慣着你了!第110章 T/R模塊搞定,又是錦鯉??第441章 嫦娥五號,蓄勢待發第449章 月球艦港第424章 偷師第368章 一封家書第288章 怎樣才能名留青史第81章 70億合同第232章 光刻機!只有老美受傷的世界達成了第460章 玫瑰第404章 英雄輩出的時代第282章 外骨骼的用武之地第388章 是的,我們攤牌了第325章 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