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要做就做最好的

第129章 要做就做最好的

另一邊,在陳念交出了艦載版殲二十設計圖紙、獎勵了自己一頓小酒的時候,611所的所有人卻都收到了緊急會議的通知。

召集會議的毫無疑問是楊偉,而會議的主題,也毫無疑問是與殲二十的新設計有關。

會議室裡,楊偉環視一圈,確認所有相關人員都已經到齊之後,滿意地點了點頭。

效率還不錯-——比他剛接手項目的時候要好得多了。

看來,目標導向的管理方式還是比這些科研機構以前所秉持的“規則導向”的管理方式要強得多。

下一步,可以考慮把它推廣到601所去。

那些老東西,雖然在陳念主導的二十二號項目下受到了一些衝擊,但骨子裡還是有點問題,必須做出徹底的改進。

否則,再好的底子,也得讓他們折騰廢了。

楊偉輕輕搖頭收回亂飄的思緒,隨後,他開口說道:

“各位辛苦了,大晚上的又讓你們加班。”

“不過,你們也應該知道,如果是非必要的情況,我是絕對不會讓大家開沒意義的會的。”

“這一次的會也是一樣,很重要。”

“因爲,我剛剛收到了一份艦載版殲二十的最新設計圖紙。”

“這份圖紙對我們此前的設計做出了諸多改進,我已經看過了,水平很高——甚至可以說,不在我之下。”

“其中所涉及的很多設計理念、技術推演,都給了我很大的啓發。”

說到這裡,楊偉頓了一頓,故意給在場人員留出時間,去看一看會務剛剛發下去的技術文檔。

估摸着時間差不多,大家都已經初步看過設計圖紙之後,他繼續開口說道:

“但是,這份設計圖也並不是沒有問題。”

“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它所提到的一些技術、工藝和材料,對我們來說存在相當大的實現難度。”

“我篩選出了一部分,但由於不是全才,識別得肯定不準確。”

“所以,現在我們的任務很簡單:識別出這份圖紙、以及後續會進一步追加的技術文檔中的所有技術難點,並提出解決方案。”

話音落下,會議室裡的衆人立刻炸開了鍋。

當然這種炸鍋並不是質疑,而是驚歎。

“臥槽.不愧是楊總,這麼短的時間,居然直接把改進全做了.”

“哎,你看圖了嗎?邊條翼和進氣道都調整了,展弦比也變了,鴨翼也改了.改的好多,看不懂。”

“一時半會兒肯定看不懂的,拿回去慢慢研究吧。不過楊總說新技術新工藝是什麼?”

“誰知道啊?目前還看不出來,等詳細的技術文檔到手再說,估計他還在搞吧。”

“不過從機翼設計上來看,機體材料肯定是要變的了,另外,圓形噴口變成矩形矢量噴口,這裡也是個技術gap點.”

站在最中間的楊偉默默地聽着他們的議論,等討論得差不多了,纔開口說道:

“總之,我們短期內的任務是很明確的,大家按照分工各司其職就好。”

“但是,在開始工作之前,我還是要明確一點。”

“這次的設計,不是由我主導的,而是”

楊偉微微皺起了眉頭,他很想告訴在場的這些研究員,他們手裡這份材料是一個如同太陽般燦爛的天才的傑作,想要告訴他們,那個年紀輕輕的少年人配得上這個國家能拿得出手的任何榮耀,告訴他們自己在那個人面前,其實也不過是一個經驗豐富一些的“老人”而已。

但最終,他還是把這些話嚥了下去。

“.而是最新的技術團隊的研究成果,但具體是哪一支團隊,暫時保密。”

“我只能告訴伱們,有些人已經爲我們做了很多事情,那麼我們就沒有任何理由懈怠了。”

“現在,散會。”

“從明天開始,我希望每一個人,都像他像他們一樣,竭盡全力!”

話音落下,衆人紛紛散去。

楊偉不自覺地看向窗外,心裡暗暗想着:

自己口中的“那個人”,此時此刻,應該也還沒睡吧?

與此同時,大連,深藍16項目啓動工作小組。

一個白髮蒼蒼,精神明顯有些萎靡的老人坐在會議室最中間,他的面前是一疊厚厚的項目計劃書、可行性報告、以及各類技術文檔。

而在他的旁邊,一名西裝革履的中年男人正在發言。

“.所以我說了,第一艘航母,我們不應該去追求‘有無’,而是要追求好壞,尤其是我們已經在事實上建立了四代機的先發優勢的情況下。”

“雖然從整個空軍體系來看,我們跟對手仍然有不小的差距,但憑藉着一兩款足夠先進的戰機,我們足夠在近海形成有效威懾。”

“這一次的演習,其實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

“基於這種情況,我的建議還是維持不變。”

“既然要搞,那就大搞,雖然瓦良格不能改成平甲板,也不可能上核動力,但是至少,我們要用上最先進的動力和電力系統。”

“要用,就用燃氣輪機,燃氣輪機加船舶綜電!”

“這是常規動力航母的未來,也是我們艦船技術的未來!”

說話的正是馬偉明,此時的他還名聲不顯,但實際上,在船舶綜電系統的研發、設計和應用領域,他已經有了不低的造詣。

可以說,在這個領域,如果他提出來認爲可行,那基本上是很少有人能夠反駁的。

但今天卻有點例外。

會議桌的一側,一個寸頭男人皺着眉頭站起身,開口說道:

“偉明,我知道你的想法,也非常清楚你所提的方案確實是對技術發展來說最優的方案。”

“但問題是,如果要實現你的方案,我們還要面臨重大的技術難關。”

“且不說現在你設計的船舶綜電系統還不成熟,光是燃氣輪機,我們就搞不定。”

“UGT-25000的功率僅僅只有28兆瓦,根本不夠驅動一艘7萬噸級別的航母。”

“如果要上,那就得上4臺。”

“按照設計方案評估,兩臺燃氣輪機,爲了保障進氣,就得搞雙艦島,現在4臺,難道要搞出四個艦島來?”

男人名叫胡立黨,是工作組內資深的艦船動力專家,而他所提出的顧慮,也是大多數人的顧慮。

“那就提高燃氣輪機的功率嘛!把功率翻個倍,28兆瓦變成56兆瓦,不就只需要兩臺了?”

“你以爲是鬥地主呢?說翻倍就翻倍?”

“F119啊,航改燃,技術還不夠你們吃的?”

聽到馬偉明的話,胡立黨無奈地搖了搖頭。

“你這就純粹是外行了,如果航改燃真有那麼容易的話,我們當初仿製LM2500也不會失敗了”

聽到這話,馬偉明嘆了口氣沉默下來。

實際上,他也知道自己提出來的方案實現難度有多大,但是,他就是忍不住想要爭一把。

畢竟,一艘使用傳統蒸汽輪機動力的航母,和使用燃氣輪機+船舶綜電系統的航母,在戰鬥力和改造潛力上,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一時間,會場裡雅雀無聲。

見衆人不再發言,劉華清擡起了頭。

他一邊慢慢收拾着手裡的文檔,一邊用沙啞的聲音斷斷續續地說道:

“這個問題,我們還要討論。”

“我的意見,是跟偉明一樣的。”

“情況變了。”

“我們有四代機了,這個很重要。”

“航母,要搞,還要搞好的。”

“至於困難.想辦法解決吧。”

“燃氣輪機,我們兩條路走一走。”

“第一條路,馬達西奇那邊,再去談一談,看看能不能買下來。”

“第二條路,F119發動機,606所那邊去一趟,建立一個聯合工作組,航改燃,試一試。”

好不容易說完,劉華清喘了口氣,身旁的馬偉明連忙給他遞上一杯水。

他接過水杯淺淺地喝了一口,隨後思索片刻,突然又開口說道:

“另外,那個叫陳唸的小孩子,你們要重視。”

“F119是他搞出來的,說不定在航改燃這一塊,他會有想法.”

(本章完)

第209章 島嶼建成,J-20B降落!第168章 王建成的新想法,這次靠譜!第229章 逢山開路!第460章 玫瑰第489章 冷凝技術的真實全貌第12章 活着第104章 戰忽局又來了第6章 留學?第466章 鮑勃之死第311章 第一波反擊第96章 單晶爐的計劃第36章 路徑(加更完啦)第236章 就你們這也叫鋪路?更新延遲到晚上,補償加更一章第163章 攻勢啓動第461章 不擇手段第182章 天才的面前沒有挫折第398章 超導體,到底怎麼應用?第29章 全新的開始第291章 大型直升機第220章 他就是路標!第165章 陳念牌許願機第9章 講課第2章 重新制圖第332章 合成成功第268章 最後準備第305章 新時代第47章 底線第475章 空襲第53章 再來點專家第447章 巴別塔第133章 模型錯誤?第352章 慢了一步第301章 什麼世界最強?倒數第二罷了!第435章 嫦娥三號順利登月第495章 智能終端第239章 撿個大漏第196章 我說是什麼就是什麼第213章 移山計劃!第62章 不用看人臉色第217章 去割他們的韭菜吧第458章 熱戰第94章 點火的人第284章 島國的外骨骼也太先進了叭!第19章 試製成功第344章 進攻演練第114章 數字陣列雷達誕生第11章 書生氣第24章 二十二號第1章 解析F-22第438章 ME異動第464章 做局第169章 卷積神經網絡的雛形第100章 你來搞殲二十第447章 巴別塔第324章 根基動搖第102章 風暴前夕第19章 試製成功第42章 又有新想法了第216章 引爆!第417章 庇護第98章 猜透了第100章 你來搞殲二十第397章 你們這是技術霸凌!第39章 意外收穫第177章 AGT110,給你!第270章 最大的假想敵第143章 少年的夢第106章 倒反天罡,全面反擊陽了第400章 捲起來了第139章 賺錢計劃第210章 你們的飛機,不允許出海第75章 團隊(稍晚還有一章)第438章 ME異動第376章 金屬氫發佈會?第437章 我們找到了氦3!第124章 送你一程第113章 示威罷了第125章 深藍16,走向深藍第96章 單晶爐的計劃第142章 搖光空天防衛系統第433章 逃離第12章 活着第448章 太陽風第161章 一縷煙的歸途第470章 聯軍第295章 超視距打擊第254章 非洲的混亂之眼第352章 慢了一步第310章 最強電子戰系統,CHL1106!第273章 我牌還沒出完呢第319章 過關第344章 進攻演練第250章 好好黑他們一筆錢第383章 從尾巴出發第281章 核心改造工作完成,瓦良格不再!第93章 搞定擴散爐第463章 戰爭開始了第367章 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