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法令難行

諸葛亮結束了長篇大論,最後總結說道:“劉莊主,我的執政理念是虛君實相,法制先行;廉政爲主,上行下效!”

“孔明,你搞得那麼複雜做什麼呢?”周瑜問道。

“公瑾,孔明所說的這十六字大略,其實歸根結底就是四個字——以身作則!”劉正說道:“只是這人無完人,想要以身作則簡直比登天還難哪?”

“對啊!孔明,我想你當年帶兵打仗的時候,其實根本就做不到以身作則吧?”周瑜問道:“你可曾拿起刀槍斬殺過魏軍將士嗎?”

“沒有!”諸葛亮回答說。

“這就對了!”劉正說道:“賢臣如諸葛亮者,尚且不能衝鋒陷陣以激勵軍心士氣;不肖之輩何其多,以道德約束百官,簡直就是緣木求魚哪?”

劉正明白了諸葛亮爲什麼會失敗了。讓一羣根本就做不到以身作則的人去約束皇帝,就等於讓那些人從國庫扒拉東西。天子吃糠咽菜成常態,百官卻是改善生活。

這能不導致君臣對立嗎?

用道德水準約束相權,皇帝能放心嗎?

皇位只有一個,能登頂九五至尊的人,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權謀。丞相擁有限制君權的制度,還動不動就拿古之賢君說事。可是到了自家身上,卻要大打折扣。

即便是道德楷模諸葛亮,也沒有帶着士兵衝鋒的本事。以身作則基本上就是一個笑話。就像後世有人稱——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怕死,則天下可定。

文官不愛財,只是在個人享樂方面存在缺憾;可是武將不怕死,意味着上了戰場就得領頭衝鋒。衝一回可以僥倖不死,但也架不住連番血戰哪?

這裡面只說明瞭一個核心——武將也是怕死的。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能打必死之仗。

軍隊的作用在於震懾,不戰而屈人之兵纔是用兵的最高境界。將士不用死而得開疆拓土之功,何樂而不爲呢?

“孔明,怪不得你六出祁山沒有什麼大作爲呢?”周瑜恍然大悟的說道:“你的用兵方略,實在是犯了兵家之大忌!”

周瑜爲了說服諸葛亮,直接引用了孫子兵法的謀戰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爲上,破國次之;全軍爲上,破軍次之;全旅爲上,破旅次之;全卒爲上,破卒次之;全伍爲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爲不得已。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爲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知衆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公瑾,你可知道我爲什麼要六出祁山嗎?”諸葛亮問道。

“願聞其詳!”周瑜說道。

“以攻代守!”諸葛亮緩緩的說出了四個字。接着他又開始詳細的解釋。

益州乃是天府之國,其民風彪悍善鬥。若無外患,必有內憂!蜀人之鬥,其綿延時日之長,令爲政者心驚。

這纔有了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大治蜀未治。人心不定,爭鬥幾時休?

諸葛亮治蜀,尚法古之商君,欲以公戰代替私鬥,化解益州世家之爭。刑殺不祥,不可濫用。更何況南有九黎遺民,北有強魏寇邊。

蜀地多山,良田有限。再加上氣候溫和,最適合人類生存。土地有限而人口增長無限,人地矛盾極其突出。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外面的人和資源進不去,益州百姓想出來也是困難重重的。

這樣一來,只要安寧百十年,益州人口註定翻番。人口了就得向森林索地,毀林開荒就成了不得已的選擇。

可是以益州的氣候條件,毀林開荒必定會造成水土流失。更何況山坡整地,水利灌溉的難度會呈直線上升。

雨季澇災,肥沃的土壤被沖刷乾淨。莊稼無處紮根,又哪來的收成呢?

靠天吃飯,根本就不可能!

想要活着,就只能爭地。小族小打,大族大打;打的話還有一線生機,不打的話大家都得餓死。

諸葛亮治蜀,想要一碗水端平都做不到。畢竟土地只有那麼多,想要易地安置都不成。即便是益州世家願意接受調解,蜀漢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這是讓誰餓死的難題,基本上無解。

自古益州之亂,均由益州百姓自發參與。打到大家都能活下去,基本上就宣告結束了。可以蜀地的病卻無法根治。畢竟人多地少的矛盾會持續不斷的出現。

華夏天災無數,未曾聽說過有益州百姓逃荒的故事。反倒是中原一帶的百姓,每逢亂世必定向南遷移。難道是益州百姓不想躲避戰亂嗎?

實在是想走的人走不了,向南是九黎百姓的族居地。山民的靠山吃山,益州百姓無法適應。向北是物華天寶的中原,戰事頻發。

諸葛亮沒有能力向山要地,也就沒有本事化解益州世家的恩怨情仇。中原百姓活不下去了,還能向四面八方逃荒。益州百姓活不下去了,就只能拿附近的對手開刀。

村寨之間的械鬥,呼朋喚友大打出手。規模會越來越大,死的人也會越來越多。直到土地夠用了,纔會休戰。

諸葛亮以商君之法約束百姓,卻是治標不治本。

既然人地矛盾無法解決,那就只能在單產上花力氣,下功夫。讓同等面積的土地養活更多的人。

第2118章 方城大戰第1308章 漢將雄風第281章 隱族使命第581章 百年大計第1838章 奇鼠認慫第2202章 劉正論學第756章 街亭之敗第2216章 悟道逍遙第628章 顏良之死第676章 精準保障第1218章 天真海蘭第481章 徐庶中計第565章 陳年舊事第744章 荊州改制第100章 倉亭之戰第4章 得將子龍第1698章 武力拆城第1109章 金風玉露第1415章 白起殺豬第1355章 配置技能第2095章 桃源秘技第812章 督帥郭淮第1631章 成吉易主第10章 北地槍王第1220章 樓蘭森林第1830章 上庸會戰第1364章 道祖弟子第1735章 超級智腦第1793章 趙光之死第709章 全新理念第1990章 趙國七府第1048章 神女挖天第712章 情冷心寂第2169章 殺戮傳承第288章 雙傑破敵第134章 甄府東遷第615章 圍點打援第2149章 討伐不臣第2034章 改名換姓第1622章 金陵龍盤第1539章 俠路委屈第1948章 陳氏兇猛第253章 理念之爭第1258章 雙語體系第1488章 元氣之說第882章 相對中立第1832章 魏延之死第1080章 第九太子第777章 去職留爵第1142章 破越嶺關第1866章 戰爭需求第388章 化鹽破敵第1113章 光明聖女第1406章 防疫辦法第1636章 要塞攻防第790章 奇葩之戀第722章 角色轉變第1167章 颱風來襲第199章 李傕興師第1855章 觀念衝擊第1070章 八極星功第450章 志才之憂第616章 荀攸出海第645章 追擊樓績第1084章 惡狼戰隊第1500章 剝殼新生第1849章 播種兼容第1798章 孫月告狀第659章 金家歸漢第2223章 通天道尊第528章 濟水激戰第1598章 柳路主講第1728章 進退兩難第2182章 四大王子第1672章 涼州恢復第1339章 討回公道第62章 秦頡用武第1082章 行宮探險第1855章 觀念衝擊第863章 爲君之道第307章 獻帝殺臣第1791章 治療呂布第108章 師徒交心第501章 曹洪論兵第800章 爲了告身第553章 守軍甲乙第174章 鬥戰呂布第1534章 李智御兵第967章 東安練兵第1140章 劉康之死第1396章 文交武戰第516章 攻克陽城第1065章 兔尊阿玉第735章 惡客臨門第988章 再復紅塵第1229章 僱傭系統第814章 戰鼓聲隆第298章 微服私訪第2172章 宋國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