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

“夫徼倖者,伐性之斧也;嗜慾者,逐禍之馬也。”————————【說苑·敬慎】

各處閭里閉門時間一致,一時間各處都亭上此起彼伏的響起嘹亮的鐘聲,還有提醒夜間小心火燭的喊聲。

蒼頭從未見過蘇則滿頭大汗,狼狽不堪的樣子,在他印象中的蘇則似乎永遠都那麼的從容鎮定、早熟老成,可是現在——

“你這是往哪去了?路上可是遇見什麼了?”

蘇則先不忙告訴他,他仍騎在馬上,此時信馬由繮,放緩了步子慢慢在街上走着。街道左右俱是朱門瓊戶,規制大小皆合乎法度,蘇則一路看過去,微微喘着氣道:“我蘇氏歷年養馬,前後不下萬匹,可這一回偏看走了眼——這匹馬確爲良駿,你明日買一副好鞍韉與轡頭,牽去送給馬孟起。”

“那馬超狂妄無禮,又是羌女之後,這既是良駿,哪裡值得贈他?”蒼頭有些不樂意,輕聲嘀咕道:“公子要是喜歡,大可以自己用。”

“你懂什麼。”蘇則冷然道:“他即使無一用處,但好在教會了我一件事。”

在長安城的另一邊,居住在蠻夷邸附近的馬家此時正大開宴席,炙狗烤羊、蓴菜魚羹正絡繹不絕的端上桌案。

馬超很久沒有與自己的兄弟聚過了,三個親兄弟中,自己一開始就被恩蔭入太學,而馬休、馬鐵兩個弟弟則萬分幸運留在父親馬騰身邊。五年前他們年紀還小,此時皆長成了十六七歲的健朗少年,看得馬超好不欣喜。

“上次面敘,還是正旦過年的時候,沒想到大半年過去了,你又長高了。”馬超高興的拍了拍馬休的肩膀,邀他入座。馬騰常年駐兵槐裡,不在長安,此處宅邸便等若是馬超一個人做主。

馬休性格有些內向,他靦腆一笑,與馬超一同落座,先是喝了兩盞酒,吃了幾口炙羊肉與烤餅,然後慢吞吞下嚥:“阿兄在太學這麼久,不知道騎射可是被拋下了?阿翁常說,戰場上騎射爲安身立功之根本,如果騎射不精……”

“這有何好擔心的?”馬超知道他想說什麼,他大口嚼着羊肉,就着一杯酒嚥了下去:“我這些年雖在太學,馬術可是一日不敢荒廢。年初你我兄弟相會,你,還有小鐵,在校場上聯起手都比不過我。此時才過多久,你是不信我,還是心裡又不服我了?”

他開玩笑似的說道,似有趁着酒勁拉起馬休在屋後空地上比試騎射、維護兄長權威的意思。

馬休面色一窘,連忙擺手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接着他舉起酒碗,大方的認錯:“是我失言,容我先罰一大白。”

接着他話不多說,豪邁的一口飲盡,馬超也很欣賞他的直率,說了一聲好,然後也跟着浮一大白。

馬休先喝完酒後,看了看性格耿烈的馬超,心裡有話不知該如何說出口。

正躊躇着,馬超卻是開口問道:“阿翁這次喚你來,可是要我早日赴槐裡軍中?與皇甫公都商量好了?我是一邊入夜校供職教習,一邊身兼都伯、或是軍司馬?”

這正好問到了馬休要說的難題,他來之前受到馬騰的耳提面命,對方一改前言,要他轉告馬超事情有些變故,讓他先在太學待着,不急着去槐裡軍中。馬休深知這位大哥的脾氣,少年得志,性格剛毅,遇事最容易衝動。本來滿心歡喜的準備跳脫樊籠,虎歸山林,躊躇滿志的準備幹一番大事業,結果臨頭澆下一盆冷水,將會如何暴跳如雷,馬休想都不敢想。

可馬超正目光灼灼的盯看着他,馬休硬着頭皮,也不得不答,只好小聲說道,聲音細如蚊蚋:“阿翁說,太學學業未畢,現在過去有礙制度,所以還需再等等。”

馬超如何聽不出他的弦外之音?讓他再等等,卻不給個具體的時間,難道要皇帝出征回來,給他們組織策試之後他纔算學業已畢麼?

馬超將酒碗砸在桌案上,滿臉怒容的瞪視着馬休,沉聲道:“這話是什麼意思?”

“我、我也不知道……”馬休懼怕的離席站起,急忙解釋道:“阿翁哪裡會與我細說,臨行前就只讓我轉告阿兄,此事一時行不得。”

‘砰——’

飛來的酒碗在馬休腳邊碎成幾瓣。

右扶風,槐裡城外。

軍帳之中相對坐着兩個人,坐在主位上的是一名老者,頭髮花白,眼皮鬆弛,身形有些佝僂,但依稀能見到年輕時寬闊的輪廓。而坐在他對面是是一位正當壯年的中年武將,闊鼻深目,鬍鬚微黃,竟有幾分胡人的樣子。

中年武將沉默半晌,終還是遲疑道:“當真要回信給他?依我看,也不是非用此着不可。”

“韓文約既然還掛念着你,你總不能冷遇了他。”老人擡了擡眼簾,目光幽幽的看着他,混聲說道。

中年男人正是平狄將軍馬騰,而老人卻是當朝驃騎將軍皇甫嵩,這些年來,皇甫嵩不知怎麼老得特別厲害,或許是年紀一大,早年留下的隱疾便再也壓不住,先是胃痛、然後又是時常暈眩。

皇甫嵩自知精力不濟,所以在心裡將平滅韓遂這一仗視爲生平征戰生涯裡最後一戰,同時也是爲他戎馬半生,付出無數心力試圖平息的羌亂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所以這個時候,他不願意繼續保守、謹慎,而是要用盡自己的才智去勾畫一次出色的戰略。這也是爲什麼在得知馬騰接到韓遂勸其一同起事的信後,沒有按以前的性格將這封信銷燬,而是大膽的將計就計的緣故。

“自司徒馬公被罷黜以來,扶風馬氏在朝中式微,你失了依靠,又是降附之將。自處尷尬,心有不安,這必然是常情。”皇甫嵩深深的看向馬騰,不急不緩的伸手攔住了對方張口欲說的話,語氣平淡:

“韓文約最善洞察人心,必然是深知於此,所以才自以爲有把握勸反你。殊不知,這正是授刀柄予我,讓我得以滅此大敵。”

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風火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六十七章 遭際險釁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四百零六章 尊長之命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