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

“諸父兄弟,軍馬迸散,僅以身免。”————————【北史·僭僞附庸傳·燕】

在茫茫江上,甘寧站在戰船的艦首,正在催促着手下人往敵艦上拋射火箭。這時他聽見對面的慘呼與身後突然響起的鼓角聲。

那沉沉的角聲如猛獸嗚咽,響徹江間,甘寧回頭看去,只見樓船夜宴的燈火燭照被層層疊疊的帆影遮擋住,在船帆之間隱約露出的點點燈火彷彿星光,映襯着山間明月。

“喲?”甘寧兩手負在背後,一把長弓如劍般斜靠在背上,他身子稍轉,腰間的鈴鐺聲也叮叮響起:“後面還有沒醉的?”

他眯着眼細數來援的船帆,心裡滿滿浮現出一個堅毅沉穩的臉來。

估摸着彼等渡江而來還需半刻鐘的功夫,甘寧又轉過身來對身邊數艘艨艟號令道:“再加把勁,若是費這多功夫還只得功半,你們就都投江去好了!”

今夜的作戰計劃是爲甘寧量身定製的,但凡有一個環節被他人染指,都算是某種意義上的失敗!

甘寧自尊心極強,連聲號令後,他與身周剩下的最後一支生力軍鼓足風帆,直直的朝着當中最大的一艘戰船衝去。

凌操放棄了指揮衆軍抵抗的嘗試,他獨自喝令着麾下坐船與船上百來名親兵主動往前衝去,試圖以這樣的方式提醒、指揮其餘仍在抵抗的部屬以同樣的方式隨他展開反擊。

“快!拋纜!”甘寧船上見船隻一靠近就高聲叫道。

他們曾是積年已久的水匪,上岸轉正纔不過幾年,曾經的老本行卻是一日未忘。此時的水戰除了大規模作戰時需要不同類型船艦穿插配合、組織陣列,其餘時候一旦接舷,就與水賊登船沒什麼兩樣。

不待甘寧號令,一衆人等紛紛投纜拋繩,緊緊鉤住對方船隻,在靠近之後紛紛躍起跳船。每個人跳的老高,又是雙手持刀高高舉過頭頂,聲勢驚人。不少人被對方在半空中猙獰的面目嚇得紛紛後退,生怕那力劈華山的一刀會落在自己頭上。

弓弩手擠在望臺上不停的射箭,但夜色深沉,縱有火光映照,對方人數又那麼多,一時難以照應。

凌操依然持盾站在船舷邊上,目視着甲板上守兵驚惶奔走,不禁慨然的把手中盾往下一擲,從受傷的左臂上接過佩劍,厲聲道:“殺!”

他甚是武勇,本來就以先登破陣而被提拔的凌操,此時更是勇猛無匹,他幾乎可以不借身邊親兵的掩護就可以手殺數人,將跳上船的敵軍嚇得紛紛與他保持一段距離。

甘寧不動聲色的站在船舷上,揮手叫來兩名夜間能視的弓箭手在身邊,關照他們搭弓在弦,瞄準射擊——目標很快就出現了。

那名手臂上插着一根箭羽的守將,身邊有四五名親兵護衛着,在包圍中四處衝殺,悍不可擋。甘寧伸手一指,左右兩支箭羽一前一後、飛也似的射了出去,其中一箭射中了守將身邊的親兵,另一箭只從守將肩膀上擦了過去。

這是擒賊擒王的時候,一兩支冷箭,雖然配不上對面那員悍將的死法、也不是甘寧所喜歡的戰鬥方式,但卻能輕易解決戰局,保存更多的戰果。

兩箭落空,甘寧嘆息一聲,繼而罵道:“都瞎了不成?”他不再下令,親自拿起強弓,從錦繡箭囊中抽出一根雉鳥羽箭。他本就有善射之名,能在暗處聞風聽聲,隨手中物。這是甘寧從蜀中江上就闖蕩出來的名聲,如今拉起弓來,更是比身邊兩名弓箭手還有氣勢。

嗖——

那支羽箭留下一道殘影飛射出去,目標直指凌操的眉心。

淩統先是受了突然一擊,頭腦暈沉,但他到底是年輕有一副好身骨,纔到艨艟小艦上沒多久就清醒過來。此時他已被護送到戰場的後方,前面的兵鋒與戰火還沒有波及到這裡,單調又顯得很安靜的水聲,幽暗漆黑的江水,還有冷冷的江風,渾然與前方是兩個世界。

“阿翁——”淩統掙扎着欲要跳入江中,被身後的護衛及時壓在身下。

“凌校尉好不容易送你出來,豈能辜負校尉一片心意!”

粗重溫熱的呼吸在淩統頭頂上呼呼的吹着,他腦袋不屈的揚起,眼睛直直的盯看着屬於自己父親的戰艦不退反進,主動衝向敵軍,喉嚨深處發出野獸般的嘶吼。

身上還有人不停的勸着:“校尉的軍令,一定要帶給孫府君,若是不能,校尉做的這一切可就白費了!”

怕他掙扎跳江,淩統半強迫的被壓在船上,他的臉被粗糙帶刺的木頭劃傷,呼吸中滿是冰冷的江水與陳舊的木頭的味道。船隻越行越遠,他的眼睛裡忽然不爭氣的流下淚來,眼裡的星光頓時熄滅,變成空洞洞的一片深淵,倒映着敵艦上一名偉岸的男子對凌**出了幾乎必中的一箭。

“阿翁——!”淩統忽然嚎叫着,聲音又越來越低,逐漸開始抽噎起來。

身上壓着他的親兵們不約而同的鬆開了手,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船身抖了一下,首部擱淺在灘上,船尾被江流緩緩掉了個頭,移動到江岸上。

岸上排列着一衆兵馬,城上城下火光明亮,卻是孫賁帶領麾下部衆盡皆趕至城外。見到只有淩統回來,孫賁先是一驚,旋即嘆道:“誒!事不可爲,你隨我走吧!”

他又擡眼看燃透江面的火光,以及對岸新一支援軍趕到,再無援助之心,一把拉住悲慼的淩統,讓人爲他牽過坐騎,低聲勸慰道:“乃父力戰有功,我孫氏絕不會負你,今後必當傾力照顧。”

孫賁這是代孫策對淩統做下保證,有他這個保證,以後孫氏絕不會虧待淩統絲毫——這或許就是凌操最後的念頭。

不待淩統作何反應,衆人勸說幾句後便簇擁着他騎在馬上,孫賁手勒繮繩,掉轉馬頭,帶領兩千餘衆繞城而走。在城東聚集等待着一干將士家眷、行禮輜重,像是早已準備好了似得。淩統呆呆的看着這一切,眼睛裡什麼神采也沒有,像是提線木偶般任人牽着。

他們只需要往東渡過彭蠡澤,抵達彭澤縣,等上兩日廬江太守孫輔帶兵馬乘船順水北上,再匯合一起趕往丹陽。至於在這期間黃祖等人會不會繼續追擊,孫賁倒是不放在心上,因爲天明過後就會有事情讓他們爲難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二十三章 應答如響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四十九章丨見利忘義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