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

“無味於諂言,惟先生是聽,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寵命。”————————【送石處士序】

披香殿外。

郭采女見兩人不再說話,與隨着伏壽過來的趙采女對視一眼,悄然退至殿外的廡廊之下。

趙采女是伏壽身邊最得力的宮人,性格跟伏壽一樣穩重謹慎,但爲人卻比伏壽多了幾分老練世故,也正是有她在伏壽身邊,宮裡的人才不敢隨意糊弄性格好的伏壽。

據說她家以前是雒陽本地的豪強,因爲董卓抄掠河南豪富,家破人亡,被託付給了不其侯伏完。伏完雖然念在與趙氏的舊誼暫且收納,但在那個人人自危的時候,伏完也時刻擔心受到牽連。最後適逢伏壽被選入宮,這纔將趙采女一併送進宮中,既能有個照應、又能隱藏行跡。

趙采女自小受家世薰陶,兼之又年長,所以其城府、眼界比出身民間的郭采女還要深遠。伏壽待她不薄,故而兩人平時也視若姐妹,對宋都卻是不喜歡對方小女兒的秉性,連帶着也對宋都身邊出身低微的郭采女也看不上眼,平時說話都是愛答不理。

郭采女是涼州邊陲人,家裡在很久以前便因羌亂遷居內地,低微的出身讓她素來自卑。何況趙采女很有氣概,她向來敬畏對方,每每站在一起說話總感覺自己低人一頭,此時想着伏壽念着情面趕來勸慰、搭救,心裡也有意在對方面前討個好,聯絡一下感情,於是訕訕的笑說道:“貴人之間真是情誼深厚,這次若非伏貴人,我真不知該如何相勸了。”

“有情誼的確可貴,但是……”趙采女面色冷漠的轉過頭看,淡淡的看了郭采女一眼:“在這宮中,幫得了一時,誰又能幫得了一世?總歸還是要靠自己,若是有朝一日被人連累了,這區區情誼又算的了什麼?”

郭采女表情僵硬、一時啞口無言,只見趙采女接着說道:“我家貴人仁善寬厚,是最重情義的,但這也不是你時刻拿來利用的因由。適才來時若是陛下尚在,盛怒未消,就憑我家貴人不善辭令的性子,又怎能勸解的住?到時候一帶連累,誰也救不了誰,你就滿意了?無論你有沒有想到這一出,單憑你只顧着你家貴人,而不想想別人,可見你眼裡的情誼,也無甚可貴之處。”

“姐姐誤會了。”郭采女暗暗叫苦,連忙解釋道:“我死也不敢存這般心思!當時確是一時情急,只想着找個分量足、平日還說得上話的人前來勸解幾番,以前到還有長公主在,如今長公主遠在宮外,來往不便,我想來想去便想到了鴛鸞殿……”她見趙采女面帶輕蔑,知道對方是恨自己差點連累到伏壽,又怕這件事會影響到今後宋都與伏壽之間的情誼,語氣愈發急了些:“姐姐若還不信,我真不知該如何洗這冤屈了。”

趙采女冷笑一聲,她知道郭采女最是精明幹練、饒有智計,若說對方想不到那麼長遠,她是一分也不信的。只是看在伏壽與宋都的面子上,趙采女如何也得保留一線顏面,是以告誡的語氣說道:“你爲你家貴人奔走請援,我如何能怪你?只是你要明白,宋貴人自入宮以來便得陛下寵愛,一時口角激惱,何須人勸,過後就好了。可我家貴人……”

說着她無奈的搖了搖頭,自嘲似得說道:“以前的時候就談不上有多少寵愛,自從皇后來了,便更說不上什麼了。她若是受了冷遇,再想恢復,豈不比你家貴人要艱難百倍?”

郭采女此時隱然有些悔意,但並不服氣,只是在趙采女面前極力表現得俯首帖耳的恭順模樣,一句話也不敢辯駁。

趙采女見她此時乖覺,心裡的一股氣也隨之消了去,口中最後叮囑道:“下次再有這事,我可是斷不能依的。”

依不依也由不得你說話。

郭采女心裡不忿的自言自語道,面上卻是點頭稱是,這時一個身着宮裝的女子在廡廊下款款走了過來,一頭青絲綰在頭上,不加釵鈿,顯得更加柔順黑亮。這女子生得極美,尤其是那雙顧盼生姿的眼睛,縱然郭采女身爲女子也是忍不住驚異生奇。

若不是那女子穿着普通宮人的衣裝,郭采女險些就誤以爲對方是皇帝不知何時收納的妃嬪了。

“姐姐。”那女子娉娉婷婷的走過來,先是向趙采女行了一禮,然後再向郭采女招呼道:“鄒氏見過郭采女。”

“這是年前選進的采女,是長公主擇選給鴛鸞殿的。”趙采女淡淡的解釋了一句,語氣裡有些微得意。

郭采女心裡黯然,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鄒氏不管兩人的心事、情結如何,單隻笑着說起了來意:“貴人說今夜要留在這裡膳宿,吩咐讓方女去守鴛鸞殿。”

趙采女想起了什麼,繃着的臉忽然抿着脣笑了:“方女怕黑,貴人倒是存心會指派人。”

“誰讓她平日只知在廊下打瞌睡,又貪吃,都說她是入宮來享福的,貴人若不申飭一番,我可不依。”鄒氏話裡雖是帶着埋怨,但眉眼之間卻滿是笑意,可見她與那人感情深厚。

趙采女無奈的笑着搖搖頭,也不再理會一旁的郭采女,徑直與鄒氏走開安排去了。

卻說皇帝從披香殿出來,登上車駕,徑直往清涼殿去,途中又宣詔各大臣。等到了宣室以後,自司空趙溫、太尉董承等三公以下,承明殿輔政諸臣盡皆在殿門處等候御駕。

皇帝大步登上殿階,往人羣中掃視一眼,發覺尚書令楊瓚依舊是告病在家、缺席未至,心裡一時不知想到了什麼,忽然冷笑一聲,邁步走進殿內去了。

衆人皆被這一聲冷笑弄得不知所措,心裡惶恐不安,待依次稽首拜見、各自落座以後,皇帝纔將手中一直捏到現在,已然死透了的蝗蟲丟在中庭的地磚上,滿是黑白漿汁的蝗蟲極突兀又礙眼的躺在乾淨冰冷的地磚之上,深深刺着每個人的心——皇帝心裡是有多恨,纔會將一隻蟲子捏到現在?

“真是好一番爲國效力!”

隨之而來的這聲冷喝讓所有人不敢安坐,盡皆拜伏請罪。

皇帝伸手任由留在殿內的穆順用絹布給他擦拭手上的穢物,也不叫他們起來,猶自說道:“去年便提起過今年恐有旱蝗,有些人不以爲意,今年年初我又特下詔書,曉諭關中各郡,務以搜捕蟲卵、殄盡螽斯爲念。如今半年過去,仍不見地方清寧,倒是這蝗蟲都敢飛到宮裡來了!如此辦事不力,這就是爾等整日裡口口聲聲說的‘以天下計、以萬民計’麼?”

馬日磾等人又羞又愧,

這些天多有得罪,瑣事已畢,明日恢復常態。

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命急宣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十四章 勉爲厭難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四十三章丨檢校談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三百一十七章 脅肩低首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