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

“今有千金之玉卮而無當,可以盛水乎?”————————【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隨着這一聲傳呼,在披香殿內的所有宮人、采女、宦者都放下手頭的活計,跑到中庭的道路兩邊奉迎接駕,一時間肅靜無聲。宋都的反應比怔愣着的郭采女要快,幾步便走到門下接駕。

“陛下要來,何不事先說一聲,我也好讓人先將梅煎放井裡冰上一陣。”宋都明媚的笑着,眉眼彎成一抹好看的弧度,見到皇帝之後比剛纔見到那些小玩意還要高興。

皇帝剛牽起宋都的手,正準備移步往裡走去,聽到宋都這麼一說,不覺發笑:“這也沒幾日不見,如何變得這般懂事了?”

他到沒覺得哪裡不對,徑直與宋都擡步走進殿內,身後的小黃門穆順與采女郭氏二人體貼的留在門外。

宋都嘴角含着笑,機靈的答道:“陛下以前不是說過麼?‘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難道就許‘士’如此,我就不能如此了?”

“你身邊的郭采女能說會道,定然是她教壞了你。”皇帝的眉宇在來時尚且縈繞着些許煩悶,直到現在卻被宋都幾句話說得開懷,一腔的愁悶都無影無蹤了,眼底滿是歡喜:“如今就知道在我面前貧嘴,遇見皇姊、皇后的時候,卻連話都說不出來。”

宋都知道皇帝沒有生氣,不自覺的飄了起來,順着對方的玩笑往下說道:“長公主她們比我大,我自然要敬着她們一些了,不然又該說我愛多舌、沒禮數。”

她這話說出來自己倒是不覺得有什麼不對,侍立在門外的郭采女卻着實被驚出了一身冷汗,就連站在另一邊的小黃門穆順也懶洋洋的擡起眼皮,好整以暇的往郭采女哪裡瞥了一眼。心裡有一搭沒一搭的想到,有陛下剛纔那句話在,宋貴人或許無事,你卻是逃不過一劫了。

果然,雖然沒有直接見到皇帝的表情,但光聽皇帝說話的聲音,就知道這話裡的笑意明顯淡了許多:“那你對我就不是‘敬’了?”

郭采女臉色發白,內心惶恐不已,自己的性命取決於宋都這番應答是否得體,而宋都看樣子卻並不知道其背後的嚴重性,這讓她不禁爲自己捏了把汗。

“我何敢對陛下不敬!”宋都先是義正言辭的說道,隨後又吞吞吐吐了起來,目光躲閃,雙頰泛起一層粉色。在喜歡的人面前吐露心事,總是會不自覺的低一頭,像是做什麼壞事了一樣:“只是除了‘敬’,更多的還有別的……”

皇帝此時穿着件輕薄的淺色縠衫,內裡還穿着一件薄薄的白色單衣防止走光,一頭黑髮隨意的用巾績包着,身上沒有掛戴任何配飾,面容乾淨清秀,看上去就像是個從小生活在長安閭里、尋常人家的少年。

這副裝束盡顯少年之翩翩瀟灑、風流蘊藉,與平常穿着朝服、常服的皇帝簡直判若兩人,形成鮮明對比。

宋都本就心儀對方,見了另一種儀態的皇帝,更是怦然心動,一時腦熱差點將心裡話直白的說出來。此時後知後覺,恰好卡在正中,只說了一半就不敢再往下說了。

“你啊。”皇帝無奈的一笑,似乎是拿對方沒辦法。

門外的郭采女聽到這一聲笑,如蒙大赦的輕嘆了一口氣,只感覺隨着皇帝這一笑,眼前將至的暴雨雷霆驟然雲捲雲收、風光霽月了。

穆順神情一如既往的冷淡,目光低垂着望着地磚上的縫隙,像是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

皇帝喜歡宋都,其實每個男孩在一定的年齡段都會喜歡活潑靈動的女孩,她們未經世事、天真爛漫的讓人油然而生出一種保護欲。與宋都相處的感覺,跟與成熟嫵媚的董皇后、嫺雅沉靜的伏壽相處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正是由於這種猶如兄長對幼妹的憐愛,以及皇帝潛意識裡原主人對宋都殘餘的、所剩不多的情感,導致皇帝對宋都這個未央宮中別樹一格的女子總是抱有最大的包容。

只是這份情感永遠只是像星火般在記憶裡、人生中驟然而逝,難以長久。每個男人最後的歸宿,永遠是沉澱過後的那一份歲月靜好。

皇帝兩世爲人,凡事都拎得清楚明白,可旁人卻不一樣,也正是這種對他人沒有的‘包容’,讓宋都在宮內外有了‘獨專帝寵’的聲名,從而掩飾了當今掖庭三人各自在皇帝心中真正的考量。

披香殿內的佈置很別緻,宋都不喜歡逼仄狹窄的居室,便說服皇帝讓人將偌大的廊房打通,中間以薄如蟬翼的素紗屏風隔開,陽光照進來,四處通透明亮。

通往廡廊的窗邊擺着一隻陶缸,裡面盛滿了清水,看上去像是用來散熱降溫的,水光中倒映着外間蒼翠的樹木,皇帝隔遠處瞥了一眼,說道:“今年酷暑,冰塊纔拿出來就融了,拿來賞賜大臣都拮据得很,你這裡供應不上,可不要覺得委屈。”

宋都性情活潑,卻不是無理取鬧的嬌女,自然懂事的連說不敢。

皇帝端詳了那口缸片刻,玩笑着說道:“靜水容易滋生蚊蟲,倘若水中放幾尾游魚,可不就兩全了。”

宋都輕聲一笑,回答說道:“水裡是有幾尾魚,它們潛得深了,沒浮起來罷了。”

“真的?”皇帝饒有興致的問道。

宋都淺笑不語,像是有意展示、賣弄一樣,親自上前,伸手在缸邊扣了一下。果然有幾尾寸許的游魚收到驚動,誤以爲有吃食,慢悠悠的遊了上來,圍着漣漪打轉。

皇帝走近前去彎着身子一看,連聲說好,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這些都是尋常的小魚,遠不如後世絢麗多彩的金魚那般具有觀賞性。

看宋都興致勃勃的、像是要向他炫耀好東西的樣子,皇帝心裡覺得好笑,居然配合的看了一陣。然後他離開陶缸,揹着手在殿內轉悠着,開始在四處打量。

這時節沒什麼新鮮水果,桌案上只擺放着一盤醃好的蜜餞、一壺解渴的果飲。皇帝每回來到宋都的宮中,總會找到這樣或那樣的事情派遣愁悶、偷閒取樂,他看到桌旁的竹簟上靜靜地躺着一臺琵琶,心中不知想到了什麼,脫口說道:“你琵琶練得如何了?彈得出一首完整的曲子麼?”

宋都的興致愈加高了,像是邀功似得說道:“願爲陛下獻藝!”

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十章丨仕宦郎署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