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

“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戰國策·齊策四】

次日一早,韓遂麾下將領蔣石、陽逵、麴演、閻行等人便各自帶兵突襲了枹罕城。這旬月以來城裡城外都相安無事,一場仗也沒打過,城中的百姓在發現韓遂沒有敵意後逐漸恢復了生活常態,還有膽大的跑出城砍柴打獵、甚至與韓遂的軍隊做小生意。

就連城裡的‘河首平漢王’宋建在接到韓遂的報信後,更是直接對他的那些‘丞相’、‘大將軍’們打包票,認爲韓遂只是隨便應付一下朝廷的差事,再過幾天就謊稱自己久戰不下,然後該回哪回哪去。反正雍涼是韓遂與宋建的勢力範圍,朝廷就算手眼通天,也打探不到此間的真實情況。

枹罕城中上至‘君臣’、下至百姓,無不盲目的相信這場戰事只是虛張聲勢,那些殺人奪城的事情根本不會發生到自己的頭上。

結果就在這個枹罕城中的羌漢貴賤都認爲又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清早時分,城外那支前來觀光的‘友軍’突然撕開了往日溫和良善的面具,豺狼脫下了羔羊的毛皮,張舞着獠牙利齒,一邊嗷叫着一邊搭梯登上這低矮的城牆。

宋建與城中守軍絲毫沒有預料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倉促之下,蔣石、閻行等人很快就飛也似的殺入了城中。被韓遂壓制已久的羌兵在富饒安定多年的枹罕城中徹底暴露了貪婪的本性,他們在城中四處燒殺搶掠,宋建當時就在‘御榻’之上,得聞韓遂派兵入城,當即被嚇得滾落在地。

他也顧不上跳腳罵人,匆匆拿了幾樣財貨、裹着一件衣服就跑向馬廄。

宋建收拾財貨耽誤了不少功夫,但這個時候卻聽心腹稟告說韓遂大軍仍在城中搶掠,還無人向‘王宮’殺來。這讓宋建不由鬆了口氣,他也顧不上琢磨精於計算的韓遂如何會連‘擒賊擒王’的道理都不懂,便只在一隊羌人義從的護衛下一路順着同樣無人佔領的街道、往南門奔了出去。

“他們往南門跑了!”個子矮小粗壯的蔣石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對街上亂跑的敵兵一路砍殺,全身上下濺滿了鮮血。這是一場幾乎毫無抵抗的順風仗,蔣石在其中殺得暢快恣意,漸漸地竟忘了出兵前所受的託付。

蔣石揚鞭指着宋建等人在南門的影子,衝着左右大聲呼喊道:“都給我追!拿他的人頭給我!”

衆人轟然應諾,正準備提刀追殺,旁邊另一個校尉模樣的將領見狀,連忙伸手拉住蔣石的胳膊,喝止道:“不可!使君早有軍令,說要放他一條生路。”

蔣石回頭看去,只見是一個同樣短小精悍的漢子,蠟黃的麪皮緊緊貼着他高高的顴骨,他上下脣長着短鬚,顯得精明幹練。蔣石愣怔了片刻,很快認出了眼前這個人,他怒道:“麴演!你攔我做什麼?”

他與麴演是軍中舊識,經常互相幫襯,關係匪淺。此次麴演攔住他也是爲了他着想,不想看他因爲違背韓遂軍令而吃苦頭,想到這裡,蔣石臉色稍緩,順手將麴演拉近了幾分,湊在麴演耳邊說道:“朝廷的詔書你沒見過?裡面說了,宋建的人頭不僅值千金、還有封侯爵賞!”

朝廷的詔書麴演自然聽說過,但他自認韓遂待他不薄,聽奉軍令本該是將校職事,像蔣石這樣明知故犯,讓他乍一開始有些不習慣。

麴演眉頭一皺,張嘴待說,卻被蔣石急促的打斷:“你說就憑韓遂這老兒,打了半輩子的仗,最後就只落得一個涼州刺史,跟朝廷相比,他還能給我們什麼?你是西平麴氏出身,家世比我好,沒了韓遂,照樣收拾部曲做天邊的豪強,太守都不敢惹你!可我不行,”蔣石認真的看着眼前這個老兄弟,一字一句的說道:“我沒有多少路走。”

蔣石打定了主意要違反韓遂的軍令,私下將宋建截殺。他已經打探好了,這時候代表朝廷的張濟就在南邊不遠處,只要自己殺了宋建,就不回大營,直接往南投奔張濟。他帶着朝廷欽點的人頭、又是主動棄暗投明的將領,朝廷絕不會虧待他,給他的好處勢必會比韓遂給他的要多。

兩人對視了一瞬,麴演到底是放開了手,任由蔣石如脫繮的野馬,帶着一隊人急衝衝的奔向南門、奔向他爲自己選擇的另一條富貴前程。

蔣石才走沒多久,在後方督陣、奉韓遂軍令接受府庫的閻行便姍姍來遲,他看着蔣石銜尾追擊的背景,又看了看站在路邊無動於衷的麴演,不由驚道:“他忘記使君的囑託了麼?宋建素有威望,殺了他,隴西的羌人該怎麼看我等?我等今後將何以立足?”

閻行與麴演同爲金城郡的豪強大族,只是由於麴氏在二百年前是被王莽貶謫來的‘罪臣’後人,所以其勢力一直比不上閻氏這個紮根涼州本地的大族。雖然如今朝廷已將金城郡的一部分劃做了西海郡,西平麴氏也因此算作是西海郡人,但兩家人的齟齬仍在。

麴演自然對少年成名的閻行沒什麼好感,他冷笑一聲,看了閻行一眼,然後掉轉了馬頭,作勢準備回去。只是在經過閻行的身旁,他又冷言冷語的提醒了一句:“不遵軍令的是他,你這話應該去找他說,這會子要想趕上,還來得及。”

閻行心裡大怒,一時也不好當面發作,只得沉住氣怒喝一聲,而後從麴演身邊策馬馳走。他狠狠的在麴演身前揮了一下鞭,抽出一道凌厲的勁風,狠狠的刮動了麴演盔上的紅纓。

麴演罔若未聞,看着閻行離去的方向久久注目。他知道自己故意放走蔣石必然會引起韓遂的痛恨,但他並不懼怕,一是自信於西平麴氏的勢力能讓韓遂足夠忌憚、二是自信於蔣石。他這次看似是作爲朋友,主動給了蔣石一條出路,其實又何嘗不是同時在給自己謀算?

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着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五百一十六章 隱患暫弭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二十八章丨議徵白波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