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

“回黃轉綠無定期,世事反覆君所知。”————————【休洗紅】

走出宣室殿,董承着意與吳碩一同並肩而行,他們走在右側的陛階上,而其餘人都走在左側。

“董公,你且看眼司空。”吳碩在董承身邊說道。

“怎麼了?”董承皺着眉,被這太陽光照得有些刺眼和不耐,他看向左前方的趙溫,只見趙溫面上帶笑,走起路來輕盈無比,腰間的那塊司空金印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像是有什麼喜事一樣。董承心裡發酸,當即輕蔑的說道:“這是見南征順遂,他這個擔負糧草的大臣,也能因功受賞了。”

吳碩聽出董承言語裡的不悅,也不賣關子,說道:“董公所料不差,依在下看,趙公應也是知蜀地不日降服,其兄忠侯能身歸鄉里,故而欣喜。”

前司徒、忠侯趙謙與司空趙溫都是蜀郡大族,當年趙謙病歿,因爲蜀地道路不通,故不得不淺葬於京郊。如今益州將重歸朝廷治下,道路暢通,趙溫這個做弟弟的,大可以將兄長的棺槨改葬蜀郡老家了。

當然,這些只是表層,吳碩要暗示董承的是,曾經在朝堂之上算是勢單力孤、不得不在楊氏、關東士人的夾縫裡謀求立錐之地的蜀郡趙氏,在蜀地歸附以後,勢必會成爲一大批即將涌入朝中的益州士人們的領頭人。算上爲南征調度糧草的大功,就連董承也不能冷眼旁觀了。

“不過,董公也無需多慮。”吳碩見董承臉色沉了幾分,如是說道:“羽翼豐滿,身邊又有大幫益州士人集聚的司空,陛下用起來,未必會有如今這般順手。到最後,還是得多有仰賴於董公,畢竟只有董公,纔是天子身邊最親的人。”

董承重重的點頭,很是贊同吳碩的意見,天子心思多變,最是嚴防彼等士人抱團結隊。哪怕趙溫始終對皇帝忠心不二,利益攸關之下,他也不能保證今後在他身邊的那些蜀地豪強跟他一樣同氣連枝,在羽翼與皇帝之間,趙溫遲早要做一次選擇。而相比之下,沒有龐大的士人集團依附的董承,其重要性與優勢就開始凸顯出來了,所以他此時的冷落只是一時的,今後總有皇帝再度重用他的時候。

就如同兩年前,皇帝任他清查上林土地一樣,這個得罪人的活計,趙溫以後手下的那些人,會跟着趙溫去做麼?

董承也不是初入朝堂的新人,這兩年身居高位,對各類形勢看得清清楚楚,城府漸深:“你說得對,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既如此,那涼州?”吳碩鬆了一口氣,若董承真耐不住性子,要在這時候與熾手可熱的趙溫一爭長短,那他的下場可想而知。別看皇帝今天一直對他冷漠無視,其實無時不是在盯着他,等捱過了這一陣,想必就能時來運轉。不然,倘若董承今天不聽勸告,一意孤行,那他自己也該另謀高就了……

“涼州的事暫緩一邊吧,韓遂奸猾,陛下早已對其有防備之心。前次已遣派黃門侍郎毌丘興、殿前羽林郎周瑜趕赴漢陽,多半是已有成算,我等就不要再攙和進去了。”董承雖然能當機立斷,但心裡還是有些捨不得的,誰讓天時人和都不在自己手上,殊爲可惜,只好留待以後了。

吳碩寬慰道:“益州之戰,劉焉能否畏難而降,還沒個定數,白水關、葭萌關、劍閣、雒城等處無不是艱險難越,不遜於陽平。裴公等人行軍,不可能總會有麋鹿闖營、雷雨交作吧?這一仗少說得打到夏天,若是再啓釁涼州,朝廷兩處作戰,可是萬萬不能的。”

“話是這麼說,可我總是以爲有些想不通。”兩人這時已走到殿門處,高大的軒車停在門階前,董承一邊說,一邊先往車上坐了進去,往旁邊挪了個位置給吳碩:“觀趙溫此人言語,還有楊氏……彼等似乎並不擔心南征會曠日持久,而不願在此時謀算韓遂的緣故,卻是擔心關中旱情。我想,定然有什麼事,未有入我等耳目之中。”

吳碩爲董承在一旁驂乘,聽了這話,不免高看了對方一眼,想不到對方也有這般機敏的時候,不全然是平庸凡才。他不着痕跡的收回眼底流露的一絲詫異,表現出一幅對董承的敏銳習以爲常的神色來:“唯,董公說的是。只惜南征一戰,自始至終,皆爲陛下與司空、司隸校尉等人謀議,哪怕是前方軍情,也是以封事上呈,我等不得而見。今日一想,恐怕陛下與司空等人對益州早有綢繆,只是不爲我等而知罷了。”

“那楊氏又如何會知道?”董承復又疑問道。

“這。”吳碩語塞了,這卻是他未有想過的問題,楊氏與董承、馬日磾都未曾參與過南征的謀議,如今董承不清楚皇帝有什麼能無視重山險關、輕鬆拿下益州的法子,看馬日磾的言行,對方想必也是不知道的,那楊氏又是通過何等途徑明白的?

吳碩忽然有些心慌,像是暗夜裡獨自走在巷道,明知道風聲詭秘,卻始終看不見一個人影,更不知那道人影是否已經開始貼到自己後背上來了。

這種時候,還是董承想得徹底,他微微眯着眼,輕聲說着:“說起來這蜀郡趙氏祖孫相繼爲三公、位居中臺,也算是益州高門……”

吳碩腦中靈光一閃,立即說道:“正是,蜀郡趙氏的聲名,可謂是名重益州。”

董承眼看着軒車載着他二人緩緩行出宮道,忽地對吳碩問道:“那即是說,彼等與益州各家豪強,多有往來,甚或交情親密了?”

吳碩心裡已然猜到什麼了,趙溫的宗族既然在蜀地頗有聲望,而皇帝早在去年就預謀着圖蜀的戰事,那是不是就可以說,趙溫已經派人到蜀地預先佈置了?有裴茂率十萬大軍扣關虎視,又有蜀郡趙氏這等地方豪強做內應,益州再是山川險惡,人心不齊,又如何能與之一戰?

難怪自打得到漢中收復的消息後,皇帝與趙溫便像是預知益州的後續戰事了一樣,原來是很早以前就開始謀篇佈局。

吳碩心裡爲皇帝等人未雨綢繆的佈局手段而感到寒徹,又看到董承凝重的臉色,心知對方與自己想到了一處:“這是自然。”

“難怪。”董承緩緩說道,聲音在車子的搖晃中有些飄忽不定:“他會如此高興。”

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三十六章 事未遂矣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二百零七章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四十三章 郡國正卒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二百零九章 停留枳道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