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

“漸漸東風暖。杏梢梅萼紅深淺。正好花前攜素手,卻雲飛雨散。”————————【安公子】

宣室內,皇帝正坐在席上逐行看着王端進呈的名冊,看着劉繇、呂岱、嚴峻這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他不住的點頭,真有種天下英才皆入觳中的意味。

這些人之中,有一些會安排進吏治科熟悉政務,還有一些會直接給安排職務,皇帝一眼看過去,對這些人大致都有了個安排。他正準備將名冊合上,卻忽然‘嗯?’了一聲。

皇帝徑直將名冊翻到最後,定睛看去,只見末尾的角落裡排着一個讓皇帝再熟悉不過的姓名。

“諸葛玄?”

皇帝發出一聲輕笑,手指摩挲着那一行名字,嘴裡唸叨着:“這就有意思了。”

建安元年正月初八。

在宣平裡的一處宅邸之中,數十名奴僕蒼頭正在門口忙着裝卸車架上的貨物,這間宅邸的新主人麋竺此時正帶着小妹麋貞在院子裡漫無邊際的逛着。

“這院子太小了,也不精緻。還說是長安的富貴宅邸,我看幾眼也不過是如此模樣,還比不上我們家。”說話的正是麋貞,她的個子較兄長麋竺要稍矮一些,身上穿着一件杏黃色的曲裾,上面染着桃花枝落英繽紛,朵朵桃花皆不重樣,好似將一副工筆畫穿在了身上;在她腰間圍着一條藕色的繡帶,其末端長長的垂於膝處,裙下露出月白色綾褲,線條流利舒暢。

生性好動的她在素有威儀的兄長身邊不得不約束脫兔的性子,一雙細絹履輕輕的踱着小步,圓潤的臉龐上鬢角如刀裁,七分美貌,還帶着三分稚氣。

“宅邸規格皆有定製,不是你想修多大就修多大。”麋竺掃視着院子裡的一草一木,慢條斯理的說道:“在東海那種地方,本地府君往往拘於情面,也不會太過爲難我等。而長安這等帝京則不同,你若是逾制了,那暗中等着你犯錯的人會立即將你置於死地。”

麋貞乖巧的點了點頭,眼珠一轉,很機靈的說道:“既然如此,那阿兄得做個大官,最好是能封侯,這樣我們家才能安心的住大宅邸。”

這是少女樸素天真的話語,麋竺笑了笑,心裡有些不是滋味。他父親很早就撒手人寰,麋竺小小年紀就揹負着不落麋氏家名、並使其愈加強盛的責任。十餘年來,麋竺不僅將家業擡升到了富甲徐州的地步,更是已經開始注重培育聲名——譬如麋竺費數年心血爲自己包裝的‘君子’形象。

他打算讓東海麋氏在自己手中更進一步,實現由普通豪強向高門士族的階層跨越。

一想到自己苦心孤詣,這最後一步卻可能要落在自家小妹的頭上,麋竺便百感交集,遲遲說不出話來。他側頭看向自家小妹,作爲一個出色的商人,他沒理由會放棄一個可以讓自家利益最大化的捷徑;但作爲一個合格的兄長,他又不願意讓自己僅有的妹妹當做一場交易的‘奇貨’。

麋竺不經意之間走了神,一旁的麋貞按不住性子等對方回話,自言自語的問道:“奇怪,王君自打到了長安,這幾日卻是沒來尋兄長了。”

“尋我?”麋竺揶揄的笑了,看着麋貞捉弄道:“他來尋我做什麼?我與他不過是相逢數面,待這次爲兄入朝述職過後,你我便返程回徐州,此後恐怕再難復見了。”

聽得此言,麋貞小臉一紅,啐道:“什麼呀,阿兄不是說要……說要……總之若非如此,阿兄來述職,又帶我來做什麼?”

麋竺臉上的笑容漸漸隱去,佇步在一泓池水邊,說道:“在琅邪的時候,我就曾與你說過,那王端人品、學識都很不錯,樣樣與你般配。我家如今的情形、以及我的心意,你也都清楚明白,本無須再言……只是這一路上見你二人說話也頗合得來,故而多言問你一句,你對他可有動心?”

王端本來對麋貞只是略有好感,但在來時的路上通過麋竺用金錢開道、說動了一大批好事者在暗中撮合,種種機緣巧合之下,兩個年輕人感情日篤。麋竺也是看在他們二人的確是兩情相悅,心裡的那一股愧疚感這才隨之淡了許多。

此時麋貞的臉色更紅了,像是一顆剛洗淨的紅櫻桃,她別過臉去,小聲說道:“阿兄心中既早有定計,又何必問我的心意?”

麋竺心裡愈加有了底,靜靜地看着池水,心裡想着接下來要尋個什麼理由登門拜訪,打通王斌這個長輩的關節。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老蒼頭從前面走了進來,雙手奉上一物,對麋竺說道:“這是王君剛纔遣人送還的。”

麋竺瞧了一眼老蒼頭手中的那件物事,尚未反應過來,身側的麋貞卻忽然驚呼了一聲。

這幾天王端那邊卻似是出了什麼事,自打回長安之後不僅一改先前曖昧親熱的態度,而且還將麋貞私下給他的珠釵送還了回來。送還女子珠釵,這象徵着什麼,麋竺不想也知道。只是他聯繫不到王端,只好到處尋人打聽。讓他奇怪的是,當初隨行的嚴峻、呂岱等幾個參與撮合兩人的好事者們也像是察覺到了什麼,一個個事不關己的樣子,甚至在麋竺親自登門問詢的時候也含糊其辭。

最終在麋竺的不懈催問下,作爲他的同鄉兼同僚,東海人、徐州從事王朗給了他一個明確的答案,宛若晴天霹靂:“衛將軍不同意這項婚事,更不喜歡有人繼續議論。”

看着麋竺啞然失色的神色,王朗加重了語氣,解釋說道:“呂定公他們乃自薦門庭的士人,按國家在去年新出的規矩,凡是如此薦舉受徵者、抑或將擢升遷拜者,皆要入吏治科熟悉政事,爾後以策試選官。吏治科的教習正是由衛將軍所兼任,彼等在吏治科是否上第,能有個何等的評價,多半要賴於衛將軍。如今衛將軍親口說了不喜這項婚事,誰人還敢犯着得耽誤前程的危險,替你說情?”

王斌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嚴峻、呂岱這一批士人今後的仕途,在來時路上,麋竺便已探聽到這個消息,並且利用這件事,讓嚴峻等人從麋氏身上看到一條間接攀附王氏的路子。這才讓嚴峻等人熱衷撮合王端與麋貞,可如今形勢顛倒,這件事卻反過來給麋竺帶來了弊處。

麋竺本以爲這是件十拿九穩的事情,畢竟自己家聲名不差,又家財豐富,只要自己的妹妹能嫁過去,幾個億的嫁妝他也不是給不起——王氏雖然是新晉崛起的外戚,但祖上也只出過一個五官中郎將,州郡也沒有人做官,跟麋氏比起來,無論是聲名還是底蘊,都差了幾分。

彼此雙方一個有權,一個有錢,自古以來,錢與權都是相輔相成、互利共贏的。對方本沒有理由拒絕這門親,更犯不着拒絕這門親。

可如今鬧成這個樣子,又是爲什麼呢?

麋竺想了許久也沒有想出一個完整的頭緒,倒是王朗看得清楚,卻瞞着沒說,反而哄勸道:“麋氏的聲名到底未出州郡,王氏昔日偏居邯鄲、又未曾詳察各地豪強,不知麋君賢明,麋氏富庶、也是情理之中。衛將軍恐怕也正是見之於此,故而不肯結成親事。”

“倘若麋君有意,在下倒是有一計可以助你。”看着麋竺這個一直風度翩翩的君子,此時愁眉不展的模樣,王朗眼角閃過一絲精芒,心裡略微得意,輕聲說道。

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議從安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八十八章 錢文旋讀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