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

“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與之虛而委蛇。”————————【莊子·應帝王】

“如今朝廷雖然振作,但實力未復,僅有並、涼、司隸等貧瘠之地。”戲志才說道:“文若與荀公達自幼成長,對荀公達行事作風格外熟稔。其曾言,當此之時,荀公達定然會向國家陳策獻計,在進取關東之前,先發兵入蜀。非此,不足以震懾劉表等宗室、更不足以倚爲憑仗。”

“這是效仿高皇帝得天下之策。”曹操點了點頭,感慨道:“荀公達屢有奇謀遠略,于軍陣之事,絲毫不遜於文若。我未能得之一見,實乃憾事!”

戲志才微微笑了下,尚待欲言,卻只見曹操心中對人才的嘆惋竟有不吐不快之勢:“除了荀公達、還有那武威賈文和,用兵老道不弱於荀氏,前將軍手下的軍師祭酒近來在汝南也屢出妙計。我每次得見荀公達與鍾元常的書信,常爲此扼腕慨然,朝廷實在是網羅天下才幹!君臣如此,何愁不興?即便袁氏兄弟再強,又能如之奈何?”

荀彧一直以來都將荀攸從長安寄來的書信交付曹操,說起來是爲了向曹操表示坦蕩無私,其實是爲了讓曹操對朝廷現今的實力有個清楚的瞭解,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曹操的決策。對於曹操這種人來說,自己主動了解的事情,比被動了解的事情更能讓人相信。

跟陳宮那樣屢屢詳說袁氏如何如何,企圖說服曹操站隊而引起不必要的猜嫌比起來,荀彧這一招可高明多了。

曹操一開始並不想借助拆閱私信來檢驗荀彧的忠誠,但是架不住荀彧的執着,以及自己也忍不住想看看朝廷的情況。每當他看到皇帝又推出一項良政時,自己就會忍不住去揣測這項政策背後有什麼用意、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如果遇到阻力,自己又該如何應對?

朝廷的一些良策譬如開太學取士、吏治科等等,在感慨皇帝妙算之餘,曹操也曾想照搬下去。可惜他手中威權不足,又沒有治理兗州的大權,手下的派系又不如關西關東那般分庭抗禮、可以從中取利。屢屢只是剛提出來,就遭人反對,其中,尤以邊讓等名士豪強爲最,而自己哪怕殺了邊讓,依然無法將其推行。

是故每每在這個時候,曹操就不得不感嘆那個年僅十四歲的天子是何等手腕與魄力了,君王如此,自己以後又該如何輔佐呢?

戲志纔看曹操慨然神往的樣子,知道這一半是荀彧潤物無聲的本事,另一半則是朝廷確實有其獨有的魅力。他也不說破,輕咳一聲,道:“明公說的是,如今袁氏確實勢大,在朝廷收得益州,整肅兵衆之前。明公切不可太過違逆袁冀州,應與之虛而委蛇,以待時變。”

“仗還是要打的,不然明年駐兵不動,他心不安,我心也不安,徒然便宜了公孫瓚。”曹操有些黯然道,無論是率兵攻打皇宮、還是謀奪冀州,派兵插手幷州,都不是能輕易饒恕的大罪,袁紹已經無法回頭了,只能硬着頭皮繼續走下去。對曹操來說,勸不住袁紹這個故友步步陷入深淵是一方面,不忍在今後與其兵戎相見卻是另一方面。

戲志才眨了眨眼睛,他知道曹操看似冷硬強幹,其實對微末時期的故人,如張邈、陳宮等人,永遠抱有一絲好意。這也是袁紹敢於拉攏曹操的地方,戲志纔想了想,說道:“劉備、陶謙二者不可擅動,我聽聞後將軍有意北圖徐州,等到明年,陶謙的處境也不會太好過。明公若求動兵之處,依在下之見,青州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曹操疑道:“青州如今有袁譚、田楷、呂布三人角力,袁本初坐鎮渤海,對其勢在必得。我若是再攙進去,豈不是自闖泥淖?惹各方不快?”

“確實如此。”戲志才說道:“在下也不是勸明公進兵青州,而是泰山郡。該郡地接山海,世道紛亂以來,士民多藏竄山野。尤其是前太守應公自覺有失明公託付,畏罪而走以後,更是有數十輩賊人,保山爲寇,當地百姓無不苦之。”

曹操之父的死因很大程度上與應劭接應不及時有關,在發生了那件事後,應劭畏懼曹操遷怒,連夜北渡求袁紹庇護去了,徒然丟下一個泰山郡的爛攤子。

泰山郡隸屬兗州,正好在曹操這個平東將軍、督兗州軍事的職權範圍之內,此時進取,不僅不會得罪朝廷,還能得一個戡平匪患的戰功。而泰山郡毗鄰青州,曹操討伐泰山賊,也是從側面響應袁譚對濟南等地的進軍。等曹操打通了兗州途徑泰山,抵達青州的通道,青州的主位也應該塵埃落定了。曹操既不用再去青州沾惹麻煩,也能在手中多得一郡之地,進一步壓縮兗州刺史田芬的權力。

“善、善!”曹操拊掌說道,邊往旁挪了兩步,自言自語道:“若得泰山郡,北可進青州,南可入徐州,又能憑恃山險,爲我屏障。今後無論時局如何,我也有一片自保之地!”

這時荀彧揭帳進來,手中拿了一封書信,見禮過後,開門見山道:“袁紹之甥高幹已從陳留借道南下了。”

此事曹操早已知道,只是在決定最終站隊哪一方之前,自己尚不能全盤告訴荀彧有關袁紹給他透露的計劃。此時他目光一閃,輕聲問道:“此事,文若是從何得知?”

荀彧不疑有他,坦誠答道:“是董訪傳信與我的。”

曹操得知後,沉吟半晌,突然哈哈大笑起來,說道:“是兒品性不足稱,最善審時也!”

他指向含糊,卻不知具體說的是誰,荀彧與戲志才相視一眼,彼此心照不宣。

荀彧不以爲意,輕輕點頭,說道:“天使派人來說,大鴻臚遠道而來,身形憔悴,急需靜養,只能由公車司馬令與陽都侯出席了。”

“無妨。”曹操大手一揮,隨口說道:“這筵席本也不是爲了他周奐而設的!”

略說了幾句後,幾人便以曹操爲首,先後邁步出帳,在中軍大帳之前,幾人見到了迤邐而來的王端、劉邈等人。曹操略略掃視了王端平和溫厚的相貌,很快將眼神放在了其身後的那個男人身上。

沛相劉備跟着王端,神色自若的打量着軍中佈置,暗自對曹操領兵之道感到驚訝。再發現曹操正在一瞬不瞬的直視自己打探軍情的舉動後,劉備也不覺得羞赧,坦坦然的回之一笑。

曹操對天使以及他這一行人的態度,無疑是給劉備在即將拍案的決策之中做了一個很好的參考。

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險難料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一百章 本心初試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三百四十六章 雲行雨施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六章丨母之昆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