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

“又列鐵騎五千爲十重陳,精光耀日,賊益震懼。”————————【魏書】

初平四年七月初十,袁紹兵臨壺關,聽聞河東叛亂,上表請求率軍入河東爲朝廷平亂,奏疏傳達,被皇帝當場拒絕,並下戒書嚴斥其安守本分,不得擅動。袁紹不聽,又再次上表,言辭愈加懇切,一般人見了,還真以爲袁紹是公忠體國的勤王之臣呢。在打出助朝廷平亂的旗號後,袁紹便以張遼窩藏蛾賊,私通匪徒的名義,下令對壺關發起進攻,以期能早些擊破兵力不多的張遼。

與此同時,原河東郡尉程銀、侯選正全力攻打皮氏、蒲阪等城,以期拒黃河天險而守。

在力排衆議,決定親征之後的皇帝,終於在數日之內帶領南北等軍共計四萬餘人趕到左馮翊臨晉縣,與蒲阪隔河相望。之所以能這麼快做出應對、並且迅速的趕往河東,全賴於皇帝對南北軍狠抓不懈的操訓、以及爲人詬病已久的從長安整修至華陰的寬敞官道。

在黃河對岸,程銀手下兩萬多人已在蒲阪縣旁的河岸邊紮好大營,設下防線,並派騎兵斥候沿岸巡視,以防朝廷派兵渡河。

雙方的初次交鋒,就在蒲阪展開。

“哈——”一名待在箭樓上的守衛打了一個哈欠,他時刻不停的盯着河對岸的動靜,從半夜守到中午,難免會感到些疲乏。

“來,吃飯了。”這是另一名士兵提着布包攀爬着梯子上來了,他身材瘦小精幹,與這個守衛似乎很熟的樣子:“大目,你這大半天的看到什麼沒有?”

那個被稱作‘大目’的守衛名副其實,有一雙極大的眼睛,黑白分明的瞳仁,看上去炯炯有神。他接過布包,將其揭開,裡面裝着的是三四塊烤得堅硬如石的胡餅:“媽的,又是這個東西。”

“有的吃就不錯了。”精幹的漢子微微嘆了口氣,拿起胡餅,用牙使勁咬下一塊,在嘴裡嚼了嚼,然後再擰開隨身帶着的水囊,對嘴喝了一大口。將一團溼潤的、毫無半點味道的胡餅和水嚥了下去後,他再次問道:“我剛問你,這半天瞧見什麼沒有?”

“瞧見什麼?”大目嘴裡叼着塊餅,衝旁邊努了努嘴,說道:“我都快被對面給閃瞎了。”

“什麼?”那漢子嘟囔一句,不經往對岸看去,這處箭樓極爲高聳,視線能穿過滾滾黃河,直接看到對面朝廷軍隊的大帳。

只見對面的大營裡也正在埋鍋造飯,除了那數十根象徵着天子親臨的大纛以外,最引人矚目但還是那一隊隊穿梭行走在軍帳之間、威武不凡的甲士。明媚的陽光下,甲士身上穿着的甲冑簡直鋥然發亮,誇張地講,就像是一面面鏡子把光照在箭樓上。

那漢子望着對岸整肅有序、裝備精良的軍隊,面色變得有些青白,感覺自己渾身沒來由的一寒,剛忙別過頭去,不敢再看,因爲他怕,怕自己會控制不住的發抖,更怕自己會在之後的戰場上以自己身上的薄衣去擋敵人的鐵甲。

他不由喃喃嘀咕道:“這仗打得過麼?”

“你說什麼胡話呢?”大目好笑的拍了拍對方的肩膀:“管他打不打得過,吃了程家幾口糧,你還真把自己當程家的兵了?打不過就跑唄,在戰場上,金子都沒有自己的命要緊。”

“你說得對。”那漢子偷偷嚥了口唾沫,他與大目都曾是白波黃巾的一個小頭目,當初白波賊被皇甫嵩剿滅後,所收降的數萬部衆有的老弱青壯被分爲屯田兵,而有些老兵則被程銀、侯選所吸收,以彌補他們二人在征討白波時所造成的損失。

想起自己跟着韓暹等人與皇甫嵩作戰,可是親身實地的見識過北軍的厲害,只是當時的北軍也只是甲冑齊備而已,沒想到這纔過去一年不到,卻變得越加精銳無當了!

他自然不會想到這些甲士僅僅只是北軍精銳中的精銳、中壘營纔有的待遇,至於步兵、射聲等營都只是輕甲。而當初討伐白波那一戰,中壘營鎮守輜重,並沒有親自上陣,所以纔給了他一個北軍進步飛速的假象。

那漢子心有餘悸,還以爲北軍都是換裝甲冑了,到底是忍不住說道:“不過我聽說,爲了討平河東,這回是國家親自帶兵……”

“你怕什麼,咱又不是頭一回造反。”大目瞪着雙眼,吃力的將最後一口胡餅嚥了下去,然而喝了口水,拍了拍手,說道:“輪到你哨望了,我先下去休息了。”

就在黃河對岸,卻是同樣有人在打量着程銀的營地。

“看到了麼?”皇帝騎在馬上,一臉輕鬆的看着對岸搭建得十分草率簡陋的軍營,對身邊衆人冷笑說道:“一羣烏合之衆!”

北軍中候王斌在旁邊捻鬚觀望了一陣,進言道:“此戰並不難打,唯一憂心的只是過河。”

這是個外行人都能看出來的戰局,是故衆人都識趣的不接話,默契的將這個難得能在軍略上發言的機會讓給王斌。

“都水監從渭河、黃河等處蒐集到的船隻到還堪用,足以渡河。”荀攸接話道:“兵家有云‘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臣以爲,軍隊渡河容易,在對岸扎穩腳跟,不使叛軍侵襲得手,纔是重中之重。”

皇帝皺皺眉,看了荀攸一眼,淡淡說道:“先讓中壘、射聲二營渡河如何?但憑中壘堅甲、射聲強弩,也不怕過去後有叛軍來犯。”

“陛下睿鑑。”荀攸點頭贊同道。

“去傳高順、沮雋。”皇帝吩咐完,復又對賈詡問道:“河東亂起,周邊弘農、上黨、幷州都有不小的動盪,就連左馮翊的羌胡也有些不安定——幸而羌人好利,朝廷待他們不薄,也不至於生亂。至於河內與河東、上黨毗鄰,如今各地有事,怎麼河內偏就沒有消息?”

“稟陛下,恐怕張楊也在猶疑兩難,試圖觀望局勢。”賈詡面容平靜,不假思索的說道:“彼既不願受制於人,又不願夾在兩方之間,勢力孤單,故而始終搖擺不定。想必此戰過後,張楊也該做出決斷了。”

皇帝聽了,尚未答話,只見荀攸忽然出聲說道:“前將軍朱公奉詔鎮守河南,可命其帶兵入孟津、中牟,以備河內、陳留之軍。”

荀攸這話說得很巧妙,這個時候弘農境內有張琰、張晟二人肆虐爲亂,要想傳命朱儁,無論如何也繞不開弘農。

“典農校尉吳匡在華陰組織的屯田兵荀君也見過了,足以與叛軍一戰,張琰等人其勢還不如範先,沒準弘農還要比河東更先平定呢。”皇帝聽懂了荀攸的話,輕聲說道:“而前將軍熟悉戰陣,當此之時,他該當如何,自然會做好預備,並不需要朝廷另外傳詔。”

聽了皇帝的前一句話,尤其是‘勢還不如範先’這句後,荀攸總算是明白皇帝此刻對弘農的態度了。

這時候中壘校尉高順、射聲校尉沮雋披甲掛劍,雙雙聯袂而至。荀攸代皇帝向他們下達了軍令,又補充了一些細節上的事情後,兩人便下去開始召集士兵登船,準備拉開一場戰鬥的序幕。

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四百一十章 駐曹制用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四百三十八章 顯揚激怒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一百三十五章 丰容顧景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二百零七章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