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

“鯸鮧憤悱,迎流獨逝;偶物一觸,厥怒四起。”————————【乖崖集】

到了第二天,嚴干與一衆賓客在門口送別了範先,在親眼看見範先的隊伍遠去後,嚴幹便與一旁靜立的李義對視一眼,開始準備分頭行事。

嚴幹小心避開衆人,獨自往一處僻靜的地方走去,旁人看到他,或是友好、或是恭敬的對他打招呼。塢堡裡的人誰都知道嚴幹剛被賞賜了美貌的女婢,是範先身邊新晉的紅人,別人看到嚴幹往後面園子裡走,心裡都是以爲嚴幹這是要去與郭昱幽會,於是心照不宣的互相交換了眼神後,便識趣的避開了。

時或有幾個膽子大的走過去搭訕,問嚴幹準備幹什麼去,嚴幹這時就會挑起眉毛,露出男人都懂的笑來:“你說呢?”

這樣就更沒人在意嚴乾的去向了。

郭昱所說的那間書房正在莊園的西北角,當嚴幹走過去的時候,屋舍外的走廊上有七八個人在巡邏看守,雖然都是便裝,但是他們腰間所佩的刀劍卻很輕易的暴露了身份。他們都是範先手下精銳的部曲,會盤查任何一個試圖靠近書房的可疑人物,他們威嚴的在這裡來回走着,就連奴婢們都寧願繞遠路也不敢往這附近走動。

外面突然傳來一聲響動,接着便是一道極快的身影從衆人眼前掠過。

“什麼人!”部曲首領低喝道。

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是調虎離山的伎倆,一個個接連去追那道身影。

沒過多久那道身影又獨自回來了,身形輕快的嚴幹不知用什麼方法甩開了追捕,他悠悠然走到書房門口,伸手一推,吱呀一聲打開了房門。

房內靜謐無聲。

幾株大桑樹投下的陰影將庭院的地面遮的嚴嚴實實,偶爾有幾陣和風吹來,夏蟬躲在樹上嘈雜的叫嚷着。

河東太守王邑手裡捧着碗茶,他對衛固等豪強從來都是溫言細語的老好人模樣,可如今臉上的神色卻讓人很是琢磨不透,像是驟然間變了個人似得、又像是撕下了僞裝,讓坐在底下的郡丞衛固戰戰兢兢。

衛固擡眼望向對面坐着的好友、郡督郵杜畿,寄望於能從對方的臉上看出什麼來。然而杜畿始終保持着低眉垂首的姿態,根本沒有理會衛固緊張探詢的目光。

“範先還沒到?”

“典農校尉住在城外自家的田莊裡,來回有幾里路,這恐怕是在路上遇到什麼事耽誤了。”衛固下意識的接話道。

“喔。”王邑輕輕應了一聲,看了看衛固、張時,又看了看杜畿、楊沛、劉琬等人,旋即將茶碗放在桌上:“那就一邊說一邊等吧,我們先談談衛君你的事。”

衛固臉色沉了沉,強作鎮靜的說道:“我的事?”

“衛侍郎已經把他所知道的事情,都向國家坦白了,只是有些細微之處尚不得而知,所以還得勞煩衛君你了。”

屋子裡頓時安靜的只有心跳聲,院子裡的蟬陡然之間叫的更響亮了。

平整寬闊的道路上,一行車馬正緩緩前行着,範先與祝奧兩人端坐在車內,祝奧擡聲說道:“按這速度,我等恐怕要晚至了。”

“晚就晚些,還真把他王邑當做一郡主君了?若不是這次郡朝,我還真不會給他面子。”範先扯了扯領口,坐在車內的他只覺得胸口發悶,情緒沒來由的有些急躁:“這天怎麼這麼熱!”

漢代去先秦未遠,雖然制度變更,但許多政治規矩依然有着其強大的慣性、流傳至今。比如太守爲一郡長官,不僅可以自行徵辟僚屬,與僚屬達成‘君臣之義’,而且還能在特定的時日召集屬官、舉辦朝會,宣佈政事,類比封國之君。雖然歷代皇帝都有裁減削弱這些政治沿襲的動作,但大都沒能成爲一個完整的體系和強有力的政策,所以皇帝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打算在河東了結之後再準備着手處理。

範先這回要去參加的就是郡裡朝會,但他有意擺出一副不把王邑放在眼裡的高傲姿態以及自己與衆不同的地位,有意讓人慢些走。可這一路上本來並不太熱,範先心裡卻總是覺得空落落的,煩躁莫名,像是一步步踏入陷阱的狐狸。

‘啪嗒——’

只聽身下突然傳來一聲巨響,範先尚未反應過來,身子便不受控制的往車壁倒去,祝奧則像是控制不住似得往他身上撲了過來。整個車子由於一隻車輪陷在溝裡而翻倒在地,範先在車廂內被摔得七葷八素,他費力把祝奧往旁邊一推,狼狽的從門口鑽了出來。

“範君!”

“主公!”

一羣家奴、賓客紛紛圍繞在範先身邊查看情況,範先又羞又惱,待問明瞭情況後,他當即怒道:“那個車伕——給我抽死他!”

祝奧這時在身後也跟着爬了起來,暈乎乎的問了一句:“範君,現在怎麼辦?”

“怎麼辦?”範先回頭怒視着剛纔差點將他壓的喘不過氣來的祝奧,一邊說着一邊接過屬下遞來的繮繩,乾脆利落的翻身上馬,沒好氣的說道:“自然是回去了!難道還要這副模樣去見王邑麼?”

道路上的這支隊伍從一開始的驚慌失措很快重新變得井然有序,他們緩緩的掉頭,朝着來時的方向回去了。唯一不同的是他們來時有刻意保持慢條斯理的風度,而回去的時候卻是一個個策馬揚鞭,像是範先不願在那個丟臉的地方多停留一陣似得。

嚴幹偷眼看了一下地板上傾斜着的樹影,他估摸了一下時間,知道等這樹影移到桌案邊上去的時候,門外的護衛們就會和另一班護衛換防。這是他趁機溜走的最好時機,時間非常重要,絲毫不能有任何差錯,他必須在此前完成一切,將這些範先與袁紹、豪族們往來的信件抄錄在縑帛上。

他手上拿着的筆飛快的在縑帛上移動着,只有在這個時候,嚴幹才深覺草書與行書對於一個想奮筆疾書的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可惜他一直對這類書法不感興趣,這會子總算有機會藉此實現自己在書法上的進步了。

嚴幹小心的翻閱着,儘量不發出一丁點聲音,幸而他有蟬聲這個最好的掩飾,無論是他翻動竹簡的聲音還是下筆的‘沙沙’聲,都一概被高音的蟬鳴所掩蓋。屋外的護衛堅守本分的站在門口,絲毫沒有察覺屋子裡的動靜,像是在給嚴幹望風。

快了,就差這一份了。

嚴幹快速的瀏覽、速記着,這開頭好像只是一份極爲尋常的問好敘舊的信,嚴幹對這類信件看得多了,有些開頭的內容簡直能默寫出來,往往對此只需要看看作者是誰就好了……他的眼神在上面匆匆的一瞥而過。

剛開始到還不覺得什麼,下意識的就準備落筆抄寫,怎料卻突然像是被蟄到了一樣,急忙再回過頭去,一臉不可置信的重看了一遍寫信人的名字:

‘孝廉、太原昶頓首範校尉足下’。

嚴幹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還沒來得及將這封信看完,便聽到外面傳來的接二連三的叩拜聲:

“主公回來了,還不快下階奉迎!”

“叩見主公!”

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一百三十七章 拋磚引玉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勝討逆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二百七十七章 因勢遷民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八十三章 謀應外放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一零四章丨連坐者衆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以尊貴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