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

“是以先朝居之於荒服之間者,正欲悅近來遠,招附殊俗,亦以別華戎、異內外也。”————————【魏書·楊播傳】

朝廷這次收納歸附的匈奴部族,打算將其分爲五部,散居於太原、西河等郡縣,諸部之間互不統屬。

以往朝廷與南匈奴之間,僅僅只是劃地供其居住、朝貢賞賚往來、戰時出兵的鬆散關係。這種宗藩關係根本做不到朝廷對南匈奴強有力的約束,以至於南匈奴在歸附的這兩百年間,根本沒有被漢族同化,反而時常發生反叛。

對此,皇帝打算將歸附的南匈奴部族進行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的全方位改造。

首先是軍事結構,五部匈奴,每部以其貴族爲都尉,負責統率一定數額的軍兵,另外還要選派漢人爲司馬,從旁監督。五都尉直接聽從護匈奴中郎將指揮,服從朝廷的一切軍事行動,糧草、軍需等待遇向地方郡國兵看齊。

將族中精壯士兵抽調從軍,又以護匈奴中郎將、軍司馬嚴密控制。等到時機成熟後,或是調駐他處,或是將以部落爲單位聚集的士兵打散重新編制,或是安插更多的漢人士兵混雜其中,都能徹底將這支軍隊掌握在朝廷手中。

這樣既能削弱部族的實力,又能確保歸附的部族再也無力生髮動亂,還能使朝廷多一支驍勇的騎兵部隊,可謂一舉兩得。

然後再是政治體制和社會結構,在以右賢王去卑監國的前提下,將匈奴歸附的各部族以戶爲單位,逐一由當地郡縣登記造冊、編戶齊民,並設立如鄉亭裡等基層單位,基層官吏用人前期以匈奴人爲主,一律享受漢族官吏同等俸祿。

“彼等既已歸附,便當皆如我漢家制度,一體俱同,不可偏廢。地方令、長理應視其如漢民,鼓勵漢匈通婚,督勸匈奴務植農桑,並繳納稅賦。”皇帝淡淡說道:“但凡歸附部族,首領皆封侯伯、賜印綬、享俸祿,其家中年輕子弟,一應免試入太學讀書,並量才施用、以能任官。”

削弱匈奴貴族對自家軍隊的指揮權,使匈奴幾無反抗之力。用財貨利誘、圈養匈奴貴族,將其高高掛起,並利用對基層組織的滲入,將下層普通匈奴人與上層匈奴貴族疏遠、分開,徹底破壞匈奴內部的統治基礎。最後用文化影響他們的生活生產習慣,鼓勵通婚,用人口數量佔優勢的漢人‘同化’。

由以生產組織和軍事組織相結合的畜牧業經濟轉向農業經濟,加快了與漢族社會一體化的進程。

這就是皇帝對治理匈奴、乃至於今後治理任何一個歸附異族的政策。

聽完之後,荀攸默然良久,不由嘆道:“此法可勝百萬強兵。”

劉虞也點頭讚道:“這纔是堂堂正正之法,不需三十年,不僅邊地安寧,幷州也將再無匈奴之名。”

皇帝笑了笑,開口問道:“此乃一孔之見,姑妄言之。能行與否,還要諸君拾遺補缺、不吝賜教。”

荀攸若有所思的說:“彼等匈奴散漫蔽野,不聽管束多年,朝廷甫一定下此等制度,恐怕不會有太多人歸附。”

“所以才使去卑監其國。”說到此處,皇帝輕輕一拍大腿道:“匈奴內部分爲諸多部族,心懷不軌者有之,親善朝廷者亦有之。而匈奴此前叛亂,親善朝廷者在內鬥中勢力大減,是故這次只需去卑以他右賢王的身份去招徠,必能說其來歸。”

“臣以爲,匈奴未必甘心爲我大漢臣民,是故這一體納稅一事,不如暫緩施行?以免引起彼等抗拒。”賈詡說道。

劉虞跟着補充道:“還有編戶齊民,匈奴部中奴隸衆多,且都是彼等首領私產,若是盡皆編戶,恐怕也會引起反對。”

底下這些人剛纔誇他倒是毫不吝嗇,這時候提起意見來倒是一個接着一個。

皇帝心中如此想,面上卻不顯,他看了下默不作聲的劉和,問道:“劉侍中可有什麼話說?”

劉和剛纔一直在旁觀,什麼話也沒說,這時候他老老實實回道:“臣未曾理過羌胡事務,也沒有如荀君、賈公他們的才智,只能在一旁細聽熟記,以求有所裨益而已。至於爲陛下詳陳方略,臣實在愚鈍,想不出比這個更好的辦法。”

皇帝輕輕一笑,對劉和說道:“人各有所長,你這番話也不失爲君子坦蕩。你不在朝廷太久了,許多人都不甚瞭解,這些天可跟荀君一起,讓荀君爲你陳說這段時間的政務。”

荀攸、劉和兩人答諾稱是。

隨後,皇帝這才直面剛纔幾人提出的問題:“這次編戶齊民,只將普通匈奴人編造戶籍,匈奴部中的奴隸,暫且先不動他,但是得要他們各自呈報家中所擁有的奴隸數目,好便於統計。”

說道‘統計’兩個字,皇帝有意看了賈詡一眼,賈詡會意似得輕輕點了點頭。

荀攸默然不語,心裡大致能猜出皇帝的用意,這些匈奴部族歸附朝廷只是一時權宜之計,朝廷眼下對他們推行的措施何嘗不也是一時權宜?讓賈詡手下的平準監將匈奴部落上至平民下至奴隸的數量、甚至是具體的戰力等情況統計清楚,對於今後進行下一步的改制、或是防備征伐都是極爲有用的信息。

正在荀攸思索着的工夫,皇帝說道:“以往匈奴部族皆要入朝貢獻,如今自打他們重新歸附開始,便免去貢獻一事,將貢獻改爲稅賦。至於稅額,起初還是不需與漢民等同,此事可以由中臺等人斟酌一二,總之可以少,但不可無。爲了鼓勵匈奴轉業農桑,改遊牧舊習,地方郡縣官員當予以支持,或是減免稅賦、或是發給錢糧皆可。”

皇帝爲了徹底轉變匈奴人的生產方式和社會結構可謂是煞費苦心,他所提出的同化政策或許尚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在荀攸、賈詡、劉虞等當代最聰明的一類人的查漏補缺之下,很快便形成了一個完善的計劃。

這個計劃分成了幾個步驟,一開始只是要求簡單編戶、改貢獻爲納稅、選派族中精壯參軍供朝廷驅使等等,待過了幾年,局勢出現了變化,或是匈奴內部分化之後,再推行改姓易服、說漢話習漢字、倡導倫理風俗,從文化與精神上徹底消滅匈奴的民族特徵。

這是陽謀。

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二百零七章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五十二章丨不勝憤慨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一百零六章 頑囂不友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無失理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