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

“堅甲利刃,長短相雜,遊弩往來,什伍俱前。”————————【上書言兵事】

這一天皇帝帶着若干臣子以及侍中來到上林苑,期間卻聽到一個故事。說是虎賁郎王昌在藍田打仗做先鋒,在嶢關已被敵人據守的情況下,王昌在山上佈置疑兵,鼓舞士氣,親自搶關奪城。待敵人落荒而逃後,王昌又當機立斷,派人追擊,最後以兩三百人,迫降了麾下數千的劉雄鳴。

隨行的秘書郎法正聽了不禁讚歎道:“他用的是當年留侯兵出藍田的故計,此人深諳用兵之道,以少制衆,實在了得。”

法正是一干秘書郎裡面最懂兵法謀略的,連他都出言誇讚了,其餘的人無不跟着附和。

皇帝騎在馬上,聽罷,冷笑道:“能出此計者,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將材。”

衆人聽着皇帝語氣不對,面面相覷,都沒弄懂皇帝此刻的心思。

“王忠。”皇帝對一旁說起這段故事的旅賁令王忠問道:“這個故事你是從哪裡聽來的?”

王忠接任張遼留下的職缺,拜爲旅賁令隨駕奔走的日子還沒多久,對皇帝的性情一知半解。此時不知道皇帝的心思,謹慎的說道:“聽說是虎賁軍中傳出來的,都說藍田一戰,若無此人運籌,絕不會這麼輕易拿下。”

皇帝沒有答話,如果不是看到了蓋順敘功請封的奏疏、看到了排在王昌之後的那個熟悉的名字,他還可能真以爲自己撿到寶了,以爲王昌是什麼被歷史埋沒的將才呢!

本來心裡還有一絲不確定,現在聽了這傳的沸沸揚揚的流言,皇帝再也沒有疑慮了。

越是世代沿襲,就越是瞭解這個體制內的規則與約定俗成的陋習,這個王昌的父祖皆爲虎賁,自然深諳其道。這種人即便有一定軍事技能,堪爲一時精兵,但日久天長,一定會敗壞軍中風氣。

如果不早些預防,把這股歪風剎住,皇帝手下這支好不容易練成出來的精銳之師,就要變成烏合之衆了!

雖然上林苑許多地方都被拿來屯田,但爲了方便皇帝時不時的出城遊獵,檢閱軍隊,還是特意保存了些有重要功能和意義的宮殿遺址,比如建章宮、宣曲宮,這些遺址大都分佈在長安城西,於是也被稱爲上林西苑。

細柳觀就是皇帝經常來檢校部隊的地方,由於皇帝經常到這個地方來,所以善於做事的上林苑令胡邈便在原址上搭建了簡單的殿宇,花費了一兩個月的功夫,才修葺的像模像樣。

皇帝等人騎馬趕至時,上至北軍中候王斌,下至中郎將徐榮、蓋順,以及北軍若干校尉們,無不出營奉迎。這裡雖說是細柳觀,但卻不是真正的細柳營,這些將領也不是‘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的周亞夫。

然而眼前的這一切讓皇帝如何也提不起興致來,倒不是他對這些人太過高要求,其實他對王斌、蓋順這些人的期望很低,不求他們能征善戰,只求他們忠誠聽話,替他牢牢掌握軍隊就是了。

可蓋順偏偏就不知事,不管他是矇在鼓裡也好,還是有意縱容、提拔王昌也罷,此事都是在責難逃。他的所作所爲也讓皇帝無比失望與後悔,到底是自己當時太過急切,爲了儘快掌握禁軍,將年輕沒什麼歷練的蓋順一下子從宮門司馬扶上秩比二千石的虎賁中郎將高位。

本來以爲有用兵老道、善於做人的徐榮在一旁手把手教着,應當不會有多大問題,如今看來,卻是起了拔苗助長的效果。

下馬走上臨時搭建的高臺,皇帝身着武弁服,腰懸寶劍,表情讚許的站在高臺之上看着列陣站好的禁軍。

一旁的旅賁令王忠完全沒想到皇帝的臉會變得這麼快,剛纔還是一臉不悅,似乎對王昌抱有成見的樣子,這會子一下就變得溫和親近了?

他那裡知道,皇帝這是在心裡憋着一股氣,雖然蓋順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這也並不會影響到皇帝一如既往扶植他的策略。皇帝哪怕有心追究蓋順的過失,要好生敲打他,在這麼多禁軍將士的面前,還是得給蓋順一個面子。

看見皇帝被人羣簇擁着,站在高臺之上,站在底下的羽林、虎賁、北軍等禁軍皆在將校們的帶領下站着對皇帝持兵作揖,山呼萬歲。

將士甲冑在身,在宮外覲見皇帝時可許不拜,只以軍禮相見,這是皇帝爲了提高禁軍地位,而特意在禁軍推行的恩遇。

幾個月的整合、訓練下來,眼前的部隊終於將重新歸順的雒陽禁軍、以及新募之兵徹底融合,此時可謂是士氣高昂、甲堅兵利。

無論是看多少次,皇帝每見到這個場景總是會忍不住熱血澎湃,他沒有按例訓話,說些忠君報國的套話來激勵軍心——因爲這是不現實的,此時的士兵文化素質太低,思想覺悟本就不高。要想抓住軍心,說再多還不如保證戰前戰時的糧餉軍械、以及戰後封賞公平、撫卹及時。

偌大的圍場上,只聽一聲令下,旗幟飄揚,戰馬飛馳,金鼓陣陣。人人精神抖擻,喊聲震天。

古代的閱兵不過就是排演軍陣、騎馬射箭,皇帝本來還想着將後世軍事演習的規矩給照搬過來,可只是稍想一下,便打消了這個念頭。畢竟軍事演習的操作性和技術要求太高,沒有客觀的第三方和可靠的規則用來計算人員傷亡與勝負,再好的設想也只會流於形式。

皇帝看了會軍陣操演之後,招手將北軍中候、兼中壘校尉王斌、羽林中郎將徐榮、虎賁中郎將蓋順,以及越騎校尉張遼等若干校尉們叫來說道:“所謂軍貴在治,平常就要申明法令,熟悉金鼓,這樣在戰場上就會進退有序,最重要的是,爲將者得賞罰分明。”

見蓋順一臉坦然受教,毫不心虛的模樣,皇帝眉頭微皺,把話說得再明白了幾分:“排軍佈陣、騎馬射箭,這是練兵的根本。但作爲一軍之將,必須得善於率下安衆,臨危制勝。正言,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七十三章 憑几細語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聞聽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四百九十三章 毫釐千里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九十八章 防患未然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七十四章 生民之本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四百零六章 尊長之命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十四章 勉爲厭難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一百章 度支審計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十章 推刃之道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二百四十二章 臨城而降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