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劍指上庸

安排好先鋒和內部事務,隨即劉琮又令龐統爲隨軍軍師,趙雲身爲護衛營統領自然隨中軍行動,而黃射則奉命與李嚴負責籌集糧草,因爲李嚴還身兼南郡太守,押運糧草之事便落在黃射身上。

黃忠則被調到江陵大營繼續募集和操練士兵。

劉琮分別從江陵大營與襄陽大營抽掉兩萬士兵進蜀。

而法正與孟達在十月中旬也抵達了江陵,再見法正,劉琮自然欣喜不已,曾經相約蜀中見面,沒想到劉璋送給兩人這麼好的一個機會。劉琮知道這其中張鬆出了不少力氣。

Www ✿ттkan ✿¢ 〇

而對於類似監軍味道的孟達,劉琮卻是有點爲難,一來他手中有兩千多人馬,如果讓他隨行,這一路上自己的所作所爲豈不是一一被劉璋所熟知,而來法正也不好表露身份。

不曾想法正早就料到此事,一路法正自上次從襄陽回到成都之後就被派到巴郡與孟達、嚴顏一起駐守巴郡。

法正這個政委就是那個時候開始做孟達的思想工作。

這一路上法正更是沒少沒費口舌,聽得孟達將信將疑。等孟達見到劉琮,這種疑慮就完全沒有了。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孟達便是聽從法正的勸說,聽令於劉琮。

意想不到的收穫,劉琮自然高興,隨即便留孟達在江陵大營,自帶法正前往蜀中。

在入蜀路線上,衆人又產生了分歧,法正認爲,自己這一路行來對道路已經十分熟悉,劉琮便可原路入蜀。

龐統和魏延也表示同意,只有于禁默不作聲,他看出來了劉琮另有想法。

原路入蜀,是沒什麼障礙,但劉琮此去不是援助劉璋的,目的龐統知道,魏延、于禁知道,想必法正到時候也會勸他反戈相向。

那麼這樣孤軍入蜀就很危險!一旦被嚴顏切斷荊州與蜀中的聯繫,劉琮可是四面臨敵,所以劉琮將眼光盯住了另外一條通道——上庸!

一個地方的重要,首先主要看他的政治經濟作用或者軍事地位。如果從這麼一個角度講,“上庸”由於是山郡,人口稀少,所以很難談得上經濟政治作用。那麼經濟政治的作用不凸顯。

但是其軍事地位卻不容忽視,劉琮是穿越者,熟知三國這段歷史,其實在整個三國時代,“上庸”起先並沒有太受人重視,包括早期荊州的劉表。劉琮所熟知的三國新城”是包括原來上庸,房陵、西城三郡的,也是曹丕在後期乾的事情,主要是爲了拉攏一個三國時代比較特殊的人物——孟達。

那麼這個孟達的命運也是和上庸城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所以我們說“上庸”的時候不得不說“孟達”其人。

建安十六年,劉璋派法正和孟達各統兵到荊州迎接劉備。劉備當即讓孟達和其部留在荊州的江陵,幫助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共守荊州,從此孟達正式歸附劉備。

建安十九年,劉備奪蜀後,孟達擔任宜都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令孟達從秭歸出兵攻房陵,孟達在臨陣殺死房陵太守蒯祺後佔領了房陵。此後“達將進攻上庸,先主陰恐難獨任,乃遣封自漢中乘沔水下統達軍,與達軍會上庸。

上庸太守申耽舉衆降,遣妻子及宗族詣成都。(備)遷封爲副軍將軍”。此時,劉備的漢中、上庸、荊州(江陵)連成一片,互爲呼應,聲勢達到巔峰。

至此“上庸”這個名字才真正意義上進入人們的眼簾,並從中我們也能管窺到一點“上庸”這個地方的軍事戰略意義。其實,上庸的地理位置有一個特點,兩面是山(西面是秦嶺及米倉山,南面是大巴山);另兩個方向相比較卻幾乎是“坦途”。

上庸位於襄樊的上游頭,如果順江而下,對襄陽是個極大的威脅;如果當初關二能得手襄樊(事實上他還是很有機會得手的),那麼襄樊也不會成爲一個地理突出部而受多面攻擊(也就是說能和上庸成爲一個“互爲犄角”的態勢)。

這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理想佈局,這倒很有可能是關二急着發動“襄樊戰役”的一個潛緣由(說急是由於關二當事的確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兵力不足就是一個證明)。

“襄樊戰役”的發起也是在建安二十四年的七月,正好是劉封和孟達打下上庸的時候。雖然這種“潛緣由”是一種猜想,但哪怕是無意而爲,也能看出上庸的戰略位置。

即在劉備奪取漢中後,能將荊州和漢中連爲一線;三點一線的陣勢更是將“上庸”這個地方從一個當時的“窮鄉僻壤”翻然成爲戰略樞紐;假如關二將襄樊再攻下,那擺在蜀漢劉備面前的就是一個比“隆中對”勾畫的更美妙的一幅政治軍事畫面。

當執行“隆中對”的軍事規劃的時候,可以補充爲“一軍出漢中;一軍出荊州,而上庸之軍可依勢爲左右援助”。這個非但是“上庸”的地理位置所決定,也是他的地勢所決定。

“上庸”西向、南向皆是山麓,這個是蜀地、漢中的天然屏障;但另兩個方向卻是“坦途”,北向可至長安(子午谷也在“上庸——新城”轄境),東向直接支援荊州之兵,可至宛洛,且是“順江直下”。

如果歷史真的能走到這一步,估計曹瞞不僅要遷都,甚至是“不顧面子”的要向東吳喊“救命”了。可惜歷史沒有這麼走,“襄樊戰役”也以戲劇性的結尾收場。“襄樊戰役”的結局是:劉備丟了荊州;死了大將(關二),他和諸葛亮的“隆中對”再也沒有實現的可能。

在整個襄樊戰役的後期,又看到一個地名和人名:上庸和孟達。

事件是說:關二攻打襄樊直到後來失荊州,劉封、孟達一直沒有任何得動作“以山郡初附,人心未定,難以出兵”爲辭。關二兵敗身死,孟達害怕劉備加罪,又與劉封有矛盾(至於什麼矛盾,有空再說),便降了魏。

申耽、申儀叛變,劉封逃回成都。劉備斥責劉封侵凌孟達,又不救關羽。諸葛亮因劉封剛猛,恐“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劉備因此除之。於是,劉封被賜死。而孟達降魏以後,曹丕合房陵、西城(魏興郡)、上庸爲一大郡,改名新城郡。並且也開始重視起了這塊地盤。

荊州一失,其實“上庸——新城”已經成爲一塊地理位置突出的“飛地”。對蜀漢來講,沒有荊州他守不住;對於曹魏來講,可以和襄陽遙爲呼應,但並不是進攻蜀漢的好的發起地,這當然還是由於“上庸——新城”的地理、地勢所決定的。

所以此時的“上庸——新城”作爲長安、襄陽之間的結合點,具有戰略上的意義,但不是好的進攻點。

後來孟達受到司馬氏的排擠欲再投蜀漢,司馬懿聞訊立即調兵進攻,才八天,就從南陽宛城趕到了上庸城下。本來,由於上庸城牆高池深,加之三面環水,易守難攻,按孟達的能力應該是可以挺到諸葛亮援軍抵達的。

可是,守將鄧賢(還是孟達的外甥)、李輔等在關鍵時刻“開門出降”(見晉書宣帝紀),孟達只守了半個月,就兵敗身亡。以上就是有名的“仲達急兵破孟達”,也是軍事上有名的“急襲”範例。

劉琮欲奪益州就必須打通荊州與益州的通道,目前只有長江這條水路,受限制諸多,而上庸既然如此重要,劉琮自然不想自己入蜀之後無退路,也無法與荊州聯絡。

加上上庸本蜀漢中,若是能夠入蜀之前奪下上庸也算是向劉璋表達一番誠意。

第17章 張博下注第327章 恭迎聖駕第53章 僥倖逃脫第104章 黃祖遇險第399章 旗鼓相當第35章 收拾姜麗第218章 少年鄧艾第19章 江陵來使第224章 時機成熟第362章 圖謀江東都209章關羽談兵第4章 重整旗鼓第30章 丫鬟陪浴第434章 一箭雙鵰第151章 再圍劉備第76章 張飛被劫第185章 心肝寶貝第278章 趙雲發威第35章 收拾姜麗第42章 初會諸葛第434章 一箭雙鵰第441章 計定子午谷第436章 欲擒故縱第298章 天降大火第270章 走馬換將第277章 雒城守備第11章 名將李嚴第280章 勸降張任第211章 絕色豔婦第322章 部署應對第411章 物是人非第200章 山匪中計第443章 郭淮逞威第168章 戰機第100章 順利平蠻第421章 馬超來投第41章 競爭對手第143章 追擊曹仁第386章 君臣失和第306章 憂喜交替第76章 張飛被劫第56章 剽竊計謀第347章 曹真劫糧第338章 觀澤之戰第281章 張任歸順第260章 收買楊松第9章 全殲弱敵第312章 皇帝劉協第5章 單挑甘寧第442章 陣前鬥法第355章 曲線勸降第193章 得償所願第199章 聯合行動第46章 入主南郡第48章 第一桶金第277章 雒城守備第293章 圍攻成都第423章 孫權遷都第117章 初闖許都第390章 圍點打援第96章 出現缺口第128章 服喪期滿第378章 甘寧馳援第96章 出現缺口第51章 精兵特訓第122章 神算誆毒士第89章 千古絕唱第266章 法正破計第200章 山匪中計第327章 恭迎聖駕都209章關羽談兵第237章 兩劉相見都103章急援江夏第67章 比試賭約第212章 豔婦當餌第374章 夫妻對話第228章 房陵歸降第202章 放匪歸山第341章 堵住張頜第414章 柴桑混亂第388章 初次交戰第153章 腹黑諸葛第339章 尋找突破第325章 仿陌刀陣第351章 曹劉休兵第213章 關羽抉擇第55章 洪湖剿匪第268章 水淹張任第159章 騷擾戰術第217章 偶遇鄧範第49章 少年廖化第264章 大將張任第133章 戰前準備會第363章 劉繇後人第255章 暗藏妙計第338章 觀澤之戰第162章 飲鴆止渴第122章 神算誆毒士第60章 猛將劉磐第449章 空城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