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遠景戰略協調(下)

?崔可夫的論斷讓楚思南大感欽佩,毫無疑問,他的那番軍事推演,已經涉及到了日軍可能對美軍太平洋艦隊發動攻擊的內容,僅從這一點上說,崔可夫就可以算是具備了一個戰略家所應具備的全局性軍事眼光。?

崔可夫的判斷立刻在會場上掀起了近乎激烈的爭論,很顯然,在場的大多數人都不相信,如今的日本會真敢於挑戰美國,別的不說,美國人憑藉着其厚重的經濟、工業實力,就是硬拖也能把日本活活拖垮。?

楚思南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靜靜地聽着四周衆多將軍們的言論,他感覺自己在這其中學到了很多,也看清了很多的問題。在以往的軍事教材中,人們所談及的大都是日本海軍艦隊偷襲珍珠港這一戰役是如何的經典,整個戰役構想是如何的大膽而巧妙,可是人們似乎忘記了一點,那就是日軍大本營在做出這一戰役決定的時候,是如何的無奈。從某種意義上看,這絕對是一種狗急跳牆的瘋狂做法。?

“楚思南同志,”圖哈切夫斯基拍了拍桌子,讓會場上的議論安靜下來,然後看了楚思南一眼,說道,“你有什麼看法?我看你似乎是深有所感的樣子,那你不妨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讓我們大家都參詳一下。”?

楚思南點點頭,從座位上站起來,微一沉吟,然後朗聲說道:“我個人贊成崔可夫同志剛纔的看法,那就是日軍近期的進攻目標並不在我們,而是在別的地方。而且我可以肯定地說一句,他們所制定的這個‘Z計劃’也好,‘攀登新高峰’作戰行動也罷,都應該是針對美國人的太平洋艦隊,如果不出我所料,他們的進攻計劃即將開始了。”?

楚思南的話立刻引來了現場的另一番議論,布柳赫爾首先說道:“楚思南同志,這可不是一件開玩笑的事情,你怎麼能給出這麼肯定的說法?”?

“對於這點,我的依據就是剛纔崔可夫同志所提到的那些,日本現在急需足以維持他們戰爭所必需的石油、鋼鐵等物資,而不是盲目的佔領土地。”楚思南說道,“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進攻我們的遠東地區就得不償失了,因爲在那裡,他們身都得不到的。至於說我爲什麼判斷他們會在近期發動進攻,那則是因爲我們的情報顯示,日本的海軍主力艦隊去向不明,這一點難道不可疑嗎?除此之外,我還有這樣一種直覺,呵呵,我的直覺可是一向很準確地。”?

“那你的意思是,你也主張我們應該從東線調兵嘍?”布柳赫爾的聲音顯得愈發陰沉,很顯然,他對楚思南的發言不滿了。?

楚思南立刻意識到了問題出在哪裡,因爲他在圖哈切夫斯基以及崔可夫的臉上,看到了一閃而過的喜色。楚思南心說:汗,這勾心鬥角的事情無處不在啊,圖哈切夫斯基剛纔點名讓自己發表看法,其實就是讓自己選擇一個立場嘛。他明顯已經在暗中和斯大林的殘餘勢力達成了某種程度上妥協,因此纔會力主從遠東地區調兵回來,這樣一來,也就有機會把像朱可夫那樣被髮配到西伯利亞地區的將領召回來,同布柳赫爾爲首的軍方實力派展開角逐了。而布柳赫爾他們顯然也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在抽調兵力一事上極力阻撓。剛纔自己那一番發言,明顯就是做出姿態來,要扯布柳赫爾他們的後腿了,難怪……好在的是,自己根本就不主張從東線調兵,以給日本軍隊鬆弛的機會。?

“不,瓦西里,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楚思南急忙補充道,“雖然說我認爲日本方面不會以我們爲主攻方向,但是卻不同意從東線調兵,相反,我認爲我們還應該進一步加強北太平洋艦隊的實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從黑海艦隊中抽調部分艦隻,劃歸到北太平洋艦隊的序列中去。”?

“爲什麼,說出你的理由。”圖哈切夫斯基沒有一皺,沉聲問道。?

楚思南心中嘆息,自己那種左右逢源的生活,或許就要過到頭了,如今事實的情況已經逼迫着他不得不作出一個選擇了。楚思南支持圖哈切夫斯基的改革主張,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這種改革都是積極的,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他又反對從東線調兵,因爲那是一件違背自己民族感情的事情。爲什麼這個世界上就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如果圖哈切夫斯基即堅持改革,又反對從東線調兵該多好??

“各位同志,”楚思南嘆口氣說道,“我們目前在西線同德軍的作戰的確進行的很艱苦,但是兵員上的吃緊狀況卻還沒有出現,這就說明從東線調兵的需求,還沒有達到迫不及待的地步。其次,我們假設日軍的確同美國人展開了海上的交鋒,那無論日本方面能不能獲得先期的勝利,其雙方的戰事勢必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進入膠着狀態。這樣一來,日本一方面要應付中國國內的戰事,一方面還要應付美國人在海上的挑戰,同時,還需要抽調出兵力來奪取南亞、東南亞甚至於澳大利亞地區的軍事資源。這樣的三方面用兵,必然造成其在兵員上的高度緊張,我甚至懷疑到時候,他們是否還有多餘的兵力,來做好對我們的防禦。”?

“怎麼,你的意思是我們應該在這個時候兩面用兵,趁機給日本人來個落井下石?”圖哈切夫斯基說道。?

“如果機會恰當,而且形勢允許的話,我們爲什麼不這樣做呢?”楚思南聳聳肩說道。?

“同志們,我們現在在進行的戰爭,的確是以西線作戰、抵禦德國法西斯的進攻爲主要部分,”語氣微微一沉,楚思南繼續說道,“但是我們的眼光,卻不能僅僅侷限於這一場被動的戰爭。我不知道你們想過沒有,如果這次日本敢於對美國用兵,那整個國際戰爭形勢,會朝着哪個方向走呢?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在二十多年前的那場世界規模的大戰中,其形式走向和我們現在即將面臨的局勢,是何等的相似?我個人認爲,如果世界大戰的局面一旦最終形成,或者說是美國人一旦被拖進戰爭,那我們蘇維埃政權發展的機會,就真的將要到來了,在這其中,遠東地區作爲我們的影響薄弱地帶,決不能因爲我們目前短暫的困難局面,而被完全放棄。”?

第6章 居室中的媾合第3章 我的戰爭我做主第9章 血雨海灘第4章 血灑諾曼底第13章 如果 如果之如果第49章 大閱兵(2)第15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2章 西線那一點曙光第8章 與豪傑共舞第18章 撤離斯大林格勒第11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17章 三個月的限期第19章 兵徵城下第6章 居室中的媾合第2章 華盛頓會議第1章 規劃東線第26章 吉爾尼洛娃的勳章第14章 挺進(2)第7章 渡海戰役的序幕第40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4)第3章 當年老帥竟尤在第3章 楚思南的規劃第8章 與豪傑共舞第5章 一個特務頭子第2章 西線那一點曙光第43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1)第2章 西線那一點曙光第28章 生不逢時第12章 紛繁複雜的局面第2章 糟糕透頂的局面第7章 渡海戰役的序幕第13章 破屋偏造連夜雨第19章 叢林裡的狙擊手(2)第20章 老帥的暮年第32章 軍事教科書?第14章 挺進(2)第37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1)第28章 重返莫斯科第31章 驚聞喜訊第2章 糟糕透頂的局面第15章 首輪空中的較量(2)第13章 巨型鐮刀陣線第7章 東方的珍珠港(1)第13章 如果 如果之如果第18章 最後關頭的臨近第8章 感受巴頓第1章 新的契機第41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5)第11章 轉移中的小鎮第24章 再臨霍爾崔(上)第18章 雪第21章 對妻子的首戰失利第26章 到處都是無奈第4章 引流疏導的戰役第42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6)第10章 體制下的危機第13章 酒會第1章 斯大林的秘密部隊第2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7章 遠景戰略協調(上)第21章 再遇第1章 保盧斯的建議第8章 東方的珍珠港(2)第5章 恐怖的吉洛第3章 同盟破裂的萌芽第33章 一切回到起點第26章 吉爾尼洛娃的勳章第2章 一個“秘密”的傷害力第20章 老帥的暮年第19章 遠景戰略協調(下)第7章 戰爭的豪賭第6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1)第15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2章 歷史的大改變第9章 楚思南的蓋世太保第10章 前線總指揮部第23章 遠東軍事摩擦(2)第35章 新的時期到來第14章 漏船還遇打頭風第25章 再臨霍爾崔(下)第42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6)第16章 窮途末路有曙光第13章 包圍圈裡的大魚(2)第26章 急轉直下第43章 新衝突的開端第11章 一切都是迷局第5章 恐怖的吉洛第26章 吉爾尼洛娃的勳章第31章 驚聞喜訊第23章 血染黑土地第43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1)第3章 當年老帥竟尤在第25章 北線大決戰(4)第15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8章 將軍的出巡第13章 一個使節團的到訪第34章 江山待有隱龍出第9章 第一場狼羣攻勢(3)第21章 國慶大閱兵第16章 窮途末路有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