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四處硝煙的戰場

“一個星期以前,我們還佔據着蘇瓦烏基一線的防禦陣地,”蘇切科夫指着地圖上的一個地方,面色憂鬱的說道,“那裡是我們第十一集團軍構築起來的第一道防線。在我們的左側翼,是第三、第十兩個集團軍,而右側翼則是第八集團軍主力。按照最高統帥部的作戰安排,我們應該是有充足的時間在那一帶構築防禦工事的,但是事實上的情況卻沒有那麼樂觀。在我們的前面,三集團軍和第十集團軍潰敗的速度太快了,那些懦弱的傢伙竟然向兇殘的法西斯投降了,數個成建制的旅、團在放下武器的同時,也將幾乎整條戰線讓給了敵人。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人僅僅有用了不到兩天時間,就推進到了我們還沒有構築好的防線前。在德國人第四坦克集羣、第九集團軍的全面進攻下,我們臨時構築起來的脆弱防線顯得不堪一擊。那兩天對我們來說就是畢生的噩夢,德國人的攻擊手段實在是太殘忍了,如同蝗蟲一般的飛機,震的整個大地都在顫抖的強擊炮,在我們的陣地上拋撒下數不清的炸彈,隨後,躥上來的鋼鐵野獸般的Ⅱ、Ⅲ型坦克.我們全連數百名戰士,只堅持頂住了一次衝鋒,就減員百分之六十,連長基米科洛夫上尉也犧牲了…...”

蘇切科夫說到這裡嚥了一口唾沫,然後發狠似的說道:“那些敢於向法西斯敵人繳械投降的傢伙是會遭到懲罰的,他們的怯懦只能爲他們換來一時的苟安,而最終等待着他們的,將會是無盡的屈辱和軍法官的死刑判決書,他們的親屬也將會受到牽累……如果不是因爲他們的懦弱,我們將會有時間構築起一條堅固防線的……”

發了一頓牢騷之後,蘇切科夫才把話題轉回來,他指着地圖上一個叫維爾紐斯的地方說道:“這裡是我們準備佈置第二道防線的地方。在統帥部最初下達的命令中,我們如果丟失了第一道防線,就應該撤回到這裡,匯合第三、第十集團軍以及第十三集團軍一部,重新組織防線的。但是德國人顯然從那些叛國者口中得知了我們的作戰計劃,因此……”

楚思遠這半天一直在看着面前的地圖,蘇切科夫在說什麼他根本就沒有理會,對他來說,戰敗的歷史根本就不值得考慮,戰爭這東西就講究一個結果,從來都不講究什麼過程。更何況熟知軍事歷史的他,也根本不用聽面前這個傢伙給他說那些早就知道的事情。

他的目光在地圖上搜索着,很快找到了蘇切科夫口中所說的那個維吉,詳盡的地圖讓他很快明白了蘇聯統帥部將那裡定爲第三道防線的原因,因爲地圖上顯示,那裡屬於納羅奇湖區的沼澤地帶。德國人精銳的摩托部隊在沼澤裡發揮不了什麼作用,甚至會成爲步兵行進的累贅。

不過在楚思南看來,在這片地域並不廣闊的沼澤地區集結兵力,和德軍對峙並不是什麼好主意。在楚思南的記憶中,此時統帥德國北方集團軍羣的統帥,應該勒布元帥,這個出身平民、經歷過一戰的傢伙決不是那麼好對付的,面對沼澤地區的敵軍,他肯定會命令手下的德軍機械化部隊繞過去,對其實施包圍。在那種情況下,困守沼澤地區的蘇軍除了坐以待斃之外,就只有繳械投降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楚思南很瞧不起所謂的蘇軍最高統帥部在蘇德戰爭最初期所實施的這種只在乎寸土寸地的得失,卻不考慮人員巨大傷亡的消極防禦戰術,正是在這種戰略戰術的作用下,蘇軍纔會在戰爭最初期,就一下子損失了數百萬的軍隊,同時,還令自己完全處在了被動挨打的境地。

在維吉構築抵禦德軍機械化部隊的戰略防線,這個計劃是不足取的,畢竟依靠閃電戰的德軍,是採取的大規模、長戰線的“面式”進攻,你採取“點式”防禦的方法,根本就不能取得什麼成效。這就如同是乾枯河道里的幾處礁石,當潮汛來的時候,它們很快就會被洶涌的洪水包圍、淹沒掉。

“楚同志,你看出了什麼?”看到楚思南皺眉盯着地圖,一語不發的樣子,蘇切科夫忍不住問道。

就在蘇切科夫問這句話的時候,一個並不陌生的地名突然跳進了楚思南的眼瞼,這個地名讓他禁不住眼前一亮。

德里薩!

沒錯,就是德里薩,這個處在西德維納河畔的軍事要地,在楚思南的記憶裡,二戰蘇德戰爭期間,蘇軍也正是在這裡獲得了一場稍具意義的勝利,有效的阻止了德軍機械化兵團向俄羅斯腹地縱深繼續挺進的企圖。

“我們現在要去這裡!”

再沒有什麼猶豫,楚思南擡臉看了對面的蘇切科夫一眼,然後用手指着地圖上的德里薩,語氣堅決地說道。

“這裡?!”蘇切科夫吃了一驚,他猶豫着說道,“那裡不是我們預定的集結地,我們的集結地是維吉,楚同志,德里薩在維吉後方上百公里處,我們未經上級允許擅自扯到那裡就成了逃兵了,是會被槍決的!”

“蘇切科夫同志,請你相信我的判斷,”楚思南堅持道,“我們的部隊根本不可能在維吉實現集結的目的,那樣的話唯一起到的作用,就只能是爲我們敵人的軍功簿上再添上濃重的一筆。而且我相信,面對德國人閃電戰的高速推進,統帥部方面應該也應經對原來的作戰計劃做出調整了,在這一線上,只有德里薩纔是最佳的防禦戰線構築地。那裡有溝通黑海與波羅的海的西德維納河,它將是阻擋德軍機械化部隊的天然屏障,只有在那裡,德軍的坦克和裝甲車纔不能快速的突進,從而也給我們一個可以喘息的機會。只要能夠暫時阻擋住德軍前進的步伐,偉大的斯大林元帥和他所領導的最高統帥部,就一定能夠調集足夠的兵力,以整條西德維納河爲依託,向法西斯德國發起最猛烈的反擊……”

楚思南囉裡囉唆的說了一大通,其目的就是爲了讓蘇切科夫放棄直接北上維吉的打算,轉而迂迴奔赴更加理想的德里薩。

不過他的勸說顯然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出身蘇軍指導員的蘇切科夫上尉,意志非常的堅定,他堅持要先趕赴維吉,哪怕是到時候他所領導的隊伍只剩下一個人,他也算是完成了任務。而且他還有自己的理由,那就是從這裡到德里薩,途經維吉纔是最快的捷徑。

面對蘇切科夫的固執,楚思南非常無奈,他在心裡想,這大概就是蘇聯大清洗之後,蘇軍軍官留下的通病吧?只顧慮上峰的命令,卻不注重戰場的實際情況,這樣的軍隊焉能不敗?

走捷徑?德國人都是機械化的裝甲車、坦克,現在這種情況下,貌似只有他們才配走捷徑。

第8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3)第27章 北線大決戰(6)第16章 米里和他的武直機第35章 殺人的鐮刀與鐵錘第22章 安全委員會會議第28章 北線大決戰(7)第2章 鬼子的末日就要來到第30章 夫妻重聚在牢籠第45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2)第46章 尷尬的總統第12章 一切都在醞釀第23章 遠東軍事摩擦(2)第22章 安全委員會會議第2章 一個“秘密”的傷害力第32章 軍事教科書?第36章 戰爭與欺騙第5章 朱可夫的定心丸第16章 小人第13章 如果 如果之如果第2章 1941年的星空第2章 血色的誕生禮第10章 沼澤裡的女兵連(上)第15章 黑太陽的末日(1)第10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36章 戰爭與欺騙第22章 勝利者第19章 身不由己第15章 首輪空中的較量(2)第2章 華盛頓會議第5章 列寧格勒攻防策劃第22章 北線大決戰(1)第16章 對妻子的防守反擊(下)第19章 警衛迴歸第10章 第一場狼羣攻勢(4)第12章 白俄羅斯戰役(2)第26章 北線大決戰(5)第36章 戰爭與欺騙第19章 叢林裡的狙擊手(2)第15章 北線決戰的帷幕(2)第25章 北線大決戰(4)第13章 巨型鐮刀陣線第15章 對妻子的防守反擊(上)第1章 楔子第1章 戰爭與和平第12章 紛繁複雜的局面第41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5)第42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6)第41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5)第2章 華盛頓會議第14章 AK-44??第7章 渡海戰役的序幕第30章 北線大決戰(9)第7章 第一場狼羣攻勢(1)第24章 蘇共十九大第14章 漏船還遇打頭風第15章 一本日記中的軍魂第17章 戰役反攻的到來第19章 有根據的紙上談兵第9章 此一時彼一時也第11章 一切都是迷局第23章 北線大決戰(2)第27章 北線大決戰(6)第7章 兩支佩槍第3章 喧夜故人來第28章 重返莫斯科第14章 潛在的巨大威脅第17章 領袖第16章 黑太陽的末日(2)第20章 叢林中的狙擊手(3)第11章 欲加之罪不患無辭第3章 革命之父=列寧=楚思南?第23章 北線大決戰(2)第9章 斯大林格勒危機第20章 平淡的婚禮第46章 尷尬的總統第16章 米里和他的武直機第19章 遠景戰略協調(下)第5章 列寧格勒攻防策劃第9章 血雨海灘第5章 共產國際第6章 居室中的媾合第12章 包圍圈中的大魚(1)第42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6)第28章 生不逢時第26章 吉爾尼洛娃的勳章第4章 血灑諾曼底第47章 北線戰役的終結第19章 身不由己第23章 一個灼目的假身份第14章 北線決戰的帷幕(1)第2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2章 白俄羅斯戰役(2)第36章 戰爭與欺騙第24章 斯大林格勒戰役終結第8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3)第17章 遠景戰略協調(上)第15章 共產主義的清教徒第38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2)第9章 此一時彼一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