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大閱兵(1)

?六月一日的莫斯科,大街小巷都縈繞着熱烈濃厚的節日氣氛,不要誤會,這並不是蘇聯在爲六一兒童節大肆歡慶,而是推遲了許久的戰後第一次大閱兵就要在今天揭開序幕了。?

原本按照楚思南以及最高統帥部的決定,隨着對德對日戰爭的結束,蘇聯政府將會重新開始舉辦全軍閱兵儀式,而最初定下的時間,則是三月初到三月中旬。可是後來隨着希臘戰爭的爆發,以及一系列國際局勢的變故,這場閱兵儀式被迫向後推延了。?

而今,隨着羅斯福的突然病故,以及杜魯門上臺後美國對外實行的強硬擴張政策,迫使蘇聯政府不得不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作爲反擊。之前,華約組織的成立,便屬於蘇聯的反擊措施之一,而爲了震懾國際敵人,彰顯蘇聯紅軍的強大,這一場世人期待已久的盛大閱兵式,也順理成章的提上了日程。?

爲了籌備這次盛大的閱兵儀式,蘇聯國防委員會、國防部、安全委員會等主要部分,動用了大批的人力,耗時將近兩個月,才從東部戰區、西部戰區、各邊防軍、各武裝警察部隊中,篩選出了一批精幹的參閱部隊,並將他們調到了莫斯科。?

同時,按照楚思南與蘇斯洛夫之間的秘密協商,此次參加閱兵式的蘇軍高層官員也絕對稱得上是規模龐大,各個戰區集團軍級以上的部隊指揮官都接到了邀請函,他們將會在閱兵式舉行的同時,接到統帥部全新地任命。?

在五月三十一的晚上。楚思南在克里姆林宮宴會廳擺下盛大的宴席,宴請了從全國各地以及東歐、日本趕來的軍中將領、地方要員,宴會進行的過程中,他還親自爲這些將領們頒發了勳章。就在這一次的宴會中,有一個年輕人引起了所有到場官員們的注意,這個年輕人叫索多姆,是外高加索人,他之所以能夠引起在場官員們的注意,並非是因爲他的官職有多麼的高,也不是他在會場地表現有多麼出衆。與此相反。這個年輕人只不過是一個新任的地方集體農莊地負責人,同會場上那些將軍、州一級黨委書記們比起來。他基本上就算不的一個人物,而且也許是因爲過於緊張地關係。這個年輕人在會場上時常會幹出一些舉止失措的事情來,而且談吐也磕磕巴巴,毫無邏輯。可就是這樣一個年輕人,卻得到了楚思南夫婦的特別關照,大多數人都注意到了,在宴會期間,楚思南親自同這個年輕人喝了一杯酒。而且彼此間親密的交談了五六分鐘,其後,身爲領袖夫人、安全委員會第一書記的吉爾尼洛娃,更是親自爲這個年輕人介紹了一些來自安全委員會的高官。這個年輕人是誰?他同楚思南夫婦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楚思南夫婦將他引介到這樣地宴會上,究竟有什麼樣的打算?這一大堆的問號紛至沓來,接連不斷的涌現在與會官員的腦海裡。?

這個官場的宴會是一個很有意思地東西。凡是參加這種宴會的人,沒有誰會抱着“吃好、喝好”的想法前去,對於所有人來說。這樣地宴會都是一個結識高層、揣摩高層意圖的絕佳機會。而今,楚思南夫婦突如其來的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引到了這樣一場宴會上,那這些地方官員、軍中將領們自然不會等閒視之。?

於是呢,還沒等這樣場宴會結束,很多人就已經把這個年輕人的來歷弄清楚了。?

盧科昂基的小舅子,這個叫索多姆的年輕人就只有這麼一個身份,不過也正是這麼一個身份,讓到場的所有人都在心裡範起了嘀咕。?

盧科昂基是誰,如今在蘇聯政治圈子裡自然是無人不知了。從表面上看,他就只是一個克里姆林宮的警衛指揮官,軍銜爲上校。在蘇聯這麼一個泱泱大國裡,別說是上校啦,即便是更高一級的少將、中將,那也是稀鬆平常的。可是話說回來,無論是軍中還是在政府內,絕不會有人僅僅用看待一個普通上校的眼光來看待盧科昂基。要知道,這個上校不僅僅是克里姆林宮的衛隊長,他還是楚思南的貼身警衛,毫不客氣地說,他在楚思南身邊的時間甚至要多過吉爾尼洛娃。尤爲重好的是,這個上校曾經還救過楚思南的命,兩人之間的關係,是在血肉橫飛、危機四伏的戰場上建立起來的,那是過命的交情。無論是最高統帥部的官員,還是秘書處的機要秘書們都知道,盧科昂基對於楚思南來說,絕不僅僅是一個警衛,還可以算是一個最得信賴的機要秘書。楚思南在參加任何一次會議的時候,都會把盧科昂基帶上,而按照規定,其中的很多會議,都是後者沒有權利和資格旁聽的。?

想想吧,作爲盧科昂基這樣一個人的小舅子,那個索多姆自然也是前途不可限量的了,尤其是對於那些在外高加索地區任職的地方官員們來說,這個小子的存在似乎是更加值得重視了。?

很明顯,當索多姆出現在克里姆林宮慶功宴會上的那一刻起,楚思南所要推行的“新社會主義經濟政策”就算是真正的提上日程了。按照他的安排,此次宴會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政壇上爲索多姆打下一個堅實的人脈基礎,而當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返回外高加索之後,他那一畝三分地上很快就要有驚人的大變化了。?

“烏拉!烏拉!烏拉……”?

在震天動地的烏拉聲中,身穿嶄新元帥服的楚思南,在朱可夫等一干蘇軍高級指揮官的陪同下,緩緩登上了紅場邊緣的列寧墓。?

今天的楚思南,看上去分外的精神,尤其是他身上那一襲深藍色的元帥服,以及胸前所佩戴的十餘枚勳章,都將他整個人襯托的威風凜凜、英姿灑脫。兼且跟隨在他身後、左右的,都是身着將軍、元帥禮服的紅軍高級將領,這更令楚思南煥發出一種“天下捨我其誰”的王霸氣勢。?

步上登頂的最後一級臺階,直接展現在楚思南面前的,是早已站滿了人的墓頂平臺。?

這一次的閱兵式規模很大,而出席觀閱儀式的人也很多,爲了能夠區分清楚,負責操辦的單位對列寧墓墓頂的觀看位置做了很詳細的規劃。從大面上來說,墓頂的正中位置是一條兩米寬的紅地毯走廊,走廊的盡頭,即面向紅場的一塊區域,是楚思南以及最高統帥部幾位主要官員、各國代表們的保留席位。而在這個位置的左側,是蘇聯軍方觀閱將領的保留席位,右側,則是中央政府、各加盟共和國、各級地方政府主要官員的保留席位。如此一來,便可以大概的估算一下有多少人能夠在這個象徵着榮譽與地位的位置上觀看閱兵儀式了。毫不客氣地說,從楚思南以及他左右的跟隨者們登上墓頂的那一刻起,整個蘇聯的政權核心,就已經全部壓到了這個平臺上。倘若在這個時候,有人朝列寧墓墓頂開上兩炮的話,那麼……不說別的,這個開炮的人肯定會被載入史冊。?

楚思南也曾經在閱兵的時候登上過列寧墓墓頂,只不過那時候的他,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充其量了,也就是斯大林身邊的一個作戰參謀。可是當今天故地重遊的時候,他已經成了這個舞臺上的主角,對三軍進行檢閱的工作,將由他來直接完成。?

按照之前的安排,楚思南在登上了墓頂的主席臺之後,會首先同各國的代表們做一個簡短的會面,而後呢,他要直接走到墓頂外沿,面對整個紅場上所有的國民以及參加閱兵的各部隊官兵作一番演說。?

在這兩項安排中,同各國代表的會面是最讓楚思南感到頭疼的,這些或是友好國家的代表,又或是西方國家的代表們,都一個個的虛僞至極。明明大家都是希望通過觀閱這次演習,來進一步探明蘇軍軍力的,可是在會面的時候,卻又異口同聲的說些什麼祝賀啦、讚賞啦之類的廢話。要知道,這次閱兵式舉辦的目的,一方面是爲了慶祝英勇的蘇聯紅軍最終擊敗了法西斯德國的入侵,另一方面,則是爲了慶祝蘇維埃政權建立二十九週年。想想吧,那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跑來的代表們,難道還能真心的祝賀蘇聯這個社會主義國家建國二十九週年??

好不容易應付完這些虛僞的看客,楚思南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走到了那屬於他的位置上,而當他的腳步最終停留在墓頂邊緣的時候,眼前出現的一幕讓他頓時有了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作爲一個普通人,恐怕很難想象自己登臨高處,俯瞰身下數萬人、甚至是十數萬人振臂歡呼時的盛大景象,當然,也無法體會到那一刻自己會有什麼樣的心情。但是今天,就在這閱兵式即將開幕的一天,楚思南體會到了這一點,而且是身臨其境的深刻體會。?

第11章 轉移中的小鎮第34章 外交第33章 雪崩之伊始(上)第31章 驚聞喜訊第25章 再臨霍爾崔(下)第22章 緋聞第20章 老帥的暮年第39章 腐敗的迂迴第20章 老帥的暮年第41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5)第45章 新時期的戰爭第15章 對妻子的防守反擊(上)第41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5)第45章 新時期的戰爭第8章 德黑蘭之春第4章 芭蕾女皇烏蘭諾娃第4章 軍營蜜月第30章 夫妻重聚在牢籠第17章 戰役反攻的到來第7章 兩支佩槍第8章 德黑蘭之春第10章 一個迷信的誕生第1章 新的契機第8章 鬥志昂揚的海峽第31章 驚聞喜訊第16章 米里和他的武直機第22章 勝利者第34章 江山待有隱龍出第17章 遠景戰略協調(上)第32章 軍事教科書?第22章 北線大決戰(1)第12章 歷史的大改變第1章 新的契機第2章 莫斯科的初春第18章 最善對牛彈琴者第24章 北線大決戰(3)第10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1)第14章 挺進(2)第36章 戰爭與欺騙第19章 有根據的紙上談兵第31章 第三帝國的末日第13章 葬禮上的陰謀第11章 欲加之罪不患無辭第10章 前線總指揮部第26章 北線大決戰(5)第8章 整治中的勾心鬥角第32章 俱焚之炮火熔城(2)第10章 鋼鐵與鋼鐵的博弈第13章 挺進(1)第3章 我的戰爭我做主第16章 米里和他的武直機第12章 紛繁複雜的局面第15章 對妻子的防守反擊(上)第7章 平凡人的英雄氣概第22章 四封密信第13章 挺進(1)第14章 北線決戰的帷幕(1)第46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3)第11章 沼澤裡的女兵連(下)第13章 如果 如果之如果第25章 KGB人的處事方法第31章 驚聞喜訊第15章 黑太陽的末日(1)第2章 西線那一點曙光第1章 規劃東線第7章 全面的反攻第22章 勝利者第50章 尾聲第14章 殺人如麻的年代第7章 “攤派”丈夫的尷尬第5章 面臨新的挑戰第24章 如此不堪一擊第43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1)第8章 整治中的勾心鬥角第14章 殺人如麻的年代第8章 與豪傑共舞第46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3)第14章 漏船還遇打頭風第18章 遠景戰略協調(中)第10章 一個迷信的誕生第11章 一切都是迷局第12章 一切都在醞釀第14章 蘇家王朝第6章 戰爭的脈動第11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2)第10章 體制下的危機第19章 身不由己第9章 楚思南的蓋世太保第7章 列寧格勒政權派第15章 軟弱就要捱打第9章 血雨海灘第13章 夕陽下的哥薩克騎兵第46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3)第11章 白俄羅斯戰役(1)第15章 軟弱就要捱打第23章 北線大決戰(2)第11章 欲加之罪不患無辭第42章 鐵克瓦第4章 重返克里姆林宮第10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