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國會山的演講

國會山,一座高不過爲八十三英尺的土丘,其位置並不在華盛頓特區的中心位置,但是由於該部分街區彙集了美國全美幾乎所有重要的政治機構,所以長期以來都是引人關注的焦點地區,而美國聯邦政府最高的立法機構 ̄ ̄國會大廈,就位於這座山的山頂上。

清晨,一律和煦的陽光在微風的吹拂下,輕柔的灑落在國會大廈白色的大理石圓頂上,那尊青銅鑄就的自由女神像,在這金色的陽光下顯得分外清明。

時近八點三十分,在大廈前靠近水池的停車場上,已經排滿了各式各樣的轎車,而在廣場的四周,無數裝備齊整的警察嚴陣以待,密切守護着每一個可能發生情況的角落。每一個華盛頓、甚至是每一個美國人都知道,每當有這種情況出現的時候,就意味着國會又要有重要的會議召開了。

八點三十分整,在數輛黑色轎車的護送下,一輛銀白色的豪華轎車轉過國家街的街角,緩緩的駛進了國會廣場的方磚場地。看到這輛緩緩駛來的、車頭飄揚着星條旗與鐮刀錘子加五星旗子的豪華凱迪拉克轎車,負責在廣場上戒嚴的警察立刻肅立、敬禮。

在轎車的後座上,楚思南透過茶色的車窗,靜靜的朝外張望着。這是他第一次來美國,更是第一次光顧國會山,不管他對後世強橫的美國鷹鷲如何沒有好感,在這刻,他都不得不承認。眼前這個地方的確充滿了威嚴。他相信,每一個美國人來到這裡的時候,肯定同一名中國人步上**廣場、一名俄羅斯人步上紅場有着同樣地肅穆心情。

在楚思南的身邊,圖哈切夫斯基似乎對窗外的風景絲毫不感興趣,從離開賓館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倚靠在座椅中閉目養神,楚思南甚至沒有看到他那雙眼睛睜開過一次,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隨着一陣兒輕微的晃動,車子在一個由諸多身着黑色西裝的大漢守衛的專門車位上停了下來,隨即。一道人影一閃,楚思南所挨的那道車門便被人從外面拉開了。

“將軍。請。”一個笑容滿面的小夥子站在車門一側,對楚思南說道。他所說的,竟然是一口純正地俄語。

楚思南下意識的朝身側看了一眼,卻發現身邊地圖哈切夫斯基正從另一側的車門鑽出去,不再猶豫,楚思南也一低頭,從車內鑽了出去。

車外,楚思南擡頭朝國會大廈地方向看了一眼。只見這棟雖然不算高大但是卻氣派萬分的純白色建築,竟然完全是由整塊整塊的大理石砌就的。其佔地面積雖然遠不及克里姆林宮寬廣,但是在氣勢上,卻絲毫沒有低人一頭的樣子。

“將軍,”守候在不遠處的艾森豪威爾快步迎上來,他站在楚思南的面前。伸出手來,面帶微笑地說道,“早上好。”

“早上好。”楚思南同他握了握手。然後說道,“沒想到還要有勞將軍在此等候。”

“應該的,應該的。”艾森豪威爾作了一個請的手勢,同時看了看對面正在同羅斯福交談的圖哈切夫斯基一眼,小聲問道,“將軍準備的怎麼樣了,國會裡地那些人此刻正在等着聽你演說呢。”

“差不多了吧。”楚思南迴答道。

“差不多?”艾森豪威爾那張攀滿皺紋的臉上閃過一絲擔憂,“將軍,那些議員可是很挑剔的,而且他們中地絕大多數人向來對貴國不抱好感。一會兒相信這些人會根據將軍您的演說,提出很多刁難性的問題,如果您沒有充分的準備,到時候恐怕會很尷尬的。”

楚思南笑了笑,沒有說什麼。他知道面前這位美國的將軍,根本就不懂得中國式的謙虛是什麼,如果換成一箇中國人當面的話,他就會明白所謂的“差不多了”就是說已經準備充分了。

“將軍,我可不是開玩笑的,”看到楚思南不以爲然地樣子,艾森豪威爾微微有些不滿,他再次強調道,“您可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萬萬不能被這些人抓到什麼破綻,不然的話,尷尬是小事,最麻煩的是,很可能會影響到整個戰爭大局。”

“放心吧,我會好好應付的。”不論對方是出於什麼心理纔給自己這些提醒,但是從現在的角度看,人家畢竟是好心的,所以楚思南點頭說道,“別忘了,咱們可都是軍人,在戰場上,面對槍林彈雨、百萬敵軍尚且沒有怯過場,更何況是那些只會動嘴的區區議員呢?”

艾森豪威爾顯然對楚思南這番話有所懷疑,他愣愣的看了眼前這個年輕將軍一會兒,然後才嘆口氣說道:“唉,希望如此吧。不過我還是要奉勸將軍,面對那些議員的責難,恐怕並不比上戰場的感覺輕鬆。”

楚思南笑了笑,心中不以爲然,他心裡認爲,艾森豪威爾之所以對那些議員的責難感到緊張,是以爲他本人就是美國人,而且還是一個軍人,所以他同那些議員們之間有着很多的利害關係存在。在這種情況下,他纔會把那些議員們的責難當成一回事。而自己呢?身爲蘇聯的一位將軍,纔不會將那些不知所謂的美國議員們放在眼裡,在自己面前,那些傢伙和一陀屎沒什麼區別。

“我們走吧將軍,他們都在等着呢。”看出楚思南的不以爲然,艾森豪威爾也不再多做解釋,他朝羅斯福與圖哈切夫斯基的方向指了指,同時說道。

楚思南點點頭,隨後在艾森豪威爾的帶領下,朝羅斯福等人所在的位置走去。

楚思南是第一次來華盛頓,自然更是第一次進入國會大廈地洞門。當他跟隨着羅斯福一行人進入國會大廈正門的時候,展示在他眼前的,可謂是一座金碧輝煌的殿堂。

也許對於美國人來說,國會大廈不僅是一座立法機構所處的行政性建築,更是一座記錄整個美國曆史的藝術性建築。大廈內,在那一道道走廊與廳堂的牆壁、天花板上,都雕刻着無數的壁畫與人物鐫刻。就楚思南所看到並且有所瞭解的就有很多,像什麼薩拉託加河谷戰役、萊剋星頓起義、南北戰爭等等,至於說人物的雕刻,則有什麼華盛頓、傑斐遜、林肯等等。

羅斯福總統顯然很能勝任導遊地工作。他在拄着柺杖蹣跚前行的同時,還不忘頻頻地爲兩位來自蘇聯的客人介紹着那一幅幅壁畫中地內容。他的語氣中充滿了一種自豪的情感。他的這種自豪楚思南能夠理解,如果換成是自己。在介紹中國悠久歷史的時候,恐怕要比眼前這位總統還要自豪。

這種類似於觀賞性的行進持續將近十分鐘,最後,衆人在一道寬敞的潔白色雙扇大門前停了下來,透過這扇緊緊閉合地大門,嘈雜的議論聲從裡面傳出來。

兩名隨從快速上前,將兩扇門推開。隨即,一個比克里姆林宮大會議廳還要寬敞上數倍的會場,出現在了楚思南的面前。這就是美國國會的主會場了。

羅斯福在這個時候也不推讓,率先邁步走進門去,而楚思南的位置排在艾森豪威爾之後,他是第五個進入會場地。

咋一進入會場。楚思南便感覺一股很大的壓力憑空而來。

只見這個會場的佈置,與蘇聯克里姆林宮地會場完全不同,在克里姆林宮召開會議的時候。有資格出席的,永遠都是那麼固定的十幾個人,一張橢圓形的會議桌就足夠用了。而在這裡,情況則完全不同。

這個會場十分的寬敞,其佈局可以分爲三個規模不同的階梯:第一層階梯上,是四排類似於主席臺的座位,它們位於會場北側靠牆的正中位置;第二層階梯上,則顯得有些空虛,只有搭建起來的小臺子,臺子上擺放着一方高近一米、寬不過三十公分的演講桌,很顯然,這是爲那些將在國會中發表演講或者是接受質詢的人專門準備的,所以,它的位置相當顯眼,可謂是整個會場的焦點;第三層階梯,也就是最下一層的階梯,成扇形安排了數千張的桌椅,這就是給來自全美各州、區議員們按排的席位,可以說,美國曆史上每一部法律、法規、對外政策的基準都是由這些座位上的人投票決定通過的。同時,爲了保證國會決策的公開性,在整個會場的四周,還安排了很多的記者專用座位,每次國會中有重要會議召開的時候,這些位置上就擠滿了來自美國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記者。正是因爲如此,美國國會除了那些需要絕對保密的決策之外,大部分的會議內容都是能夠很快被公衆得知的。

就像此刻,整個會場就已經是座無虛席了,當大門開啓的一瞬間,數千雙眼睛,就齊刷刷的朝門口的方向投過來,而其中的絕大部分,都聚焦在了圖哈切夫斯基以及楚思南的身上,在這種情況下,楚思南自然會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壓力。

“將軍,請。”就在楚思南打量着整個會場的時候,原本走在他前面的艾森豪威爾突然轉過身來,朝他打了一個手勢,然後說道,“您的座位在那裡,因爲一會兒有您的演說,所以在座次的安排上,您要稍稍靠外,對於這一點,還請您能夠見諒。不過這裡的座位也並不分主次的,大家都是平等的。”

“謝謝。”楚思南朝自己的座位看了一眼,然後微笑道。

楚思南的座位被安排在第一層階梯的主席臺上,而且是第一排的最外側,而緊挨着他的,便是負責接待他的艾森豪威爾。至於說圖哈切夫斯基,他的座位則在第一排的正中央位置,緊靠在羅斯福的旁邊。

“先生們,”就在這個時候,諾大的會場上突然響起了羅斯福講話的聲音。楚思南知道,這意味着今天地國會會議已經開始了。

跟在艾森豪威爾的身後,楚思南快步走到自己的座位前坐下,然後朝前方的演講席看去。只見此時羅斯福正站在憑藉着柺杖的支撐,站在主席臺前,面對着話筒說些什麼。通過翻譯的口述,楚思南才明白,這是羅斯福在以總統身份,爲這次的會議做開幕詞。

既然是會議的開幕詞,那顯然就沒有什麼值得關注的了。其中所能包含的問題,無非就是這次國會會議上所要商討地問題。以及羅斯福本人對這些問題的看法等等。一般情況下,如果不是真正涉及到各州直接利益地問題。國會議員也多少會給總統一些面子,他們能夠從這開幕詞上聽出總統的立場,同時以此爲借鑑投出自己地一票。

今天羅斯福所作的開幕詞很長,他除了交待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之外,還向在場的所有人表明了他的立場,同時,也對圖哈切夫斯基和楚思南作了詳細地介紹。

從羅斯福的開幕詞中。楚思南明白了這次會議的議題,很簡單,只有一個內容,那就是美國將加大對蘇聯以及其他各個反法西斯國家地戰爭援助,而對蘇聯的援助,則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項。就像羅斯福所說的。總共有八十億美元的援助項目,將會在國會通過後向蘇聯緊急調撥,而以此換來的。則是蘇聯在明年年初之際,對盤踞在中國滿洲地區地日本關東軍發動大規模攻勢。

鑑於目前太平洋戰場上的緊張戰事,以及日本在南亞、東南亞、澳州地區的進一步擴張,美國地國家利益正在蒙受着進一步的損失,羅斯福提議國會通過這一項加大援助的議案,以便進一步增強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國家的實力,從而早一天恢復世界的和平。

論及到蘇聯的問題,羅斯福也向所有的與會議員宣稱,在目前的國際環境下,反法西斯戰爭纔是最爲關鍵的問題,而其他的,諸如種族、觀念、社會制度等等差異與矛盾,都應而且是必須淡化。羅斯福明確的告訴所有人,在投票的時候,應該放棄以往對紅色蘇聯所存在的敵意,放棄各州、區的利益分歧,從全局、長遠的角度去考慮這一次的議題。

楚思南坐在座位上,靜靜地聽着羅斯福的演講,看着他面對數千雙眼睛時,那種揮灑自如、從容不迫、侃侃而談的過人風度,心中有着無限的欽佩。巨頭畢竟就是巨頭,雖然是一個殘疾人,但是這位在美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聲名卓著的一任總統,仍舊有着太多常人難及的本事。

“將軍,該到你了。”就在楚思南悶頭想着自己的心事的時候,坐在他旁邊的艾森豪威爾,伸手在他的腿上拍了拍,同時小聲說道,“您該做一下準備了。”

楚思南愕然醒神,果然,他身邊的翻譯在這個時候翻譯道:“……對於目前歐洲所面臨的局面,以及德國人軍力的確實情況,我想我們今天的兩位來賓最有資格進行闡述。下面,我將請出前段時間被我們的報紙命名爲‘紅色戰神,的蘇聯中將 ̄ ̄楚思南將軍,爲大家講述一下此時正在蘇德戰場上所發生的事情。”

“去把將軍,到你了。”艾森豪威爾不失時機地小聲說道。

楚思南點點頭,面色莊重的從座位上站起來,先整了整自己的衣冠,然後邁開大步,在整個會場數千人的目光注視下,快步朝羅斯福所站立的講演臺走去。

“沙沙……”

“嗡……”

在演講臺上,楚思南先試了試面前的麥克風,然後目光在整個會場上巡視了一圈,這纔開口說道:“諸位美利堅合衆國的議員們,作爲蘇維埃社會主義國家聯盟的一名陸軍中將,我,楚思南對於今天能夠站在這裡發表演說感到非常的自豪。”

“刷刷……”頻頻的閃光在聚焦在了楚思南的身上,這是會場席位四周的記者們在拍照。

“不過我的這份自豪,並不來源於今天我能夠站在這裡,而是來源於我所代表的,是全世界不屈於暴力、不畏懼犧牲、爲了自由與和平而戰的反法西斯人民。對於能夠成爲他們中的一員,我感到無尚的光榮與自豪。”楚思南語氣平靜的繼續說道,“我雖然身爲一名蘇聯的陸軍中將,但是我本人卻是一名中國人,我的祖國以及我現在身處的國家,都在遭受戰爭的折磨與蹂躪,而帶給她們這份痛苦的,正是兩個法西斯國家 ̄ ̄日本與德國。”

“剛纔總統先生讓我爲大家介紹一下目前歐洲正在發生的情況,”楚思南迴頭看了羅斯福一眼,同時說道,“我想對於這一點,在座的各位恐怕不會想知道的,歐洲會是什麼情況?亞洲又會是什麼情況?那裡正在發生戰爭,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戰爭。這一場戰爭自發動的那一天起,就爲那裡製造了無數的痛苦,四處瀰漫的硝煙;一眼望不到邊際的廢墟;十萬計乃至上百萬計、上千萬計的殘缺屍體;足夠灌滿整個蘇比利爾湖的鮮血。而這一切就是歐洲、亞洲目前所有的情況,一句話,那裡是地獄,是一個魔鬼咆哮、陰風怒號,但是,同時也不乏希望的地獄。”

強烈推薦:

第12章 紛繁複雜的局面第13章 破屋偏造連夜雨第35章 雪崩之伊始(下)第8章 第一場狼羣攻勢(2)第25章 北線大決戰(4)第23章 一個灼目的假身份第46章 尷尬的總統第29章 北線大決戰(8)第15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8章 德黑蘭之春第13章 一個使節團的到訪第2章 鬼子的末日就要來到第25章 KGB人的處事方法第7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2)第5章 黎明前的襲營第36章 莫斯科會議第14章 挺進(2)第40章 土地承包責任制第32章 軍事教科書?第2章 1941年的星空第1章 新的契機第20章 征服第35章 殺人的鐮刀與鐵錘第6章 軍事大冒險第4章 對日作戰倒計時第12章 不在乎再打幾年第5章 朱可夫的定心丸第17章 三個月的限期第2章 生命不止戰鬥不息第14章 北線決戰的帷幕(1)第47章 風起第19章 人才的集中營第13章 破屋偏造連夜雨第12章 不在乎再打幾年第13章 大事件第26章 北線大決戰(5)第29章 攻克柏林(1)第16章 對妻子的防守反擊(下)第18章 再起硝煙第4章 芭蕾女皇烏蘭諾娃第42章 鐵克瓦第18章 最善對牛彈琴者第24章 北線大決戰(3)第13章 葬禮上的陰謀第42章 鐵克瓦第6章 飛彈與核武第21章 對妻子的首戰失利第9章 此一時彼一時也第2章 鬼子的末日就要來到第2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章 布拉耶夫斯基炮兵陣地第1章 楔子第7章 第一場狼羣攻勢(1)第8章 軍團分佈會議第25章 再臨霍爾崔(下)第18章 最善對牛彈琴者第18章 叢林中的狙擊手(1)第5章 黎明前的襲營第1章 換天后的血腥第4章 初現電子戰第10章 一個迷信的誕生第8章 德黑蘭之春第15章 對妻子的防守反擊(上)第2章 糟糕透頂的局面第1章 背後插來的一刀第38章 抱負第20章 大事不妙了第5章 一個特務頭子第20章 老帥的暮年第9章 斯大林格勒危機第2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8章 第一場狼羣攻勢(2)第8章 與豪傑共舞第9章 斯大林格勒危機第29章 北線大決戰(8)第17章 遠景戰略協調(上)第14章 殺人如麻的年代第23章 血染黑土地第46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3)第30章 夫妻重聚在牢籠第4章 對日作戰倒計時第10章 體制下的危機第4章 重返克里姆林宮第12章 硝煙中那道風景第18章 叢林中的狙擊手(1)第19章 身不由己第18章 遠景戰略協調(中)第38章 抱負第14章 首輪空中的較量(1)第5章 贏取戰役自主決策權第13章 夕陽下的哥薩克騎兵第19章 身不由己第6章 信任是騙取的第38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2)第15章 首輪空中的較量(2)第27章 峰迴路轉第8章 將軍的出巡第9章 兩個戰場第37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1)第26章 到處都是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