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米里和他的武直機

在雅羅斯拉夫爾的機械製造部駐辦處內,楚思南並沒有等待多長時間,索金奇科的工作效率還是很高的,或者也可以說是那些設計局的人,這一階段以來都在等待這個機會 ̄ ̄資金的問題誰能不在乎?這一次楚思南的每一個撥款決定,都能決定一個設計局的存亡。

在如今的蘇聯,設計局並不是對外的盈利機構,他們無論名氣多麼大,其部門設計出來的飛機樣款都不能對外銷售,而只能提供給統帥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某一設計局設計的一款飛機、或者是設計思想被統帥部看重,那麼他們就會得到一大筆設計經費來維繫、開發他們的設計方案。與之相反,如果某一設計局的設計思想得不到統帥部的認可,那麼他們就一分錢也別想拿到,也許被迫關閉將會是他們最終將踏上的道路。

從某些方面看,統帥部又不可能直接審覈每一個設計局的每一種設計,因此,那些送抵統帥部進行審覈的設計方案,都是經過初步篩選之後決定下來,而這個初步篩選的權力,就掌握在機械製造部的手中。

當各個設計局、製造工廠的主要負責人全部到達駐辦處大會議室的時候,楚思南自己都感覺有些吃驚了,他現在深深的體會到一個詞 ̄ ̄精英薈萃。圖波列夫、米高揚、雅科夫列夫、伊留申、拉沃奇金、蘇霍伊、格列維奇等等,這些在蘇聯乃至世界空軍發展史上聲名赫赫的人物們,全部到場了。

當看到這些人濟濟一堂的時候。楚思南就在考慮,二戰中,蘇聯之所以能夠在短短地一年多時間內,就在空戰方面扭轉頹勢,一舉奪回戰爭初期被德國人牢牢控制的制空權,絕不僅僅是取決於氣候條件以及英美方面在歐洲戰場的牽制,蘇聯自己飛機制造業的迅速發展,也在這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由這方面考慮,一個國家軍力的提升,尤其是軍事科技的高速發展。除了必要資金扶持之外,還有一點絕對不能忽視的就是人才。

在二戰中以及戰後。蘇聯軍事科技的發展速度,令全世界爲之矚目。尤其是航空航天業的發展,更是速度快得驚人,他們依仗了什麼?除了那些掠奪自德國地科技之外,還有就是本國國內的高科技人才。楚思南甚至在暗中想到,如果在座地這些人,統統都是爲祖國服務、爲中國效力的,那再過三、五十年。中國地制空能力將會發展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

當然,像這些問題,楚思南也只能在心裡考慮一下,這是絕對不切實際的空想,它根本無法付諸現實。話說回來,即便是新中國成立後。能夠得到這些人才又如何?在那種百廢待興、國家經濟堪稱極度窮困的情況下,這些人才能夠起到什麼作用?國家有錢投他們去做研究嗎?不說別的,就單單是那測試數據所必須用到的風洞設施。就耗資不菲了。

“各位,”坐在會議室的主席臺上,楚思南敲了敲擺放在自己面前地話筒,然後清清喉嚨說道,“很抱歉今天這麼晚了,還要把大家召集起來開會,在這裡,我先給大家賠個不是了。”

整個會場上數十人,鴉雀無聲,大家都在等着這位身穿中將軍服的中國人說出下文。

“也許在座的同志還有人不知道我是誰,我在這裡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楚思南繼續說道,“我叫楚思南,目前擔任機械製造部一把手,哦,也就是你們平時口中所說的‘財神爺,,只不過是過路財神爺。”

楚思南的話,在會場中引起一陣兒輕微的笑聲。

“不過我這個過路財神爺也不是冤大頭,”楚思南等到會場重新安靜下來之後,才繼續說道,“按照咱們機械製造部以往地慣例,今年上半年度的預算撥款工作,將會在這兩天展開,而在此之前,我們還需要走一道手續,那就是你們都要把各自需求款項列成清單交付上來,這一項我想大家是應該很清楚地。”

“嗯,我今天在這裡要着重指出的,是針對咱們爲數衆多地設計局的撥款問題,”楚思南的話在會場上引來了一番竊竊私語,毫無疑問,這是那些設計局的人最關心的話題,也許楚思南的一個想法,就能夠決定某個設計局的生存或者是消亡。

“統帥部的意思,是要對我們的撥款實行最有效的控制,”楚思南繼續說道,“爲了實現這一點,要求各設計局先把你們今年上半年你們內定的主要開發項目上報一下,然後我會根據目前戰局的實際情況,決定撥款的優先次序。嗯,大家都聽明白了嗎?”

會議現場再次響起一片議論之聲,楚思南的話很容易理解,那就是各個設計局至少在今年要按效益吃飯:誰的設計更出色、更能滿足目前的戰場需要,誰就能優先得到撥款,優先推行自己設計局的設計產品。

“好啦,今天的會就是爲了告訴大家這件事情,希望你們能夠回去準備一下,明天把各自的設計方案以及可行性報告交上來,以便部裡研究作決定。”楚思南最後說道,“咱們是優勝劣汰,算是自由競爭了,大家都各自努力吧。”

楚思南的這一項決定,並沒有引起任何反彈,其實在以往的日子裡,蘇聯一直都在實行這個辦法,只不過幾個比較著名的設計局,像雅科夫列夫、圖波列夫設計局,因爲資格較老,而且他們的設計方案也較爲出色,因此在撥款方面一直享受着很大的政策傾斜。這一次楚思南的本意,是要在一定程度上擴大撥款資助地範圍,促進更多的設計局發展。

楚思南之所以有這種想法。是從他對歷史的瞭解角度出發考慮的,在二戰中的蘇聯空軍技術發展史上,蘇霍伊設計局就曾經很不受重視,整個二戰期間,“蘇”系戰機的發展就因此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實際上,蘇霍伊卻是第一個將目光從渦輪動力轉向噴氣動力的蘇聯戰機設計者,而蘇聯的第三代、第四代戰機,也都出自該設計局。與蘇霍伊設計局命運相仿的,是“米高揚-格列維奇”設計局,這個設計局在二戰中也是表現平平。但是如果在戰後地五六十年代,乃至到二十一世紀初。“米格”系列的飛機恐怕都不會有人用表現平平來形容了。給更多地設計局一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就是楚思南地思維出發點。

因爲時間已經是凌晨時分。楚思南簡單的交待了一下會議任務,便宣佈散會,讓所有參加會議的專家們先在駐辦處的餐廳裡享受一餐豐盛的夜宵,然後再各自返回設計局。

“將軍,”就在楚思南從會議廳裡出來,準備在索金奇科的陪同下,前去駐辦處爲自己的安排地下榻處休息的時候。一個微帶着幾分怯懦的聲音在他身邊響起。

楚思南轉過身看了看,只見此時在他的身後,站了一個看上去最多三十出頭的年輕人,他手裡拿着一封檔案袋,正怯生生地看着自己,那雙魏巍帶着幾分浮腫的眼睛裡。透出一股充滿希冀地目光。

“你是?”楚思南揚揚眉毛,疑惑的問道。

“米里,你有什麼事?”索金奇科顯然認識對面的年輕人。他搶上一步,用帶着幾分責備地語氣說道。

“我想請將軍看看我的設計,只需要幾分鐘……啊,不,十幾分鐘的時間……”叫米里的年輕人雙手捧起那封檔案袋,不無期待的說道。

“米里,我們以前不是已經說過了,在目前的情況下,你的設計方案必須放一放,我們……”索金奇科似乎有些不耐煩地說道,“今天將軍已經很累了,你就不要再來打擾他了,明白了嗎?”

“哎,索金奇科同志,讓他把話說完,”楚思南上前一步,拍了拍索金奇科的肩膀,同時笑着說道,“你叫米里是吧,是隸屬於哪個設計局的?”

“啊,將軍,這位是米哈伊爾列昂季耶維奇米里,他不屬於哪一個設計局,而是流體動力學研究室的一名研究員,”索金奇科湊到楚思南的耳邊,不屑一顧的小聲說道,“是個不切實際而又滿腦子空想的年輕人,您不用去理會他。”

楚思南點點頭,但是卻沒有把索金奇科的話放在心裡,在心裡,他感覺米里的這個名字似乎有幾分耳熟,只是這一時半會的想不起來。

“米里同志,你是想讓我看看你的設計?”楚思南看着面前的年輕人,笑眯眯的說道。

“是的,希望將軍能夠給我一個機會。”年輕人點點頭,迫切的說道。

“那就把你的設計方案給我看看吧,”楚思南笑了笑說道,“我希望你已經列出了具體的參數,否則的話,我可看不懂,很慚愧,我個人在飛行器設計方面絕對是個門外漢。”

“沒,沒關係,如果將軍允許的話,我可以爲您詳細的解釋……”對於楚思南肯看自己的設計,米里已經感到很興奮了,因此他慌不迭的將手中的檔案袋拆開,然後取出裡面厚厚的一沓設計手稿遞了過去,同時口中連連說道。

咋一接過設計手稿,楚思南僅僅看了最前面一頁的飛行器整體樣圖,心中就猛地一突,同時,一股極度興奮的情緒,從胸前迸涌而出,直衝腦際。

“直升機!”圖紙上的飛行器整體外觀圖帶給楚思南的,就是這麼一個如同流星般的電閃殘念。

“米里,這不還是你那個旋翼機的設計嗎?”索金奇科湊到楚思南的身邊看了看,然後撇撇嘴說道,“這項設計已經被否決過很多次了,你怎麼還拿出來?”

“不,索金奇科同志。這是直升機而不是旋翼機。”不等米里做出回答,楚思南便搶先說道。“我說得沒錯吧,米里同志?”

“噢,何以見得?”索金奇科好奇地問道。楚思南明顯只看了位於最前面的那一頁飛行器整體設計圖,而在整體外觀上,直升機和旋翼機根本沒有什麼區別。

“這很簡單,直升機的飛行方式是旋翼前伏式飛行,而旋翼機則是後仰式飛行,而米里同志地這份樣圖上,飛行器的飛行方式恰好是前伏式。因此,除非他犯了低級錯誤。否則的話,這隻能是直升機了。”楚思南指着手上的設計圖。自信滿滿的說道。

楚思南說得沒錯,旋翼機與直升機的最大區別,就在於旋翼機的旋翼不與發動機傳動系統相連,發動機不是以驅動旋翼爲飛機提供升力,而是在旋翼機飛行的過程中,由前方製造氣流,吹動旋翼旋轉產生升力。像對於旋翼機來說,旋翼就象是一隻風車;而直升機的旋翼與發動機傳動系統相連,既能產生升力,又能提供飛行的動力,因此直升機地旋翼就象是一臺電風扇。兩者之間的這一點區別,就造成了它們在飛行姿勢中地巨大不同:直升機的旋翼面向前傾斜。而旋翼機地旋翼則是向後傾斜。

“將軍說得不錯,這正是我所設計的米-1直升機,”米里看得出來。楚思南似乎對他的設計有些興趣,因此他急忙解釋道,“我的構想是……”

“慢!”當“米-1”這個詞從米里的口中蹦出來的那一瞬間,一個電閃火花般的念頭,從楚思南地腦海中閃過。也許米里這個名字對楚思南來說很容易遺忘,但是前蘇聯的“米”字系列直升機,他卻絕對不會忽視的。尤其是最經典的一款,以“夜間大盜”之名享譽世界的“米-28N”,那更是足以同美國的“長弓阿帕奇”相媲美地武裝直升機,

沒想到,“米”字號的第一代設計師就此時就站在自己的面前,而自己卻不知道他是何方神聖,這令楚思南由衷地感覺到自己當初對蘇聯歷史的瞭解還是不夠到位。

“將軍,怎麼了?”楚思南的一聲“慢”,令米里心中一跳,他擔心自己的設計再一次被部裡否決掉。

“噢,沒什麼,沒什麼,我只是想到一些不相關的事情,”楚思南意識到自己的失態,他笑了笑之後,掩飾道,“米里同志,老實說,我對你的設計很感興趣,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希望能夠邀請你到我的臨時住處去一趟,我想詳細地聽一下你的見解。”

“不介意,不介意,”楚思南的提議,顯然是米里求之不得的,在以往,他的設計還沒有任何人欣賞過,否則的話,他現在也不可能仍舊是一名研究員了。

“那好,你跟我來吧。”楚思南滿意的點點頭,然後對索金奇科說道,“索金奇科同志,麻煩你去替我準備兩份夜宵,看來今晚我要同米里同志秉燭夜談了。”

“是,將軍。”儘管對楚思南如此看重米里,索金奇科感到不以爲然,但是他卻並沒有說什麼,直接領命離開了。

“米里同志,我們邊走邊說,”目送索金奇科離開之後,楚思南伸手在米里的肩膀上拍了拍,然後說道,“你剛纔說得你的構想,嗯,好像被岔開了,你繼續說,我們邊走邊談。”

“噢,將軍,我是這樣考慮的,”米里慌忙把自己早就想好的計劃說了出來。

楚思南邊走邊聽,邊聽邊想,此時米里對他所說的,並不是關於直升機設計方面的事情,而是關於這種新機型的用途。按照米里的看法,從戰爭爆發以來,各方面的情況都顯示了一個現代戰爭環境下一個不可忽視的要素 ̄ ̄後勤運輸。而在各種運輸方式中,唯有空運是最便捷、最快速的一種,對於這一點,幾乎是所有人都能認同。但是空運也有空運的劣勢,空投地域太廣,空投下的物資不容易準確到位,這是最顯著的一個缺點,同時,大規模的空中運輸,也容易被敵人的雷達察覺,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而如果換成直升機運輸,那這兩方面的劣勢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彌補。直升機飛行穩定,並可以做超低空飛行,這既能在很大程度上避過敵人的雷達,也能保證投放的準確無誤。

正是出於這一種考慮,米里纔對設計直升機抱有這麼大的信心。

說實話,米里的構想,多少令楚思南感到有些失望。在目前,楚思南想看到的並不是運輸直升機,而是貨真價實的武裝直升機,他知道武裝直升機在對付坦克方面的先天性有利條件。直升機的超低空飛行雖然容易遭到敵人機槍的打擊,但同時卻可以躲過高炮。而且同俯衝轟炸機相比,配備了火箭彈的武裝直升機,將對坦克具有更大的殺傷力,它可以懸停在低空,瞄準之後再實施打擊,而這一點則是俯衝轟炸機絕對做不到的。

“米里同志,”當米里將他的構想說完的時候,兩人已經來到了楚思南休息的房間。先安排這位大有前途的研究員落座,之後,楚思南又親自爲他到了一杯水,然後才說道,“不得不承認,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而且可行性很高,我十分看好你的設計。只不過我希望你能優先考慮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將軍請說。”米里迫不及待得說道。

“我希望你能把運輸直升機,轉變爲武裝直升機。”楚思南一屁股坐在米里的身邊,同時拿着那份整機外觀圖晃了晃說道,“我們不僅僅要讓它活躍在後勤運輸線上,還要活躍在前沿陣地上。”

第20章 叢林中的狙擊手(3)第13章 破屋偏造連夜雨第7章 戰爭的豪賭第7章 戰爭的豪賭第11章 沼澤裡的女兵連(下)第21章 新戰役的謀劃第16章 勒布元帥的困境(1)第14章 漏船還遇打頭風第17章 一枚國際和平勳章?第12章 夜色下的小鎮第10章 體制下的危機第26章 北線大決戰(5)第28章 北線大決戰(7)第25章 KGB人的處事方法第21章 東京煉獄第11章 轉移中的小鎮第20章 軍事會議的決定第8章 德黑蘭之春第12章 黎明前風暴來襲(下)第16章 一個潑皮出現了第12章 白俄羅斯戰役(2)第5章 朱可夫的定心丸第15章 北線決戰的帷幕(2)第47章 風起第6章 居室中的媾合第14章 挺進(2)第5章 阿穆爾共青城第11章 黎明前風暴來襲(中)第20章 大事不妙了第7章 兩支佩槍第10章 將軍也會打飛機第18章 雪第43章 新衝突的開端第8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3)第4章 芭蕾女皇烏蘭諾娃第9章 初見斯大林第2章 一個“秘密”的傷害力第20章 平淡的婚禮第30章 新的戰爭陰雲第13章 大事件第35章 新的時期到來第39章 腐敗的迂迴第14章 AK-44??第21章 再遇第31章 第三帝國的末日第38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2)第12章 包圍圈中的大魚(1)第25章 澤洛高地第7章 東方的珍珠港(1)第35章 雪崩之伊始(下)第27章 北線大決戰(6)第37章 以色列復國第7章 第一場狼羣攻勢(1)第15章 北線決戰的帷幕(2)第48章 大閱兵(1)第11章 轉移中的小鎮第5章 共產國際第7章 平凡人的英雄氣概第4章 血灑諾曼底第8章 將軍的出巡第15章 對妻子的防守反擊(上)第3章 巡視途中小插曲第31章 第三帝國的末日第9章 第一場狼羣攻勢(3)第12章 夜色下的小鎮第10章 黎明前風暴來襲(上)第19章 遠景戰略協調(下)第6章 居室中的媾合第33章 英蘇首戰第35章 殺人的鐮刀與鐵錘第15章 一本日記中的軍魂第14章 殺人如麻的年代第4章 監獄中的進修課第45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2)第43章 塞米巴拉金斯克第28章 重返莫斯科第6章 軍事大冒險第26章 到處都是無奈第26章 急轉直下第21章 對妻子的首戰失利第48章 大閱兵(1)第7章 兩支佩槍第26章 到處都是無奈第14章 一份重要的情報第17章 勒布元帥的困境(2)第8章 軍團分佈會議第7章 渡海戰役的序幕第5章 布拉耶夫斯基炮兵陣地第14章 挺進(2)第33章 一切回到起點第17章 遠景戰略協調(上)第6章 游擊戰的開端第43章 新衝突的開端第12章 白俄羅斯戰役(2)第15章 黑太陽的末日(1)第9章 楚思南的蓋世太保第3章 茫茫路在何方第20章 老帥的暮年第4章 新的戰前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