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5)

?相對而行的兩支坦克部隊,在一處相比來說比較開闊的地域上遭遇了,道路兩側的叢林,在這個地方有一處微微的拐彎,而首先發現敵情的德軍一方,他們能夠看到叢林屏障後方,升騰而起的濃濃煙霧。?

指揮這支德軍坦克部隊的是克倫上尉,當他站在炮塔上,透過手中的望遠鏡,看到遠處那灰黑色的煙霧之後,第一個越入腦海中的想法,就是遭遇到俄國人的裝甲部隊了,而且看樣子他們的數量還很龐大,至少不是自己的部隊能都對付的。?

之後,克倫上尉又考慮自己應該如何應對:撤退?這顯示最保險的辦法,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首先應該選擇的就是這一戰術。但是,殘酷的現實告訴他,如果自己現在一窩蜂的把部隊撤回去,那後面的戰鬥將會變得很困難,不爲別的,就因爲此刻剛剛進入十月農場的坦克部隊,還沒有做好立刻投入戰鬥的準備,他們需要時間。因此,從負責任的角度出發,克倫上尉覺得自己應該在發回敵情通報的同時,在這一線組織一場狙擊戰,至少拖延一下俄國人的推進速度。?

別看克倫上尉的軍階不高,但是意志力卻很堅決,他一旦有了這個想法,就立刻決定付諸實施,並着手佈置臨時的狙擊陣地。?

老實說,這一線的地形根本就不適合打一場坦克狙擊戰,一馬平川的大道、密密實實的樹林,在最大程度上限制了坦克地靈活運動。在這種條件下,伏擊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雙方只能面對面的硬碰。?

不過即便如此,克倫上尉還是儘量的利用地形,爲自己謀取哪怕是最後的一絲優勢。爲實現這個目的,克倫上尉把他上所掌握的部隊分成兩個隊列,準備左右兩個側翼方向,對即將開赴過來的蘇軍坦克部隊實施突擊。同時,他還抽調出四輛PZ-4,潛伏在左側叢林外圍。以便能夠給蘇軍的圍攻坦克一個驚喜。?

蘇軍的快速突進,導致了克倫上尉地安排時間根本沒有多少。就在他的坦克還沒有排出最佳地進攻陣形時,當先繞過拐角處的蘇軍探路部隊。已經出現在克倫上尉地視野中了。?

由於索科洛夫的佈陣方式,所以在這個左向的拐彎處,最先遭遇到德軍坦克的,是處在那一個方向上的285團。該團的先頭部隊,在剛剛轉過樹叢的時候,就迎面遇上了從左翼方向上直撲過來地三輛38t。這種捷克人的坦克雖然在火力上比較接近PZ-3型坦克,但是因爲它的重量只有PZ-3的一半。因此機動性能相當好,是實施突擊作戰的不錯選擇。?

首先遭遇攻擊的,是蘇軍地兩輛“斯圖亞特”,這種美國人援助來的“大塊頭”,並不被索科洛夫所看好,它們的火力弱、護甲薄。而唯一所具備優勢,就是機動性能好,行駛速度快。蘇軍地坦克兵顯然也不看好這種坦克。因此,當三輛38t毫無徵兆的出現自己面前的時候,兩輛坦克選擇了後退,他們甚至都沒有轉向,就開着倒車往自己的後方隊伍中退過去。?

“哄!”?

“哄!”?

“哄!”?

連續三聲炮響,德軍直撲過來的三輛38t開火了,但是很不幸,其中的兩輛坦克顯然不太幸運,他們的炮彈沒有能夠命中自己的目標。倒是位置稍微靠後的那一輛,將自己炮膛中射出的怒火,擊中了一輛斯圖亞特的炮塔。?

美國人的東西看起來的確不怎麼樣,38t的炮彈擊穿了這輛斯特亞特的炮塔,隨即,在一連串巨大的爆響,以及隨後升起的火光與濃煙中,斯圖亞特的炮塔被整個炸成了碎片。?

前方左側翼傳來的巨響,讓索科洛夫馬上就意識到自己的側翼部隊遭到襲擊了,他快速的執起望遠鏡,朝那個方向上看去。接着望遠鏡的幫助,他看到285團的前沿位置上,已經發生了激烈的交火,十幾輛德軍的坦克,正如同飛蛾撲火一般,朝該團的內圍穿插進來。?

面對這種局勢,索科洛夫沒有驚慌,他從望遠鏡中看出德軍的突襲部隊兵力很少,組織起來的攻勢也很脆弱,這樣的打法無論怎麼看都是自尋思路。?

一支機動力強的坦克部隊,在遭遇到大股敵軍部隊的時候,不優先選擇撤離,反而貌似做出這種螳臂當車的舉動,這其中的問題很耐人尋味。毫無疑問了,這股德軍部隊是在用這種方式拖延時間。?

“命令285團自行處理戰鬥,我們加快速度前推。”索科洛夫側過身子,對下面等候指令的通訊員說道。“告訴他們,務必儘快解決這批蒼蠅,別讓他們影響到後面的炮營。”?

通訊員立刻把索科洛夫的命令傳達下去。?

而就在這個功夫,285團的戰鬥已經打的熱火朝天了。?

率先衝入蘇軍坦克陣營的三輛38t顯然行進的過快了,他們失去了後方的保護,也許最初的突擊,能夠讓蘇軍吃上一點虧,但是當戰鬥進入膠着的時候,他們的末日就到了。這場小局域內的戰鬥沒有絲毫的懸念,連續數發炮彈打來,幾乎是在一瞬間,兩輛38t的炮塔,就被直接掀翻在地,變成了兩堆純正的廢鐵。最後那一輛雖然躲過了蘇軍的第一波炮襲,但是它的噩夢纔剛剛開始,一顆炮彈直接命中了他側翼的履帶,在一陣兒稀里嘩啦的鋼鐵碰觸聲中,可憐的38t變成了不會移動的死靶子。艙內的德軍士兵顯然也預感到了情況的不妙,一名身穿黑色裝甲服的德軍士兵,掀開艙蓋鑽了出來,準備逃離這口“活棺材”。可還沒等他跑出兩步,一顆炮彈打過來,直接命中了這輛坦克的炮塔。飛舞的彈片與迸裂的裝甲鐵皮,擊中了這名德軍士兵,把他右腿的整根小腿削飛了。隨即,還沒有等他慘呼幾聲,一輛從側翼奔襲過來的蘇軍坦克,就在他滾動的身軀上,結結實實的碾了過去。?

在消滅了衝進陣列前沿的三輛德軍坦克之後,285團右翼的坦克編組立刻開始實施突進,而這種突擊,則把原本處在靠後位置的四輛主戰T-34拉了出來,在他們的後面不到一百五十米處,就是一輛火力足以令人膽寒的KV-1重型坦克。?

第7章 全面的反攻第27章 圍殲第20章 軍事會議的決定第13章 如果 如果之如果第4章 血灑諾曼底第13章 破屋偏造連夜雨第13章 一個使節團的到訪第12章 歷史的大改變第12章 不在乎再打幾年第11章 轉移中的小鎮第46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3)第11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48章 大閱兵(1)第6章 游擊戰的開端第6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1)第10章 將軍也會打飛機第1章 背後插來的一刀第11章 黎明前風暴來襲(中)第20章 再一次的輝煌第33章 雪崩之伊始(上)第19章 遠景戰略協調(下)第5章 共產國際第16章 小人第50章 尾聲第29章 攻克柏林(1)第10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45章 新時期的戰爭第3章 三巨頭的會晤第8章 軍團分佈會議第30章 北線大決戰(9)第12章 紛繁複雜的局面第19章 身不由己第9章 斯大林格勒危機第7章 “攤派”丈夫的尷尬第44章 實爆第4章 引流疏導的戰役第3章 三巨頭的會晤第21章 對妻子的首戰失利第3章 革命之父=列寧=楚思南?第24章 北線大決戰(3)第28章 重返莫斯科第35章 殺人的鐮刀與鐵錘第1章 保盧斯的建議第41章 成功了!!第44章 實爆第2章 生命不止戰鬥不息第23章 血染黑土地第3章 巡視途中小插曲第12章 紛繁複雜的局面第3章 巡視途中小插曲第34章 外交第26章 到處都是無奈第5章 恐怖的吉洛第14章 AK-44??第19章 叢林裡的狙擊手(2)第18章 再起硝煙第5章 列寧格勒攻防策劃第35章 雪崩之伊始(下)第6章 飛彈與核武第15章 共產主義的清教徒第2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6章 尷尬的總統第21章 相信部隊還是上帝?第24章 北線大決戰(3)第16章 一個潑皮出現了第32章 俱焚之炮火熔城(2)第9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4)第13章 挺進(1)第12章 紛繁複雜的局面第18章 撤離斯大林格勒第26章 北線大決戰(5)第24章 北線大決戰(3)第35章 殺人的鐮刀與鐵錘第32章 老朋友來了第41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5)第23章 日本黑金第21章 對妻子的首戰失利第7章 戰爭的豪賭第4章 引流疏導的戰役第30章 夫妻重聚在牢籠第1章 保盧斯的建議第43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1)第11章 欲加之罪不患無辭第22章 勝利者第47章 北線戰役的終結第15章 滅口大行動第19章 遠景戰略協調(下)第2章 血色的誕生禮第20章 征服第43章 新衝突的開端第14章 蘇家王朝第1章 新的契機第4章 監獄中的進修課第2章 莫斯科的初春第11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26章 吉爾尼洛娃的勳章第17章 一枚國際和平勳章?第23章 一個精明的猶太第41章 成功了!!第45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