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北線大決戰(3)

1942年1月2日凌晨2時,蘇軍別洛耶湖區方面軍在其戰區內,對布多戈希一線的德軍陣地發起猛攻。在炮兵火力與裝甲部隊的支持下,經過長達六小時的激戰,由布多戈希東、西郊實施突破的部隊,成功的撕開了德國人的防禦陣地,如同兩把尖刀一般,插進了德軍第十六集團軍的防禦縱深地區。

不過這兩把尖刀並沒有在突破德軍的前沿防線之後,就偃旗息鼓的停下推進腳步,相反,繼突破了德軍陣線的那一刻起,就陸續有大批的蘇軍後續部隊從兩處缺口中涌進來,分東西兩面,向北方五十餘公里外的託坦林克包抄過去。

蘇軍的作戰意圖已經體現的很明確,那就是要對集結在託坦林克地區的,爲數達到近四個師的德軍部隊實施迂迴包抄,並最終實現合圍。

如今這四個德軍師正和進攻託坦林克北線地域的蘇軍第九集團軍膠着在一起,在這種激戰條件下,倉促撤離戰場是不現實的,他們所能做的,要嘛就是儘快殲滅包圍圈內的蘇軍第九集,然後在外線蘇軍的合圍形成之前後撤。要嘛就是等着等着被合圍,然後被消滅。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上看,按照蘇軍突擊部隊在託坦林克以南地區的推進速度,四個德軍師要想在他們到來之前,吃掉包圍圈內的蘇軍第九集,顯然是不太可能的。

那怎麼辦?屈希勒爾將軍會怎麼應付?難道放棄了嗎?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至少楚思南不會這麼天真,在他曾經所崇拜的德軍諸多元帥裡,屈希勒爾這位既擅長進攻,同時又在陣線防守作戰方面頗具造詣的人,絕對是其中一個。如今,戰役打到這個份上,德軍仍舊還在捉襟見肘般的被動應對,而沒有采取過哪怕一次主動的進攻,這是不正常的。楚思南猜測,屈希勒爾一定是在等待,他在等待一個暴起傷人的最佳時機,對於一名出色的指揮官來說,製造、尋覓並有效的利用時機,是必須具備的指揮能力之一。

楚思南的猜測一點都沒錯,屈希勒爾現在的確正在構想着一個宏偉的計劃,那就是趁着這次機會,利用蘇軍的大規模攻勢,打破目前在列寧格勒及其遠郊地區、乃至於整個北方戰區的戰鬥僵局。爲了實現這個目的,他甚至決定把自己的前途都搭進去,暫時忽視大本營方面的命令。

通過對之前敵人一系列進攻的分析,屈希勒爾很容易的就可以察覺到蘇軍在打着什麼樣的鬼主意,他也判斷出在這場戰役發起之初,蘇軍的第一個突破點,肯定會選擇在第十六集團軍所設置的託坦林克一線防禦陣地上。其目的,無非就是要合圍並吃掉此時正在那一線作戰的幾個德軍師。

粗略的估算一下,蘇軍要想在這一線撕開口子,並完成對四德軍師的合圍,那麼就必然調動規模足夠龐大的軍隊,在這場戰役中,其投入的兵力總數應該在五到六個師之間,否則的話,這場合圍就構成不了。

五到六個師的兵力並不是小數字,這應該已經是布多戈希蘇軍防禦陣線的半數力量了,而半數防禦兵力的調動,就勢必造成該地區蘇軍防守的兵力空虛。從這方面看,此次蘇軍在布多戈希一線發起的進攻,並不僅僅對蘇軍一方來說是個機會,它對於遭受進攻的德軍部隊來說,同樣也是一個機會。

“俄國人要在這一線實施突破,那好,讓他們突破!”屈希勒爾面對着他手下的參謀,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們不僅要讓他們突破,而且還要讓他們順利的突破。只不過等他們突進來之後,我就需要我的士兵發起一場針對布多戈希的反突擊,把所有突進來的俄國人的後路統統截斷。”

正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屈希勒爾調動了十六集團軍布多戈希防線一帶部隊的主要火炮、裝甲部隊力量,準備着給進攻的蘇軍送上一份大禮。

2日的戰報,向屈希勒爾證實了他之前猜測的準確性,不過,稍稍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蘇軍這次的攻勢竟然如此兇猛,而戰線的推進,又是如此的快速。僅僅是六個小時的時間,他們竟然就連續突破了二十七師的五道防線,前鋒部隊已經進抵到了託坦林克東部遠郊地區。

雖然說到目前爲止,由於通訊的中斷,指揮部方面還沒有得到二十七師發過來的傷亡情況通報,但是屈希勒爾仍舊可以猜測到,這個師的狀況恐怕不妙了。二十七師是第十六集團軍的一個精銳步兵師,無論是在當初進攻波蘭的戰鬥中,還是其後發起對俄國人的進攻時,這個師的表現出來的英勇都是可圈可點的。屈希勒爾記得,當初擔任十六集團軍司令的佈施將軍,就很看重這個師,他曾經戲稱:“我的二十七師只能放在進攻的戰線上,因爲那些士兵的脖子不會轉動,所以找不到後退的路。”

如今,這支“不會後退的”軍隊,遇到了俄國人的兇猛進攻,屈希勒爾可以想象到,那五道防線,肯定是俄國人的大炮一點點轟出來的,是坦克一道道輾出來的。在那縱深不到20公里的戰線上,此時肯定已經灑滿了德意志優秀士兵獻血。

血債必須用血來償還,二十七師麾下的士兵,決不能白白的付出鮮血與生命,那些自以爲是的可惡俄國人,要爲他們之前所作的一切付出代價。

“我命令!”屈希勒爾面無表情的下達着最新的作戰命令,“集結在布多戈希東西側翼的各部隊,立刻照原定作戰計劃實施進攻,同時,我要集羣配屬航空隊即刻升空,對突進至託坦林克外圍地區的俄軍後翼跟進部隊實施空襲,以配合該線戰場上的反突擊作戰。”

屈希勒爾的命令,化作一份份電文,快速的傳播到此時正戰火紛飛的布多戈希一線,而隨着這份電文的傳播,蓄勢已久的德意志惡鷹,也探出了它那鋒利而兇殘的鉤爪……

第11章 黎明前風暴來襲(中)第4章 重返克里姆林宮第2章 一個“秘密”的傷害力第19章 克里姆林宮會議第4章 軍營蜜月第32章 軍事教科書?第45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2)第9章 楚思南的蓋世太保第23章 日本黑金第23章 血染黑土地第9章 血雨海灘第35章 新的時期到來第36章 莫斯科會議第16章 黑太陽的末日(2)第9章 霍爾崔的空襲第18章 布洛達寧工廠第24章 再臨霍爾崔(上)第10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1)第4章 引流疏導的戰役第1章 蘇米研究所第26章 北線大決戰(5)第25章 KGB人的處事方法第3章 同盟破裂的萌芽第3章 革命之父=列寧=楚思南?第6章 革命式婚姻第17章 領袖第46章 古德里安VS楚思南(3)第14章 漏船還遇打頭風第19章 兵徵城下第19章 叢林裡的狙擊手(2)第35章 雪崩之伊始(下)第32章 軍事教科書?第16章 一個潑皮出現了第4章 對日作戰?第30章 新的戰爭陰雲第43章 塞米巴拉金斯克第18章 布洛達寧工廠第6章 意外的變故第40章 土地承包責任制第11章 白俄羅斯戰役(1)第17章 戰役反攻的到來第23章 北線大決戰(2)第26章 急轉直下第18章 叢林中的狙擊手(1)第18章 撤離斯大林格勒第7章 全面的反攻第15章 首輪空中的較量(2)第2章 1941年的星空第7章 戰爭的豪賭第12章 命令就是命令第10章 體制下的危機第34章 江山待有隱龍出第13章 一個使節團的到訪第31章 驚聞喜訊第32章 軍事教科書?第15章 黑太陽的末日(1)第19章 身不由己第17章 勒布元帥的困境(2)第9章 血雨海灘第9章 兩個戰場第2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9章 叢林裡的狙擊手(2)第5章 列寧格勒攻防策劃第5章 一個特務頭子第26章 急轉直下第15章 黑太陽的末日(1)第17章 遠景戰略協調(上)第48章 大閱兵(1)第44章 實爆第6章 信任是騙取的第15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章 共產國際第18章 叢林中的狙擊手(1)第18章 布洛達寧工廠第4章 對日作戰倒計時第19章 身不由己第20章 大事不妙了第6章 居室中的媾合第29章 北線大決戰(8)第13章 大事件第5章 國會山的演講第7章 “攤派”丈夫的尷尬第4章 血灑諾曼底第7章 戰爭的豪賭第33章 雪崩之伊始(上)第1章 斯大林的秘密部隊第13章 夕陽下的哥薩克騎兵第13章 酒會第34章 雪崩之伊始(中)第16章 一個潑皮出現了第9章 霍爾崔的空襲第46章 尷尬的總統第7章 戰爭的豪賭第33章 一切回到起點第17章 勒布元帥的困境(2)第13章 葬禮上的陰謀第13章 巨型鐮刀陣線第12章 紛繁複雜的局面第8章 將軍的出巡第3章 革命之父=列寧=楚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