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_以“四個全面”統領創新驅動發展

以“四個全面”統領創新驅動發展

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站在時代發展和戰略全局的高度,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明確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戰略佈局。“四個全面”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總方略,也是現階段各項事業改革發展的基本遵循。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入關鍵期。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必須以“四個全面”爲統領,明確創新方向,找準發展路徑,深化體制改革,加快創新跨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從要素驅動爲主向創新驅動爲主的根本轉變,使創新成爲國家繁榮、民族復興的強大引擎。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爲創新驅動發展指明根本方向

未來5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時間緊迫,任務艱鉅。習近平同志近期在福建、江蘇和雲南等地考察調研時反覆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戰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必然要求。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薄弱、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等突出問題。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必須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爲創新驅動發展的根本方向,加快推動以科技創新爲核心的全面創新,最大限度激發科技作爲第一生產力的巨大潛能,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的創新活力與潛力,向科技要效益,向創新要動力。

我們要依靠創新加快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攻克高端裝備、智能製造、關鍵元器件、新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促進製造業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就業機會;依靠創新搶佔空天海洋、信息安全、能源資源等戰略必爭領域制高點,扭轉關鍵核心技術長期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大幅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依靠創新推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生物技術等開發與應用,加快培育新業態和新產業,創造新的市場需求,擴大就業和創業空間;尤其要依靠創新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更多的人過上幸福生活,享有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優美的生活環境。爲此,應聚焦人口健康、資源環境、公共安全等民生重點領域,攻克大氣污染防治、土壤環境整治、水安全、醫療器械、重大疾病防控、食品安全等一批重大關鍵技術,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改善人居環境;推進先進適用技術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領域的應用,使基本公共服務提供實現低成本、高質量

、廣覆蓋。

全面深化改革爲創新驅動發展提供動力源泉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一招。30多年來,改革爲我國創新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我國大力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深化分配製度、用人制度、資源配置制度改革,激發了科研院所和廣大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實施知識創新工程、985工程、國家技術創新工程,顯著增強創新主體的能力,構建了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推動建立技術市場、部分院所轉制、建立高新區等,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培育和發展了一大批科技型企業,形成了一批高新技術產業,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階段,院士制度、事業單位分類、事業單位人事制度、科技計劃管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科技評價激勵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一些長期束縛創新的繩索正在逐步解開。科技體制改革呈現全面播種、次第開花的生動景象,將進一步激發和釋放全社會的創新動力與活力,促進形成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生動局面。

改革沒有窮期,創新永無止境。黨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高度重視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着力破除制約創新驅動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習近平同志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明確了科技體制改革的總方向。我們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總體部署,認真做好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圍繞影響和制約創新驅動發展的全局性、根本性、關鍵性重大問題,以科研院所分類改革爲突破口,全面推進人才人事制度、科技評價制度和科技資源配置制度等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釋放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力。圍繞推動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實施最嚴格的知識產權制度,積極推進市場監管、要素價格、投資制度等重點體制改革,爲創新創業開闢廣闊市場空間。加快建立規範化、常態化的督查制度,重點消除改革方案制定和落實過程中的“中梗阻”現象,確保各項改革措施落到實處。

全面依法治國爲創新驅動發展夯實制度根基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障,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黨中央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吹響了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

國家的號角。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將爲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有利的法治環境。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有關科技創新的法治建設,修訂了科學技術進步法和專利法,正在修訂科技成果轉化法和研究制定職務發明人條例,創新的法治環境不斷完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創新立法重點,要求“完善激勵創新的產權制度、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提高科技領域法治水平,必須緊緊圍繞科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展開。要加快制定國家創新基本法,明確創新在政府管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定位,規定促進創新的綜合性、系統化政策要求和措施,保證財政對創新的投入。研究制定國家科研機構法,加快有關創新的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修訂完善,規範科學發現、技術開發、工程化、商業化應用與市場推廣等活動,逐步形成以保障和促進創新爲核心的法律法規體系,激發各類主體的創新活力,保障和促進全面創新。加強科研誠信制度和科學倫理、科研道德及學風建設,引導廣大科技人員樹立正確的科技價值觀,恪守誠信,遵紀守法。

全面從嚴治黨爲創新驅動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黨興則民族興,黨強則國家強。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科技事業發展歷程,黨的領導是取得輝煌成就的有力保證。一大批優秀科學家把創新追求和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結合起來,用實實在在的創新行動和創新貢獻報效祖國、服務人民。他們理想信念堅定、工作作風踏實、善於攻堅克難,是我國創新事業的中堅骨幹。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偉大征程中,有許多硬骨頭要啃、許多險灘要涉,他們依然是黨、國家和人民可依靠、可信賴的中堅力量。

全面從嚴治黨是科技事業健康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堅強保障。我們必須按照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加強科研院所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在創新中的政治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在黨員幹部和科研骨幹中大力弘揚追求真理、創新科技、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的科技價值觀;使黨員幹部進一步增強使命意識、責任意識、危機意識,時刻銘記肩負的歷史責任和光榮使命,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以身作則,敢於擔當,團結和帶領廣大科技人員攻堅克難、勇攀高峰,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偉大征程中建功立業。

(本章完)

長江經濟帶如何提升在經濟版圖中的地位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讓智慧城市建設成爲城鎮化新亮點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以轉型改革破題新型城鎮化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使命和責任的定位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戰略定位和重大舉措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催生社會治理新變革第3章 自貿區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_自貿區擴大試點的戰略深意第11章 “一帶一路”,開創全面開放新格局_共建“一帶一路” 謀求合作共贏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催生社會治理新變革從三次工業革命看中國製造強國的歷史抉擇第4章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_以“四個全面”統領創新驅動發展以體制機制創新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羣建設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以試點創新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使命和責任的定位大力推進生態文明 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節選)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催生社會治理新變革第11章 “一帶一路”,開創全面開放新格局_“一帶一路”戰略的意義、機遇與挑戰第5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_通過供給側改革重塑發展動力第4章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_以“四個全面”統領創新驅動發展長江經濟帶如何提升在經濟版圖中的地位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一體化”頂層設計新思維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一體化”頂層設計新思維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一體化特點、挑戰和政策難點第3章 自貿區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_做好兩種“自貿區”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催生社會治理新變革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把握京津冀協同發展新方位以體制機制創新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羣建設第11章 “一帶一路”,開創全面開放新格局_“一帶一路”戰略的意義、機遇與挑戰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催生社會治理新變革第2章 長江經濟帶,建設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支撐帶_長江經濟帶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思考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堅定不移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第2章 長江經濟帶,建設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支撐帶_長江經濟帶的國家戰略意圖第11章 “一帶一路”,開創全面開放新格局_“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意義第2章 長江經濟帶,建設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支撐帶_長江經濟帶的國家戰略意圖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把握京津冀協同發展新方位第2章 長江經濟帶,建設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支撐帶_長江經濟帶的國家戰略意圖第3章 自貿區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_自貿區“雁陣起航” 引領全國深層次改革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一體化”頂層設計新思維第11章 “一帶一路”,開創全面開放新格局_共建“一帶一路” 謀求合作共贏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到底能夠加什麼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以試點創新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長江經濟帶如何提升在經濟版圖中的地位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戰略定位和重大舉措大力推進生態文明 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節選)知識產權和大數據:創新驅動發展的一體兩翼第4章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_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要激發多元主體活力第8章 中國製造2025,從工業大國走向工業強國_“互聯網+”:製造強國的新引擎第2章 長江經濟帶,建設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支撐帶_長江經濟帶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思考第3章 自貿區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_自貿區擴大試點的戰略深意第11章 “一帶一路”,開創全面開放新格局_“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意義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以轉型改革破題新型城鎮化第8章 中國製造2025,從工業大國走向工業強國_製造強國建設的戰略佈局長江經濟帶如何提升在經濟版圖中的地位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到底能夠加什麼第10章 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_打造生態文明建設新常態(節選)中國製造2025:邁向製造強國之路第5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_通過供給側改革重塑發展動力第8章 中國製造2025,從工業大國走向工業強國_“互聯網+”:製造強國的新引擎第5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_問道供給側改革(節選)第2章 長江經濟帶,建設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支撐帶_長江經濟帶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思考第5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_七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4章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_爲中國夢點燃創新驅動新引擎從三次工業革命看中國製造強國的歷史抉擇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以轉型改革破題新型城鎮化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以試點創新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第4章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_讓創新成果成爲現實生產力第4章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_打造“衆創”發展新形態發揮政府部門推動作用 釋放“互聯網+”紅利第3章 自貿區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_自貿區擴大試點的戰略深意以“四個全面”爲指引 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第11章 “一帶一路”,開創全面開放新格局_“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意義第3章 自貿區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_自貿區“雁陣起航” 引領全國深層次改革第10章 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_改革創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第10章 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_打造生態文明建設新常態(節選)第3章 自貿區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_自貿區的戰略部署與未來展望(節選)第11章 “一帶一路”,開創全面開放新格局_“一帶一路”戰略的意義、機遇與挑戰第8章 中國製造2025,從工業大國走向工業強國_製造強國建設的戰略佈局第2章 長江經濟帶,建設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支撐帶_長江經濟帶的國家戰略意圖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健康城鎮化須守底線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一體化特點、挑戰和政策難點“生態保護紅線”——確保國家生態安全的生命線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爲農業現代化打通金融血脈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一體化”頂層設計新思維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戰略定位和重大舉措知識產權和大數據:創新驅動發展的一體兩翼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以轉型改革破題新型城鎮化第8章 中國製造2025,從工業大國走向工業強國_製造強國建設的戰略佈局第9章 “互聯網+”,引領經濟發展新形態_“互聯網+”時代的“四三二一”戰略第6章 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_堅定不移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第7章 新型城鎮化,建設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_以轉型改革破題新型城鎮化第1章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_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使命和責任的定位第3章 自貿區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_自貿區的戰略部署與未來展望(節選)第4章 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_讓創新成果成爲現實生產力第11章 “一帶一路”,開創全面開放新格局_“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意義第10章 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_改革創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第11章 “一帶一路”,開創全面開放新格局_共建“一帶一路” 謀求合作共贏第5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_結構性改革:改什麼 怎麼改第11章 “一帶一路”,開創全面開放新格局_“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意義“生態保護紅線”——確保國家生態安全的生命線